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工作者進行的放生,目標對象均為野生動物。比如,猛禽救助中心幾次在麋鹿苑放生貓頭鷹,他們非常注重專業性和科學性方面的技術要求。但是這種純粹的動物救助,與佛教中講求的「放生」相比,還是有所不同的。
善惡終將有報,獵天必被天獵
佛教的放生,給放生活動賦予了一定的文化涵義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每個放生者,在放生活動結束後,都會有一種解脫、釋然和救贖的心理感受。放生,既滿足了信徒們「普渡眾生」的願望,更為所釋放的生靈提供了生機與自由。
《大智度論》上說:「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華嚴經》上說:「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印光大師也曾教化門下:「天地之大德曰生,人民之大本曰善,生則植物動物並育,善則仁民愛物修行。」
佛教古老的勸善理念,與自然保護的國際思潮,可謂不謀而合。我甚至於不經意間在麋鹿苑的滅絕動物墓誌名上寫有「……善惡終將有報,獵天必被天獵」的字句。一些人說這很有禪意,頗像佛語。的確,佛語中不乏包含有很多止惡揚善、呵護生靈的思想火花。
天地為室廬,園林是鳥籠
唐代有許多詩人都寫過與「放生」有關的詩句。像崔涂、顧況、羅鄴都寫過的題為《放鷓鴣》的詩;陸龜蒙有「秋來見月多思歸,自起開籠放白鷴」的詩句;齊已、吉師老還有《放猿》詩。
而最難得的,是弘一法師在他的《護生畫集》中於旁白處題有這樣一句話:「天地為室廬,園林是鳥籠」。我認為,這乃是放生的最高境界,即放生在關憂個體安
危的同時,還要關注整體生態的和諧。相傳,在隋朝,因天台山智者大師多年的講經說法感化了方圓數百里的百姓,甚至包括不少漁獵之民,於是使三四百公里範
圍,全部成為了放生池。成全生命的本來居所,這才是放生的目的,放生的真諦。
伊甸園,不關動物的動物園
1997
年,我在印度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環境教育培訓,感受最深的便是萬物生機勃勃的大氛圍,城鎮鄉村,街頭巷陌,所見鳥獸甚多。印度80%以上的人口屬於印度
教,此外還有佛教、耆那教,均強調戒殺、斷葷。而在宗教信仰的保護下,整個印度,簡直就成了一個「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國度。人們奉行不傷生、不抓生、不害
生的清規戒律;多數人不吃動物、不關動物、不殺動物。整個天地自然,彷彿成了萬物生靈的放生池,那我們又何談放生,何放之有呢?
因此,簡單的放生,雖然不否認其善意的成分和救贖的作用,但這不是「保護」的最高境界,只能算是一種發生於末端的愛,是惡行之後的亡羊補牢,是個體心理的聊以自慰,是無奈者的獨善其身。
如果有一天,全社會都提倡不吃、不殺、不買、不拘禁動物,通過主動地改良生活方式,改善進食行為,恩澤鳥獸,愛及眾生,那麼,我們才達到了理想境界的「放生」:伊甸園,不關動物的動物園;無捕食,天地做我放生池。
恍然大悟
恍字,心光組成。
靜極心發光,見自本性,是為恍然,隨即大悟。
莊子做一夢,自己是蝴蝶,醒來卻是莊子,於是恍惚,搞不清自己是夢是醒,是莊子還是蝴蝶,進而大悟人生。佛家坐禪,攝心淨意,入恍惚之境,然後大悟。可見欲求大悟先要經過恍惚。
一個人把功名利祿看得實之又實,都奢談悟境,必是自欺欺人。
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本來不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
哲理是關於宇宙人生的原理,明白哲理的人是不會違背自然規律做事的,因此自然保得身心平安吉祥,故而古文「哲」字由兩三個「吉」字組成。
不明哲的人雖更想保身,卻由於智慧暗昧而常做糊塗事,難免招致惡果,身心不保。因此欲求保身,當先明哲。
◆禪故事
衝突
有兩位武士不約而同地走入森林裡,第一位武士在樹下看到金色的盾牌,第二位武士在同一棵樹下看到了銀色的盾牌。金盾牌,銀盾牌,兩個人為此爭吵不休,氣得拔出劍來準備一決勝負。
兩人整整廝殺了幾天都分不出勝負,當兩人累得坐在地上喘息時才發現,盾牌的正面是金色,反面是銀色。原來這是一個雙面盾牌。
一個堅持己見者,將會失去通融性。
比量
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釣了非常多的魚,但每釣上一條魚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魚,他都丟回河裡。其他釣客不解地問:「別人都希望釣大魚,為什麼只有你將大魚都丟回河裡呢?」
這人輕鬆地回答:「因為我家的鍋子只有尺這麼大,太大的魚裝不下。」
取自己夠用的,不必貪求,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修煉。
◆放鬆是禪
水泡
如果水面上不斷湧出水泡,那一定是水下有氣孔。
所以水泡的表相,氣孔才是本質和緣起。
我們如今所表現出來的一切,其實都是水泡,動機均緣於水下的氣孔,也就是說,氣孔是因,水泡是果,因果本是一體。
人們往往習慣於將注意力集中到水面上的水泡,也就是只在意事物的表面,卻看不到其根源在於水下、水底。
比如這個人的脾氣怎麼這麼不好,那個人怎麼那麼愛喝酒……
這些只是水泡,而如果就事論事地對這水泡說三道四,或者還生出個試圖消滅水泡的念頭,這些都只能是妄念。但沒有水泡,將是死水一潭。
如果潛入水底,去找到水泡的來源,跟它遊戲其間……如此,水的世界才是一個整體,一切生機將展露無遺,生命是如此的豐富多彩!
這才是對生命的認知和尊重,而潛入水底的人,就是自己。
所以,認識自己,才能理解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