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在臨床當中遇到的一些案例,和一些實際的體會。首先我是 從二00二年開始行醫,那個時候剛把中醫學的理論和一些基本知識學完,用的方法就是針灸和草藥,來解決人們的疾病問題。我們都知道,人生病有三個原因,有 外在的,有內在的,和不內不外的。外在的是風、寒、暑、濕、燥、火,這是外在的原因;內在的原因是七情,也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不內不 外的就是飲食和生活起居。我當時用中醫學傳統的辦法,解決了非常多的這些人的疾病,但是我發現有一個問題,就是解決完疾病之後,通常都有一個尾巴沒法去 除,很難。後來我就一直思考這個問題,當時沒有接觸傳統文化,就是因為我自己的知識結構沒有那麼完備。當時沒有接觸到傳統文化《弟子規》這塊教育,後來在 一個機緣巧合下,我開始接觸傳統文化。我讀的第一本書就是《了凡四訓》,傳統文化方面的第一本書是《了凡四訓》,學會了一件事,那就是反省。首先從我自己 開始反省,因為你給別人治病,你自己還一身病的時候,你是沒法給別人治好的。也就是說,我們只有把自己內身心調整和諧了之後,你才知道怎麼為別人把身心調 整和諧。
我一開始習慣外求,比如說這個人病治不好,總是想用什麼方子,用什麼針灸,用什麼手 段,把氣血再調整好,把臟腑再調整好,後來發現徒勞無功。我接下來會給大家講,不是你吃多少保健品,找什麼高明的大夫,就能把病治好的;換句話說,你心態 不調整好,吃一噸藥都沒用。在這個時候我開始反省自己,我就發現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你把自己想明白了之後,你就特別容易把別人想明白。這實際上就是古 人的一句話,叫做「推己及人」,就是我們自己內心當中有障礙,這個障礙著我們跟別人溝通。我們醫生就是障礙著跟病人溝通,病人的痛苦你無法體會到,你也不 知道怎麼解決。在這個期間,我讀了很多中醫學的經典,還有很多古代醫家的著作。這些古代醫家,他們在著作裡邊都提到有一點,他說做為一個醫生,首先最重要 的根本就不是這些醫術,這醫術都是次要的。他說「德為醫之本」,就是一個醫生最重要的是德行,這個德行今天上午包括昨天,各位老師已經跟大家分享得很清楚 了。
德行有很多種體現,中國古人的說法,叫做「進與病謀,退與心謀」,什麼意思?就是進 一步跟病人思考,怎麼幫他解決問題,退一步反求諸己,然後靜下心來想疾病的治療,然後反求諸己,自己的內心。清代有個醫家,叫喻嘉言,他的著作《寓意草》 裡邊,講過一句話。因為喻嘉言是當時的一代名醫,皇帝曾經召他入宮,召過好多次他都沒去。他的醫術非常高,很多人跟他學習。他在著作的序裡邊講,很多人說 我這些醫術是從紙上得知,就是從書本裡邊學的,很多人認為我博聞強記,治療效果也很好,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他說真正的醫生是什麼?就是你遇到病人的時 候,你能靜下心來,深入體會到病人的痛苦,你真正能達到這個狀態的時候,你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反省了一下我自己。我一開始之所以治不好那麼多病, 而且到了後來遇到一個瓶頸,為什麼?我沒有進入對方的內心,對方的內心進不去,打不開這個鎖,你用多少藥都沒用。那是在二00四年的事情,我頓悟到這一點 之後,我就開始在我的臨床上開始實踐。下面我就跟大家逐一匯報,我實踐的一些結果。
「仁義禮智信」,第一個就是「仁」。我們都知道,仁義禮智信一共是五個方面,這五個 方面古人把它叫做五常,「三綱五常」的五常。「常」是什麼意思?常就是自然狀態,就是正常。昨天蔡老師跟我們講課的時候提到過,他說「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就是一個人,他知道正常狀態的時候,他是明智的,反過來,不知道正常,不知道自然規律是怎麼樣子,任意妄為,其結果就是凶災。凶災的一個體現 就是疾病,甚至會有一些絕症,我今天在講課裡邊會跟大家分享,實際上很多絕症,是我們的內心自己造出來的。
五常裡面頭一個就是仁,仁對應的五行是對應木,對應的四季是春天。我們都知道春天是 草長鶯飛的時候,也就是萬物生機勃勃的時候,它對應我們的心理狀態就是愛人。因為仁這個意思,就是愛人的意思,就是慈悲善良,能夠同情別人,是指的這個意 思。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個生也是指愛的意思,也是指仁的意思。養生、養生,養了半天養的是什麼?是生,大家注意是生,不是養死。生就是指的生機,生機就是 指的生機勃勃的力量,對應的臟腑是哪個?就是肝臟。請大家注意,這裡的肝,並不是西醫的肝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