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你一定喝過“蝌蚪啃蠟”
1920年代,一種飲料進入中國市場,根據英文的發音,他們譯出的漢語品名是“蝌蚪啃蠟”。這種蹩腳的“英譯漢”讓人聯想起渾濁的水中的蝌蚪,又讓人想起食之無味的蠟燭,不乾淨而又無味的印象使人不想入口,所以導致無人問津,銷售量極差。
於是該品牌專門負責海外業務的出口公司公開登報懸賞350英磅( 價值相當現在的數十萬台幣 )徵求譯名。當時身在英國的一位上海教授蔣彝,便以“可口可樂”四個字擊敗其他所有對手,拿走了獎金。
現在看來,這個翻譯堪稱經典。可口可樂,一直被認為是廣告界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還比英文更有寓意。更關鍵的一點是,無論書面還是口頭,都易於傳誦。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4/1/17 下午 05:22:14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