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機失蹤戳破國家泡沫/林瑞源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2014-03-22 09:47
搜尋失蹤的馬航MH370客機行動已經進入第14天,如果單靠馬來西亞,沒有各國的援助,不敢想像今天會是怎樣的局面,可能還繼續在南中國海瘋狂的搜索。
兩名伊朗人使用假護照登機,是國際刑警揭發的;大馬軍用雷達在8日凌晨探測到不明飛機,是美國協助鑑定是MH370;在機長查哈里家中起獲的飛行模擬器,部份關鍵物件也必須移至美國分析。
在最新的進展中,是澳洲通過美國商用衛星圖像,在南印度洋發現疑似飛機殘骸的物體。
可以這麼說,大馬在這起客機失蹤事件,能夠做得並不多,而且還出現協調混亂和延誤的情況,這徹底暴露我們的不足。這樣的條件,將讓我們難以達致先進國目標。
但是,我們向來缺少自我檢討和反省的能力,只會一直否認外界的批評,比如前首相馬哈迪就抨擊外界,特別是外國媒體經常挑起我國搜救行動執法單位的錯誤。
在客機失蹤後,輿論普遍認為首要工作是找回客機,檢討和問責的事情日後再談;也有人把國家放在首位,要求人民團結一致,先讓國家渡過眼前的難關。
不過,沒有反省和改進的能力,在搜索失蹤客機的過程中會持續犯錯,讓國家面對更多的責難。而且,為何不能在尋找失蹤客機的同時,也糾正錯誤的管理?兩者是可以並行不悖的。
乘客能夠使用失竊的護照順利登機,是機場安檢出現漏洞;缺乏科技人員分析數據,顯示教育制度不完善;資訊混亂、不協調,反映管理方式落後。這些弱點可能源自僵化的體制、思維及文化。
大馬的民族主義高昂,這有政治因素,也有民族的感情。大馬是在1992年重奪湯杯,從那時起“馬來西亞能”的口號就響徹雲霄,在大馬政治人物看來沒有甚麼是不能的。原本自我激勵是好事,但缺乏能力、盲目自信,就會自我膨脹,疏於自我管理。
1998年,馬哈迪採取資金管制的鎖國政策,讓馬幣不再動盪,也讓國家再一次迴避了改革,更加深了“大馬能”的自信,仿佛實現了“大馬是發展中國家楷模”的官方說詞。
而我們確實“幸運”,因為有石油的財富,可以進行馬來西亞式的管理,減緩對外的競爭。
但過於舒適的生活,麻醉了大家的神經,管理開始鬆懈,競爭力也下跌,這可以從各種國際排名中獲得證明,譬如2011年國際數學與科學研究調查(TIMSS)指出,大馬在59個受測試國家中,數學及科學成績是下滑最多的國家。
儘管各領域的水平下跌,不過政治人物只關心權位,熱衷於政治角力,讓人民深陷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
如果沒有這起航空災難,我們可能會繼續沉醉在“國家的成就”中。政府考試的成績一年比一年好,國家經濟成長也至少有5%,但是這個危機卻殘酷的告訴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們必須向新加坡和澳洲等國家學習。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說,客機失蹤事件鞭策新加坡各機構和政府機關自我反省,思考能夠從中吸取甚麼經驗。因為有危機意識,才推動獅城各單位進行評估檢討,採取措施強化航空系統。
澳洲在發現可疑碎片後,總理阿博特立即向國會呈報,澳洲海事安全局也馬上召開記者會,這才是處理國際災難所應有的透明度。
如果這起災難是發生在日本,日本政府早就向國際社會道歉了,但我們卻缺乏同理心,比如使用粗糙的手法,處理中國乘客家屬硬闖新聞發佈會現場的事件,再次打擊國家形象。
政府要促使經濟轉型,成為高收入國,就必須吸引大量的外資和旅客,但我們能給予外國人安全的保障嗎?我們是否遵循普世價值觀,重視生命?
現在距離揭開客機失蹤的真相還很遙遠,我們必須更謹慎的應對,為過往的錯誤做出彌補。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