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親友書》講記 斷除嗔恨之緣──粗語 龍樹菩薩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您是本帖的第 3298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親友書》講記 斷除嗔恨之緣──粗語 龍樹菩薩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皈依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154
積分:164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3年6月17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皈依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親友書》講記 斷除嗔恨之緣──粗語 龍樹菩薩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恭敬錄自《親友書》講記 龍樹菩薩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514

己四、斷除嗔恨之緣──粗語:

佛說語言有三種,稱心真實顛倒說,
    猶如蜂蜜鮮花糞,唯一當棄最末者。




     佛陀在大乘經典中親口說,眾生的語言,大致歸納有三種:一、上等者──稱心如意之語,即隨順六道眾生的根基,說不同的悅耳語。如云:「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這些諸佛菩薩、傳承上師所傳下的金剛語,可以開示解脫正道,利益眾生直至成佛。

     二、中等者──真實語,指力求誠實、心口一致的老實話。這種人不會講什麼甚深道理,但說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從來也不說謊,不會捏造事實。

     三、下等者──虛語或顛倒語,指虛偽顛倒的妄語、粗語、惡語、綺語。它的範圍比較廣,凡是不悅耳的言詞,如語言空洞,無有實義,帶有欺騙性、狡詐性,均可包括在這裡。

     此三種語言可用比喻一一說明:稱心如意之語,好似甜美的蜂蜜,甜美的滋味誰都喜歡;真實語,宛如美麗的鮮花,處處惹人喜愛;虛語或顛倒語,如同骯髒的糞便,別說真正接觸,哪怕聽到一句,也令人極其厭惡。

     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語言是非常關鍵的,它是重要的連接紐帶,不管你是否學佛,都應該具備悅耳的語言。佛經云:「故當說柔語,莫言不悅語,若說悅耳語,成善無罪業。」若說柔和悅耳的語言,不但不造罪,功德還會增上。世人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以刺耳的語言傷害他人,很長時間都沒辦法癒合。所以作者要求我們,與人溝通的時候,說話要真實可靠、柔和委婉,不要說謊話,更不能用粗暴的語言。

     有些人認為粗語比較有力量,能承辦一些事情,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也講過法國作家拉封丹的一則寓言:北風與南風比武,看誰能把一個人的衣服吹掉。北風刮得特別猛厲,那人為了抵擋寒風,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緊;南風徐徐吹動,頓時陽光明媚,那人漸漸覺得暖和,於是脫掉大衣。北風喻為惡語,南風則為美語,所以,認為說粗語容易承辦事情,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要想把事情處理得非常圓滿,必須依靠婉轉的語言。

     《入行論》云:「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應該讓別人樂於接受,說一些稱心的話語,把意思表達清楚。有些人說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是在讚歎還是毀謗,他自己說什麼也不明白,這可能跟性格有關吧。我們說話不但要主題明確,同時要顧及到別人的感受。藏地有種說法是:「說一句話,要看一百個人的臉色。」又說:「語無劍刃,能刺人心。」可見,交談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則會得罪很多人。有些道友說:「這個人3年前對我說過什麼,這話一直刺到我的心坎深處。已經過了這麼年,我的傷口還是沒有治好……」當然,修行境界比較差的人,經常會受到語言的刺傷,倘若你修行很不錯,哪怕別人冤枉你、侮辱你,你也會當成耳邊風,不會引生煩惱或者痛苦。可是凡夫人不一定有這麼高的境界,經常會受到語言的影響,所以說話還是要注意。

     這次學了《親友書》以後,我們說話要謙恭有禮,不要說粗語髒語。有些人對教理一竅不通,但罵起人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各種「教證」十分豐富。我看到某些人跟工人吵架時,本來覺得他平時不太會說話,不要說《釋量論》或《入中論》,讓他解釋一下《入行論?迴向品》的頌詞,他也像嘴裡含了塊石頭一樣吐不出來,但是沒想到,他罵人時語言源源不斷,內心馬上變成一個大「伏藏」。素質比較低的人,最會罵人。不過我們學院有一個很好的傳統,上師如意寶在世時規定:道友之間不能取綽號,不能互相惡口謾駡。學院裡常住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到這一點,然世間上的有些人,開口不帶髒話就不舒服,說出來的語言,我們聽後根本不敢重複。有些生意人互相吵架,甚至父母罵孩子時,很多話特別難聽。我們也學過《百業經》、《賢愚經》中的公案,這樣惡口罵人的果報如何,大家應該比較清楚。

     在說話的過程中,一定要說真實、稱心的話語。學了這個頌詞,希望你們內心有一種誓言。什麼樣的誓言呢?以前自己說話不太注意,罵過什麼什麼人,從現在開始,在諸佛菩薩和上師面前發誓,今後嘴巴乾淨一點,不要像烏鴉一樣整天給人帶來噩兆。如果你們真有口才,可以多背一點《入行論》的教證,生氣的時候,看能不能用上幾個?不過,有些人生氣時不要說《入行論》,可能連「嗡瑪呢巴美吽」也不想念。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3/9/17 上午 03:03:21編輯過]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剎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讚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3:01:40
皈依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154
積分:164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3年6月17日
2
 用支付寶給皈依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解釋題目:《親友書》

“親友”,是指釋迦教法弘揚者龍猛菩薩的親密摯友──樂行國王。當時他們沒有見面,龍猛菩薩以書信的方式為其宣說解脫道,這些竅訣集成一部論典,就取名為“親友書”。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盡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剎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讚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3:02:05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3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佛子行》講記   無著菩薩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3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zhengfatihu.pdf

己四、斷除說粗語:

惡言刺傷他人心,亦失菩薩品行故,

莫說他人不悅詞,杜絕粗語佛子行。

如果不經觀察隨便揭露別人過失,說特別難聽的粗語,將會擾亂他人的心,對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來講,則失毀了菩薩的高尚行為[1]。因此,不管在什麼場合中,與什麼樣的人交往,都應該說溫和悅意、具有實義、吐詞清楚的語言,千萬不能說讓人不歡喜、刺傷人心的話,杜絕粗語是大乘佛子的行為。

大乘行人的三門當中,語言戒律至關重要。佛經云:“故當說柔語,莫言不悅語。若說悅耳語,成善無罪業。”一定要說柔和的語言,千萬不能說刺傷人心的話,如果說了悅耳的語言,說者不會染上罪業,且生生世世都會種下善妙菩提的因緣。現在有些人可能是道德修養不夠吧,說一些有意義、慈悲菩提心方面的語言,怎麼樣也憋不出來,而說些亂七八糟,尤其是罵人的髒話就非常有能力,嘴巴也特別會說。有些佛友也是如此,讓他講個簡單的顯密教言,好像嘴裡含了石頭一樣,一個字也吐不出來,然後若說別人的過失,那時候石頭已經拿出來了,口才相當好。

現在的社會特別顛倒,網上盡是教你罵人的竅訣,什麼罵人網站、罵人大全、罵人的精彩故事、罵人的片段等等,造惡業的話,一個比一個厲害。有些人寫書也是讓人怎麼樣鍛煉口才、怎麼樣罵人,那些沒有道德、修養不高的人,對於這些一學就會。以前我們在讀書時,開始時什麼漢語都不懂,但是漢族罵人的話,我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這種教言在肚子裡很豐富。可能你們很多人也是這樣,跟素質比較低的人接觸久了,對高尚的知識一無所知,但那些不堪入耳的話,隨隨便便就能說得出來。

其實說話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如果自己為人處世、道德教養不錯,那麼跟別人交談時,語言柔和悅耳,所講的內容也處處是道。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別人說特別刺耳的語言,好長時間都沒辦法恢復過來。我們藏人有些說法是:“雖無箭尖利刃語,亦能刺入人心間。”“用刀砍的傷口有癒合的機會,惡言的創傷很難以癒合。”

我們應該經常觀察自己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沒有這種機會,也沒有這樣的學習環境,甚至學校裡的有些老師,也無法給他帶來正面影響。然而若從小就待在善知識身邊,這方面會培養得很好,根本不會說那些話。《親友書》用蜂蜜、鮮花、不淨糞,分別比喻了悅耳語、真實語、骯髒語這三種語言。我們修行人應該接受前兩者,盡量說具有實義的悅耳語、斷除妄語的真實語,不然的話,一開口就說妄語,說話水分很重,這樣是不合理的。

有些人認為說粗語比較有力量,說粗語容易承辦事情,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這麼一個寓言:北風和南風比武,看誰能把一個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風首先施展威力,猛厲地刮起來,那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那人漸漸覺得渾身暖和,繼而解開扣子,脫掉大衣。良言好比南風,粗語就像北風。愚者認為做事情時,必須用粗暴的語言才能成功,而有智慧的人以婉轉的語言就能把事情處理得非常圓滿。

當然,我說是會說,真正去做的話,恐怕很多道友會笑我的。但是笑我也無所謂,我按照高僧大德的教言宣講,並沒有說我百分之百能做得到。可是道理確確實實是這樣,我自己也有信心每天往好的方面發展,這種願望一直也沒有捨棄過。我有時候非常非常羨慕阿底峽尊者說的一句話:“恒常面帶笑容、以慈悲菩提心、遠離一切嗔怒、以公平正直來交談。”我再重複一遍,“恒常面帶笑容”,不要愁眉苦臉,讓人看了就不舒服。有些人可能是前世的業力吧,長著一臉忿怒相,再怎麼笑也沒辦法。(我看你們每個人現在都面帶笑容,好像特別慈悲一樣,如果時常都能這樣,那真的非常好。但等一會兒下課後,也許為了一件小事就開始發怒,臉上的皺紋馬上積聚起來了。)然後是“以慈悲菩提心、遠離一切嗔怒、以公平正直來交談”。與別人交談時,不要摻雜自私自利的心、污辱攻擊的語言,說這個過失、說那個過失,好像已經天下大亂了,一開口就讓人覺得不舒服。

我們凡夫人應該有一種約束。不過以前不懂佛教的有些道友,現在好像懂一些了,不管做什麼事情自己都會注意,這真的是個進步。否則,肆無忌憚地說粗語,很可能會導致特別可怕的後果。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在喂雞的時候,鄰居的雞也跑過來搶食,他可能脾氣不太好,拿石頭把雞的腳砸斷了。鄰居看見後罵道:“哪個狗雜種敢砸我的雞?”兩人從破口大駡到大打出手,最後一人開槍打死了對方四個人。為了一句粗話,竟然失去了四條寶貴生命。

所以米滂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語言品》中說,世間上的友好與衝突,全是依靠語言而產生,假如說話不掌握竅訣,可能會釀成大錯。作為一個修行人,若連基本的語言規範都不了解,那是值得慚愧的。尤其是學習大乘佛法者,一定要搞明白如何跟別人交流,並且杜絕說粗語的過失。



[1] “四攝”要求恒常用愛語來利益眾生。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8:55:09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4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11.pdf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unguijyls/main.php

君規教言論釋

全知米滂仁波切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釋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9:11:08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5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宗喀巴大師 造  法尊法師 譯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http://www.xianmifw.com/book/downssfy.php?nav=&pid=3&nid=21

未三、粗惡語分二:一、何為粗惡語    二、引事例說明粗惡語及其果報

申一、何為粗惡語

【粗惡語。事者,謂諸有情能引恚惱。】

粗惡語的事,即能引生恚惱的有情。

【意樂中:想、煩惱如前,等起者,謂樂粗言欲。】

粗惡語的意樂中,“想”,是於彼彼想;“煩惱”,是貪嗔癡中任何一種;“等起”,是愛樂言說粗惡語的欲。

【加行者,謂以若實若非實語,或依種過,或依身過,或依業過,或依戒過,或依現行所有過失,說非愛語。】

粗惡語的加行,是以真實語或非真實語,或依他種姓過失(如屠夫之子、妓女之子、罪犯之子等),或依他根身過失(如啞巴、盲人等),或依他身口意三業過失,或依他違犯禁戒過失,或依他現在行為過失,而說他所不愛樂的語言。

【究竟者,《攝分》中說:“究竟者,謂呵罵彼。”《俱舍釋》說:須所說境,解所說義。】

粗惡語的究竟,《攝抉擇分》說:究竟,就是呵罵他人。

《俱舍自釋》說:必須對方領解所說粗惡語的意義。

 

申二、引事例說明粗惡語及其果報

當代有一位青年,才華出眾,二十歲就獲得數學博士學位。一所名牌大學破格直接聘他為副教授,可是十年過去了,他都沒有升為教授。他這樣有天賦,為什麼十年都得不到提升呢?原因出在他這十年以來所發表的論文中,都有指責其他教授缺點的地方,而且講得很精闢,擊中了別人的弱點。所以他這十年要升級時,都被那些教授壓下來。後來,他的朋友勸他寫論文換一個角度寫,就是讚歎其他教授的優點。這位才子一聽建議,臉色顯得很難看,覺得很困難,因為多年以來批評別人習慣了,再換成欣賞別人,很不習慣。

由這則事例能看到造作等流的作用,就是以業習的力量會不斷地發起同類造作。這位副教授喜歡指責別人的缺點,養成了習慣,要他改成讚賞別人,非常不容易。所以,串習什麼方式就會習慣什麼方式。

我們如果不在語言上學好,常常說惡口,一旦串習堅固,就會在自己身上出現語言障礙,甚至做不到真心對別人說一句和善的語言。還有一點就是存心不同,後果也截然不同。如果用心刻薄,一出語就指責、嘲諷、抨擊,福德就逐漸削減;而存心厚道,常常隨喜讚歎,福德就日漸深厚。所以要常常看別人的優點,念別人的好處。

下面看一則惡口受報的事例:

明朝末年,蘇州有個姓秦的書生,聰明好學,多才多藝,尤其擅長作詩詞。他才思敏捷,可以即刻寫成文章。但他個性輕狂刻薄,說話不讓人。見人有缺點,就寫詩攻擊對方,聽到某人做事可笑,就寫成歌詞進行諷刺。

他有位鄰居,在男女的事上有失檢點。他知道之後,當即寫了十首《黃鶯兒》的詞調笑,內容繪聲繪色,寫得很露骨。這首詞遠近流傳,因為此事,他多次當街挨打,甚至被人剝開衣服痛打。還有一次因填詞成歌,諷刺他人的行為,被人誣告吃官司。

因為宿世習氣太堅固,他一直改不過來。到晚年時,他染上了瘧疾病。病好不久就精神錯亂,常吃自己的糞便,又拿刀割自己的舌頭。幸虧被家人發現,及時奪下他的刀。家人沒有辦法,只好把他關進一間空房子裡。他找不到刀,就一點一點嚼自己的舌頭,再和著血吐出來,從房間裡傳出一股難聞的臭氣,讓人作嘔,而秦生自己卻一點也沒知覺。有一天,他從窗戶的縫隙中看見一把劈柴用的斧頭,就破窗而出,舉斧把自己砍死了。這是惡口業的報應。

秦生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為人刻薄,喜歡惡語中傷他人。他繪聲繪色地描述別人的缺點、隱私,以此為樂,這必定招致對方的怨恨,況且他做成詩歌,使他人的惡名廣為流傳,無形中使自己的福德大為削減。如果人能常常以舌根勸善、宣揚因果、勸發菩提心、勸念佛法僧,口德會越來越好,福德也越來越增上廣大。相反,以舌宣揚邪說、傳人過惡,也會造下無量罪業。秦生因為前世修善才感得這樣好的文才,可惜用錯了地方,巧舌成了說惡語的利器處處傷人,結果自嚼舌頭,發瘋自殺,落得極為悲慘的下場,報應是如此準確。

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說,有位侍奉他的小妾講她祖母很會罵人,後來此祖母沒有任何疾病,卻忽然舌頭爛到喉嚨處,不能吃飯、說話,痛得翻來覆去,幾天之後便死了。

這位祖母罵人時,以勢壓人,別人都怕她,而她最後竟壞在這條舌頭上。舌根的相與口業關係密切,比如連續三世不妄語,舌頭就能覆住面部;而說多了惡口妄語,舌就會萎縮、糜爛。

前面講到粗惡語的事是能生恚惱的有情。這也提醒我們,如果是對能生起恚惱的境說惡語,就會對他造成傷害。我們說某人的過失或醜聞時,就如同對他的傷口發射利箭,會使他痛苦不堪。所以不能隨便說惡語。只有在自己有利益對方的善心,而且對方對自己信任時,才可以指出他的過失。但常人很多時候不是出於善心,而是以煩惱發動口出惡語,那就是惡業。

有這樣一則事例,古代太平府有位周某,常愛談論別人的短處。他和一位書生是好友,書生的妻子美貌有才華,風流放縱,但實際並沒有外遇。

有一天,周某和書生一起吃飯,忽然對書生說:“兄長度量真大,為什麼受外人欺負卻不計較,反而在這裡豪飲?”書生驚愕不解。周某說:“尊夫人笑謔放浪不羈,老兄還不知道?”說著挽起袖子,竭盡笑駡詆毀之能事。同桌的人認為他說話荒誕不經,連連罰他喝酒。周某又說大話:“你們都冷眼旁觀,我是熱心腸,不能做那種想說又不說的庸人之態。”書生氣得滿臉通紅,起身返回自己的家。他的妻子聽到此事,憤恨而死。

康熙八年,周某參加省裡考試,剛領試卷進入考場,忽然有鬼在卷面上寫了“好談閨閫[1]”四字。他急忙用衣袖擦拭,怎麼也擦不掉。於是潦草地寫完文章了事。一出考場就吐血而死。

有些人會說:“我性格直爽,有什麼說什麼。”這也要善加辨別,如果有什麼就能說什麼,那麼普天下的凡夫都有過失,是否能把每個人的過失都揪出來惡罵一遍呢?三界眾生都是業障病人,對待病人,是要以慈悲心去為他療治,而不是惡罵抨擊。周某說他是熱心腸,不像別人想說而不說,他敢在大庭廣眾當中隨意笑駡,這就像拿著劍肆無忌憚地刺人臉面一樣,致使書生心懷忿恨,他的妻子也蒙羞而死。可見話語比刀劍還厲害,一句話就能傷害一個人。他的報應如何呢?當眾破人名聲,致人死地,導致有鬼將“好談閨閫”四字寫在試卷上,使他顏面丟盡,一出考場便吐血而死。天道好還,罵人者罵己,壞人名譽者壞己名譽,我們千萬要慎重。

再看《感應篇彙編》中的幾則事例:

梁朝有個叫到溉的人,他的祖父曾經以挑糞為生。後來到溉做了吏部尚書。有一次何敬容請他,他沒有答應。何敬容就對人說:“到溉還有一點餘臭味,現在就學著一副貴人的架子。”到溉聽了,懷恨在心。(何敬容以到溉的種姓過失嘲諷他,堂堂吏部尚書聽了是何反應?就是懷恨在心。凡夫心態普遍如此,受了傷害便起報復之心,以惡口而結怨。)

到溉的弟弟到洽有一天問劉孝綽:“我很想買東鄰的地,可是地主不讓,怎麼辦?”

劉孝綽說:“只要多裝幾車糞堆在他家旁邊叫他難受,他就搬了。”

到洽聽了很憤怒,後來因為此事把劉孝綽害了。

所以,一句惡口就能傷天地和氣,釀成一場悲劇。為人處世,不能隨意對人冷嘲熱諷,這會使人心的怒恨深入骨髓。古人說:“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實。”

明朝漢州有位王生,喜歡指責他人過失。鄰居死了兒子,他譏諷說:“你造惡深重,才有這種報應。”不久,他的兩個孩子都病死了,鄰居反譏他:“你造惡不是更深重嗎?”又有一次,他的族兄考試名列四等,王生指責說:“你文章實在寫得荒謬,怎麼有望優取?”不到一年,他自己考試名列五等,族兄反譏他說:“我想兄弟的文章是不是更荒謬?”

這則事例告訴我們,罵人者常被人罵,責人者常受人責。我們指責別人時,先要看看自己。自己既非完人,就有可被別人指責的地方。既然指責了別人的過失,怎麼會不被別人指責呢?所以要謹記:“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又有一位孫文懿公,長得既矮小又醜陋,縣令李昭言嘲笑他說:“像你這樣的人物,世上能有幾個?”這一年,孫文懿公以第三名考中科第。不久,執掌選拔官員的職務。這時,李昭言正好以選人身分等候調遣,孫公笑著說:“沒想到你那句話,終於成了好兆頭!”李慚愧萬分,便辭官回家了。

世事無常,今天坐在上面罵人,明天落下來時怎麼辦呢?今天有錢有勢罵人,明天淪為乞丐,又怎麼辦呢?換一角度看,你看眾生有一處短,卻沒想到他有九十九處長;你看有一處超過他,卻沒看到有九十九處不如他。所以,對任何人都不可輕視,要常常覺得自己不如人家,這樣就不容易犯指責人的毛病。菩薩顯現怒駡之相,是示現威猛相調伏對方,遮止他造惡。但一般人需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自己德行不夠、別人又對自己不信任時,不能輕易說對方過失。

佛世時,有一位長者,他的妻子懷孕後,身體臭穢不堪,誰也不願接近。她滿月生下一個孩子,皮包骨頭,瘦弱憔悴,極為難看,身上還沾著糞便。

這個孩子長大後,不願意待在家中,喜歡吃糞便。父母和親友都很厭惡,不願意見他。後來他被逐出家門,流浪在外,以糞便為食。

他這樣顛倒反常,也是業力所致。他的前世因緣是這樣的:

往昔拘留孫佛時代,他出家做了一所寺院的住持。當時有幾個施主供養僧眾洗浴,洗浴後,再用香油塗身。僧眾中有一位阿羅漢,住持看到他就生起嗔心,惡罵說:“你是出家人,還以香油塗身,這和用人糞塗身有什麼差別?”阿羅漢聽後,對他心生憐憫,就在他面前示現種種神變。住持當時便懺悔罪業,但以惡口的業力,五百世中身體常常臭穢,誰都不願意接近他。

在他對阿羅漢說“與人糞塗身有何差別”時,當即就在識田中熏下了黑業習氣,業習成熟,就變現為身體臭穢、貪吃糞便的果報。世間萬法無不遵循心作心現的規律,口如是說,心如是念,便如是顯現,一切都是唯心自現的。

佛世時,王舍城有一位長者,財寶無量。他的妻子懷胎十月將要臨產,胎兒卻始終不肯出生。不久她又懷身孕,生產之後,先前所懷的胎兒仍然住在右肋部位。像這樣,接連生下了九子,先前的胎兒都不肯出生。後來,長者的妻子得重病死去。

親友們把她的屍體抬到墳場,請來大醫師耆婆,剖腹取出來一個小孩。小孩的身體很小,鬍鬚和頭髮卻已經蒼白。

他彎腰駝背,邊走邊環顧四周,開口對親屬們說:“你們要知道,我前世惡口罵僧,今生便在母胎中感受六十年的痛苦。”

親屬們聽後,悲哀哭泣,說不出話來。

這時,佛知道老小兒的善根已經成熟,就帶領大眾來到停屍場,問他:“你是長者比丘嗎?”老小兒答:“是。”連問三次,都答是。大眾便請問佛此事的宿世因緣。

佛說:“在迦葉佛的時代,有一次,比丘們結夏安居,眾僧和合,派一位老比丘做僧眾的維那。大眾共立制度,在安居期間,只有得道的聖僧才能和大眾一起自恣。老維那沒有得道,僧眾不允許他布薩自恣。他心生惱恨,說:‘我專門管理僧眾事務,讓你們安心辦道,今天還被拒之門外,不允許參與自恣布薩羯磨。’

然後他就開始辱駡僧眾。不久被關進了一間屋子。他怒氣未消,大聲嚷叫:‘我要讓你們常關在黑暗中不見光明,就像我今天被關入暗室一樣。’

說完,老維那便自殺身亡,墮入地獄,受極大痛苦,直到如今才脫免為人。以宿世惡口餘業的力量,還在母親胎獄中被關閉六十年,暗無天日。”

還有,往昔有一位三藏比丘見某老比丘緩慢進食,就說他像老牛反芻。以此惡業力,他在五百世中轉生為牛,後來成為最後有者,生下來長著兩個咽喉,反芻食物。

又有一位三藏比丘對其他比丘說:“你們像牧童一樣。”結果五百世轉為牧童。

又有一位年輕比丘,見老比丘跳過水溝的樣子十分滑稽,就隨口說:“你剛才的樣子像猴子。”結果五百世轉為猴子。

又在迦葉佛教法中,有五百僧人給比丘取“斷足”、“斷臂”等惡名,由此多世之中墮入地獄,並在五百世中被砍斷手腳死去。這一世轉生為釋迦族的五百女子,手腳被琉璃王的軍眾砍斷。

所以,不論取什麼惡名,都以業力的增上廣大,需要感受五百次的等流果。確實,說什麼就變現什麼,語業的力量不可思議。

認識了業力無欺變現果報的法則後,就不能肆意亂想、亂說,語業上要謹慎防護,不能嘲諷他人,不能給別人取外號。當年在法王講授《百業經》時,很多道友都在因果的認識上有很大進步,紛紛發願不給他人取外號。



[1]   閨閫:指男女之事。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9:17:09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6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main.php

百業經

索達吉堪布 譯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9:25:17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7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粗惡語使人難以接受,無論說多少,別人也不願意聽。如果能遠離粗惡,和和氣氣地說話,別人就聽得進去、會接受你的教導,所以說善美的語言非常重要。就像給人鮮花和甘露,對方會非常樂意接受,但給人刀割和毒藥,就沒有人願意接受。說話像和煦的春風就會讓人歡喜領受,說話像刀子一樣刺傷人就沒人接受。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9:27:09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8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遠離粗惡的言語,句句話讓人聽在心裡舒服,就像飲甘露一樣,因為微妙清淨的語言聽到是一種享受。有善美的語言,不論說法辦事或和人交談,別人都願意聽心裡歡喜。這就是口業修得好,有口德。像這樣就非常有必要現前就把語業修好,使得各方面都得到增上得到轉化,而且力求在成佛時出現最極清淨的語功德。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9:27:41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9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敬錄自《普賢行願品講記》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169

3)趣入佛語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念這一頌時,應當發願趣入佛語。怎樣發起此願呢?首先按照經文了解佛語的功德之相,然後心中明確現出所願境,再作意發願。

這一頌講:消盡了障礙的如來,語言最極清淨。具體如何呢?在如來說法的一個言音中具有無量的音聲海;而且,相應無數聽法者的意樂差別,每一佛語都自然成為別別的詞句,讓每個聽法者都覺得佛是以這樣的聲音對我說法的;而且,每個音聲都流出佛的無量辯才海。

《別行疏鈔》從十方面描述了佛能轉法輪的圓音境界。

一、佛在世時以一種聲音演說佛法,眾生都能隨自己的種類生起各自的理解。

二、佛以隨順某地區的語音說法,聽者都認為世尊在宣說與自己同類的語言。

三、佛只說出隨順眾生根機的一種語音,聽者卻各自聽到合乎自己根機的各別法門。

四、佛只說出隨順佛法的一種聲音,聽者卻各自聽到不同的法門。

五、在佛胸中有清淨大種,功德最為殊勝,能發出清淨的梵音聲相。

六、佛有無心之音(不起分別的聲音)。如果佛起心動念,聲音就表現為特定的相,由此會像凡夫發音那樣有各方面的限量,不可能以一切音回應。正因為佛不起念發出特定的聲音,所以能顯現一切音而普遍回應,就像谷響無心,能一時相應無數人的能感因緣而一一回應。其它如各種樂器的聲音,是演奏者隨著心念推動以手彈奏而造作種種特定的聲音,所以無法以一音回應一切。

七、佛是唯一圓遍的妙音,沒有宮、商、角、徵、羽等音,或者平、上、去、入等的四聲差異。出於增上緣的力量,佛音順應眾生的機感而成為眾多音聲,就像一輪圓月自然在千江萬河中流現眾多的月影。

八、佛具有眾多音聲,一切眾生所有的語音,沒有一音不含攝在如來法輪的音聲之內,這是由於心無障礙,一音即一切音,一切音即一音的緣故。《華嚴經》說:“一切眾生語言法,一音演說盡無餘。”

九、香山大師說,所謂一音,就是無音。如果有音,就不能說“一音”,因為有體的法都不是一的緣故,由佛無音,才說“一音”。如果佛有音,則成了特定的一類音,怎麼能普遍回應一切音呢?正因為佛無音,所以能隨眾生的機感出種種音,就像鐘聲隨打擊的輕重而發出種種聲音。

佛音本來無二,但聽者聽到很多種的聲音,這是眾生各各以自己的心顯現的,並非以心親自取他人的境。(意思是說,以佛力為增上緣,每個眾生都隨著自己的因緣而在心前顯現相應的聲音,不是以心去取到佛自身的聲音。)經中說“自心取自心”,處處都說唯心,所以以無音相的法音普應一切眾生的機感。

十、一音即是一切音,一切音即是一音。

如果不是一即一切,佛就不可能在演說一音時讓眾生各各領受到自己的理解。(意思是,如果不是一音即一切音,那就在這一音中缺少某些語言,由此使用這些語音的眾生就領受不到佛所說的法義。事實上,從“佛說一音能令一切眾生隨類得解”可以證明佛的一音中具足一切音。)

其次,如果不是一切即一,如來的一音就不可能普遍具備一切。(意思是,如果不是一切音即一音,那就有部分音聲沒有含攝在這一音內,這樣佛語就有欠缺,不是一音普遍具備一切音。)

正因為“一多相即”(一法和多法相互蘊涵),所以佛演一音就普遍完備,能讓一切眾生都有領受理解。

所以,如來以消盡障礙的緣故,語的妙力任運施展,不必勤作,就自然按無數聽法者的意樂,在彼彼心前顯現為最適合的聲音。如來語言如此微妙,我們應當祈願以耳根聽到,趣入如來的音聲之海。

我們凡夫語言境界狹隘、有限,執著使我們的靈知狹窄短促,只能起極有限的作用。比如,一言中發不出兩種聲音,以一音不能隨順多個有情的意樂說法。事實上,我們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也包括佛語的德相,只不過以執著障礙而不得顯發。現在要恢復本有,就應該從起點上發大願來求證,以願力推動就能趣向目標。心性如車,願力如司機,司機能駕御車駛向終點,願力能引導行者趣向目標。

或許我們做夢也沒想過要發願趣入佛語境界,現在能隨著經文發起此願,確實很難得。比如,地球上六十多億人,對世間種種事業都會謀劃、追求,不遺餘力地去成辦,但他們對這件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根本大事,卻表現得茫然無知、如聾如盲。世人久久陷在迷亂中,自性是佛,卻不知道發心作佛。相比他們,我們能發願很稀有、難得,能在無邊的妄想中出現這樣珍貴的願心,就像從滿天烏雲裡放出了一線陽光,是佛性最初的甦醒。

 

4)趣入轉法輪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

恒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念這一頌時,應當發願趣入三世一切諸佛轉妙法輪的語言海。

佛的語言海如何呢?佛恒轉理趣法輪的妙音是無窮無盡的,對這無窮無盡的語言海,願我以大智慧一念間就同時趣入。什麼是理趣呢?就是佛以種種方便說種種法門,在某時間針對種種意樂的有情,一說此法就能令其趣入真理,轉為所化。

總之,這些願文都是描述佛的境界,願願都以佛境界為目標,內心希求趣入。

學習《普賢行願品》,務必要把握好發願這個重點,能把握好,就落到了實處,也就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9:29:41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0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謂: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信解歡喜,慧無能勝,力無能屈。諸有情師,諸菩薩父,眾聖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妙智無量,辯才難思,語言清淨,音聲和美;觀身無厭,身無與等。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染無色。解脫眾苦,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永斷諸結,脫離熱惱,解脫愛染,越眾瀑流。妙智圓滿;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槃,住真實際。安住遍觀一切有情之地。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

─《隨念三寶經》─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9:31:34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89
積分:23741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11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41

隨念三寶經釋.無盡吉祥妙音講記

全知米滂仁波切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7 上午 06:22:45

 11   1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8750 秒, 3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