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本土,一生伏首拜陽明
【傳奇】
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本土,他率領裝備處於劣 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 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由於他在戰爭中的優異表現,日本天皇任命他為海軍部長,將他召回 日本,並為他舉行了慶功宴會。
在這次宴會上,面對著與會眾人的一片誇讚之聲,東平鄉八郎默不作 聲,只是拿出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有七個大字:
【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
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出生在浙江餘姚,大凡成大事者往往 出身貧寒,差不多就是慣例了。可惜王守仁先生的情況恰好完全相反 。
王守仁家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十分有錢,而且他還有一位非常有名 的祖先___王羲之。
王家的先輩們大都曾經做過官,成化十七年(1481)
,十歲的王守仁離開了浙江 ,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為他的父親王華考中這一年的狀元。
這下子王華的責任感也大大增強,畢竟老子英雄兒好漢,自己已經是 狀元了,兒子將來就算不能超過自己做個好漢,也不能當笨蛋。於是 他請了很多老師來教王守仁讀書。
十歲的王守仁開始讀四書五經了,他領悟很快,能舉一反三,其聰明 程度讓老先生們也倍感驚訝,可是不久之後,老師們就發現了不好的 苗頭。
據老師們向王狀元反映,王守仁不是個好學生,不在私塾裡坐著,卻 喜歡舞槍弄棍,讀兵書,還喜歡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寫一些莫名 其妙的東西,有詩為證:
山近月圓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於天,
當見山高月更闊。
在先生們看來,這是一首荒謬不經的打油詩,王華看過之後卻思索良 久,叫來王守仁,問了他一個問題:
「書房很悶嗎?」
王守仁點了點頭。
「跟我去關外轉轉吧。」
王華說的關外就是居庸關,敏銳的他從這首詩中感覺到一種難以言喻 的玄妙,他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這個兒子非同尋常,書房容不下他 ,王華便決定帶他出關去開開眼界。
這首詩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這也是他 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山和月到底哪個更大,這個十二歲的少年用他獨特的思考觀察方式, 給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他的這種思維模式,後世有人稱之為辨證法。
以上內文《明朝那些事》
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本土,他率領裝備處於劣
由於他在戰爭中的優異表現,日本天皇任命他為海軍部長,將他召回
在這次宴會上,面對著與會眾人的一片誇讚之聲,東平鄉八郎默不作
【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
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出生在浙江餘姚,大凡成大事者往往
王守仁家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十分有錢,而且他還有一位非常有名
王家的先輩們大都曾經做過官,成化十七年(1481)
,十歲的王守仁離開了浙江 ,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為他的父親王華考中這一年的狀元。
這下子王華的責任感也大大增強,畢竟老子英雄兒好漢,自己已經是
十歲的王守仁開始讀四書五經了,他領悟很快,能舉一反三,其聰明
據老師們向王狀元反映,王守仁不是個好學生,不在私塾裡坐著,卻
山近月圓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於天,
當見山高月更闊。
在先生們看來,這是一首荒謬不經的打油詩,王華看過之後卻思索良
「書房很悶嗎?」
王守仁點了點頭。
「跟我去關外轉轉吧。」
王華說的關外就是居庸關,敏銳的他從這首詩中感覺到一種難以言喻
這首詩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這也是他
山和月到底哪個更大,這個十二歲的少年用他獨特的思考觀察方式,
他的這種思維模式,後世有人稱之為辨證法。
以上內文《明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