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是指公元前431—前404年,古希臘的兩個城市國家(城邦)同盟——以斯巴達爲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爲首的提洛同盟爲爭奪希臘的霸權而爆發的大規模的長年戰爭,因以斯巴達爲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而得名。
這場戰爭從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其中雙方幾度停戰,最終斯巴達穫勝,取代雅典而成爲希臘諸城邦的霸主。
公元前431中3月,伯羅奔尼撒盟國底比斯襲擊雅典盟邦布拉底,引起戰端。同年5月,斯巴達國王阿基丹姆二世率軍入侵阿提卡,戰爭全面展開。斯巴達擁有步、騎兵約6萬人;雅典擁有步、騎兵約3萬人,另有戰船300艘。斯巴達的戰略是,發揮陸軍優勢攻占阿提卡,離間提洛同盟各成員國,以包圍和孤立雅典。雅典執政者伯里克利的對策是,陸上取守勢,海上取攻勢,襲擊伯羅奔尼撒沿海地區,逼斯巴達求和。
公元前427年前後,米蒂利尼等城邦發生反雅典起義,陸上形勢對雅典不利。公元前425年,雅典海軍攻占美塞尼亞兩岸的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亞島,並煽動斯巴達的奴隸暴動,使斯巴達也陷入困境。公元前422年,雙方在愛琴海北岸重鎮安姆菲波利斯激戰,雅典主戰派首領克里昂和斯巴達將軍伯拉西達均戰死。次年雙方簽訂《尼基阿斯和約》,之後休戰數年。
公元前416年,西西里島的雅典盟邦與鄰國交惡醞釀戰爭,請求雅典出兵支援。公元前415年夏初,雅典聲勢浩大的備戰工作完成,計有戰艦136艘,重裝步兵5100名,輕裝步兵1200名和約26000名劃槳手。這是雅典歷史上最壯美、開支最大的一次啟航。隨着悠長的號角聲,艦隊緩緩離開港口,駛往遙遠的異國他鄉。
遠征軍先在科西拉與盟國支援部隊匯合,然後駛抵南意大利。雅典遠征軍一到西西里就與叙拉古人展開了激戰。由於長途跋涉和指揮官的優柔寡斷,以及斯巴達人和科林斯人對叙拉古的支援,雅典幾次勝機都沒把握住,戰爭很快陷入持續狀態。
公元前414年9月3日,雙方發生激烈海戰,76艘叙拉古戰艦擊敗86艘雅典戰艦,雅典驍將攸利密戰死。次日,西西里港灣展開了一場前所未見的激戰,戰鬥持續了很長時間,雅典人終於未能在最後一分鍾頂住,先垮了下來,只得率殘部撤離戰艦,向内陸退卻。第6天早晨,聯軍包圍了德謨斯提尼的6000名後衛,迫其投降,然後又追上尼西阿斯,雙方主力發生激戰,疲憊不堪的雅典人哪里是對手,結果尼西阿斯被俘,雅典軍於前413年9月全軍覆滅。被俘的雅典士兵極少數外,其餘都被賣作奴隸。西里之戰,雅典喪失了近5萬人,損失戰船200艘,被俘7000人,國力大損。從此以後,雅典海上同盟開始瓦解,稱霸希臘的夢想灰飛煙滅。
這次戰爭是由於斯巴達人奪占距雅典22公里的澤凱利亞所引起的。公元前413年,斯巴達軍入侵阿提卡,並長期占領德凱利亞,破壞和消耗雅典力量。雅典經濟惡化,農業生產瀕臨癱瘓邊緣,只得罄其財力重組艦隊。公元前410年,雅典新建艦隊在阿比多斯附近連穫兩次勝利,但隨後在諾蒂烏姆角附近戰敗。公元前406年,在波斯援助下組建的斯巴達艦隊(由海軍統帥呂山德指揮)在靠近小亞細亞海岸的阿爾吉努西群島附近被雅典人擊潰。此後,波斯再次幫助斯巴達人重建艦隊。
公元前405年,這支艦隊在埃戈斯波塔米附近的交戰中擊敗雅典艦隊。公元前404年4月,陷入海陸重圍的雅典投降。勝利者斯巴達迫使雅典接受以下媾和條件:解散提洛同盟;交出雅典艦隊(12艘護衛艦除外);拆除雅典和比雷埃夫斯的築壘工事,與斯巴達結盟並依附於斯巴達。
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結果是:希臘所有國家——不論勝負,都遭到了嚴重破壞;希臘奴隸制度加速解體,希臘的國際威望下降,波斯強國的地位有新的加強。
這場戰爭,使得斯巴達稱霸於全希臘,使其寡頭政制得以推行;各邦民主勢力同時遭到迫害。寡頭政制的蠻横統治又引起各國的強烈不滿,許多城邦起兵反抗,伯羅奔尼撒同盟趨於瓦解。接着,幾個比較強大的城邦如底比斯、雅典又爲爭奪希臘霸權繼續戰爭。公元前3世紀前半期,希臘境内戰火不絕,各邦力量彼此消耗下去,後來終於被早已對其覬覦的外敵馬其頓所滅。
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經典時代,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給繁榮的古希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導致戰後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危機,整個希臘開始由盛轉衰。幾乎所有希臘的城邦參加了這場戰爭,其戰場幾乎涉及了整個當時希臘語世界。在現代研究中也有人稱這場戰爭爲古代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