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為何WW2日本軍寧可死也不投降?
日清甲午戦争中第一軍司令官山縣有朋曾提出日本軍人要是被清軍捕虜就當「死了」。
日俄戰爭時,日本社會中軍國主義氛圍尚不濃,戰後歸國的戰俘沒有受到任何公開的不平等對待,更有被俘軍官與東鄉平八郎會面得贈金錶,甚至有投降的人得到金鵄勲章。
當時日本陸海軍刑法對於投降有「不竭盡全力而投降(尽くすべき所を尽くさずして降伏)」指揮官判處死刑,在「竭盡全力後投降(尽くすべき所を尽くして降伏)」指揮官判禁閉6個月的懲罰條例。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開始,除了日軍本身的武士道思想,1941年(昭和16年)時由日本陸軍省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發布的訓令「戦陣訓」,否決俘降的思想觀念著重提及戦陣訓寧死勿囚的觀念,為日本軍寧可死也不投降加強了信仰。
戦陣訓-『本訓 其の二』中 第八「愛惜名聲(名を惜しむ)」
「恥を知る者は強し。常に郷黨家門の面目を思ひ、愈々奮勵して其の期待に答ふべし。生きて虜囚の辱を受けず、死して罪禍の汚名を殘すこと勿れ。」 (懂得羞恥的人才能自強。應該經常想到家鄉門風的聲望,更加勤勉,以不辜負父老鄉親的殷切期望。活著就不能接受被俘虜囚禁的侮辱,死了也不能留下罪過禍害的壞名聲。)
尤其「活著就不能接受被俘虜囚禁的侮辱,死了也不能留下罪過禍害的壞名聲」(生きて虜囚の辱を受けず、死して罪禍の汚名を殘すこと勿れ)更是戦陣訓的「精髓」。
戦陣訓只是一個陸軍行政命令的通知,實在不能凌架過日本軍法,但是戦陣訓被日本軍官視為圭臬。
幾乎戰敗撤退不成只有戰死一途,沒有投降為俘虜的選項,另外日本武士道思想與「鬼畜米英」會殺戰俘的宣傳導致日本軍許多「玉碎」行為,形成萬歲衝鋒式的「無投降主義」。
日軍進行太平洋戰爭以來第一次的玉碎戰術,阿圖島(アッツ)玉砕時,朝日新聞1943年5月31日朝刊就以「彈盡援絕~轟轟烈烈實踐戰陣訓!(一兵も増援求めず。烈々、戦陣訓を実践)」為標題。
1944年塞班島玉砕,南雲忠一中将以戦陣訓「生きて虜囚の辱を受けず」鼓勵日軍作戰,日軍戦死約21,000名、自殺約8,000名,僅921人投降。
另外日本軍人成為俘虜,他的家族會被貼上「非国民」的標籤,被認為「背叛祖國的人」。
太平洋戦争中日本人被俘虜第1号是酒巻和男海軍少尉(海軍兵学校卒)在真珠湾攻撃時、擔任特殊潜艇長。
由於他的甲標的潜艇機器的故障和美軍的攻擊而觸礁了。他在那裡嘗試自殺爆炸,跌入了海失去意識的狀態被美軍俘虜了。
日本大本營從美國之音收聽到報導知道出現第一個日本人被美軍俘虜存在,大本營從5艘小型潜艇(1艘2乘員,共10乘員)出擊的10名照片刪除酒巻和男,以潜艇戦死「九戰神」發表,表示這樣就沒有俘虜了。
而酒巻家族被日本國民以「非国民」非難與排擠。
從此日本俘虜非常害怕親族成為「非国民」,除了戰死外被俘都申報假名字,造成日後被列為「未帰還」名單,被認為是戰死或MIA(missing in action 戰鬥中失蹤)。
當時蘇維埃聯邦和中華民國,與日本同樣也採無投降主義,而且還有阻止陣前逃亡的督戰隊,如果投降兵復歸還會被處刑,甚至對投降兵的家族糧食配給禁止,國外放逐和強制收容所送交等的不利處分被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