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誨甘露明點講記
法王晉美彭措 造
益西彭措法師 譯講
第二課
三、達成三種德相的標準和途徑
分三:(一)人品賢善;(二)持戒清淨;(三)智慧無垢。
(一)人品賢善
云何人品為賢善,心地善良諂誑少,
溫良慮遠性穩重,量大識廣唯此是。
我們成就佛道必須具有優良的根器,這就叫做「品質」。比如,要造就真金、美玉,必須要有好的材料,也就是說,首先要開採到上好的玉石做原料,再經過反覆地打磨、切磋、雕琢,才能成為美玉。如果材料不行,再怎麼加工也沒辦法成品。
就像古語中所說:「朽木不可雕也」,因為不是好材料,所以暫時沒辦法塑造。因此,現在不是急於求成之時,所謂「欲速則不達」,而是必須使自己具備修道的根器,也就是首先需要完善自己的品德。
在這裡法王講到了人品賢善的八項要求:一、心善;二、少諂;三、少誑;四、溫良;五、慮遠;六、穩重;七、量大;八、識廣。
要成就佛果,必須要具有修解脫道、修菩薩道、修密乘道的種性,而這個種性無非就是指你心上的品質。也就是指:心善、心直、心溫、心遠、心穩、心大、心廣。
當你這個人的秉賦已經有了這些美德時,再結合各種佛法的修持,就能夠順利地成就道果功德。也就是有了這個如真金、美玉般的人品後,加上修法的鍛造,就決定會有大的成就。
我們只要對於這些品質一項一項地進行考察,就會發現這的確跟我們修行的成敗息息相關。如果你已經具備那些素質,你就堪受各種正法。就像是一個器皿,器的容量大,它納受的也就多;器的質地堅固,它使用的時間也會長久;器足夠開放,它就能夠不斷地容納……所以古人也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辦事業,工具必須足夠銳利,也就是所依必須要好。
要想在世間法方面成就一種不朽的功勳,一種偉大的事業,仰仗的就是這千古難得的人品。如果你依靠這賢善的人品趨入佛法,那就會具有強大的造就力、吸收力和開發力等。因此,當人的根器成熟時,一旦與佛法接觸,就能很快地獲得成就。
當今時代,有許多人雖然學佛時間很長,可是卻不見有多大的成就,問題就出在根基不成熟上。而過去的大德,比如像六祖從沒讀過書,一字不識,在廣東邊方地帶,以賣柴為生,孝養老母。但他的成就極快,僅僅依靠兩個半卷的《金剛經》就成為了一代祖師。
我們可以觀察歷史上成就的大德,就會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過去所說的:有真儒才有真佛,在世間是忠臣孝子,出家就是高僧祖師。這就是因為他的品質已經成熟,用在世間,他能做忠臣、良相,用在出世間就可以成為祖師、高僧。也就是說,當你的心上具足這八種品德時,就已經有了成就佛法的基本素質。
在菩提心的教授引導中,也是反覆強調:菩提心是無邊廣大菩薩萬行的一個根本支點,整個大乘佛道唯一由菩提心來支撐。所以最開始不必要在其他法上下很多功夫,首先把菩提心的刀磨鋒利,再去砍的時候就會非常便利、快捷了。如果這把刀不鋒利,效率就會很低,是什麼都砍不動的。
同樣的道理,人品素養一旦完備,就會跟佛法非常的相近。那個東西一來了之後,就會毫無障礙地出現「點鐵成金」之效,頓時能使你的心昇華,在道位上迅速升進。
過去漢地由於有「儒、道」兩家的深厚基礎,佛法傳入之時,人們已經具備「捨生取義、慷慨成仁」等的優良品德,念念為天下著想,他有這樣的心量,所以當接觸到大乘佛法之時,就很容易得以昇華,成為菩薩。
所以我們首先必須要知道這八項品德為什麼如此重要?它們與後後修法的關係是什麼?這樣心裡明白後,就能夠按照人品的要求,時時刻刻培養、完善,建立好做人的基礎。也就是所謂的「人成即佛成」,在做人上能夠成功,那麼學佛確實是非常穩當的,不論你修什麼法都很容易成就,這就是因為根器已經成熟。
下面我們對這八種品質一項項的進行分析:
第一、如果具有心地善良的品質,那麼,修大乘法就會非常快。比如像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菩提心,他只需要擴大、提升,就能很快修上去,因為在他世間做人的時候,已經養成了這種利益別人賢善的品性。
也就是他已經擁有很深厚的善根,很純熟的善種性,只是範圍較小而已,但他已經訓練好利益別人的心,無論是對於自己的父母、兄弟,還是同學、同事,包括在他身邊各種各樣的人,他都知道怎麼發自內心的用善心去幫助別人,他願意把好的給他人,自己吃虧;他是以他人的安樂而歡喜,以他人受痛苦而難過……這樣的根性很契合大乘道,所以他一入到大乘道,善根就像遇到甘露一般,在短時間內得以成熟。
第二、如果具有少諂、少誑的德行,也就是無論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是秉著一顆正直的心,不會為了騙取名利,作各種虛偽、狡詐的心態、語言、行為。
由於他的秉性上面已經有了正直,諂誑的心很少,當然要說絕對沒有是不可能的,因為凡夫畢竟有我執,還會在乎自己的面子,這樣在不經意之間也會矯飾、掩飾,也會偶爾表現出這樣、那樣的一些行為,這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他這方面的習氣很薄,相比而言正直的善根就很強。
所以他在學佛之前,就具備正直的品德,當一學到佛法的時候,他就很容易跟真如相應。也就是像《維摩詰經》中說的那樣:「直心是道場。」平時「心如弦直」,就像一張弓的弦一樣,沒有彎彎曲曲的地方。意思是他的心很單純,從來不會腦子裡轉三個彎再跟別人說話,或者要去揣摩別人的心理,然後特意做出某種表情、動作來迎合對方。
如果我們心裡諂曲比較少,心就很正直,這樣在法的相應上也就會很直。禪宗有個婆子,以「驀直去」為導師,就是深得佛法的精髓。所以心地正直,容易相應真如;心地諂誑,則難以入道。
其實,人的心態、行為和氣脈等都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繫。在一念一行上就能看得出你是什麼氣氛,到了什麼程度,若是還沒到那個程度,即使你得受再大的法也難起作用,而到了那個程度,一點就燃燒了。
諂誑心很重的人,心裡有很多委婉曲折,圍繞心輪外的脈糾纏得就很多,這樣就會非常難解開。在那種心態的控制下,與甚深的佛法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真正的大成就者都能夠觀機,知道你火候有沒有成熟,當你火候已經很成熟的時候,也就是說你的人品已經修得非常好,內在的德行非常充實、光輝。這時候再學任何佛法都非常快,樣樣都堪能:比如讓他受戒,他能守持清淨;讓他修行,他能晝夜勤懇;讓他祈禱佛菩薩,他很精誠,很快能得到感應……所以在方方面面他都能與上上的法相應。
比如說,修道成仙的呂洞賓被稱為純陽子,因為他的心已經修到了純陽的地步,沒有一點陰暗。他在道家就是個仙才,修到了道家最高的果位。後來他到黃龍禪師面前,經黃龍禪師一指點他就開悟了。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我們修道上最關鍵的問題。意思是說,我們往往忽略了前面的基礎。也就是你不要妄想一步登天,一步就什麼都跨越過去了。就像是常常講的三個半包子的故事,必需要吃完前三個包子,到最後半個的時候才能吃飽,你不能說我只要吃最後半個包子就能飽。
所以說你首先要在人品上盡可能地修圓滿,你在這方面越是得力,趨入到佛法中,進展的就越快。就剛才的比喻所說那樣,刀一定要磨利,也就是你的根器要好,等到工具磨好,再用的時候,就可以「快刀斬亂麻」了。
所以為什麼一定要有前面的基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把前面的基礎培養好了,那麼他一放上去,他就起作用了,就像是水已經到了九十多度,再加熱一下,它就能沸騰了。而你如果還是一塊冰,那就要不斷地加溫。
再回過來講一點:
「諂誑」,就是在名利心的驅使下,由愚癡和貪心相結合,造成的心理扭曲。
現在我們就是要通過嚴格辨別,在「義」和「利」上能分得清楚,在因果律上非常嚴明,才能杜絕諂誑之心。
作為一個學大乘佛法的人,要想出離世俗、修菩提心,獲得自在,成為聖賢,更應當要重「義」。因為大乘道上的一切所行唯是利他,這樣只有親「義」才能與法相合,與道相應。但若是名利心很強,那就沒辦法與大乘佛法相合了。
因為學習大乘佛法,到了一定的階段,需要為了利益眾生而捨棄自己的妻子兒女、頭目腦髓等的一切,在在處處都是以眾生的利益為主,擔負的就是普度眾生成佛的重任。完全是出於一種無條件的奉獻,而不可以去違背菩薩戒。一切菩薩戒的中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為了普度一切眾生到達究竟的佛果而誓願成佛。
所以,要想從普通人的心昇華到菩提心上,一定要有下下的善根做基礎,因為菩提心是一種極為偉大、無私的心,完全是以悲心救世的心。而如果自己心上自私自利的氣氛太重,為了撈名利去做各種虛假的手段,念念追求就是「我」的利益、「我」的面子等等,這樣的心已經完全局限在一種我執、名利的污濁氣氛裡,怎麼可能跟這個高尚、純潔、無私的菩提心靠攏呢?不必說菩提心,就連與出離心接近一點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出離心就是要看空這一切,要從這個世俗的圈子裡跳出來。
大家要知道,首先一定是要把自己內在的德行修圓滿。如果自己在德行上都有虧欠,就像是一個裂開的容器,怎麼可能裝獅子乳呢?所以一開始就必須把這個容器補完整、補牢固,你才可能承受佛法的甘露。你缺一項德,就代表你心的容器上已經出現一個裂縫,而在這些裂縫中,有些裂得大,有些裂得小,有的具有缺口,有的存在污垢。所以現在就是要把人品修好,成為一個好根器,這是最重要的。
過去古人跟我們現在不一樣,他們在學佛之前就有相當好的儒家、道家的基礎,所以一轉入佛門,就能很快成就。比如說過去的人在世間學的是聖賢之道,是所謂的「孔、孟、老、莊」,而我們現在學的是數、理、化,是音、體、美,全是這些外在的知識,自己心上的素質就很薄弱了,有很多品德上的欠缺。
所以,大家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迫切性。現在很多人都是三十多歲才開始學佛,在此之前,不僅沒怎麼培養好的品質,反倒是薰染了各種各樣惡劣的習性,像是自私自利、好吃懶做,浮躁、輕慢、狂傲,個人主義等等,所以內在深處有的就是競爭心、虛榮心、狡詐心、放逸心、散亂心等,這些都是心中的毒素。
而有了一種不好的品性,在身心氣脈上就會相應的出現一種不好的現象,這樣的心念起得越多,你的氣脈就會越亂,要調整好的難度就越大,要開發出本性的功德更是難上加難了。
現在的修行人很多都在說:我已經得了無上大法,怎麼還不開悟?過去的人開悟怎麼就那麼快?
其實這就是因為沒打好基礎,你去看看自己的心上還存在多少障礙,這些障礙在被清除之前,你的氣脈上面必定有很多染污的氣。現在這些都沒有調整過來,以至於心上面連一個相對穩定、喜悅、清淨的狀態都沒有。所以,現在必須要看清楚自己目前處在什麼階段,要切切實實地在基礎的做人上面修好。
古時候的人都讀《孟子》,基本上都懂得義、利之別。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是我所想要的,當兩者不可兼得時,我寧可捨生而取義。)」這就能看得出古代聖賢的情操,他就有這種氣節。而受到這種文化的薰陶後,出現了多少的能人志士、忠臣孝子,發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蹟!他們硬是在義、利當頭的時候,寧可捨棄生命,也要保全大義,而絕不取利,不會有一分苟且之心。不像我們現在,都是受到功利主義思潮的影響,也就不管什麼義,唯是一個「利」字當頭,為了得到利,不惜做出一切傷天害理的事。像這樣,自己的心已經變成一個禽獸的心、一個妖魔的心,這樣的氣氛不要說成佛,連成仙升天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我們就是要改造自己的心。學佛就是學成一個大覺悟的心,要跟佛一樣。不是讓這個身體變成佛,而是要你的心量意境跟佛一樣。所以,如果這個心上的素養沒有提升,那學佛是不可能相應的。
在這裡有一個客觀的指標,你依照它去衡量自己的心態,就知道自己處在四聖、六凡的哪一個階位裡面。而不是憑外在一張證書或者去參加個什麼儀式,就飛躍成一個似乎比祖師大德還要了不起的人。這裡依靠的就是心上的指標,你覺得欺騙別人可以,但在這明確的指標面前,欺天、欺地、欺騙因果能做得到嗎?你只要捫心自問,返照自心就會明白的。
如果你這顆心卑鄙、殘酷,那就與鬼和畜生一樣;如果你的心能夠相對地有一些光明、自在,那就是人天的景象;如果你的心已經離塵脫染,一心趣向解脫,那就是趣向出世間道的心;如果你心裡已經具備了出離意樂,念念住於修戒定慧、斷貪嗔癡上,那就是聲聞緣覺的心;如果你念念都是為一切眾生著想,有了大菩提心,一切行為與從前完全不同,在在處處都在行持由六度四攝所含攝的無量菩提行海,那你的心就成了菩薩的心;如果你已經大徹大悟、證得了自心原本就是如來正等覺,那你的心就是佛心。所以,這是根本沒辦法弄虛作假的。
所以,學佛的起點就是時時處處改造自己的思想,要在這顆心上除舊換新,這就是內在心裡的革命,這個革命工作要一直做到成佛為止。
而我們現在既然做為一個人,那就要盡人道之事。也就是要把那些陰暗方面的心全部淘汰掉,從而將它轉換為陽性,就像呂洞賓成仙之前,首先變成純陽之體那樣。也就是說,要將自己心中一切的污濁、見不得人、具破壞性、懶惰、放逸、殘暴、虛偽等的這些陰暗面全部清除乾淨。這樣一來,你就轉成純陽之體,也只有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成就三乘的道果功德。
這也就像《佛說十善業道經》中講的那樣:「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所以現在就是要努力地去完善、彌補我們的心。應該怎麼去做呢?就像先前所說那樣,首先要剷除你心中一切陰暗、不正的心理,這樣你才能脫出惡趣,得到人天一個相對光明、自在的體。之後再從這個基礎上,由人而轉為天,由天而轉為聖,由聖而轉為佛,處處都是在心上要轉變。如果最開始在好人的品質上面都不具足,那麼後後的一切都不可能出生。
這樣才明白,原來佛是由人做成的。那麼,佛必然是要由我這個人身做成的,而人身必然是從我這顆心上做成的,也就是首先必須具備基本做人的賢善品德。有了這個基礎,我才能夠昇華,沒有這個基礎,我就昇華不了。
所以,在菩提道上一級一級的轉化過程中,如果你的身心還是那麼的污濁,有那麼多的陰暗,連一個最初步的轉化也沒能完成,卻一心盼望著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方式,突然就得到一個最高的成就,這是完全不符合現實的。
因此,每個人都要有自知之明,首先就是要有可憐自己的心,而不是狂傲之心。可憐自己,就是想:我現在是這樣子的一個惡人,我要是再不好好修行,不說獲得什麼高的成就,恐怕連人身都保不住!你能意識到這點,能很客觀地看清自己,就會發自內心的想要改正。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會開始在你最貼近、最切實的地方——心上,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等等全部改掉。
學佛的人往往看輕了做人,所以最終一事無成。他認為學佛和做人是兩件事,其實離開了世上一切的人、事等,也再沒什麼佛法了,一定要做好了人才有佛法。因為你現在就處在人的位置上,最現實的就是你一切時處的心心念念,在面對一切人,面對一切事的時候,你是怎麼起心動念,是怎麼造作的?這就是你當前的業,離開這個,你還能有什麼行持?既然處在人世間做人,首先一定要具備一個人的品德。
點擊瀏覽該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