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世多智欽·龍洋仁波切
開示
今天晚上我們講一下皈依的戒律。其實皈依戒的細節有很多,現在只是粗略地講一下。在場的都是皈依弟子了,大概知道一下最好。
第一條,不殺生,不能故意殺害生命。有計劃和行動的殺害行為,才叫殺生,無意當中殺死的不算。比丘戒所說的殺生,對象是指人,而皈依戒所說的殺生,物件包括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因此,吃飯、走路、坐車的時候,都要注意。比如,吃飯的時候就很容易造成殺生。為了吃一頓好的,就點一些鮮活的動物,使它們因你而被殺,這是千萬不能做的!你們想想,自己的生命有多麼尊貴,如果別人要把你殺來吃,你的心情會怎麼樣?雖然動物的大小不同,但感受是一樣的。它們也會痛苦,也會恐懼,也會生氣。它們會想很多,前因後果都會想:"我什麼時候得罪他了?我做錯了什麼?這個地球是大家共同的家園,我沒有占過他的地盤,也沒有用過他的任何財產,他為什麼仗著實力來殺我?"就這樣,仇恨在它心裡產生了。殺了它以後,你會產生一個很大的業障,同時這個動物也會墮入地獄,因為它是在仇恨中斷氣的。所有在仇恨中斷氣的生命都會墮入地獄。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要注意!
第二條,遇到生命危險也不能放棄信仰。你的信仰是什麼?佛教。粗略地想,大家都會認為:"我不會,遇到生命危險也不會放棄自己的信仰。"但有時候很難做到,不要說生命危險,就是出現一個利益上的衝突,你都會放棄。舉個例子,你的上師是龍洋活佛,你的信仰是佛教,在單位上,一個不信佛的領導來問你:"你信佛嗎?"你肯定會說:"我不信!"這就是放棄了自己的信仰,就這麼簡單。再比如,你去一個比較隆重的場合,受到大家關注的時候,你知道他們對你信佛有負面看法,當他們問你:"你信佛嗎?"你有可能說:"我不信!"這就是利益導致的問題。所以,師兄們要仔細想想,你能做到嗎?每一次皈依的時候,我都會很認真地問:"你能做到嗎?"你也會很乾脆的回答:"我能,我能做到。"說這句話之前,你考慮過你的回答沒有?如果有一天,一群人要殺你,比如說外道,對你說:"如果你放棄佛教,加入我們,就不殺你。如果不放棄,就殺了你。"真的要殺你的話,你會怎麼選擇?你有可能說:"好好好。"不僅捨棄了佛教,還會加入別的宗教。像我這樣的就有可能這麼做,我很瞭解自己。如果生在戰爭年代,我肯定是個叛徒,因為我很膽小。所以,每時每刻都要提醒自己:必須有一個堅定的信心,我絕對不做這種事情!就像汽車要加油一樣,我的信心每一天都要加油。上師問你會不會放棄自己信仰的時候,你說過"我不會",你也想過"我不會",但如果從此以後就忘了,那就沒用了。每天都要想到:我是向上師宣誓過的,我不會放棄自己的信仰,這一點我一定要做到!不過是死一次嘛,人反正是要死的,死的方式不同而已。當然,並不是每個弟子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隨時都要有準備。
第三條,恭敬僧眾。你既然皈依了僧寶,那麼所有穿僧衣的,不管是漢傳、南傳,還是藏傳的僧人,見到了都要恭敬。你不一定要去供養他、伺侯他,但是心裡要恭敬他。不要以不太好的感覺去看這些僧人,這對你自己不好。也不要用不太好的語言去說他們,這樣會折損你的福報。他們穿上這身衣服,就代表了三寶。他們的內心怎麼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但外在就是佛的形象。我們至少得尊重這身衣服。所以,不能罵他們,不能打他們,也不能坐在他們的前面,應該恭敬他們,這是我們皈依的戒律。恭敬佛,就要恭敬經書,包括黃顏色都要恭敬,這是佛的顏色,不能隨意去踩,也不能隨意去坐。文字是佛的化身,只要有文字的東西,不管是漢字還是藏文,都不能用在不乾淨的地方。因為這些文字,我們懂得了佛學知識,沒有文字,我們無法知道這一切。
我們的"助伴"是誰?是僧眾。皈依的那一天,你說過:"我不會信外道。"外道,我們不評論他好與不好,這個跟我們沒有關係。但是,我們的戒律是什麼?最好不要和外道的人接觸,不在一起吃飯,不住一個房間,不和他們多說話。戒律是這樣規定的,但現在要做到真的很難,誰知道哪個是外道?其實除了佛教以外,都是外道,我們的周圍,全是外道,沒辦法不跟他們說話。只要我們不去信仰,不相信他們的話,就行了。千萬不能有一點點覺得:"哦,他說的有道理。"這麼一想,就犯戒了。
當你去一個地方,路過經堂,或者看見佛像時,至少得作個恭敬的姿勢,因為它們是佛的代表。你皈依了佛,如果不恭敬他的代表,等於不恭敬佛。所以,至少心裡要恭敬,要低個頭,這是佛弟子須要做到的。
有的人理解得很片面:"信佛的人不是講平等嗎?應該全都一樣恭敬,不能有分別念嘛!"因此到處跑,見到穿僧衣的人就拜,見到穿僧衣的人就供養,見到穿僧衣的人就皈依。其實他理解錯了,恭敬不等於必須當他的弟子,你得考慮自己的容量。每一位大德都很好,每一種法門也都很好,但是你自己的容量、時間和實力夠不夠?要考慮好,算個賬,不要漫無邊際、像瘋狗一樣到處亂跑。很多弟子認為,有一百位上師,很了不得。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一百位上師是怎麼皈依的?藏傳佛教的皈依是四皈依,把皈依上師放在第一位。想一想,皈依第一位上師的時候,你有沒有說過"我把身口意供養給你",也就是送給你,靠你了。說了這個話,你再去皈依第二位上師的時候,是捨棄了前面的,還是欺騙了後面的?兩種都不對吧?上師再多,如果捨棄了一位,就相當於把所有的上師都捨棄了。捨棄一位上師,還會有第二位上師嗎?欺騙下一位上師對你有好處嗎?只會給你帶來業障!簡單分析就知道不對,為什麼還要找那麼多上師呢?你是不是有點不信任前面的上師?你可能下意識有一點點想法,認為:我還需要一個上師,可能這個上師比那個還要好。這個時候,你就放棄了上師,甚至有可能放棄了信仰。
藏傳佛教中,有的大德有多位上師,這是為什麼呢?有可能是在自己沒有想到的情況下,上師讓他們這樣做的。比如,我推薦哪個弟子去皈依某位上師,他本身沒有這個想法,但是為了尊重我,為了聽上師的話而去皈依。還有一種情況,因為要研究佛學,所以每位上師的教言都得瞭解,如果沒皈依,上師不會傳,不會全部告訴我。帶著這種發心去皈依的,和你一樣嗎?你研究了什麼?你研究佛學,有什麼著作,別人聽說過沒有?那些有一百五十位上師的漢族弟子,沒聽說他寫過一本對佛教有用的書。這種弟子,從來沒有聽說過他請示了前一位上師:"我要去哪裡?"大德們是怎麼做的?是得到開許以後才去的。我們用常理來分析一下,就算在一所一般的學校,你要換學校,需不需要跟學校的領導和老師說一聲?如果不說就換,你的行為算什麼?你上學的時候,同時上一百個學校,行嗎?有的人說:"上師越多越好。"在學校裡,專心跟著一位對我們有幫助的老師學習好,還是跟一百位老師,今天聽一位講,明天聽另一位講好?每位元老師的思維方式不同,角度也不一樣,會把你搞得暈頭轉向。這些他們為什麼不考慮呢?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把修行當成一回事兒。就是做一個樣子,搞得懂也可以,搞不懂也可以。但他上學的時候,因為直接牽涉到後面的飯碗問題,他會很認真。現在很多人目光短淺,只看這一世,不管下一世去哪兒。就像現在的生態環境一樣,所有的礦產全部被挖光。這一世吃飽就行,下一代怎麼樣我不管,千萬不要這樣!
皈依的這些戒律,小的細節也一定要注意。比如,你不聽上師的話可能就會破戒。上師的語言代表法,你放棄了上師的語言,就等於放棄了佛法。我們經常想:"唉呀,我修了兩年、三年、四年,但仍然沒有進步,還是跟以前一樣,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些。你根本就沒有做好,能有進步嗎?你一邊燒火,一邊倒水,當然不可能有進步。所以,這些戒律千萬要注意。
再說說關於酒的問題。無論在什麼戒律下,酒都是不能喝的。為什麼呢?釋迦牟尼佛親口說過:"只要哪一個佛弟子喝一滴酒,我不是他的上師,他不是我的弟子。"你喝酒,那你根本就不是佛門弟子。你自己認為是,但其實不是,佛陀早就把你開除了。唯獨在密法壇城裡,需要用一些特殊原料的情況下,你才可以喝。比如,接受薈供品時,不是為了喝酒而喝,是為了成就;而你自己喝酒時,是為了滿足欲望,兩者的發心完全不一樣。有一些師兄會說:"為了工作,沒辦法不喝酒呀"。這樣的理由說了很多。這個時候我心裡想:"你不是說過,付出生命代價也不會放棄信仰嗎,怎麼因為一口酒,就放棄了?"但他似乎覺得是很大的理由,跟我說:"上師,我要工作呀,領導叫我喝酒,我沒辦法!"這個不是放棄信仰嗎?釋迦牟尼佛的話都放棄了,還有什麼不能放棄的呢?但是我也不好說什麼,只能說:"唉呀,這個確實有點困難,你要生存的嘛。"其實按道理來講,進入了佛門,哪怕你的頭掉下來也不能喝酒。在漢族弟子中,這類說法很多的。如果"沒辦法"的時候,什麼都可以做的話,那還守什麼戒呢?
還有,不要抽煙。煙是魔加持過的東西,不僅會污染壇城,還會污染氣脈。煙抽多了,你的所有氣脈都堵塞了,到時候上師想超度都超度不了。煙熏過的地方,你自己也許看不見,不知道污染了多少尊佛,罪過是不可想像的。據一些大德用神通觀察,抽一支煙,等於殺死了十八個人。對於密法弟子而言,你的整個身體就是一個密宗的壇城,文武百尊就在裡面,你卻用煙來熏他們,這是非常不應該的!
皈依戒裡面沒有突出地講煙和酒,可能是覺得沒有必要專門講。煙不能抽、酒不能喝都不懂,那算什麼佛弟子?師兄們要細心地考慮,如果沒有做到的話,要懺悔!念百字明,以悔改的心去懺悔。皈依以後,就不能像騙人那樣,今天說"我錯了,我錯了",第二天又犯,然後又說:"我錯了,我錯了",第三天又犯了。這不是跟小孩做遊戲一樣嗎?其實,真正守戒律的弟子不會有什麼外道朋友,但我懷疑,有些佛弟子,只要外道的弟子能給他帶來一些利潤,就會成為朋友。不用很多,一個月一萬塊錢,很可能就成為朋友了。仔細想想啊,師兄們,我們對得起佛嗎?我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佛的弟子,皈依了佛,宣誓過,但是做到了嗎?
2012年開示于成都
成都弟子校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