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現狀】
要個孩子咋這麼難
34歲的劉女士在本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丈夫是某高校教師,在別人眼中她是個事業有成、家庭和美的幸福女人,然而其中的心酸甘苦只有她知道。7年前,她和 丈夫結婚後,商量著暫時不要孩子,先打拚事業,況且還要還房貸,有了孩子勢必會影響生活質量。在這期間由於避孕失敗,劉女士做過兩次人流手術,然而如今房 子車子都有了,事業漸趨穩定,父母也是一催再催,兩人從去年就計劃要個孩子。
於是丈夫戒煙戒酒,劉女士忙著健身,夫妻兩個積極籌備「造人」計劃,可是一年快過去了,劉女士的肚子始終沒有動靜,兩人這才著急了。前幾天,劉女士到醫院 檢查發現,兩次刮宮手術導致她懷孕的幾率微乎其微了。每每看到人家挺著個大肚子,在丈夫攙扶下緩緩漫步在街邊,劉女士總是投去羨慕的眼光,自己要個孩子咋 這麼難呢?
【數據】
不孕不育率達15%
同樣面臨生育難題的不僅僅是34歲的「高齡」產婦劉女士,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婦也面臨著這樣的尷尬。20年前,我國育齡人群中的不孕不育率僅為3%,處於全 世界較低水平。而如今,全國平均每8對育齡夫婦中就有1對面臨生育方面的困難,不孕不育率攀升到12.5%-15%,接近發達國家15%-20%的比率。 據今年8月底召開的2009中國不孕不育高峰論壇公佈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我國不孕不育者以25歲至30歲人數最多,呈年輕化趨勢。
而據婦幼保健院不完全統計,島城育齡夫婦不孕不育率高達15%,已經逼近發達國家的比率,也就是說每10對育齡夫婦中就有1.5對面臨生育問題,而在3年 前這個比率還在10%。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主任鄒淑花無奈地表示:「生育危機已經逼近了,5年後,當獨生子女一代面臨生育時,真正的危機就來了。」
【調查】
「求子門診」門庭若市
無論是走在街頭巷尾,還是端坐在電視機前,「治療男女不孕不育」的各類宣傳廣告總是進入了你的眼耳,讓人不自覺地產生一種誤會:這年頭哪來那麼多不孕不育的人啊?然而當你走進島城各大「求子門診」你才能真切感受到這一患者群體的龐大。
上午7時,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距離門診開門時間還有1個小時,然而長長的走廊裡已是人來人往,診室裡、長廊裡排起了長隊。當專家坐下問診時,已有近百號 人在外面等待了。「現在怎麼這麼多人不能生孩子啊?」一名30多歲的女子小聲嘀咕著,打量著來來往往的患者。「門庭若市」的場面同樣出現在青醫附院、市立 醫院等不孕不育門診以及一些專科醫院。
「我早上6點半就來了,先做了個手術,剛剛巡視了一遍病房。」上午9時30分,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主任鄒淑花來到專家門診,早飯還沒來得及吃就趕緊接診外 面排起長隊的患者。鄒淑花介紹說,10年前青島市婦幼保健院剛成立生殖醫學中心時,一年的門診量是5000人次,而今年到目前為止月門診量在 4000-5000人次,年門診量則達6萬人次,10年間漲了10多倍。
「市婦兒中心10年前在全市率先試行試管嬰兒手術時,一年僅為一百多對夫婦實施此項手術。而現在,每天的門診量有數百人。」鄒淑花告訴記者,2007年我 市有五百多對夫婦接受試管嬰兒手術,2008年人數增加到八百多對,試管嬰兒手術量每年都以近40%的速度增長。
【透視危機】
九成不育女性有流產史
在生殖專家鄒淑花看來,環境的污染、日益增大的社會壓力、快節奏、無規律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都是導致生育危機的原因。鄒淑花認為,大約40%的不孕不育是由男性引起,40%由女性引起,20%由男女雙方因素共同引起。
【女性:】
白領佔五成以上
「30歲前不想要,30歲後要不到」,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女性晚婚晚育,將生育孩子的時間選在30歲以後,30歲之前,為了事業和家庭,一次次放棄生 育。而到30歲之後,卻因婚後過度減肥、人流次數過多、工作壓力和環境污染等因素造成越來越多的女性遭遇「生育危機」,並因此造成家庭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