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寶藏論釋》 何人稍財能知足... 薩迦班智達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恭敬錄自《格言寶藏論釋》 薩迦班智達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523
第九品 觀察佛法
任何一個人,稍微得到一點錢財就能知足的話,那麼他的財富就多得享用不盡。如果毫不知足地求取財富,痛苦就像雨水一樣恆時連綿不斷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讚歎了知足少欲的功德:「離貪自在行,誰亦不相干,王侯亦難享,知足閒居歡……逐欲未得足,生惱復失意,若人無所求,彼福無窮盡。」一個立志於修道的人,以出世離塵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業。如果討厭物質環境艱苦,怕自己吃不好,穿不暖,那麼他的心志已被物質的欲望分占了,又何談修行呢?修德求道,必須要具足磐石般堅定的意志,一旦對外界事物生起羨慕的念頭,就會陷入貪婪的境地。治國安邦也必須具足行雲流水般淡泊的胸懷,一旦貪欲熾盛,便會墜入危險的深淵,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就很難實現。不知滿足的人擁有再多的財產,也不會覺得自己富裕。以前的阿匿轉輪王就是這樣,他已擁有整個四大部洲的財產,但還是覺得自己很窮,終於在這種痛苦煎熬中死去。
俗話說:「貧有貧苦,富有富苦,世間諸人皆是苦。」言下之意,無論富貴與貧賤,若人沒有一個滿足的心,就都會感受痛苦,當然安樂的本身也不是完全建立在財產方面的。天津某家商場一件衣服售價竟達二萬多元,想買而買不起的人心裡肯定很痛苦;有能力購買的人買了也未見得很快樂,因為他一輩子不可能僅穿這一件衣服,始終要換,而新換的檔次也不能亞於這件,就算是擁有一百萬資財的富豪,若天天更換如此昂貴的服飾,也定會叫苦不迭的。
少欲知足的行人,應該像章巴聰仁波切那樣思維:「棄捨現世五欲不貪著眼前的享受,為最好的布施;所做皆為有情,即是最好的饒益眾生;於何境皆能滿足者,乃最好的富翁;至何處都能適應,即最好的家鄉;於何地都能安睡,乃最好的寢室;修證產生厭離朋友之心,就得到了最好的朋友;修行能堅持到底,就是最好的男子漢;能得自在,即是最好的精進;心不隨貪嗔之勢而轉,為最好的悲心;不起非理作意,就是最好的持戒;心具修證,就是最好的空行攝持。」大德傑確巴也說:「心裡沒有負擔的快樂是無比的,不做無意義之事的順利是無比的,心無所求地坦然而住之利益更是無比。」
末法時代,一些修行人日益富裕,但常常卻因心不知足而使煩惱猛增,此時若能將財富轉為道用,觀其如夢如幻無實義而捨棄對它的執著,隨力將自己的有漏資財上供三寶、下施眾生才可得到最究竟的安樂。不知足也不懂得正確使用財產的人已被貪婪的鐵鐐所繫縛,在無窮盡的追求財富中,愚人會感受很多痛苦,就像秋天的雨水般連綿不斷。故當以仲敦巴格西的警句加以約束:「我今求解脫,勿為利敬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523
第九品 觀察佛法
何人稍財能知足,彼者財富用不盡,
若無知足求財者,恆臨痛苦如雨水。
任何一個人,稍微得到一點錢財就能知足的話,那麼他的財富就多得享用不盡。如果毫不知足地求取財富,痛苦就像雨水一樣恆時連綿不斷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讚歎了知足少欲的功德:「離貪自在行,誰亦不相干,王侯亦難享,知足閒居歡……逐欲未得足,生惱復失意,若人無所求,彼福無窮盡。」一個立志於修道的人,以出世離塵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業。如果討厭物質環境艱苦,怕自己吃不好,穿不暖,那麼他的心志已被物質的欲望分占了,又何談修行呢?修德求道,必須要具足磐石般堅定的意志,一旦對外界事物生起羨慕的念頭,就會陷入貪婪的境地。治國安邦也必須具足行雲流水般淡泊的胸懷,一旦貪欲熾盛,便會墜入危險的深淵,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就很難實現。不知滿足的人擁有再多的財產,也不會覺得自己富裕。以前的阿匿轉輪王就是這樣,他已擁有整個四大部洲的財產,但還是覺得自己很窮,終於在這種痛苦煎熬中死去。
俗話說:「貧有貧苦,富有富苦,世間諸人皆是苦。」言下之意,無論富貴與貧賤,若人沒有一個滿足的心,就都會感受痛苦,當然安樂的本身也不是完全建立在財產方面的。天津某家商場一件衣服售價竟達二萬多元,想買而買不起的人心裡肯定很痛苦;有能力購買的人買了也未見得很快樂,因為他一輩子不可能僅穿這一件衣服,始終要換,而新換的檔次也不能亞於這件,就算是擁有一百萬資財的富豪,若天天更換如此昂貴的服飾,也定會叫苦不迭的。
少欲知足的行人,應該像章巴聰仁波切那樣思維:「棄捨現世五欲不貪著眼前的享受,為最好的布施;所做皆為有情,即是最好的饒益眾生;於何境皆能滿足者,乃最好的富翁;至何處都能適應,即最好的家鄉;於何地都能安睡,乃最好的寢室;修證產生厭離朋友之心,就得到了最好的朋友;修行能堅持到底,就是最好的男子漢;能得自在,即是最好的精進;心不隨貪嗔之勢而轉,為最好的悲心;不起非理作意,就是最好的持戒;心具修證,就是最好的空行攝持。」大德傑確巴也說:「心裡沒有負擔的快樂是無比的,不做無意義之事的順利是無比的,心無所求地坦然而住之利益更是無比。」
末法時代,一些修行人日益富裕,但常常卻因心不知足而使煩惱猛增,此時若能將財富轉為道用,觀其如夢如幻無實義而捨棄對它的執著,隨力將自己的有漏資財上供三寶、下施眾生才可得到最究竟的安樂。不知足也不懂得正確使用財產的人已被貪婪的鐵鐐所繫縛,在無窮盡的追求財富中,愚人會感受很多痛苦,就像秋天的雨水般連綿不斷。故當以仲敦巴格西的警句加以約束:「我今求解脫,勿為利敬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