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天菩薩
造
玄奘大師/法尊法師
譯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二課
前一堂課按著論五本對《中觀四百論》作了總體的介紹,並且講解了名義,今天開始講解正論。
二、論義分二:一、明方便名言之真實性修習之瑜伽的次第;二、明方便生勝義之真實性修習之瑜伽。
全論正義分為兩大部分:前八品闡明修習名言真實性的瑜伽次第,後八品闡明修習勝義真實性的瑜伽。這兩者是方便與方便生的關係,也就是按照前八品的善巧方便,促進並成熟修行者的心,達到接近完善的程度,使其有足夠能力修習後八品直接證得勝義真實之瑜伽。
甲一、明方便名言之真實性修習之瑜伽的次第分四:一、斷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的瑜伽;二、證所取清淨分之方便的瑜伽;三、斷所斷雜染分之方便的瑜伽;四、方便生甚深分聞器淨理。
前八品又分為四個部分。第一斷除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瑜伽。其中「所知」,是指名言中以心來了知的一切因緣所生的世俗有為法;「非理分」,即非理作意部分,就是染污作意,也就是指不符合名言諸法真實性的顛倒執著分。
第二是證所取清淨分之方便瑜伽。「證」是證得的意思,是指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所取清淨分」是指涅槃的滅諦以及證得涅槃的大乘菩薩道的道諦,因為去除了雜染,所以其性清淨。
第三是斷所斷雜染分之方便瑜伽。「所斷雜染分」,是指集諦,也就是包含了一切煩惱雜染、業雜染的生死輪迴分。
第四是方便生甚深分聞器淨理。「方便生甚深分」 是指勝義分。「聞器」是指聽聞而修習甚深勝義諦的法器,也就是在諸所化有情中,對於有堪任根,有堪任相,即有能接受甚深微妙的勝義諦法的法器者。對這些合格的法器,應殷勤鄭重說勝義法門,令其直接悟入。「淨理」指淨治法器弟子的軌理(所謂「軌理」,「軌」是軌道、規則、規矩;「理」是如何做的道理)。
乙一、斷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的瑜伽分四:一、斷常執顛倒之方便的瑜伽;二、斷樂執顛倒之方便的瑜伽;三、斷淨執顛倒之方便的瑜伽;四、斷我執顛倒之方便的瑜伽。
這四部分,分別對應前四品的內容。也就是在名言中以心來了知的一切因緣所生的有為法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常、樂、我、淨的自性,純粹是凡夫把真實性明明是無常、苦、無我、不淨的名言法,顛倒執著為常、樂、我、淨,產生了種種非理作意。要斷常、樂、我、淨的顛倒執著,其正對治就是這四個方便的瑜伽。
斷常執方便品第一
常執,是凡夫對一直在剎那變異的世俗法,執為常而不變的一種顛倒執著,分為微細和粗大兩種。
微細的常執,是沒有認識到世俗萬法,在時間上並沒有前後完全相同的兩個剎那,反而執著有超過一個剎那的法存在。這個常執很微細,只有通達諸行細無常法義,才能斷除這種虛妄的常執。
粗大的常執,是對於下至兩剎那以上的時間段,認為前後是完整不變的。這尤其表現在對壽命長久的執著上。人們雖然看到了生老病死等各種明顯的變化,但還頑固地認為有前後一體、完整的人生,並且執著死亡不會到來。
因此,在第一品中,提婆菩薩首先將兩種常執都作了有力的遮破。
丙一、斷常執顛倒之方便的瑜伽分三:一、明諸行無常死之自性;二、廣說彼如何修習軌理;三、明隨念如是無常之勝利。
斷常執顛倒的方便瑜伽,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有情自身為例,揭示有情受死主的控制,一刻不停地走向死亡,以此來揭示出諸行無常的規律;第二部分是通過生際必死、高際必墮、聚際必散、合際必分這無常四際,來具體教授如何修習眾生受死主控制的無常軌理;第三部分是說明如是隨念而修習無常的殊勝利益。
丁一、明諸行無常死之自性
「諸」是此等一切;「行」的意思是由因緣造作而遷流,如同大河奔流一樣。任何由因緣造作成的有為法,都是遷流不息的,根據這個特徵,而把有為法命名為「行」。諸行無常,意思是一切在遷流變異的有為法,都沒有常而不變的體性。
在諸行無常之中,死是最明顯、和眾生關係最重大的無常自性。一旦死無常現前,就意味著將失去寶貴人身。而寶貴人身,它具有積累世出世間功德、出離三界,乃至即身成佛等巨大的價值,因此失去了它,是人的最大損失。明白死亡無常的必然性、緊迫性,就能減少以及消除毫無意義的散亂和懈怠,充分利用這個千劫難逢的暇滿人身寶,精進地聞思修行。
若有三世主,自死無教者,
彼猶安然睡,有誰暴於彼。
難詞釋義
「三世」就是三世間,世間包含有無常壞滅之義,能失壞眾生的安樂。這三種世間,具體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主」是主宰——控制者。「三世主」即是一切世間之主。死主有深淺兩層意義:粗淺的意義,是說死主是眾生的主宰者、控制者;深層的意義,是指惑業力,因為眾生的五取蘊在剎那剎那生而滅去,因而毫無自在,本性是苦,這都完全是由其因——惑業之力所導致的。
「自死無教者」:「自死」,是說死主它自己。「無教者」,是說沒有別的主宰者,也就是死主它自己是不受任何世間力量的控制的,不需服從任何人。
「彼猶安然睡」:是指眾生在如此恐怖的死主控制之下,仍然能若無其事地入睡。
「有誰暴於彼」,暴是極度愚蠢的意思,此句是說,這樣的眾生是最愚不可及的了。
頌文直解
死主是三界主宰者,掌控著一切世間眾生的生命。它沒有自己的主宰者,不須聽命於他人,同時也從不差遣他人,在執行死刑的時候,都是自己決定,並親自前去執行。在死主的威懾下,如果有人還能安然入睡,不精進學修能了脫生死的佛法,那麼世上再沒有比他更加愚蠢的人了。
惑業是究竟的死主
導師佛陀和已經獲得解脫的聖者們,他們早已擺脫了死主的控制,而死主能控制的,只是在輪迴中流轉的凡夫。凡夫所造的業力還沒有成熟(也就是十二緣起中的「有支」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死主也無權決定他是死是活。死主不可抵擋的威力,就來自於凡夫的煩惱與業力,凡夫因為執著萬法是真實存在的,沒有在心中生起聖道,因此就被惑業困在了三界之內。凡夫的五取蘊,就像炸藥包一樣,隨時都有可能引爆,那怎麼還能安然而睡呢!
這個宏觀的有情世間和器世間都是由有漏的蘊聚構成的,五蘊中的色蘊是由眾多色法的微塵積聚而成的,受、想、行、識這四種蘊,則是由眾多剎那變異的心、心所相續串連而形成的。也就是說,作為基礎的微塵與剎那的心、心所,構建成了整個世間。因為這個基礎是在不停地剎那變異的,這導致整個宏觀世間也必然在剎那變異、生生滅滅。而眾生則執五蘊常有,並真實地存在,因此他們的實有執著一再地落空,因此,這個無常的世間,對於眾生來說到處都充滿了苦,其本性就完全是苦的味道。
因此,死主並不能理解為某一個外在的神,它就是死本身,而死又是由眾生自己的惑業導致的,因此眾生的惑業才是隱形的、真正究竟的死主。
眾生的實執,是眾苦產生的深層基石,如果實執或者惑業未斷,則眾生永遠不能像聖者佛菩薩和阿羅漢那樣安然自在。要斷除惑業,就要斷除對輪迴世間的顛倒實執,要斷除實執,就要修習諸法無自性的般若法義。這也就是本論前八品和後八品要幫助我們達到的目的。
凡夫都害怕死亡,但是像提婆菩薩在偈頌裡呵斥的愚癡眾生卻又比比皆是。其中的原因,就是這類眾生沒考慮過自己會死,因此沒有緊迫感,不知道已經危機四伏。其實死主的劍已經在自己頭上舉起來了,隨時都會落下,眾生只有像如救頭燃般去精進修行解脫的聖道,才是對抗死主到來的最好辦法。
那麼眾生是否有可能躲避死主呢?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下面來看死主的兩大威力。
死主的兩大威力
提婆菩薩在偈頌中提到了死主的兩大威力:「三世主」和「無教者」,這說明了死主是根本沒有辦法逃脫的。
第一個威力是「三世主」,這是說死主掌控著三界,是三界裡一切眾生的老大——控制者。下至地獄眾生,上至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都被死主牢牢地控制著。
從人類歷史上看,歷代開國皇帝,指揮千軍萬馬,掌握眾多人的生殺大權,但是在壽限到來的時候,都躺倒在了床上,氣力微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最後都無一例外,被死主處以極刑了。大家思考一下,論能力、威勢、財富、貢獻等等方面,你能不能比得過他們,他們無一例外都已經死去,那你是否能有不死的可能?
死主的意思,按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這個世間的老大。大家想一想,你覺得這個世間的老大是什麼呢?
外道們會說老大是大自在天或者上帝等神靈,但這是不可能的,具體在本論第十品中有詳細的分析。那麼會不會是導師佛陀呢?當然也不是,佛陀是引導眾生獲得解脫的導師,並不是控制三界眾生的老大。
這個世間真正究竟的老大,是每個眾生自己造的生死業,業力是一切有情輪轉的原因,那麼,這個死,是業力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和強烈的,所以,死就是最有威力的老大。
但是,一般人不認為業力和死是老大,反而認為這老大是每個人自己。比如說,有人和自己意見不合了,就生起嗔心,有人附和、奉承自己了,就飄飄然;對於教法,不認真去思維,反而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隨意地下一些很膽大的結論;在和善知識見解不一致的時候,不去認真思維善知識的見解,只是堅持自己的那一套。這些做法,正是說明了一切都要由自己說了算,自己才是老大。
提婆菩薩說死主才是真正究竟老大,所以大家要把心裡由自己占著的老大的位置讓出來,要請死主坐進去。要清楚自己在煩惱沒有斷盡之前,死主隨時都會出現在面前,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要對死主有敬畏之心,要經常偷偷關注著死主。趁死主還沒有動手,抓緊利用暇滿人身寶,說有功德的話,做有功德的事。別人和自己意見不合,就讓著他一些,有人附和、奉承了,也不生歡喜等,因為在死主面前,那些事情都是非常渺小。
大家平時要多做這樣的串習,在修其他法的時候,時不時地看一眼死主,可以促進自己保持修法的正念,在平時如果也一直盯著死主,提防著死主,則能幫助自己收攝身心,減少懈怠和放逸等。
死主的第二個威力是「無教者」。如果死主有其上司,那麼通過巴結其上司,也有可能獲得赦免,但是死主沒有上司,這個後門也完全被堵上了。另外,如果死主是派手下來執行,那麼還有可能通過賄賂他的手下,來請他們放自己一馬。但是每個人的死,都是由死主親自來執行,所以完全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知道了死主是「無教者」,就是要斷除可以逃避死主到來的僥倖心理。
死主的三大威脅
具有這兩大威力的死主,他對眾生來說會帶來什麼呢?死主帶給人們的,有三個方面的威脅。一是對今世割捨不下的憂苦,二是對失去自我的恐懼,三是死後將墮入三惡道受苦。下面我們分別來瞭解一下。
第一,人在彌留之際,會對執著的事物,比如財產、親屬、朋友,以及自己的身體等,產生極深的眷戀,心中捨不得,所以會生起極深的憂傷。
如果沒作深入觀察,只是泛泛地談論死主,不會有真實感,就像隔靴搔癢一樣。大家現在來真切體會一下,假設你現在已經處在彌留之際,就要告別這個世界了,你現在心裡會想到什麼?
做父母的人,會想到子女,因為子女是他們活著的第一個理由。不管子女是否已經成家立業,父母都有放捨不下的許多理由。孩子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所以如果就要死去,子女就是他們最大的牽掛。
沒有子女的人,則會想到父母、親友。
臨死的人,還會想到存款、房子等等有用的東西。
不但如此,當真的意識到自己到了離開這個世界了的時候,甚至是那些平時讓自己厭離的東西,都有可能會割捨不下,因為你對這些熟悉的環境,已經產生了我所的執著。這些執著,會擾亂將死之人的心,讓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第二是對自我將要消失的恐懼。凡夫要麼將五蘊當作我,要麼將五蘊當作我的所依。而死亡意味著要失去身體這個色蘊,因此覺得「我」將沒有著落,產生「我」要消失的斷見,這對於有強烈自我執著的人來說,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情。
第三是後世墮入三惡道中,長時間受難忍痛苦。這個結果,很多人雖然事先不知道,但是對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必然的歸宿。
這三種威脅,決定了死亡應該是眾生最害怕的事。眾生平時不敢談及死亡,不願談及死亡,認為死者帶有很多晦氣,給自己帶來不吉祥,並因死亡產生了很多的禁忌,這都是因為眾生害怕死亡而引起的自然反應。
點擊瀏覽該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