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同性婚姻的多元成家法案所引發的爭議在台灣持續燃燒。反對多元成家法的學生代表27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捍衛家庭學生聯盟」,號召全台學生參加月底的守護家庭遊行活動。
曾有民調顯示大多數台灣青年學生對同性婚姻抱持贊成態度,然而「捍衛家庭學生聯盟」的成立對這類民調給與一定程度的質疑,事實上學生界仍有較強反對破壞傳統婚姻的聲音。
台灣各大媒體普遍報導了「捍衛家庭學生聯盟」的成立,傳遞他們反對多元成家法的訴求。面對同性戀主義風潮,這些大學生敢於表達捍衛傳統家庭的理念,其勇氣受到教界與有識之士的肯定。
據報導,捍衛家庭學生聯盟總召、輔大學生施俊宇表示,家庭不僅只是婚姻之下的產物,健全的家庭是由異性所組成的雙親家庭,而父母的教養能對孩子的成長樹立榜樣,也是人格養成、建立價值觀的重要環境,是社會環節的基礎。
施俊宇對多元成家法表擔憂。他說,若同性婚姻、多元成家、通姦除罪化的法案通過,等於變相承認性解放,這將衝擊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在這種婚姻制度突經重大變革的前提之下,尤其對於下一代的教養問題,更是攸關重大,更甚者影響層面擴及整體國家發展以及社會結構。
在東吳大學就讀的馬來西亞華裔成同學則說,「海內外的華人社會都注重家庭倫理,從不同稱謂可以得知,也是我們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的最佳證據」。
然而他認為,多元成家草案將影響的不單是台灣,更影響整個大華人世界的社會結構和傳統。「打破數千年大華人的宗族、文化傳統,有必要嗎?」他質疑說。
來自師大的女學生代表葉同學從教育層面對多元成家提出質疑。她自身就讀師範體制大學,出了社會後將走入教育界服務,不久後也會面對婚姻,對於多元成家草案和當前的性別教育很擔憂。
她點名「性別好好教」、「認識同志教育手冊」等教材以及《青春水漾》影片,表示她不認同在孩子們價值觀成形的階段就鼓勵探索自己是否為同性戀,並教導如何進行同性性行為;她還認為教育應該注重的是如何避免婚前性行為。
在葉同學看來,知識可以從學校教育補足,但是人格的養成和處事態度,須在家庭教育中養成。而對於具爭議的性別教材,其中教導孩童如何進行同性性行為,在孩子的認知發展尚未成熟前,就先被浸泡在此種混亂的觀念中,前景令人擔憂。
她還表示,法律是道德維護的最後一道防線,倘若推動多元成家法案合法化,未來學校該如何對不適合的教材說不?
捍家盟支持「下一代幸福聯盟」發起的11月30日下午二時守護家庭遊行活動,並號召學生「著黃杉、上凱道」,捍衛他們對此議題的主張。施俊宇表示,已透過網路號召500人,希望有更多學生響應。(自作標語或帶佛神尊以與基督教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