
學誠法師博客:1月20日龍泉日記
“舊話新提”系列四十三:年終總結(一)
我們老兩口是兩位普通的居士,現在在龍泉寺常住,南方人,養有二子。1992年移居吉林,以小買賣為生,由於我們吃苦耐勞,生意漸漸發展,做水果批發並辦起了幾家大超市。一晃20年過去了。在這20年裏,我們還把兩個兒子都培養成大學生。這兩個孩子都特別孝順,可能是他們倆的孝感動了天,機緣殊勝,兩個兒子先後于北京龍泉寺出家。在佛法的指引下,兩個兒子找到了自己要走的正確的道路,都發願救度苦難眾生,為師父的宏願——建立漢傳佛教修學體系而奉獻此生。
我們老兩口以前不信佛,2007年底大兒子出家的時候,我們老兩口無論如何也不明白為何兒子好好的會選擇出家這條路,所以內心非常痛苦,感覺失去了一個兒子。孩子的父親當時和大兒子鬧的很凶,甚至有2年斷絕了父子關係,從來不和大兒子說過一句話,甚至連大兒子的電話也不接聽。回過頭來想,當時大兒子一定和作為家長的我們一樣痛苦,因為親人不能夠理解他。後來,小兒子逐漸給我們介紹一些佛法的思想,給我們買了新的DVD影碟機,找了很多佛法的光碟以及相關資料讓我們觀看,我們最初觀看是就是想瞭解大兒子為何要出家,看看佛法到底在說些什麼。我們看過後漸漸有了興趣,自己又找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光碟觀看。就這樣一點點,慢慢的開始著變化,我們老兩口逐漸都改成了素食。再到後來,我們老兩口明白了,原來真正的出家是放下小家庭,而去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因為真正的出家人具足慈悲和智慧,完全可以做到無我利他。後來我們就這樣一路走過來,對身邊的客戶也變的更好了,孩子父親的脾氣也改變了,甚至把30多年來抽煙的毛病也改掉了。學習佛法給我們老兩口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幾年的學習,我們逐步的才真正的覺得學佛好。
兩個孩子費盡心血,多次地勸導我們放下。不要再去做那些死亡時帶不走的事兒。我們一直都聽不進去。因為幾十年的這種觀念和想法。就覺得人應該多攢些錢養老。因為身邊的那些人都這樣過的。
2011年,小兒子回家過春節,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出家,但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已經隱瞞著我們填寫了出家申請表。我們就突然發現小兒子言談舉止變化很大:經常和我們一起學習佛法的光碟等資料,告訴我們在山上做義工的收穫,也常常給我們找很多關於出家人在做什麼的資料讓我們看,包括出家人做的慈善事業是最徹底和究竟的等等。他還給我們老兩口提出了很多問題,他經常會問:你們倆活了一輩子了,有沒有想過為了啥活著?你們倆現在如果不幹了,再給你們一些錢,我和哥哥都不需要錢,你們的錢夠不夠後半輩子花?假如有一天你們快要死亡的時候,你們想想會怎麼樣?當時我們雖然會想一想這些問題,但是卻不會想的太多。就這樣我們還是繼續做買賣。後來快過年的時候,小兒子有一天告訴我們說他也要出家了,當時我們聽了以後,喜極而泣。因為我們雖然說自己還想多賺錢,但是卻知道兒子出家好。只是當時還沒有想到小兒子居然也有這麼強烈的要出家的心。所以當時我們老兩口都哭了,兒子,父母都支持你。
孩子的父親然知道出家是好事兒,但還是有點不捨得,也還是有很多放不下。但是我們最終表示支持小兒子出家。也正是因為小兒子也要出家,我們老兩口想來想去,掙錢也沒有什麼太大用處了,因為當大兒子出家的時候,我們本來是想多掙錢為小兒子將來結婚生子作準備2011年4月3日,我們老兩口20多年的店以最低的價格全部兌出去了。因為我們兩口子一起在這邊20多年,風風雨雨都走過來,好不容易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掙錢的地方,因為只要開業,每天都有錢掙。現在想想當時我們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經過3天的收拾。我們第4天淩晨3點,開車從遼源出發,經過13個小時直達北京龍泉寺。
到龍泉寺後,第二天,4月8號,就發心到大寮做常住義工。到大寮後,第一天是賢喻法師帶我們緣念,後來給我們講如何積聚資糧,如何修行,怎樣讓彼此間團結等。聽了後特別歡喜、感恩,好像充了電似的,充滿了力量。心裏想這麼好的地方,這麼好的道場、法師,怎麼現在才來呢?覺得很殊勝。當時就覺得兒子讓我們老兩口來是十分正確的。
後來法師就安排孩子的父親負責採購,我則在配菜間配菜、洗菜等。在這裏幹活覺得十分歡喜,每個人都很善良。我們老兩口特別開心。在大寮使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同時也看到了賢喻法師的慈悲,總是面帶笑容的對居士們說:別累著,休息休息再幹。老伴和法師在一起也慢慢進步很多,賢喻法師有批評有鼓勵,讓人很歡喜的配合。
賢喻法師不辭辛勞的為僧俗二眾付出,連走路都在幹活。記得有一次午飯後,我在洗碗,法師邊走路還邊看飯剩下多少。門簾子不知道誰搬東西時被綁住了,法師看到後趕緊搬個凳子給解開。每次飯好後,賢喻法師都會看看,怕飯不夠吃,怕飯不合大眾口味,又怕飯做多了剩下,很像在家的時候家長對孩子似的。每次法會,法師總是提前準備。先把不太新鮮的吃了,新鮮的留到法會吃。法師經常起早貪黑的加班熬夜。,很多時候中午也難得休息。每次買菜的時候都為三寶能省則省,另外還考慮到賣菜的商販,怕他們不掙錢,也不敢砍價。有時候因為買菜在外面沒有回來,法師在外面吃飯時,總是吃價錢最低的飯(基本每次都是吃麵條)。法師還常常說:禪興法師出門或開會,從來都不主動要求開車,都是坐公車,應該多向禪興法師學習。為了讓僧俗二眾吃好、歡喜,賢喻法師每天操心給換樣炒菜,不同的粥、餅、素蛋糕等各種各樣的飲食;每次做幾樣好菜的時候,譬如包餃子、喝豆漿、烙餅、做豆腐,賢喻法師這個時候一般比較晚才去吃飯,都是守著大寮裏,怕大眾不夠吃,又怕行堂人員吃不著;夏天炎熱的中午,別人都休息了,賢喻法師一個人整理庫房,把不怕熱的食物和怕壞的單獨分開,並放在相應的位置;別人都休息了,法師還在豆腐房洗豆漿機和豆腐布;別人休息了,又是法師在太陽地下曬要壞的玉米麵及各種食物;別人都休息了,法師整理冰櫃,生怕菜壞;別人休息了,法師又在後面撿柴火連兩寸的小柴火都要拾起來,也可以看到法師惜福到什麼程度。無論酷暑還是嚴冬,經常看到法師後背被汗水浸透。稍有間隙,賢喻師就會帶領大寮人員去工程部幫忙,即使大寮人手一直緊張。總之,一件件一樁樁事情都歷歷在目。使我內心生起慚愧之心。
在大寮還有位非常值得我學習的榜樣,就是周金居士,三年來她和女兒一起默默無聞的幹活,別人不幹的她幹,別人在幹的時候她也一直在幹。每個角落的活她都放在眼裏,放在心裏。此外還有很多師兄,比如還有韓居士等很多義工。每當看到身邊這些如此精進的菩薩們,都讓自己覺得很慚愧。很多時候在內心也暗暗發下大願:一定要為師父的宏願,努力的做一切可以做到的。為法師、為大家分擔。
“舊話新提”系列四十三:年終總結(一)
我們老兩口是兩位普通的居士,現在在龍泉寺常住,南方人,養有二子。1992年移居吉林,以小買賣為生,由於我們吃苦耐勞,生意漸漸發展,做水果批發並辦起了幾家大超市。一晃20年過去了。在這20年裏,我們還把兩個兒子都培養成大學生。這兩個孩子都特別孝順,可能是他們倆的孝感動了天,機緣殊勝,兩個兒子先後于北京龍泉寺出家。在佛法的指引下,兩個兒子找到了自己要走的正確的道路,都發願救度苦難眾生,為師父的宏願——建立漢傳佛教修學體系而奉獻此生。
我們老兩口以前不信佛,2007年底大兒子出家的時候,我們老兩口無論如何也不明白為何兒子好好的會選擇出家這條路,所以內心非常痛苦,感覺失去了一個兒子。孩子的父親當時和大兒子鬧的很凶,甚至有2年斷絕了父子關係,從來不和大兒子說過一句話,甚至連大兒子的電話也不接聽。回過頭來想,當時大兒子一定和作為家長的我們一樣痛苦,因為親人不能夠理解他。後來,小兒子逐漸給我們介紹一些佛法的思想,給我們買了新的DVD影碟機,找了很多佛法的光碟以及相關資料讓我們觀看,我們最初觀看是就是想瞭解大兒子為何要出家,看看佛法到底在說些什麼。我們看過後漸漸有了興趣,自己又找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光碟觀看。就這樣一點點,慢慢的開始著變化,我們老兩口逐漸都改成了素食。再到後來,我們老兩口明白了,原來真正的出家是放下小家庭,而去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因為真正的出家人具足慈悲和智慧,完全可以做到無我利他。後來我們就這樣一路走過來,對身邊的客戶也變的更好了,孩子父親的脾氣也改變了,甚至把30多年來抽煙的毛病也改掉了。學習佛法給我們老兩口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幾年的學習,我們逐步的才真正的覺得學佛好。
兩個孩子費盡心血,多次地勸導我們放下。不要再去做那些死亡時帶不走的事兒。我們一直都聽不進去。因為幾十年的這種觀念和想法。就覺得人應該多攢些錢養老。因為身邊的那些人都這樣過的。
2011年,小兒子回家過春節,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出家,但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已經隱瞞著我們填寫了出家申請表。我們就突然發現小兒子言談舉止變化很大:經常和我們一起學習佛法的光碟等資料,告訴我們在山上做義工的收穫,也常常給我們找很多關於出家人在做什麼的資料讓我們看,包括出家人做的慈善事業是最徹底和究竟的等等。他還給我們老兩口提出了很多問題,他經常會問:你們倆活了一輩子了,有沒有想過為了啥活著?你們倆現在如果不幹了,再給你們一些錢,我和哥哥都不需要錢,你們的錢夠不夠後半輩子花?假如有一天你們快要死亡的時候,你們想想會怎麼樣?當時我們雖然會想一想這些問題,但是卻不會想的太多。就這樣我們還是繼續做買賣。後來快過年的時候,小兒子有一天告訴我們說他也要出家了,當時我們聽了以後,喜極而泣。因為我們雖然說自己還想多賺錢,但是卻知道兒子出家好。只是當時還沒有想到小兒子居然也有這麼強烈的要出家的心。所以當時我們老兩口都哭了,兒子,父母都支持你。
孩子的父親然知道出家是好事兒,但還是有點不捨得,也還是有很多放不下。但是我們最終表示支持小兒子出家。也正是因為小兒子也要出家,我們老兩口想來想去,掙錢也沒有什麼太大用處了,因為當大兒子出家的時候,我們本來是想多掙錢為小兒子將來結婚生子作準備2011年4月3日,我們老兩口20多年的店以最低的價格全部兌出去了。因為我們兩口子一起在這邊20多年,風風雨雨都走過來,好不容易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掙錢的地方,因為只要開業,每天都有錢掙。現在想想當時我們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經過3天的收拾。我們第4天淩晨3點,開車從遼源出發,經過13個小時直達北京龍泉寺。
到龍泉寺後,第二天,4月8號,就發心到大寮做常住義工。到大寮後,第一天是賢喻法師帶我們緣念,後來給我們講如何積聚資糧,如何修行,怎樣讓彼此間團結等。聽了後特別歡喜、感恩,好像充了電似的,充滿了力量。心裏想這麼好的地方,這麼好的道場、法師,怎麼現在才來呢?覺得很殊勝。當時就覺得兒子讓我們老兩口來是十分正確的。
後來法師就安排孩子的父親負責採購,我則在配菜間配菜、洗菜等。在這裏幹活覺得十分歡喜,每個人都很善良。我們老兩口特別開心。在大寮使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同時也看到了賢喻法師的慈悲,總是面帶笑容的對居士們說:別累著,休息休息再幹。老伴和法師在一起也慢慢進步很多,賢喻法師有批評有鼓勵,讓人很歡喜的配合。
賢喻法師不辭辛勞的為僧俗二眾付出,連走路都在幹活。記得有一次午飯後,我在洗碗,法師邊走路還邊看飯剩下多少。門簾子不知道誰搬東西時被綁住了,法師看到後趕緊搬個凳子給解開。每次飯好後,賢喻法師都會看看,怕飯不夠吃,怕飯不合大眾口味,又怕飯做多了剩下,很像在家的時候家長對孩子似的。每次法會,法師總是提前準備。先把不太新鮮的吃了,新鮮的留到法會吃。法師經常起早貪黑的加班熬夜。,很多時候中午也難得休息。每次買菜的時候都為三寶能省則省,另外還考慮到賣菜的商販,怕他們不掙錢,也不敢砍價。有時候因為買菜在外面沒有回來,法師在外面吃飯時,總是吃價錢最低的飯(基本每次都是吃麵條)。法師還常常說:禪興法師出門或開會,從來都不主動要求開車,都是坐公車,應該多向禪興法師學習。為了讓僧俗二眾吃好、歡喜,賢喻法師每天操心給換樣炒菜,不同的粥、餅、素蛋糕等各種各樣的飲食;每次做幾樣好菜的時候,譬如包餃子、喝豆漿、烙餅、做豆腐,賢喻法師這個時候一般比較晚才去吃飯,都是守著大寮裏,怕大眾不夠吃,又怕行堂人員吃不著;夏天炎熱的中午,別人都休息了,賢喻法師一個人整理庫房,把不怕熱的食物和怕壞的單獨分開,並放在相應的位置;別人都休息了,法師還在豆腐房洗豆漿機和豆腐布;別人休息了,又是法師在太陽地下曬要壞的玉米麵及各種食物;別人都休息了,法師整理冰櫃,生怕菜壞;別人休息了,法師又在後面撿柴火連兩寸的小柴火都要拾起來,也可以看到法師惜福到什麼程度。無論酷暑還是嚴冬,經常看到法師後背被汗水浸透。稍有間隙,賢喻師就會帶領大寮人員去工程部幫忙,即使大寮人手一直緊張。總之,一件件一樁樁事情都歷歷在目。使我內心生起慚愧之心。
在大寮還有位非常值得我學習的榜樣,就是周金居士,三年來她和女兒一起默默無聞的幹活,別人不幹的她幹,別人在幹的時候她也一直在幹。每個角落的活她都放在眼裏,放在心裏。此外還有很多師兄,比如還有韓居士等很多義工。每當看到身邊這些如此精進的菩薩們,都讓自己覺得很慚愧。很多時候在內心也暗暗發下大願:一定要為師父的宏願,努力的做一切可以做到的。為法師、為大家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