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中觀四百論講記(第一課)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您是本帖的第 243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中觀四百論講記(第一課)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略懂略懂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2
積分:9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3年9月6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略懂略懂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中觀四百論講記(第一課)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中觀四百論
   

                 

  聖天菩薩   造
         玄奘大師法尊法師   譯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一課

    

在講解本論之前,先按古代印度那爛陀寺的規範,從論主介紹、為誰而作、所屬範疇、全論內容、本論目的五個方面,來對本論作一個簡略的認識。
    

一、論主介紹

 提婆菩薩是龍樹菩薩的大弟子,從龍樹菩薩這裡傳承了眾多法脈。他是禪宗第十五代祖師,同時又是密教金剛乘的傳承祖師。《智慧金剛集論釋》中,說提婆菩薩已經證得了八地菩薩。記錄提婆菩薩事蹟的傳記比較多,有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提婆菩薩傳》,禪宗的《付法藏因緣傳》,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印度的《八十四大成就者傳》,多羅那他尊者(救度怙主)的《印度佛教史》等等。
     

提婆的意思是天,因此也有按照意譯稱為聖天菩薩。提婆菩薩是南印度獅子國(即今斯里蘭卡)的王子。他最初學習婆羅門教,天賦異稟、廣聞博學,在印度南方各國聲名遠播。
    

 當時獅子國有一個神廟,裡面供奉著一尊異常威嚴的大自在天神像,非常靈驗。提婆菩薩前去求見,廟主說,天像很威嚴,別人都不敢正面看,你發發願祈禱一下可以,見就不必了。提婆菩薩說我正是來看神像的威嚴相的。提婆菩薩的膽量引起了轟動,當時很多人前來觀看。提婆菩薩進入神廟後,神像眼睛搖動,怒目而視。提婆菩薩對神像說,你確實很神奇,但是應當以智慧、慈悲和功德來讓眾生信服,僅僅因為裝飾了很多黃金和玻璃,就想讓人信服,則讓我失望了。於是爬上梯子,把神像的眼睛鑿了下來。當時觀看的人都心裡嘀咕,大自在天為何被一個小婆羅門欺負,是不是名不副實。提婆菩薩告訴大眾說,神明很高深,剛才故意試探我,我領會了他的意思後,登上金身,挖下了玻璃眼睛,為的是讓你們知道這些塑起來的,只是假托的像,並不是神靈的真身,我這樣做,對神靈既沒有怠慢,也沒有侮辱。說完就走出了神廟。
    

 當天晚上,提婆菩薩讓大家準備精美佳餚,準備次日早晨供養天神。大自在天以魁偉的肉身前來應供,而左眼確實不見了。大自在天讚歎提婆菩薩說:你知曉我的心,而他人只認識我的形,你以心來供養,而他人只以外物供養。真正恭敬我的是你,其他的人則是害怕我,他們其實是污蔑了我。你所供養佳餚確實盡善盡美,但是這不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你能夠把我真正需要的布施給我,那是真正上等的布施了。提婆菩薩說你知曉我心,願按你的願望布施。天神說我現在缺隻左眼,是否能請布施給我。提婆菩薩說當然可以,即用左手取出眼睛,遞給天神。以天神的神力,眼睛取出後,又長回去了。天神讚歎說,這是最真誠最好的布施了,你有什麼願望,我必然滿足你。提婆菩薩說我已經證得心性,不需要外界的東西,只是很多沒有智慧的人,不相信我的話,願神能讓他人相信我的話,除此沒有其他的請求。天神答應說必然會滿足這個願望。
    

 提婆菩薩年輕時很自負,聽說龍樹菩薩的盛名後,前去辯論,但是被龍樹菩薩的大智慧和大慈悲所折服,於是執弟子禮,歸依三寶,而成為龍樹菩薩的入室弟子。
    

 中印度摩揭陀國曾經佛法盛行,當時卻被外道壓制。提婆菩薩前去辯論,在王城建起了論壇,寫明了辯論的主題:一、一切諸聖中佛為第一;二、一切諸法中佛法為第一;三、一切道人中佛僧為第一。並且立誓:八方論士若能辯勝此者,我願斬首以表屈服。如果對方辯輸,則只要剃除鬚髮,歸依佛法僧三寶。
    

 前後三個月中,參加辯論的人沒有一個能辯得過他,他們反而對佛法的教理產生了信心,因此他們以及很多旁聽的外道,都自願歸依了正法。這樣提婆菩薩前後化度了近百萬人,從此,佛法在摩揭陀國又重新興旺起來。人們為了紀念此次盛事,頌揚提婆菩薩的功勳,還特地建了一座犍椎塔(玄奘大師到印度摩揭陀國時,還瞻仰過此塔)。之後,提婆菩薩又到中印度及北印度諸國弘傳大乘佛法,並度化了南印度一個不信佛教的國王,使其歸依了三寶。
    

 提婆菩薩在晚年隱居山林,專門著書立說,弘傳大乘佛學。有一個心胸狹隘的婆羅門年輕外道,見師父被提婆菩薩辯輸,心裡很不服氣,一直想報仇。他發誓說:「你提婆菩薩以口勝我師,我就要以刀勝你!」
    

日,趁提婆菩薩在大樹下坐禪,他暗中突襲,刺中了提婆菩薩的腹部。提婆菩薩不但毫無怨恨,反而慈悲地說:「你是被無明烈火燃燒得神智昏迷了,你快逃到山上去吧,我的弟子們快要回來了,他們中有不少人還沒有開悟,會追殺你的。」提婆菩薩在圓寂前,還用身上流出的血寫下了一生中最後一部著作——《百字論》。
     

 提婆菩薩著作甚多,翻譯成藏文的有《中觀四百論》《斷諍論》《成就破妄如理因論》《攝行論》等。《中觀四百論》翻譯成藏文後,與龍樹菩薩的《中論》、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共稱為中觀的三部最重要的論典。翻譯成漢文的有《百論》《廣百論》《百字論》《大丈夫論》等。

 在佛教的歷史上,各大傳承祖師大德都對《中觀四百論》作了注釋和弘揚。比較著名的有印度的月稱菩薩、護法菩薩等,藏地宗喀巴大師的上師薩迦派的仁達瓦尊者,以及宗大師的上首弟子甲曹傑大師,寧瑪派大堪布阿瓊仁波切等。全知麥彭仁波切以智慧光明身攝受的上首弟子多昂丹碧尼瑪尊者,也根據全知講解的密意作了注釋。漢地古代玄奘大師對後八品作了翻譯,取名為《廣百論》,並翻譯了護法菩薩的《大乘廣百論釋論》。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了提婆菩薩的《百論》,這在內容上和《中觀四百論》比較接近。近代的法尊法師從藏文《中觀四百論》中翻譯了前八品,並且將後八品中和玄奘法師的原譯不同的地方,也從藏文中譯出,附注於每品的後面。由此可見,《中觀四百論》是印度、藏地、漢地的前輩大德們傾注了很多心血,共同重視的一部中觀修行法門。

二、為誰而作

適合學習本論的是哪些人呢?在本論第十二品中,提出了三條標準:「質直慧求義,說為聞法器。」第一條是「質直」,即內心公正,沒有偏袒之心。所謂偏袒,即對自己所學的教法,內心裡有一種偏向,但是對其他的教法,則有排斥的心理。這種黨同伐異的心理,對具有我執的凡夫來說,是很容易產生的。但是如果把這種狹隘的心理,用在了黃金般純淨的佛法上,以自己的偏見,把佛法分割成「我的」、「你的」、「他的」等格格不入的宗派,這就造成了對清淨法寶的毀謗,是應該徹底杜絕的。所以學佛,首先心要質直。第二條是「慧」,即需要具有智慧。這個智慧,即是分辨對與錯、真與假的基本能力。第三是「求義」,即對正法義的希求心,也就是對以理抉擇世俗和勝義的真相之義,如何修行的瑜伽次第,有真實希求之心。


     

三、所屬範疇


     

本論因為是按照龍樹菩薩的《中論》來演說名言諦及勝義諦的真義,所以是屬於第二轉般若法輪中的大乘自空中觀。


     

一般而言,大乘顯教分為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分別由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著重弘揚。龍樹菩薩留下了大量的論典,廣泛弘揚了以自空中觀和他空中觀為主的大乘佛法,其中自空中觀以「中觀理聚論」(《中論》《回諍論》《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細研磨論》)為代表,著重抉擇諸法為無生離戲之空性分。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諸佛都是依於世俗與勝義來開演大乘甚深佛法。提婆菩薩的《中觀四百論》,就是按照《中論》所開演的宗旨,通過次第,從世俗法入手,從淺入深地引導佛弟子看破世間,產生出方便生的修法,最後證得最究竟的涅槃境界——法身佛。


     

四、全論內容


     

《中觀四百論》共有十六品。其中前八品是依於世俗的瑜伽修行,後八品是依於勝義的瑜伽修行,前後八品又構成方便與方便生的關係。就是說,產生了世俗的瑜伽修行,就為勝義的瑜伽修行打下了基礎,遣除了障礙,使勝義瑜伽修行順利地進行。這個關係,就像戒與定,定與慧的關係一樣。打下了清淨戒律的基礎,就可以順利地修行九次第定等禪定修法,打下了禪定的基礎,就可以順利地修行勝觀的智慧。《中論》中也闡述了世俗諦的瑜伽修行是勝義諦瑜伽修行的基礎:「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第一義即是勝義,意思是說,如果不依靠世俗諦,則不可能證得第一義諦,如果沒有證得第一義諦,則不可能獲得涅槃的果位。《入中論》中也說:「由名言諦為方便,勝義諦是方便生,不知分別此二諦,由邪分別入歧途。」


     

前八品依於世俗修法,首先是對所知法斷除非理的見解。對於一個大乘修行者來說,首先要斷除心相續之中的錯誤見解,這些錯誤見解,主要部分歸納為四類,即對世間萬法常樂我淨的顛倒見,對這四個顛倒見一一斷除,就形成了前四品瑜伽修行的內容。


     

第一品是破常執品。眾生面前的世間萬法,都來自於各自的因緣,並且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都是在無常變異的。但是在眾生的心目中,它們往往都是能夠持久、穩定存在的常法。在對世間的常執中,危害最大的,是執著壽命長久存在,這使得人們認為來日方長,直接導致了散亂和放逸,浪費了大好的暇滿人身寶,使得難得的解脫輪迴的機會失之交臂,更無法修行殊勝的大乘法門。因此提婆菩薩開篇即來斷除眾生以壽命長久為主的很多常執。


     

第二品是破樂執品。因為眾生將世間上的無常法執為常法,並認為這些常法中,有真實的樂可得,而世間諸法卻都在剎那生滅,自性都是無常,這些無常的法上,沒有一絲一毫的樂可得。這必然會讓眾生失望,帶來痛苦。眾生對世間法追求不捨,結果不但浪費了暇滿人身寶,反而招來了各種苦報。為此提婆菩薩慈悲引導,使眾生認識到有漏皆苦的世間本性,放下對並不存在的樂的追求,從而能將暇滿人身,用到聞思修佛法的正道上去。


     

第三品是「破淨執品」。凡是痛苦的法,都讓人厭煩,因此對眾生來說,它們的自性就都是不淨的。但是眾生仍然可能執著世間上有清淨的、美好的法,這也妨礙眾生捨棄世間,希求真正清淨的涅槃。因此提婆菩薩以眾生執著最深的女身為例,具體展示了世間的不淨,以及對治執女身為淨的謬見的最佳方便。


     

第四品是「破我執品」。凡是不淨的法,眾生都唯恐避之不及,都要捨棄,因此是不應當對它產生「我」和「我所」的執著的。提婆菩薩以斷除我慢為例,開示了斷除我執的方便。


     

接下來的第五、六、七品,分別闡述了「於所取證清淨之方便的瑜伽」和「於所斷斷雜染之方便的瑜伽」。


     

第五品是「於所取證清淨之方便的瑜伽」。提婆菩薩講述大乘修行者真實的所取——佛果菩提的妙德,和獲證菩提的道諦菩薩行之方便。


     

接著是「於所斷斷雜染之方便的瑜伽」。要行菩薩道獲證菩提的妙德,其前提就要在世俗法中斷除雜染的障礙,這需從煩惱和業力兩處下手。其中第六品「斷煩惱品」,是斷除煩惱的方便瑜伽。第七品「離貪著欲財品」,是斷除有漏業的方便瑜伽。


     

以上是主要依於世俗諦的修行,為了能進一步修習甚深的大乘勝義諦殊勝瑜伽,就需要培養和提升大乘瑜伽修行的弟子的根器,因此提婆菩薩開示了第八品「淨治弟子品」。


     

後八品傳授的是依於勝義諦的修行。共分三個部分。


     

首先是「總說甚深緣起真實性之瑜伽」,是總說一切緣起顯現的萬法空無自性的瑜伽,這是第九品「破常品」。


     

其次是「別說無我空真實性之瑜伽」。這分人無我和法無我兩個部分。人無我的瑜伽中,詳細地破除了眾生心裡存在的各種遍計我的謬見,這是第十品「破我品」的修行內容。


     

法無我瑜伽從三個方面,分四品來引導。第十一品「破時品」和第十二品「破見品」,提婆菩薩傳授了「總說三時空真實性之瑜伽」,來斷除修行者對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的執著;第十三品「破境品」,具體從內外境的角度,解說了諸法空性的真實性之瑜伽;第十四品「破邊執品」,特別從諸法遠離四邊的角度,指點了諸法空性的瑜伽,傳授了用離一多因、破有無生因、大緣起因這些正理抉擇而修行的教授;第十五品「破有為相品」,講解破有為法的邊執分的瑜伽。


     

最後是總攝前面的瑜伽要義,以訣竅的形式,講解了勝義空性的殊勝瑜伽修行,這就是第十六品「教誡弟子品」。


     

《中觀四百論》的全稱是《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瑜伽」就是相應,是修習。而且,在全論十六品的每一品結束時,都重複強調了是《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這都反映出本論的特色,是在教導大乘弟子殊勝的修行方便。聖天菩薩以不可思議的大悲心和智慧力,將龍樹菩薩在《中論》中傳授的甚深修行竅訣,開顯出來,以方便弟子們修學。在仁達瓦尊者的注釋中說,《中觀四百論》的前八品是能徹底成熟弟子心相續的修行道,而後八品是能直接解脫弟子心相續的修行道。本論就在於通過這樣有次第的引導,讓般若的法義,逐漸地滲透到佛弟子們的身心相續裡。


     

修行正法主要是抉擇並串習正見。如果用正確的見解,遣除了相續中的虛妄執著,就能夠與正法相應了,這樣就進入覺悟的解脫道。這個抉擇、串習正見的過程,就是瑜伽修行的過程。《中觀四百論》深入淺出地給大乘瑜伽修行者講解了各個層次的錯誤見解,開示了遣除虛妄顛倒見的最佳方便,因此是大乘修行者必不可少的一部修行寶典。


     

五、本論目的


     

目的有現前和究竟兩種。現前的目的,是糾正有人對《中論》的誤解。有人以為龍樹菩薩的《中論》只是一味地破除外道等的見解,偏於爭辯,而沒有看到《中論》的目的是抉擇而修行諸法的勝義真相的教授。為了糾正他們的謬見,進一步開顯《中論》傳授的修行次第教授,因此提婆菩薩特意造了《中觀四百論》。


     

《中觀四百論》的究竟目的,是依靠方便的世俗諦瑜伽,產生方便生的勝義瑜伽,再依靠勝義瑜伽,而能迅速成就正等覺佛果。


     

至於《中論》中為什麼要用到許多辯論,月稱菩薩在《入中論》中對此作了解釋:「論中觀察非好諍,為解脫故顯真理」,即是說,龍樹菩薩於《中論》中演說極多的觀察道理,當知並非是為了爭辯,而是為了引導眾生趣向解脫,因此通過開演這些觀察道理,來顯示真理。


     

月稱菩薩並且說:在觀察並顯示真實義的過程中,他宗的觀點無法立足,就像光明出現,黑暗就自動消失一樣,這並不是自宗的過失。


     

又說:「若有解釋真實義,他宗破壞亦無咎。」即在解釋到諸法真實義的時候,把他宗未達真實義的觀點盡數破盡,不會有任何過失。


     

本論在第十二品「破見品」中也說:「諸佛雖無心,說法摧他論,而他論自壞,如野火焚薪。」即諸佛開演教法,並沒有摧毀外道論典的發心,但是外道的論典的謬誤,在佛法面前卻暴露無遺,就像柴草遇到野火,全部被燒盡了一樣。


     

這以上按照古代印度那爛陀寺的著論五本,對《中觀四百論》作了大致的介紹。


     

這次講解,在科判上是依照多昂丹碧尼瑪尊者所著的《中觀四百論句義釋——龍樹密意莊嚴》。


     

下面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部殊勝的中觀修行論典。


     

於此,能善說於離邊大中觀之實相、二諦真實性如何作瑜伽之次第的四百論,全文分二:一、名義;二、論義。


     

能善說,是說《中觀四百論》具有善巧宣說的不共殊勝能力。本論的善巧,即體現在能相應眾生的根機,用二諦瑜伽的種種方便,輕鬆地消除眾生的煩惱和執著等障礙,救度眾生成就佛果。善說的內容,是如何作瑜伽之次第,即是從初學者到證得佛果的各個修行階段所需要的瑜伽修行方便。


     

瑜伽修行方便,共有兩層。第一層是修離邊大中觀之實相的瑜伽方便。其中離邊,是指遠離有、無、既有既無、非有非無這四邊。大中觀之實相,即是萬法的基般若,是遠離了一切世俗迷亂顯現的實相般若,也是佛菩薩們進入超越言思的入定境界時現量照見的本來面目,這是本論最後一品的心要內容。第二層是修二諦真實性的瑜伽方便,其中緣起顯現的世俗真實性的瑜伽修法,即是本論前八品的內容,緣起顯現無有自性的勝義真實性的瑜伽修法,即是後八品的內容。


     

這句開篇的話,是多昂丹碧尼瑪尊者對《中觀四百論》的高度凝練的概括。


     

一、名義


     

四百論


     

本論的全名是《菩薩瑜伽行四百論》。菩薩是指大乘佛子,包括從資糧道到有學道的十地菩薩之間的一切大乘修行者。一個修行者,從他的心中生起真實無偽的世俗菩提心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邁進了大乘佛子的行列。這樣的修行者,他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為了修行成佛,來普度一切眾生,因此他對於能夠改正自己缺點,提高自己的智慧、慈悲、能力的各種善巧方便,都會倍加珍惜,自覺、精進地去聞思修行。


     

瑜伽即是與正法相應,是修行的意思。一個學佛的人,最大的特點,就體現在他在學習正法,正在改變自己,他的心正在與正法相應,正在向正法靠攏。瑜伽行就是聞思修行,十法行是佛弟子要奉行的行為,十法行的核心就是聞思修行。上師法王如意寶在《教誨黎明曙光》中指出:學佛的命根是聞思修行。而命根如果丟了,佛弟子的身分也就失去了。導師佛陀所傳授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歷代傳承祖師所開示、弘揚的論典,都再再指出了瑜伽行的重要性。這也是大家要記住,要信受奉行的。


     

菩薩瑜伽行是大乘佛子聞思修行的內容,即是與萬法的名言、勝義這兩種真實性相應的瑜伽行。對於具有執著的修行者來說,首先要認識到萬法的名言諦,認識到即使在分別心面前,萬法也不是常樂我淨的,而是無常、苦、無我、不淨的,是虛妄不實的,在這基礎之上,再進一步認識到萬法的勝義諦,即一切萬法本來都不存在,全都是空無自性的。經過這兩種瑜伽行,大乘佛子就能順利地消除一切的煩惱障和所知障,成就佛果,普度一切眾生。


     

四百,表明全論總共有四百個偈頌。全論共十六品,每品二十五個偈頌,加起來正好是四百個偈頌。論名中包括偈頌的數目,從而使論著在流傳過程中,偈頌不會進行增減。


     

另外,這裡「百」的意思是代表多,雖然眾生的虛妄分別心層出不窮,但是本論能對治眾多的分別心,能夠摧破邪執。

 論,具有「改造、救護」的作用。雖然現在很多世間人寫的書也都叫論,但是那些論就沒有改造和救護眾生的作用,這個作用是符合四法印的論典所獨有的。本論就具有這樣的鮮明特點。本論的前八品,能改造修行者相續中常樂我淨的顛倒見解和有漏的煩惱業力,從而將他們從輪迴苦海以及希求自我解脫的自利發心中拯救出來,安置到大乘菩薩的殊勝修行中去;後八品能改造修行者相續中執萬法皆有自性的顛倒見,將他們從耽著輪涅二邊及能所二取的迷亂境界中拯救出來,安置於明空不二的果般若法身之中。

視頻網址:https://www.youtube.com/user/zfwtv/videos?sort=da&view=0&flow=grid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點擊瀏覽該文件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3/9/10 下午 02:27:48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9 上午 09:03:53
鎮江醋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16
積分:41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9月19日
2
 用支付寶給鎮江醋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隨喜!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9 上午 03:43:42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3281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