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課
前面破除了虛空的常性,接下來再來破除時間的常性。
有的人可能有疑惑,我們現在又接觸不到印度當時的這些外道,為什麼還要去破除他們的邪見呢?這是因為,外道也在追求他們認為的解脫,也在試圖解釋世間的實相。只是因為他們的智慧與福德不夠,並沒有證悟世間的實相,沒有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因此,他們的各種見解,就代表了世間人對實相的各種邪見。修行人在獲得一地見道位之前,也許不一定明顯持有這些邪見,但是凡夫的心相續裡就會有這些邪見的種子存在,這就是遍計執著以及種子。因此,瞭解並破除外道的邪見,一方面是為了破除我們內心裡的邪見以及邪見的種子,另一方面是以此能了達甚深的緣起性空。所以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就來破時間的常性。
己二、破時為常物
以勝論師為主的外道認為時間本身是一個常法,從時間中又出生了一切紛紜的萬象。那他們這觀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來解釋一下。
他們說:在無情的器世界,到了春天自然百花盛開了,一到冬天自然萬物都枯萎了,這就是時間的作用,到這時間這些事情就發生了。山河大地整個的氣象、人的氣血的運行,乃至於疾病的發作,方方面面跟時間很有關係的,到了那個時間點上就會出現這種現象,沒到那個時間點就不會發生,差一天也不行。太陽東昇西落,整個宇宙的星體的運行有條不紊,到了某個時候就出現這樣的天文、地理。他們說:到這個時候就出這個東西來了;到那個時候就出那個東西來了,這不就是時間造作而成的嗎!
人的一生,也是受時間的支配。比如說,你在母親的胎裡多少天後長出五官、多少天後長出四肢、多少天的時候降生,還有人在多少天後長牙、多少天的時候會說話、多少天的時候開始發育、多少天的時候長出白髮、多少天的時候牙齒掉落,這都是時間安排好的呀!還有這一切的花果樹木,它什麼時候抽芽,又在什麼時候結果等等,外道說這都是時間安排好的,是從時間中出來了這一切現象的。所以他們這一類就認為時間是萬法的因,而且是一個常恆的因。
外道是從萬法生生滅滅的現象上,認定這是時間所起的明顯作用,所以下面聖天菩薩就首先來觀察這種作用,到底是怎麼回事。
若法體實有,卷舒用可得,
此定從他生,故成所生果。
難詞釋義
法:這裡特指時間。
卷舒用:「卷」是捲曲,「舒」是舒展,「用」是作用。
可得:可以見到。
此:指外道認為的實有、常性的時間。
他:指陽光、雨水、溫度等其他因緣。
頌文直解
如果認為時間有實有之體,理由是時間起到了使萬物在變異的作用。但是實際上,萬物的變異,明顯離不開種種的因緣,可見外道所謂的時間,必須依賴這些因緣,才能起到作用,所以說時間必定是從這些因緣中產生的,這樣時間就成為了這些因緣的所生之果,因此時間不可能有常性。
釋義
勝論師等外道,看到了四季等等的無常變異,他們沒有繼續觀察,很快就得出了一個結論,說四季等變異,是實有的時間在操控著的結果。
承許時間有實體的原因,就是第二句「卷舒用可得」。意思是說:假如說時間這個法的體是實有的話,那麼這一切萬物的舒和卷的作用就可以看到,可以得到。萬物的生長、滅亡,這是以卷舒代表兩個現象:舒是開敷的相,一切都盛開了、都出生了,這叫「舒」;
這些都凋零了,都萎縮了,這叫「卷」。春夏秋冬有各種各樣的相,歸攝起來就放在卷和舒這兩個裡頭。他們說這些卷舒隨著時間而不斷出現的原故,這就是有實有的時間,是這樣的。
如果深入一點觀察,就會發現,萬物在四季的變異,全都是雨水、氣溫、陽光、泥土、人工等等的因緣的功勞,沒有這些因緣,時間還是一事無成。春天應該萬物復蘇,但是如果氣溫過低,那麼剛長的芽都會被凍死;夏天應該鬱鬱蔥蔥,但是如果長時間乾旱缺水,植物就會被晒得乾枯、死亡;在秋天、冬天裡萬物應該衰敗、枯寂,但是到種蔬菜的暖棚裡去看看,就能看到和外面完全不同的,生機勃勃的樣子。
有情的生老病死,也都是以異熟因為主因,空氣、水、飲食、住宅等為助緣,而產生的現象,這同樣和所謂實有的時間沒有一丁點的關係。
所以這樣來看,就知道根本不存在一個實實在在、恆常的時間。所謂的時間,是人們根據雨水、氣溫、陽光等的變異,劃分出了大致的階段,並對不同的階段假立為春夏秋冬、年月日時而已。因此時間僅僅是一種籠統的名稱,也就名言,並不實有存在。而且,在各個假立的時間段裡,陽光、氣溫、雨水等的不同相都在一刻不停地發生著變異,所以時間也只是一種相續,並不恆常。
勝論師等繼續想,如果四季變更不是時間明顯的作用,那就必定是時間潛藏的功能。只要陽光、氣溫、水、泥土等外緣聚合,這種潛能就會被觸發,萬物就會產生發芽、生長、結果、凋零等等的現象。
下面這一頌,就來破除時間上潛藏的功能,來顯示時間無有常性。
若離所生果,無有能生因,
是故能生因,皆成所生果。
頌文直解
因果是互為觀待的緣故,如果脫離了觀待的所生之果,就不可能安立能生之因。被認為是能生因的時間,因為需要其他的緣觸發,才能發揮潛藏的功能,因此實際上都成為了觀待其他緣才有的所生之果,所以時間必然無有常性。
釋義
勝論師認為,時間起作用的潛能是一直都存在的,並且遍於一切處。
對此,聖天菩薩在前兩句指出,因和果是相互觀待的,沒有獨立的因果。也就是沒有不觀待果的因,也沒有不觀待因的果,因不會自己成立是因,果不會自己成立是果,要觀待於果才叫做是它的因,要觀待因才說是它生的果,這叫做觀待。就像父親跟兒子一樣,一定要觀待他的兒子才叫父親,兒子都沒生叫什麼父親呢,世界上哪有沒兒子的父親的;同樣地,觀待父親才叫兒子,都沒父親哪裡有可能生出兒子呢!因和果之間就是這樣觀待的。因此,不能沒有根據,就認定時間具有各種生果的潛能。
反過來說,假如時間真的是萬物之因,恆時具有一切的功能,那為什麼不反過來,在春天發揮使萬物凋零、秋天使萬物復蘇的潛能呢?。
勝論師回答說,這是因為時間的潛能,還需要陽光、氣溫等等其他因緣的觸發,只要這些因緣具足了,時間相應的功能就可以發揮出來,因此,時間依然是萬物生住異滅的根本原因。
對此,聖天菩薩在後兩句指出,這樣來說,時間就完全受這些因緣的控制,而無法自主,因此,被認為是能生因的時間,就變成陽光、氣溫等其他因緣的所生果了。因緣一變,時間就不得不變,因此所謂的時間,就根本不可能穩定,不可能具有常性。
接下來,聖天菩薩繼續從能生因必定要變異入手,來破除時間的常住。
諸法必變異,方作餘生因,
如是變異因,豈得名常住。
頌文直解
另外,不管什麼法,必須能夠變異,才能作為產生其他法的因;而這樣在變異的因,又怎麼能被稱為是常住的呢?所以時間如果是能生萬法的因,則必然無有常性。
釋義
偈頌前兩句說,任何一個法,只有逐步發生轉變,才能產生出所生果來。凡是稱為因的法,它決定是導致了果,沒導致果是不能稱為因的;凡是果的法,它決定是從某個因素轉變而來的,所以叫做因果法。種子不可能不變的,種子不變那還叫種子嗎?
比如一顆松樹的種子,只有不斷經歷發芽、生根、長出枝椏等等的變異,才能變成松樹。而且在這個過程之中,每個階段,都完全不同於前一階段。剛開始是一顆小小的棕色的松子,慢慢長出嫩白的芽,長成了青青的小樹苗,再到最後變成墨綠的參天大樹。松樹在這些成長階段中,樣子都不相同,大小、色彩也發生了巨大的差異。而如果松子一開始就保持常性,那後面一系列的變異就都無法發生了。
偈頌中的「諸法」,就是任何一個法,它一定要變異,要有它形態的變異,才能做為其他法出生的因。猶如米肯定在變,才能做成飯一樣。米如果都從來不變,你能做成飯嗎?這不可能的事情。再比如,你的腳不挪動,你能走得了路嗎?同樣,這一切的萬法只有在變異,才有果上的相出來。
那麼勝論師所認為的時間,也是同樣,如果它要能產生萬物,它就必然要變。所以偈頌的後兩句說,時間一變,它就不是原來的時間了,就失去了常性。所以說,像勝論師認為的那樣既能產生萬法,自己又穩定不變的時間,完全是自相矛盾的,是不可能存在的。
又有人認為,時間是一種自然因,它常住、遍滿一切處。說時間是自然因,是因為它不需要其他因素的參與,能自然地生果。所生的果也屬於自然的時間,但自然因的時間是常的,而自然之果是無常的。
聖天菩薩繼續對此進行遮破。
若本無今有,自然常為因,
既許有自然,因則為妄立。
頌文直解
如果說一切果都本來沒有,後來才產生,並且是以恆常的自然的時間作為因,既然許可這些果是自然而有的,那麼時間這個恆常的自然因就是虛妄安立的,並不存在。
釋義
偈頌的前兩句是闡述外道的觀點。後兩句是遮破。
「自然」的意思就是不須要觀待任何法,因此,稱「自然」為因,其實實際上就是沒有因,是不需要觀待因的意思。
內道說,如果時間是常性的法,它就不可能出這一切法。對方說不是這樣的。他說時間是亙古不變的,時間沒有任何變動的,過去也是時間,現在也是時間,未來也是時間,沒有變動,時間就是常的,只是在這些時間點上,自然就會出這些東西的。所以「本無今有」,本來沒有這些花,現在有了這些花;本來沒有這個小孩子,昨天他生下來了等等。這各種的法都是自然為因,自然就出來了。
而實際上呢,既然承許有個自然的東西,從它那裡這些東西自然就出來了,就是不須要觀待什麼就出來了。那樣的話:「因則為妄立」,也就是因僅是虛假安立的,其實沒有因了。
你說這個東西是那個東西的因,就一定要依仗他,不自由的,就是一定要這些條件限制它才出這個東西的,這叫觀待。而你現在說不須要觀待,是無因的,既然是無因的,那你還說什麼自然的時間是因,這就不合道理。
因此呢,你是說自然,就叫因,其實實際上就是沒有因,就是不觀待因,那麼這因呢就是虛假安立了。
外道的問題在於,自然與因是相違的,猶如水火,是自相矛盾的。因為既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那麼就不需要因,既然需要因,那麼一切法就不會自然而然、任運地產生。還有,既然時間這個自然因是常住的,那麼前面已經證明,它將無法生果。而如果說自然因需要眾緣的幫助,才能生果,那麼實際的能生因,就是那些眾緣,與什麼自然因等常法沒有任何關係了。
最後聖天菩薩用因相與果相應該相同,對遮破時間的常性進行總結。
云何依常性,而起於無常,
因果相不同,世所未曾見。
頌文直解
總之,因相與果相各不相同,也就是說,依於常性之法,怎麼可能生起無常法呢?因的常相與果的無常相完全不同,這種情況在世間上也是根本都不可能見到的。
釋義
前兩句是說,如果說時間是常,又生出了各種生滅相的果,那就有一個嚴重的過失:怎麼會依於一個常性的因,而出來一些無常的果呢?這就成相違的法了。
為什麼呢?你這個一樣的因一直都存在的話,應該一直有一樣的果出來呀。比如說:這個豆種的因都一直在,就應該一直出豆子嘛!但是這塊地出豆子,那塊地出辣椒,醫院裡還在生下小孩,這些果都不相同啊!
又比如,能不能從沙子裡面出一個小孩呢?這就不能。因為沙子是無情的,根本不具心識的法,小孩他是有心識的,再多沙子堆起來也不可能的。能不能從造作了一個善就掉到地獄裡去啦?這也不行,因為你造善是安樂的因,它出安樂的果。能不能我現在起了煩惱還很輕鬆呢?這也不可能,煩惱剛剛一起來就是染污的相,它出來的果相怎麼可能是非染污呢!
後兩句是說:因是常的相,果是無常的相,這樣因和果的相不同的話,世間從來沒看到過。換句話說:就是一切的因和果之間有隨順的相,因和果完全符順,這才是無欺的因果律,你如果是常的因就應該生出常的果來。
這以上破除了時間是實有、常性的。那麼什麼是時間正確的含義呢?一、時間是不相應行法,也就是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的一種現象。二、時間也可以理解為相續,即是一系列變異的剎那法的相續。三、時間也是一種假立法。彌勒菩薩在《辨中邊論頌》中這樣說:「因果已未用,是世義應知。」(「世」就是時間的意思。)偈頌是說,如果一個法的果已經消失,那就叫過去;因已經消失而果尚未消失,那就叫現在;因與果都還沒生起來,那就叫未來。可見時間是對無常變異的因果法的一種名言假立,可以小到剎那,也可以大到三大阿僧祇劫等。
總之,時間不可能是常性,也根本不是萬法的能生因。
中觀四百論4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TSsxrKrqk&list=UUrgQri5x_n_CPMT4nACjgPQ&index=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