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入中論自釋08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您是本帖的第 109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入中論自釋08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解脫之門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業餘俠客
文章:320
積分:4245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3年9月10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解脫之門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入中論自釋08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八課

下面駁斥承許依他起有自性的觀點:

有許依他起有自性,依他起之空性以無能取所取為相,如無常性等不可說為一性異性,若如彼意,則當說唯以空性令諸法空,非自性空。

有些宗派認為,依他起識是實有的,空性指的就是依他起識上沒有能取所取。所以依他起識上沒有常性,也沒有一性和異性等等。按他的觀點來看,也成了唯一由空性使得諸法空,而不是諸法自性空。

對方認為,所謂「依他起」就是指依於前面因緣而起的識。而且在識以外沒有單獨存在的外境,也就是心和境不是別別的兩法。就像夢境一樣,本來是不二的一個識。這樣既沒有所取的心外之境,也就沒有觀待所取的能取之心,總之,在依他起識上面沒有能所二取。但這種無二取的依他起識卻是實有的。

我們一觀察就會發現,對方的觀點也會招致前面所說的過失。因為對方認為的依他起識是個實法、不空的法,而聖者在根本定中卻見到了萬法皆空。這樣一來,也就成了以見空性令諸法空,而不是諸法自性本空。

下面引用教證來說明這個問題:

《四百論》云:「願我得涅槃,非不空觀空,以佛說邪見,不能得涅槃。」

《四百論》中也說到:願我證得涅槃的時候,並不是將不空之法觀為空性,而是證得本來空性,因為佛說以邪見不能得涅槃。

意思是說,所謂的輪迴,並不是指裡面有各種各樣實有的法,非常可怕,所以乾脆我用空性的炸彈把這些實有的法全部炸掉,然後我就證得涅槃,徹底清淨了。而是像進入迷夢一般,在迷亂的心識前會虛妄地見到各種幻生幻滅的相,但這些虛妄的相本無生滅。就像從迷夢中醒來一樣,本無生滅的實相現前,對此稱為涅槃。

《中論》亦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佛陀宣說空法,就是要讓人遠離有此、有彼等的見,體會到萬法本來無自性。如果有人認為空性本身實有存在,那麼對於這些人,就再沒有能調化他的方法了。猶如藥變成毒一樣了。

問:以無勝義生故雖破自他生,然色受等法是現比二量所得,應許彼等之自性是從他生。若不許爾,如何說有二諦,應唯一諦,故定有他生。

有人問說:由於沒有勝義生的緣故,雖然破了自生和他生,但是外在的色法、內在的感受等等,這些是依靠現量和比量能夠得到、能夠成立的法(其中「現量」,比如以根現量能夠了別各種色法,以自證現量可以知道自己的苦樂感受等等。「比量」,像是能夠依靠見煙而推知有火等)。所以應該承許內法、外法的自性從他所生。

如果不承許他生,那麼,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切由因緣所生的法都不可得,也就是一切見聞覺知的境全部都沒有了。如此一來,整個世俗諦也就沒有了,又怎麼能說有二諦呢?應該只有一諦。既然有二諦,就決定有他生。

答:此實如是,於勝義中非有二諦。

我們回答說:的確如此,在勝義中沒有二諦。

勝義之中一道清淨,只有正覺。所謂的二諦只是針對凡夫來說,將凡夫見聞覺知的一切事物稱為世俗諦,對於這些法的實相就安立為勝義諦。

這就好比針對有眩翳的人而言,他眼前出現的狂花、蒼蠅、毛髮等等,把這些欺誑的相叫做世俗,它們的本性叫做勝義。但是真實之中,狂花和無狂花、毛髮和無毛髮決定都不存在。以狂花本不存在,無狂花是觀待狂花的安立,因此都不是實法。毛髮等,依此類推。

經云:「諸苾芻,勝諦唯一,謂涅槃不欺誑法。一切諸行皆是虛妄欺誑之法。」

佛經中也說:勝義諦唯一,也就是指涅槃不欺誑法。一切諸行都是虛妄、欺誑的法。所以在勝義中根本沒有這些假法,只有一諦,就是諸法的究竟實相,再沒有其餘的諦。

所謂「行」,是遷流的意思,指的就是因緣所成的有為法。因為有為法的世界就像一條河流那樣,遷流不息,始終沒有停止,所以用「行」字表示。世俗中的一切法都是因緣所作,也就意味著全都沒有自性,只是無而現的一幕幕假相而已。

所以我們說人生如夢,世俗顯現都是欺誑的法,無論是見到什麼、聽到什麼,或者是接觸到怎樣的人、事、物,這一切無不具有欺誑性。等你到夢醒的那一天才會真正明白,原來那麼漫長、痛苦的生死流轉都是冤枉的!我是被這些假相欺騙了,才白白受了無量劫的苦。我曾經是那麼的可笑,那麼愚癡的死死追求……

下面講到,雖然在究竟勝義之中,一切萬法都是二諦無二的法界本體,但是由於眾生暫時不能真實通達,所以首先以勝義中無和名言中有的方式分別安立二諦,之後再開顯二諦無別的本性。既然如此,世俗諦應當如何來安立呢?下面自釋中說到:

以世俗諦,是悟入勝義諦之方便故,不應觀察自生他生,應如世間規律而許。

世俗諦是悟入勝義諦的方便,所以不應該觀察世俗諦的法是自生還是他生,應該按世間規律來作承許。這是為什麼呢?

頌曰:

設若觀察此諸法 離真實性不可得

是故不應妄觀察 世間所有名言諦

如果以理觀察這一切的萬法是自生,還是他生,那麼結果除了真實性外一無所得,不可能得到自生、他生等的體性。所以不要去觀察世間所有名言諦,就在這世間名言裡面按照它的規律,也就是無患根識所許的法,來進行說話、辦事等等。

謂若觀察此色受等法,為從自生?為從他生?離勝義不生不滅之性外,別無其餘生等可得,故當不觀自他生等,唯如世人所見,由此有故彼法生等,是令世人悟入之門,故當受許。

意思是說,如果觀察外的各種物質,內的感受心識等的法到底是怎麼來的?是從它各自的自體中生,還是從他體的法中出生呢?結果觀察下來,除了勝義不生不滅的法性外,再沒有別的生等可得了(因為勝義唯是無生無滅的法性,沒有毫許法的存在,所以真正去觀察的時候,得不到生等的戲論法)。所以應當不必觀察是自生還是他生等等,唯一按照世間人(無患六根)怎麼見就怎麼說。因為世俗諦中所謂「由此法有故,彼法產生」等的規律,是使世間人悟入真實義的門徑,所以應當按照這樣來接受、承許。

「由此有故,彼法生」的意思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說的就是整個世間萬法的緣起律。人們憑著這樣的規律來進行取捨、修行,就能夠趣入勝義諦。例如,一個人趣入修行,從一開始就要認識善惡因果的規律——由此善業生彼樂果,由此惡業生彼苦果;進一步就是,由此惑業,得此三界果,離此惑業,得彼涅槃果……像這樣,整個解脫道的修行都離不開緣起律。遵循這個規律如理進行取捨,就能逐漸往解脫、成佛的果地上趣入。相反,如果一開始還處在世俗諦當中,就否認善、惡,否認因、果,否認三世輪迴等等,就會落到斷見的深坑裡面。這跟世間邪見認為的沒有前世、後世,沒有因、果,沒有作用等就沒有差別了。這樣一來,肆意妄為、無惡不作的後果也會出現。

如聖天云:「如於蔑戾車,餘言不能化,如是世未知,不能教世間。」

聖天菩薩也說:對於邊地的野蠻人,用其他語言無法教化,必須要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才能進行溝通、教導等等。同樣的道理,在世間教化眾生,如果直接宣說世人根本聽不懂的甚深法義,就沒辦法對他們進行教化和救度。

所以佛來到世間後,一開始運用了各種的權巧方便,講了很多的譬喻、教法、因果等等,就是為了讓眾生能夠理解,從而接引他們逐漸趣入實相。

《中論》亦云:「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中論》中也說,如果不依靠世俗諦,就無法證入勝義諦,不證得勝義諦,就得不到究竟涅槃。

所以說,世俗諦是悟入勝義諦的方便。把握好世俗諦的修行,就會很容易趣入勝義諦。而一旦證得勝義諦,那麼虛妄分別等就會全部息滅,由虛妄分別所生的二種生死也會因此寂滅,從而現前究竟涅槃。

那麼,如果對世間名言做觀察,會有什麼結果呢?論中說:

若妄觀察世間名言皆當失壞。

如果非要去觀察,那麼世間名言都將失壞。

因為世間名言是在緣起上建立的,沒有一法不是依緣而生、依他而立,所以在以正理去做觀察的時候,除了諸法離一切戲論的真實性,根本不會得到任何的體性。結果必定是失壞世間一切的名言。

下面以佛經中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

如經云:「喻如依木弦,及合手動作,便從琵琶等,而發妙音聲。若有聰智者,觀聲何來去,遍觀諸方隅,來去不可得。

首先講比喻。一個彈奏琵琶的人,依靠木弦以及他手的彈奏動作,在這樣因緣和合的情況下,就會從琵琶等樂器中發出各種美妙的音聲。不觀察的時候確實是這樣的。這時如果有一個聰慧的人,他去觀察這聲音是從哪裡來的,又到哪裡去了,結果到處去尋找,也找不到聲音的來和去。這就是觀察之後的結果。

我們要知道,聲音沒有來處,既不是從演奏者的手裡出現的,也不是從那幾根木弦上發出的,更不是從哪個空間角落裡發出的。所謂「有來處」,首先要在某個地方安住,然後逐漸地走過來,但是這聲音根本沒有任何的蹤跡,只是現了一下就消失了。同樣,去處也是得不到的。所以你不要去觀察,因為一觀察就很沒意思了。你剛才不觀察的時候覺得這樂曲十分美妙,自己是在欣賞音樂,享受生活。但是你一觀察就什麼也得不到了。

其實對於整個世界去做觀察,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確實沒什麼可執著的。好比說看電影,不觀察的時候,認為每一幕都是真實的,看的時候完全迷進去了,看完了也是意猶未盡,覺得這錢花得很值。但是真正去觀察,就會覺得很不划算。因為會發現自己用了兩個小時,又花了那麼多錢,結果什麼也沒看到。想想看,那銀幕上的影像是從哪裡來的呢?它不是從每一道光線裡出來的,也不是從白布裡出來,更不是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只是在放映機、銀幕等因緣聚合的時候,出現了一種影像而已。先前因緣沒和合的時候它不存在,因緣一聚合,就現了一種幻相。而且在這其中的任何因緣和非因緣裡去找它,也絕對是沒有的。這樣才知道,原來那些影像全部是假的。

如是從因緣,出生一切行,正見修行者,見行空不動,蘊處及諸界,內空外亦空,有性空無住,法相虛空性。」如是廣說。

從以上的比喻推到萬法上,道理也是一樣的。從因緣中出生了一切行(指有為法),具有正見的修行者,見到有為法是空性的,本來沒有動轉。無論是蘊界處所攝的哪種內外諸法都是空性,根本沒有什麼自性存在,諸法的真相就如同虛空一般。

對於沒有見到諸法真實義的人來說,整個世界都在連續不斷的遷流著,像一輛時光列車那樣,不斷地向前奔馳。這些內外器情萬法的顯現,一切因緣生果的流程,在不斷地一幕又一幕地上演。這裡有我們說不完的故事,無論是外在遼闊的宇宙,無數的天體,都有各種成住壞空的故事。我們每個人也有無量世生生死死的故事,上演了一生又一生。所以說,世俗的一切顯現都叫做行。

但是這一切在正見修行者看來,是本來空寂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像是僧肇大師造的《物不遷論》,講的就是一切萬法原本空寂,從未動搖。這就跟世人的看法完全相反。世間人認為一切萬法都在不斷地運動,瞬息萬變、川流不息,一切的顯現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接受不了大空性的觀點也很正常。

下面對於這個問題,又有一輪辯論。

若見如是斷除一切實執之法,其貪著名言諦者,驚惶失措,謂諸法實體染淨之因定當有生。

見到像這樣斷除了一切人們執為諦實的法,那些貪著名言諦的人極其恐慌,所以他們反駁說:諸法決定有其真實的體性存在。作為染淨諸法的因,生必定要存在,怎麼可以說萬法無生呢!

這就是一切實事宗驚恐時的表現,他們長期以來執著自己的觀點正確,所以根本接受不了空性。而我們說的這一切就相當於是當頭一棒,會徹底粉碎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就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原來一切的見解,一切的追求,要將自己曾經的行為判定為是瘋狂的、顛倒的。所以他無法忍受空性的見解。

對於一個普通的世間人來說,他認為這一切世間的顯現必須是真實的,我們活的才有滋味,才會有人世間一切的現象、規律。這樣人生才有盼頭,每一天的生活才有意義。今生從幾歲開始,我就要努力地讀書,要用心地創業,為了追求世間上的成就,要晝夜不停的努力。要尋求人世間的快樂,要尋求愛情的甜蜜,要創造財富等等。就是因為這些是真實可得,絕不虛妄的,所以我才會努力地追求這一切,來豐富我的人生,實現人生的目標和價值。

進一步來說,對於很多內外道的修行者而言,一定要有一個清淨的果法存在才會去修道。像是天堂、自性,或者所謂的涅槃等等。就是因為最後能夠成就一個真實有的果,我現在才會去苦行、求道,做各種各樣的修行。如果到最後什麼都沒有,那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成了徒勞無益嗎?我們還辛苦修行幹什麼呢?一定要通過修道,最後出生一個清淨的法,這一切才會有意義啊!這就是他們內心中的語言,也是他們心底深處對於空性的反抗。

下面是我們對他們的回駁:

雖如是說,唯存空言。

雖然你們這樣說,然而諸法決定是空無自性的,所以你們說的這些只是空言而已,不成為真實的妨難。

何以故?頌曰:

於真性時以何理 觀自他生皆非理

彼觀名言亦非理 汝所計生由何成

對於諸法的真實性,無論以哪種正理去做觀察,所謂的自生他生都不合理,不僅是在真實義中,連在名言當中去觀察,也不會有自性生。這樣你一直計執的「生」由什麼來成立呢?

如以觀勝義時所說正理,觀自生他生皆不應理。如是於名言中由自性生亦不應理。汝所計之諸法生,由何成立?故自相生於二諦中俱非是有。

以觀察勝義的種種正理去觀察自生、他生,結果完全沒有可成立之處。而且在名言當中,所謂的由有自性的一法生另一法也不合理。那麼你們所認為的諸法自性生,有什麼真實成立的理由呢?所以說,所謂的自相生,在二諦之中都是沒有的。

汝雖不欲,亦定當受許也。

你即使心裡不願意接受,但是在正理面前,也必須要承認諸法無生。

意思是說,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以正理來判斷,以正理為量。既然在正理上無法成立,你就沒必要再堅持錯誤觀點了。這就是告訴對方,雖然你們一直執著諸法有自性成立的生,連作夢也不願意放棄,但是這在二諦之中都沒辦法以正理來成立,所以就應該放棄這種錯誤的觀點。不能因為你太習慣了,無始以來一直持這種見而捨不得放棄。這樣只會繼續迷惑,完全沒有利益。

有作是說:龍猛菩薩說不自生等,唯是破遍計執自性,非破依他起自性。彼等之意,無因不成,故彼說者,唯應詰難。

有人說:龍樹菩薩說的不自生等,只是遮破遍計所執自性,而不是遮破依他起自性(意思是說,遍計所執的法沒有自生、他生等,但是依他起識有生,有自體)。對方的觀點沒有決定成立的理由,所以對於這種說法唯一應當詰問、反駁。

若二諦中俱無自性生,云何世間見有有性耶?

對方問:如果在二諦當中都沒有自性生,那麼,為什麼我們能夠在世間當中見到有自性的法出生呢?

對方認為:我們明明見到有暖性的火出生,有濕性的水出生,有男性的身體、女性的身體出生等等,諸如此類,在名言中確實有自性生。而你們卻說在名言之中沒有自性生,這就和眼識等的現量見明顯相違。意思是說,如果在名言當中沒有自性生,那麼我們就不應該見色、聞聲等。

對於對方的妨難,我們首先以譬喻來作說明:

頌曰:

如影像等法本空 觀待緣合非不有

於彼本空影像等 亦起見彼行相識

比如影像等法本來沒有它的自體或者無自性(即不是別的什麼法使它成為空,而是它本來沒有自體),但是觀待身體和鏡子等因緣的和合,並不是沒有影像等的顯現。所以,緣於這些本來無自性的影像等法,也會生起見影像等行相的眼識。

也就是說,本空不等於不能顯現或者不起作用。雖然沒有這個法的自體,但在因緣聚合的時候,仍然會現出似乎有「它」的那種假相。而且緣於這個本空的假相,也能現起見這種形相的眼識。或者拿夢的比喻來說,夢裡的境相全是假的,一絲一毫都得不到。然而在作夢的因緣和合時,夢裡也會有各種的境相,也會緣這些境相生起不同的心識。

如是一切法雖空 從空性中亦得生

與影像等的比喻一樣,一切諸法雖然無自性或空性,但是以無自性的幻因幻緣和合,也能現起無自性的幻果。

所以,世間的萬法本來無自性,但是在眾生的錯亂識前,仍然會有顯現,會起作用。

一切法謂不異因果而住。若知影像無自性之因果建立,誰有智者,由見有色受等不異因果諸法,而定執為有自性耶?故雖見為有,亦無自性生。

這裡要認識到,一切諸法都不是出於因果之外而獨自安住。如果知道都是像影像那樣無自性的因果建立,那麼智者由於見到外在色形等各種色法的相和內在感受等各種心法的相,都不是在因果範疇之外,也就是唯一觀待因緣而現,這樣怎麼會執著這些內外的緣起法決定有自性呢?所以,雖然現在自己的妄識見到有這些內外諸法的相,但也無有自性生。

這裡講到「緣生無自性」的涵義。「影像無自性的因果建立」是說,身體和鏡子的因緣和合,就現出了影像這個果法,再以此影像作為因,就產生出了別影像的心。雖然這裡的因和果絲毫沒有自性,但仍然有因緣聚合而顯現果相。一切的因果建立都是像這影像一樣,因緣聚合就會出生果法,但這種生完全沒有自性(自己的體性)。要知道,一切內外諸法都不超出因果的範疇,都是因緣所生法。既然如此,又怎麼會有所謂的自性生呢?

如經云:「如於明鏡中,現無性影像,大樹汝當知,諸法亦如是。」

佛經中也說:就像一個人站在乾淨的鏡子面前,由於身體和鏡子的因緣和合,鏡中就會現出無自性的身體影像。大樹啊你要知道,萬法都是這樣的。

所謂「無性影像」,意思是說,當鏡中的影像正在現的時候,確實得不到一絲一毫的實法。無論是在鏡子的上下左右中任何處,還是鏡子外面,或者身體上,或者其他空間裡,總之在一切處都得不到影像的自體,這樣就知道影像無有自性。

以是之故,頌曰:

二諦俱無自性故 彼等非斷亦非常

這樣就知道,萬法在二諦當中都無有自性可得,因此就不可能有什麼斷和常,所謂的「斷」、「常」唯一是戲論。

意思就是,一切諸法連自體都得不到,就更不可能在這上面安立常、斷等的差別相。這就像我們前面講到的那樣,有眩翳的人看到杯子裡有毛髮,然後就緣著這個本無的毛髮,說它是紅、是黑,是一、是多,在上、在下等等。而正常的眼識不見毛髮,所以緣於毛髮的一切認定都只是戲論而已。

由一切法如同影像自性空故,於勝義世俗二諦之中俱無自性,非斷非常。

因為一切諸法都是像影像那樣本無自性或自體,所以在勝義和世俗二諦當中都沒有自性,也就是既不是斷也不是常。

要說一個法是常或者斷,首先這個法的自體必須存在,之後它一直不滅,這就是常;如果它後來沒有了,這就是斷。但是這個法的自體都不可得,又怎麼會有在它上面安立的常或者斷呢?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10/16 上午 09:34:26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406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