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慈誠羅珠堪布:如果...可能沒來得及聽大圓滿法就證悟了。

您是本帖的第 1613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慈誠羅珠堪布:如果...可能沒來得及聽大圓滿法就證悟了。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慈誠羅珠堪布:如果...可能沒來得及聽大圓滿法就證悟了。

慈誠羅珠堪布

上面講了為什麼要調伏念頭和整個調伏的過程,下面講一講禪定調伏意識的一些具體方法:

方法很多,有觀想藏文的種子字「阿」;有數呼吸法;有氣脈明點修法,也就是在心口脈輪上觀想佛金剛,文殊寶劍等,觀想芝麻一樣小的金剛杵和寶劍,令其不散亂,將意識鎖定在字母和數呼吸上。

但除了這些以外,有一個最殊勝的禪定修法,是麥彭仁波切開示的簡單到不可思議的觀心和觀行修法:

心靜下來,所有的念頭歸零,零就是阿賴耶識所有雜念的源頭(阿賴耶識是八識當中的一部分,沒有很明顯的思維活動,相對平靜),把心回歸到阿賴耶識的上面,停留下來。

無論是聽課,坐車,說話還是看電影都有這種感覺,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到,但意識根本不去思維、判斷、也不去分析看到的和聽到的好不好,不跟著它們走,歸零。非常平靜的狀態,有點兒類似發呆走神的感覺,一片空白,在這個狀態當中,心平靜下來。就像平時壓力過大,想得過多,心過於勞累時,會出現短暫的一片空白的狀態,這跟禪定的狀態從本質上是一樣的。把所有念頭歸零到最原始的源頭,心平靜地沒有任何雜念和念頭,內心不隨眼睛看到的和耳朵聽到的畫面和聲音走,完全放鬆。

觀心的時候只有一顆心,沒有兩種不同的心,沒有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所有念頭平靜,我們的意識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自己可以停留在自己的本體上,自己觀察自己,沒有第二個觀察者。雜念歸零,注意力集中在內心平靜的狀態中,用一個專用詞來表述這種狀態叫做「很透明」。證悟時也用「透明」這個詞,但內容和意思不一樣。

禪定的「透明」指的是聽到的、看到的、知道和所有注意力都回歸停留在本質上沒有動(語言形容也就如此了)。我們感受一下:經過長時間跑步,非常勞累,這時立即躺下來,觀察一下此時心的狀態——這就是阿賴耶識。所有狀態都要回歸到這個狀態中來,十秒種,半分鐘…有的修行人會認為這就是證悟的境界,但這其實並不是證悟境界,跟證悟有著本質的區別。這時,粗大的念頭回歸停留在意識層面,沒有突破意識,內心越來越透明,雜念越來越少,這時可能會有神通出現。催眠術可以使人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就是利用催眠的手段,把人的意識降到半睡半醒狀態,可以回憶起平時無法回憶的細節。

我們不刻意追求神通,但神通有時會自然出現,這時也不需要拒絕。神通本質上並不是什麼邪惡的東西,關鍵看用在什麼地方,用在弘法利生上也是功德無量。

注意:1、即使雜念很厲害,也不要因此生起厭煩心和煩惱。這時要反覆思維禪定功德,充電打氣。

2、禪修的時候,不要直接觀察和思維,這會干擾禪定平靜,但要監督意識有沒有停留在境界中,有沒除去散亂。有人說一提監督不就思維了嗎,一提監督不就擾亂意識了嗎,這裡的監督不是正面監督而是側面監督,心靜下來停留在這個狀態裡,自己也可以知道是否在此狀態裡,有沒有散亂。

監督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有效地監督,禪定時間長了,就都亂套了。雖然沒有粗大的貪嗔之心,但細微的念頭也會干擾禪定的平靜,以為自己修了十幾分鐘,其實早就在胡思亂想了,這就是監督不夠造成的。

修行經驗豐富的上師會告訴我們修行的好壞取決於監督!往往我們真正的禪定只能堅持一兩分鐘,其他時間都是在散亂還不自知呢。

麥彭仁波切這種禪定修法,非常適合末法時期煩惱深重的眾生,方法簡單,立即可修。

直接將雜念降低進入類似禪定的境界,持續這種狀態,也叫寂止的修法,沒修五加行之前不強調這種修法,外內加行修完後,可重點進行禪定修法。

下面再總結一下修法:

心靜下來,什麼都不要想,不去想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事情,所有的念頭放下來,歸零,停在阿賴耶識上,專注在內心的本來面目上……側面監督內心的雜念,再回歸,再觀心,這種修行感受,有一次親身經歷,就有把握和經驗了。

如果修心修的好,加行修的好,對上師有信心的話,可能沒來得及聽大圓滿法就證悟了。
 

課後問題:

問:證悟空性後還需要謹慎因果嗎?

師答:證悟空性後依然要謹慎因果,在成佛之前即使證悟空性,因為還沒有徹底斷除所有煩惱,面對如幻如夢的境相依然要謹慎面對。所以要謹慎因果。

﹛♁掛恅蛌赻: 珆躇恅踱ㄛ砆牉堤揭③統蕉ㄩ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49880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3/9/26 下午 12:59:20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26 下午 12:57:17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2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2011年8月北京傳法 第一課 禪定
 
--------------------------------------------------------------------------------
[慈誠羅珠堪布] [點擊:1662]   [手機版]
 
背景色 
 
 
 
 
 
 
 
 
 
 
 
 
 
 
 
2011年8月22日慈誠羅珠堪布北京傳法

第一課——禪定

藏傳佛教的禪修,從次第來說屬於中等修法。最基礎的修法也就是初級修法是外加行和內加行;最高級的修法是正行,也就是寧瑪派的大圓滿,噶舉派的大手印,還有中觀的修法等等。在修完內外加行之後,還沒有修正行之前的中間修法,就是禪修,或者叫寂止的修法。

單就禪修來說,其實與佛教並沒有什麼關係。外道有它們的禪修,世間道中也有很多調心和調整情緒的修法,也叫作世間道的禪修。那麼佛教的禪修是什麼?又如何來判斷呢?標準就是:在禪修之前,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修法,在禪修之後要正確的回向。具備這樣條件的禪定才是佛教的禪定修法,而且是大乘佛教的禪定修法。之前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修法,之後又沒有正確的回向的禪修,不一定是解脫之道,不一定跟佛教有關係。禪修能不能變成解脫之道,關鍵看是否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否則難保不是外道範疇。同樣的,正行修法中的觀想本尊,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如果在出離心,菩提心和回向的框架內,那一定是解脫之道,如果沒有在出離心、菩提心和回向的框架內,這樣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就不是佛教的正行,印度外道也有,由此可見加行的重要性。作為修行基礎,加行所強調的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修法是禪定能不能成為中級修法,大圓滿大手印等不能作為高級修法的關鍵。但也不是一輩子要一直修出離心和菩提心,它畢竟只是一個階段性的修法。需要強調的是這裡提到(五回行)的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而勝義菩提心則代表了佛法所有修行次第的最高階段)。

為什麼修完加行要修禪定,而不是直接進入大圓滿和大手印的修法。因為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修法都是有「思維」的,修的好,內心可以相對平靜,但畢竟有思維,不是非常平靜,仍然有很多雜念,本性光明的如來藏被雜念所遮蓋,我們的心很難突破雜念進入如來藏和空性。所以要修禪定,心才能平靜下來,這時候上師再教授大圓滿等密法竅訣或者禪宗竅訣,就很容易證悟。心性光明和「思維」之間沒有太多隔閡,就容易證悟。但也有一些利根眾生依靠大圓滿的不共修法,不需要禪定修法,在內外加行修完後打好基礎後,可以直接證悟。這時,禪修已經包含在他的證悟境界裡,在證悟的光明境界中既包含了證悟的智慧,又包含禪定的平靜。這種情況出現的前提條件是必鬚根基特別好。

嘎舉派「大手印」的修法中是包含禪修的內容的:傳統上,在大手印所有加行修完後的1——3年裡是要進行禪定修法的,修完禪定才能去聽上師的大手印竅訣,這樣的安排使修行者更容易證悟空性,尤其對根基並不是很成熟的人尤為必要。但在寧瑪派大圓滿的修法中,禪修並不是特有的內容和方法,但在加行修完,以禪定修法作為大圓滿不共加行的一部分還是很有必要的。

從培養出離心到證悟十地菩薩的整個修行過程,都是訓練內心和調伏意識的過程。

我們用培養出離心的方法控制內心對世間的貪慾(不是從根本上斷除,而是暫時控制),而多數世間人永遠不會調伏內心,往往是向外調伏,攝取物質,挑戰大自然,不斷向外鬥爭,而從來不會向內挑戰自我,挑戰自心。而修行人則通過調伏自己的貪慾心而向內挑戰自我,戰勝煩惱。

我們用培養菩提心(這裡指的是世俗菩提心)的方法來調伏自私。佛陀說,所有煩惱都來自於我執自私。

我們用禪修的方法來調伏雜念和控制雜念。

出離心、菩提心和禪修調伏的只是一部分意識,沒有調伏全部意識,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所有的煩惱問題,還需要通過證悟空性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出離心的自身本體就是意識,它並沒有超越意識範圍,只是成千上萬的意識中比較好的意識。

世俗菩提心是偉大的思想和佛學的靈魂,但其本質也是思維,依然屬於意識範圍。本身是思維,只能推翻一部分的思維(即自私心),不能推翻所有的思維。

禪修時雖然沒有太多雜念,內心很平靜,但平靜的東西並不是智慧,還是意識,也沒有超越意識的範圍。

最後,我們尋找超越所有意識的東西,它能夠推翻所有的意識,斷絕所有的念頭,這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也就是一地菩薩以上的智慧。這裡的智慧從本質上來講不是意識,它可以超越所有的意識,並推翻所有的意識。

以上講的就是我們通過修行來調伏內心的整個過程。

一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之間,斷除了意識的種子,只留有一些細微的意識。成佛以後,把這些非常細微的意識也都斷掉了,剩下的就是非常非常純淨的「如來藏」佛性。

沒有成佛之前,無常的意識和常的「如來藏」混合在一起,佛心和煩惱混合在一起。雖然每個人都有佛心,有本來光明的如來藏,但這時的如來藏被煩惱意識的灰塵遮蔽了,起不了作用。只有當最後證悟成佛,把所有的意識推翻,才剩下非常純淨的光明如來藏,雜念斷除,內心的本來面目才顯現出來。這是個此消彼漲的過程。煩惱意識褪去,心性的本來光明才呈現,成佛並沒有得到任何新的東西,成佛就是把內心的純淨本性顯現出來。而這種純淨的本性在凡夫身上早已經存在,成佛時只是把原來就有的東西顯現出來而已。佛陀在三轉*輪時,宣講了大乘密法,其中講到:眾生是佛,煩惱即菩提。就是這個意思。

下面講通過禪定訓練內心的方法。

訓練的意思並不是按字面所說,把意識訓練成智慧。而是現在的意識有各種強烈的雜念,我們逐步將雜念減少並最終斷除它,這種斷除的方法,叫訓練。今天講的就是禪定訓練。

通過禪定訓練,我們能夠把所有的好與不好的雜念降低到一定層面上。為什麼要用禪定修法調伏意識呢?因為無始以來我們都沒有調伏內心的意識,每天有成千上萬個雜念生生滅滅。雜念只給我們帶來輪迴的因,沒有留下任何好的東西,只讓我們在輪迴中流轉,因為我們沒有去調伏它。世間所有的痛苦和幸福,我們以為只跟外界的環境、家庭、金錢有關,其實無關,痛苦和幸福只是內心和意識的態度。比如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以負面的情緒對待它,好事也不會發展出一個好的結果,也不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又比如原來是一個壞人,但我認為他是好人,並對他產生貪慾心,把他當成好人一樣去依賴、信賴和喜歡,見到他就高興,愉快。那麼這個壞人對我來說,他就不再是一個壞人,而是一個好人。這都是我們的意識在起作用,與他本身是好是壞無關。

金錢、財富等美妙的東西,如果我們內心不去感受,意識不去感受,即使放在我們身邊,也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從中也得不到任何快樂。反之,再惡劣的環境,如果我的內心和意識不去感受,對我來說也不會有什麼惡劣的體會。

只有我接受感受才會有痛苦和快樂,物質才會對我發生作用,如果我的意識不去感受,那麼這一切在我的世界也就根本不存在。事物的本質好壞並不重要,關鍵是意識如何去感受。

如果意識和外在事物的本質始終同步,那麼我們就不會犯任何錯誤。

如果客觀事物與意識相違背,我們就會不斷犯錯。

我們一直認為自己的痛苦和快樂與外境有關,實際上它們只與內心有關。我們的內心非常脆弱,就像牆頭草一樣,風一吹馬上動搖,很小的事情都可以把我們的內心攪亂打動。一旦內心動搖,即使成百上千人來遊說也無法回心轉意了,這就是我們脆弱多變的內心,它給我們帶來太多痛苦。

雖然佛教不是唯心主義,但現實經驗告訴我們:非常惡劣的環境,其它人可能一分鐘都呆不了,但如果我內心適應了,會覺得很好。一個人分別是另外兩個人的親人和仇人,本質相同的一個人,他給兩個人帶來的快樂和痛苦完全不一樣,在不同人的內心和意識裡,他扮演著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再比如,一個人暗中傷害另一個人,但另一個人認為這個人對他很好,仍以親人的態度對待他,那麼這個看似傷害他的人給另一個人帶來的不是傷害而是親切和愉快。所以,如果意識沒有感受和感覺,外境也與我無關。米拉日巴尊者以快樂的態度面對簡陋艱苦的山洞,他覺得很舒服,而換一個人可能一分鐘都呆不下去。

一切的快樂、幸福、痛苦不是外在的,與環境無關,與物質無關,這時起決定作用的是心態。

意識是我們的救世主又是我們的毀滅者。如果放任自己的意識,經常生出破壞性的情緒,製造墮獄之因,那麼意識就是毀滅者;但如果沒有意識,我們無法發出離心、菩提心,無法證悟空性,無法由普通人修證得到菩薩的果位。在這裡,意識就是救世主。所以關鍵要看我們怎樣去訓練、控制和管理意識。

龍樹菩薩的師父寫了一首道歌,內容是這樣的:「意識當中可以產生輪迴涅?劊莢紐}梢源嚓[塹降賾W圖蔇餗i紓拷疏艭琤B饈對誆僮鰲保?

訓練意識不能讓意識牽著鼻子走,沒有訓練前我們心的本性非常野蠻,貪嗔癡我慢,不會帶我們去好的地方。

在現實生活中想做開心自由的人,就不要徒勞地向外尋覓物質條件。當然如果沒有基本的物質條件,我們也無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但如果物質條件超出了界限,就會適得其反。所以不要過度向外去尋找幸福,而應該向內向自心去尋找。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內心當中,有必要訓練自己的意識當一個救世主。

有的人非常有錢但非常痛苦,這個世界是我們的意識所創造,世界、宇宙和銀河系的源頭是意識創造的。作夢不是身體和大腦在作夢,而是我們的意識在作夢,意識不感受夢裡的一切,夢裡的一切就不會對我有任何影響。以上是訓練、調整、調伏意識的理由,是我們的立論,不僅僅對解脫有益,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具體方法:

前面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修法,後面有證悟空性的修法。禪修分沒有思維的禪修和有思維的禪修。

一種是通過這個思維達到沒有思維的境界,以毒攻毒;另一種禪定一開始就沒有思維,只是安住。

如果我們不瞭解整個過程,禪修就會退轉。一個人走沒走過的路,不瞭解路,不知道對錯,對前面的情況懷疑,走一段會認為錯了,再回來。如果整個路線清楚,他就不會出錯誤。

我們分四個階段來挑戰「意識」和「雜念」。禪定修的好壞與否,關鍵看對意識和雜念起到了什麼作用:

1、  意識是強者;

2、  意識是弱者;

3、  雜念變成朋友;

4、  意識開始解脫。(自解脫,當下可融化到空性光明的境界中)

 

絕大多數的人在第一階段就退出來,在這個階段,意識雜念是強者,禪定是弱者。

當我們一靜下來,滿腦子的胡思亂想,以前不修心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多雜念,一靜下來好像比不修心的雜念更多。一開始雜念簡直無法控制,想出來就出來,嚴重干擾禪定,以致於很多人以為自己跟禪定沒有什麼因緣,失去了繼續禪修的信心。修禪定時不能因為有雜念就不想修了,有雜念是正常的,並不說明任何問題,它是我們禪修必經的過程。百分之百的普通人都要經過這一段路,非常痛苦和艱難,越修越不想修,以致於有些人一進禪堂就心煩意亂。其實這只是一個過程,每個人都有這個過程,每個人也能戰勝這些困難。不能認為我的根基不夠,與禪定沒有緣分,其實不是修了以後的雜念比不修還多,只是因為不修行時我們從沒發現自己有這麼多雜念,一旦心靜下來,往裡專注,就會發現真相。其實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並沒有新的雜念,這時千萬不要失望,如果過不了這一關,永遠都無法修好禪定。

外道苦行者,不吃飯、不穿衣、躺釘板,折磨自己的身體,他們認為輪迴的因緣一個是我們的內心另一個是我們的身體,只要毀滅了其中一個,就不會再有輪迴,就像溫度濕度陽光空氣是導致種子發芽的條件,缺一個條件種子就不會發芽。其實他們的方法錯了,這並不解決輪迴的根本問題。佛教禪修的這個階段也叫苦行。這裡的苦行不是指外道的苦行,這裡的苦行指的是內心很枯燥痛苦,雜念叢生,嚴重干擾禪定。這時不能低頭,要勇敢面對挑戰。苦行者就是下決心突破這個階段的修行者。包括過去所有高僧大德都是這樣過來的,不經過這樣的訓練無法調伏自己的內心。

在修禪定之前要瞭解禪修之功德(遠離現實煩惱,最終得脫輪迴)和不修的過失(永遠無法控制自己的心,一生當中連相對自由的生活都沒有辦法掌控)。所以一定要有戰勝雜念和困難的勇氣和決心,而勇氣和決心來自於聞思。通過聞思,我們瞭解到禪定的功德和不修禪定的過失。很多人認為修行太痛苦自己一定過不了關,如果因此而懦弱退轉,將永遠無法取得修行的勝利。所以,就算再困難,我們也一定要下決心跨過第一個階段。不要認為雜念是個人的問題,不要怕,不要煩,也不要過於強迫自己,那樣會出問題,實在修不下去,雜念過多,可以緩和一下,把修行時間和方法也調整一下,這樣以退為進,會有不錯的效果。但絕不能放棄,放棄以後永遠都沒有希望了。所以第一階段,禪定是弱者,雜念是強者。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順利通過。

第一個階段禪修,用功的人大概需要5、6個月到7、8個月時間。

第二個階段禪修還是會有雜念,但雜念是弱者,這時自己已經有很好的控制力,雜念已經不能夠干擾到禪定,失去了力量。這是我們的心與雜念鬥爭了7、8個月所取得的階段性勝利。禪定逐漸變成了強者,雜念變成了弱者,但仍會不斷出現,但沒有第一階段那麼大的干擾力量,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過了這一關以後,我們會對禪定生起更大的興趣,修行力度也會自然上升。過去可能一天禪修1、2個小時,現在每天3、4個小時,看到了修行成果,自己也會開心愉快,這時我們才開始變成真正的修禪之人。

第三階段禪修,雜念就像是朋友。修無常心,可以很長時間(5——10個小時)地將心專注於無常境界,讓心去觀想,可以很長時間住於觀想的境界,心非常聽話,雜念非常聽話,可以被完全控制。從此造業就很少了,善法功德不斷增長。

第四個階段禪修,在禪定的基礎上加上了大圓滿、大手印和中觀的修法。所有雜念出來以後的第二念頭,都自生自滅,這些念頭都變成了智慧的念頭,這叫作自解脫,即念頭自動地解脫變成空性智慧的念頭,不會影響和干擾證悟。這時候我們的修行已經比較成功了,雖然還沒有成佛,也沒有證得一地菩薩的果位,但修心已經修得很好了,在這個基礎上會很快地得到證悟的。佛教徒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佛陀的經驗指導下,訓練我們的意識,達到佛陀的標準,所有修行的力量最後要達到的就是這個目的。

上面講了為什麼要調伏念頭和整個調伏的過程,下面講一講禪定調伏意識的一些具體方法:

方法很多,有觀想藏文的種子字「阿」;有數呼吸法;有氣脈明點修法,也就是在心口脈輪上觀想佛金剛,文殊寶劍等,觀想芝麻一樣小的金剛杵和寶劍,令其不散亂,將意識鎖定在字母和數呼吸上。

但除了這些以外,有一個最殊勝的禪定修法,是麥彭仁波切開示的簡單到不可思議的觀心和觀行修法:

心靜下來,所有的念頭歸零,零就是阿賴耶識所有雜念的源頭(阿賴耶識是八識當中的一部分,沒有很明顯的思維活動,相對平靜),把心回歸到阿賴耶識的上面,停留下來。

無論是聽課,坐車,說話還是看電影都有這種感覺,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到,但意識根本不去思維、判斷、也不去分析看到的和聽到的好不好,不跟著它們走,歸零。非常平靜的狀態,有點兒類似發呆走神的感覺,一片空白,在這個狀態當中,心平靜下來。就像平時壓力過大,想得過多,心過於勞累時,會出現短暫的一片空白的狀態,這跟禪定的狀態從本質上是一樣的。把所有念頭歸零到最原始的源頭,心平靜地沒有任何雜念和念頭,內心不隨眼睛看到的和耳朵聽到的畫面和聲音走,完全放鬆。

觀心的時候只有一顆心,沒有兩種不同的心,沒有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所有念頭平靜,我們的意識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自己可以停留在自己的本體上,自己觀察自己,沒有第二個觀察者。雜念歸零,注意力集中在內心平靜的狀態中,用一個專用詞來表述這種狀態叫做「很透明」。證悟時也用「透明」這個詞,但內容和意思不一樣。

禪定的「透明」指的是聽到的、看到的、知道和所有注意力都回歸停留在本質上沒有動(語言形容也就如此了)。我們感受一下:經過長時間跑步,非常勞累,這時立即躺下來,觀察一下此時心的狀態——這就是阿賴耶識。所有狀態都要回歸到這個狀態中來,十秒種,半分鐘…有的修行人會認為這就是證悟的境界,但這其實並不是證悟境界,跟證悟有著本質的區別。這時,粗大的念頭回歸停留在意識層面,沒有突破意識,內心越來越透明,雜念越來越少,這時可能會有神通出現。催眠術可以使人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就是利用催眠的手段,把人的意識降到半睡半醒狀態,可以回憶起平時無法回憶的細節。

我們不刻意追求神通,但神通有時會自然出現,這時也不需要拒絕。神通本質上並不是什麼邪惡的東西,關鍵看用在什麼地方,用在弘法利生上也是功德無量。

注意:1、即使雜念很厲害,也不要因此生起厭煩心和煩惱。這時要反覆思維禪定功德,充電打氣。

2、禪修的時候,不要直接觀察和思維,這會干擾禪定平靜,但要監督意識有沒有停留在境界中,有沒除去散亂。有人說一提監督不就思維了嗎,一提監督不就擾亂意識了嗎,這裡的監督不是正面監督而是側面監督,心靜下來停留在這個狀態裡,自己也可以知道是否在此狀態裡,有沒有散亂。

監督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有效地監督,禪定時間長了,就都亂套了。雖然沒有粗大的貪嗔之心,但細微的念頭也會干擾禪定的平靜,以為自己修了十幾分鐘,其實早就在胡思亂想了,這就是監督不夠造成的。

修行經驗豐富的上師會告訴我們修行的好壞取決於監督!往往我們真正的禪定只能堅持一兩分鐘,其他時間都是在散亂還不自知呢。

麥彭仁波切這種禪定修法,非常適合末法時期煩惱深重的眾生,方法簡單,立即可修。

直接將雜念降低進入類似禪定的境界,持續這種狀態,也叫寂止的修法,沒修五加行之前不強調這種修法,外內加行修完後,可重點進行禪定修法。

下面再總結一下修法:

心靜下來,什麼都不要想,不去想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事情,所有的念頭放下來,歸零,停在阿賴耶識上,專注在內心的本來面目上……側面監督內心的雜念,再回歸,再觀心,這種修行感受,有一次親身經歷,就有把握和經驗了。

如果修心修的好,加行修的好,對上師有信心的話,可能沒來得及聽大圓滿法就證悟了。
 

課後問題:

問:證悟空性後還需要謹慎因果嗎?

師答:證悟空性後依然要謹慎因果,在成佛之前即使證悟空性,因為還沒有徹底斷除所有煩惱,面對如幻如夢的境相依然要謹慎面對。所以要謹慎因果。

 
 
﹛♁掛恅蛌赻: 珆躇恅踱ㄛ砆牉堤揭③統蕉ㄩ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49880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26 下午 12:58:28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3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這一問題對于一個修心者來說是一件極爲重要的事,但在日常生活中外境是心與否並沒有什麽差別。要抉擇外境是心,可以按照以下的推導方式進行。

 

   四、外境就是自心的顯現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外境怎麽會是我們的意識或心呢?比如這束鮮花,明明是種花人種好以後,再由花販賣給我們的,怎麽會是我們的心呢?如果是我們的心,我們爲什麽需要付錢呢?賣花人、錢又是什麽呢?

 

  其實所有這些與夢沒有區別,都是心的現象。夢堛獐荓閫A也要一梯一梯地上,夢堶憮蜀髐]同樣需要買票。夢媔R花也是要付錢的,除非是搶和偷,就可以不付錢,這和白天是一樣的,在做夢的時候夢堛熒P覺也是實實在在的,只要夢繼續做下去,一切都跟白天沒有兩樣。

 

  還有人會這樣問:眼睛看得見的外境是在外面,我們的心在身體堶情A它們怎麽會是一體呢?但這只是我們的邏輯,我們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來自于我們的眼睛、耳朵以及手。我們可以反問,什麽是眼睛看得見的呢?普通人認爲這不是問題,眼睛看得見就是看到了,其實眼睛看得見就是我們的眼睛感受到了一個東西。感受、感覺是心不共同的功能,盲人沒有這種感覺,所以他看不見。明眼人有這個感覺,所以就能看見。如果喪失五根,就喪失了五識,這時你就會發現什麽東西都不存在了。

 

  我們在看花的時候,感覺是花在外面,眼識在身體堶情A但這只是第六意識的錯誤想法,它不是眼識的觀點。什麽是眼識呢?比如現在所看到的一個所謂的外境,實際上它就是眼識的本體,這就叫做眼識,除此之外哪媮晹陴棺恁A根本沒有。有人認爲,眼識也許就象光一樣,照亮了某種物體然後就看見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當我們看到某個東西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並完全看見,也就是感覺到了,這種感覺就是眼識。

 

  提到心,很多人就以爲是第六意識。唯識宗卻認爲心有八識,包括五根的五識,加上意識、染汙意識以及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其他七識的根本。所以,心不僅僅是第六意識。

 

  第六意識所認爲的心在堶情A境在外面的觀點是錯誤的。爲什麽呢?我們可以舉出大量的事例來駁斥這一點。比如,我們的手接觸到火的時候有燙的感覺,但什麽叫做燙呢?這也是一種感受。還有當我們的手觸摸到一樣東西就覺得外面肯定有這麽一個東西,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爲的。又比如說:大家都認爲這個佛珠是圓圓的,爲什麽說它是圓圓的呢?如果我們用眼睛觀察,但眼睛只能看到一面,就如同相片的圖像。如果我們用手指去觸摸,兩根手指頭有兩個感覺,這些感覺加在一起就讓我們認爲它是圓的。其實,這些全部都是心的感受。有人認爲這些感覺的源泉就是物質,誰能證明這些感覺背後還藏著物質呢?這是永遠無法證明的。

 

  不論圓、方、高、低,都是通過我們的肉眼首先看到的,當看到一個東西有色彩、有形狀,並進一步通過手的觸摸,就讓我們認爲這個東西是方的、圓的,並繼而判斷出是真實存在的。但通過手和眼這兩個感覺器官所作出的判斷卻是不可靠的,因爲手和眼的感覺本身就是假的,在假的基礎上下一個結論,必定還是假的,不可能變爲真理。

 

  唯識宗有兩派:一實相派,二假相派,實相派有共同見解和不共同的見解,共同見解不否認物質的存在。普通人很難理解的是不共觀點,即:你所看到的物體,本身就只有你所看到的外表,而沒有內在的東西。例如,當看到一個穿了衣服的人,那麽,在他衣服以內的皮膚、肌肉、骨骼,對看見者來說當時都是不存在的。很多人都會認爲這種說法是胡說八道,明明拔開衣服下面就是肌膚,通過解剖還能看到肌肉、骨骼、內髒等,怎麽會說這些都不存在呢?這些都是我們普通人共同看法,但是這種看法在唯識宗堣w經被推翻了。

 

  比如在夢堙A夢到殺一頭牛,然後拔開它的皮,堶惘釵憛B有肌肉、有骨骼,全部都看得一清二楚,就如同白天見到的一樣。但是,從來沒有人相信,夢堛漱皮膚下的肌肉骨胳及內髒是真實存在的物質。既然夢堛漪搢鴘漯F西我們都承認是假的,那麽白天見到也應該與夢中的一模一樣。但爲什麽我們對夢不執著,而要執著這個輪回呢?因爲夢延續的時間很短,第二天就知道昨天晚上看到的那些東西都是假的,現在都不存在了。而輪回的時間很長,我們還沒有辦法到達輪回的邊緣。但如果是菩薩,雖然他們以前也是凡人,一旦他們登地之後,就象夢蘇醒了一樣,也就知道原來這些也是假的,跟夢一模一樣。現在我們爲什麽還沒有這個能力,是因爲我們還在做夢。在夢境中,本來就分不清真假,當然還是要執著。這種見解是唯識實相派自己所證悟的層次比較深的境界,但是在與普通人對話的時候,他們不會這麽說,因爲普通人不能理解。實相派承認其他衆生的存在,因此不是唯我論。一百個人同時看月亮時各見其境,但曾經造過共同業的同類衆生的感受都是相同的,所以一百個人都以爲他們在看一個月亮。當其中一人閉眼、離開或者死亡時,其所見境就會消失,但對其它人而言月亮還是存在的。實相派的邏輯都非常完整,一切所謂的批判都無法駁倒。

 

  還有一些證據,可以更進一步地支持我們的觀點。如果火是很燙的東西,那麽任何人、任何生命去觸摸都是應該是同樣的感覺。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據經書記載:有一種老鼠,是專門吃火的,住也住在火堙C

 

  另外,還有很多生命也生活在火堙C又如,如果將熱帶魚與普通魚的生存環境做交換,它們都沒有辦法活下去,一個將被凍死,一個將被熱死。這些現象本身就說明了外境本身沒有燙和不燙的分別,所謂燙與不燙只不過是各自心的感覺而已。

 

  一些科學家已經證實,在海底的火山爆發處,溫度高達200℃的環境中,仍然有魚類存在。而人類在觸摸100℃以上的水時就會感覺很燙,如果讓人和生活在高溫環境的魚進行辯論,人會說100℃以上的水很燙很燙,而魚卻會說這個水根本不燙;人會說燙是自己親自感覺到的,而魚也會說不燙也是自己親自感受到的。我們分析一下,究竟是誰說的對呢?站在我們人類的角度,肯定會說是人說得對,因爲我們人的感覺是一樣的。但如果裁判是那種魚,肯定得出的結論就恰恰相反。

 

  這個問題就複雜了,沒有一個最終結論,因爲暫時他們各自都是對的:對魚來說,魚是對的;對人來說,人是正確的。爲什麽呢?如果魚離開200℃的水到常溫的水堙A它就會凍死;人如果到200℃的水堣]肯定活不了,燙死無疑。他們之間永遠沒有辦法互相妥協,而找到一個共同的觀點。這又很清楚地說明,沒有一個實在的外境,一切都是自己的感覺。如果外境是實有的,就不會隨著不同衆生肉體的感受而改變。不明白這些道理的人,雖然可以找出大量解釋這些現象的理由,卻都經不起推敲,終將被真理駁得體無完膚。因爲他們的觀點,始終逃不出無明的範疇。

 

  在《定解寶燈論》中也講過:同樣的一碗水,在人以及旁生看來就是一碗水;對于地獄衆生而言,卻是極其熾熱的銅汁、鐵汁;對于餓鬼道的衆生而言,卻是膿血;對于天界的衆生而言,卻是美妙的甘露;如果請八地菩薩去看,就是極爲清淨的境界;于佛而言,卻是不可思議的法界。如果現在請這五道的衆生以及佛菩薩同時去看一碗水,必將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如果讓不同的衆生去作裁判,就會作出不同的裁定。這七個層次究竟誰的觀點是正確的呢?當然是佛,因爲佛將所有的汙垢都遣除了,他的智慧是最究竟、最沒有汙染的。由此,我們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所謂外面的一切都是虛幻的。榮森班智達等甯瑪巴的很多高僧大德特別強調這一觀點,他們在宣說大圓滿本來清淨的觀點時,也是應用這種方法進行闡述的。

 

  

 

摘自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怎樣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

全文

http://blog.xuite.net/zhmajc/cclzkb/4323328?st=c&w=152919&re=list&p=1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27 上午 10:34:40
倫倫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318
積分:5597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2日
4
 用支付寶給倫倫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本欄位提供給僅會員閱讀,非本站會員無權檢視精華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0/1 上午 08:47:44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5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序

 

  分享喜悅生活

 

  創巴仁波切曾是頂果欽哲法王(我的祖父與上師)的親近弟子與心靈之交,也是促使西方世界接觸殊勝佛法的重要功臣。他這麼做,並非是以傳教者的身份,而主要是與大眾分享他自身對佛法義理的廣博瞭解與精神修持的深刻覺受。對於非佛教徒、甚至是那些毫無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來說,他也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讓他們能夠從超越名相與指稱的佛法精髓中獲益良多。而這種精髓正是我們用以轉化自身、成為更良善的人,以及過有意義的生活所需要的。這是一種經由自身喜悅所啟發而延續、並且全然奉獻自身使他人離苦得樂的生活。

 

  雪謙冉江仁波切

  2001129日於臺北

摘自 東方大日

 第二部 光耀

 

  神聖的存在:天地合一

 

  第七章 神聖性:大自然的律則與秩序

 

  當你體會到的確有基本良善與自然規律的事實之後,你就會領悟到並無所謂天生的惡魔。根本沒有什麼生來即是惡魔的東西要來毀滅世界。相反地,你開始覺得你是受到大自然的秩序與常規所保護、滋潤,甚至是珍惜的。於是你就能夠對各種情境產生相當自然的反應。你對四季有所反應。你對色彩有所反應。你可以不斷地與實際存在的大自然之良善共處相和。

  基本上,我的意圖在於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接觸到香巴拉訓練,而不要求人們任何精神上或宗教上的誓約。唯一需要的誓約就是,一個人希望使自己生活優雅高尚的想望。為了能夠存活並且維護我們的優雅,以及,說得好聽一些,維護我們的傲慢,主要的考量之一應該是如何依我們所應得的那般,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完整而適切。我們可以選擇自信滿滿、無所畏懼、優雅高尚地過生活。明天就是萬聖節了。如果我們今天晚上能夠變得更加真誠,如此一來,就遠勝於在萬聖節裡,把自己精心打扮成像是另一個人那般。

 

  值得擁有基本良善

  再回來談談基本良善這個準則。基本良善何以是基本的?何以是良善的?我們並不是要棄惡揚善或是擇善固執。我們所談的是一種非常基本的良善,而它是不受制約的。不受制約的意思就是,這個良善是根本具有的。你不去排斥周遭的氣氛;也不去抗拒天空中的日、月、雲朵。你就這麼接受它們。天空是藍的。你有你的景觀;你有你的城市;也有你的生活。雲朵不是為你存在、也非與你相背。陽光不是為你存在、也非與你相背。根本上來說,沒有什麼東西是要來威脅你或是助長你。這就是根本的良善,亦即大自然的律則與秩序。

  四季的發生並不會受制於任何人的需求或是選票的影響。沒有人能夠改變宇宙的系統。有白天,有夜晚。晚上時就會黑暗,白天時就有日光,沒有人得去把這種燈光開來關去。人類的生存端賴於這種基本良善的大自然律則與秩序——之所以良善是因為它既可靠、有效率、能作用,而是一直如此。如果沒有四季,我們就無法生產穀物、不能耕種蔬菜、也沒有陽光可供舒坦。我們也無法享受在家烹煮的樂趣,因為根本就沒有食物可煮。我們通常把這些宇宙基本的律則與秩序視為理所當然,也許太多時間都是這樣。我們應要多加思索,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沒有了這些,我們的情況將會困難重重。我們根本無法存活。

  基本良善之所以良善就在於它是如此的基本、也因而良善,並非像善相對於惡那般。它的良善正因為它是有效的。這是一種自然的情境。同樣地,我們之所以存在也可以這麼說。我們具有熱情、憤怒、也有癡妄。我們與朋友交往、向敵人抵抗,有時則是漠不關心。這種機制並不被視為人類的缺點,反而是人類的優雅與生而擁有的裝備之一部分。我們擁有一切必須的能力,以便我們不必與世界爭奪。這個世界並非就是憤怒與抱怨的來源,因此,它是好的,我們也是好的。我們總不能抱怨說自己何以會有眼、耳、鼻、口,也無法重新設計自己的生理系統。同樣地,我們更不能重新設計自己的心智狀態,何況它還是與生理系統一夥兒的。

  我們有指甲與牙齒來抵禦外來的攻擊;也有嘴巴與生殖器官與他人建立關聯。幸運的是,我們還有小腸與結腸,以便食物可以再度迴圈;吃進去的、可以被沖出來。這些自然的狀況都很奇妙——事實上,也是很理想的。有些人或許會認為這是一種上天所賜的安排。或許吧。不過,對於那些一點兒也不在意上天安排的人來說,他們仍然得要與這些自然的狀況一同努力。

  我們應該覺得能夠生於這個世界實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我們可以看得見紅與黃、藍與綠、紫與黑,這是多麼棒啊!所有這些顏色都能讓我們運用。我們可以感覺到熱和冷。我們值得擁有這些東西,同時也擁有它們。基本良善也是我們所具有、所被賦予的,更是每個人從小到大、直到如今都擁有的自然狀況。根本上來說,所謂良善並不是指一般所說的那種好、不錯、好啊、好。它也不因此就是壞的。它就是不受制約的。

  落日世界想要操控的就是將基本的善變成基本的惡,認為這個世界所有東西都是邪惡的,包括四季在內皆然,而每個人也都想把他人摧毀。落日世界甚至還想廢除所謂創世紀這件事。根據基督教的傳統,上帝為了人類而盡可能地創造了所有的事物。落日世界則是個民主世界,老是在抱怨、也老在試著想重新設計上帝原先所創造的世界和宇宙其他的部分(除了週末或是休假等這些落日人們可以十分方便休息的時間之外)。然而,一旦你體會到的確有基本良善與自然規律的事實之後,你就會領悟到並無所謂天生的惡魔。根本沒有什麼生來即是惡魔的東西要來毀滅世界。相反地,你開始覺得你是受到大自然的秩序與常規所保護、滋潤,甚至是珍惜的。於是你就能夠對各種情境產生相當自然的反應。你對四季有所反應。你對色彩有所反應。你可以不斷地與實際存在的大自然之良善共處相和。

  基本良善就是基本上為它;因此,就是良善的——並非與惡相對而因此為善。所以,與基本良善建立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要感激我們能夠擁有它,同時學著去運用知識來經營或維護這份良善。也就是說,我們要學著去擁有基本良善。儘管這並非我們的財產,但無論如何我們是擁有它的,我們也值得擁有。因此,我們信任這份基本良善,這也正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主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0/2 上午 05:28:32
倫倫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318
積分:5597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2日
6
 用支付寶給倫倫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7/11 上午 04:18:04

 6   6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