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課
以上中觀師通過闡述自宗對於世俗諦的承許方式,證明唯識師的破斥不成。下面唯識師繼續放過失:
他曰:若汝怖畏世間妨難,雖無正理亦許世俗,則亦應畏聖教妨難而許唯識。如經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對方說:如果你害怕世間的妨難,即便沒有真實成立的理由,還要隨順世間來承許世俗法。同樣,你也應當畏懼聖教的妨難,而承許唯識。就像佛在《十地經》中所說:「如是三界都只有心。」
下面中觀師回辯:
答曰:佛所說經如琉璃寶地。汝不知彼體性差別,迷為實事識水。今欲取彼實事識水,汝之智慧如未燒瓶,試為汲浸必當碎成百片,徒為知彼體性者之所恥笑。此經密意,非如汝慧之所解也。
自宗回答:佛所說的經義就像琉璃寶地。你不瞭解此寶地是琉璃體性,誤以為佛經裡講的是實事心識,譬喻為水(也就是把琉璃看成了水)。本來佛說空性,你卻誤以為有實有依他起識。現在你想取實事的心識之水,放在你那沒有經過燒製的智慧泥瓶裡面,結果泥瓶必定會破裂成一百片。徒然被了知萬法體性的智者所恥笑。這部經的密意,根本不是像你的智慧所理解的那樣。
如果一個泥瓶,經過燒製成了堅固的體性。那麼,無論裝什麼,它都能承受住,不會破裂。但是,如果沒有經過燒製,就會非常不牢固,盛入水的時候,就會破裂,水會全部漏光。同樣,應當以如理如量的智慧來建立宗義。這樣,無論怎樣觀察都不會被破壞。但是,你建立宗義的智慧經不起考驗,現在你要注入承許依他起識實有的宗義,結果這種觀點必定無法成立,一切都會瓦解。
若爾經義云何?
唯識師說:那麼,佛在《十地經》中說的「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的密意到底是怎樣的呢?
頌曰:
現前菩薩已現證 通達三有唯是識
是破常我作者故 彼知作者唯是心
中觀師說:佛經中說,第六現前地菩薩已經現證勝義法界,並且通達世俗中三有萬法唯一是識。這樣說的目的是,能夠破除常我等是萬法的作者,由此了知世間萬法的作者唯一是心。
下面結合「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的前後經文,解釋如來如是說法的密意:
如前經云:「隨順行相觀察緣起。如是但生純大苦蘊、純大苦樹,其中都無作者受者。彼復作是念:由執作者方有作業,既無作者,於勝義中業亦無得。彼復作是念: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如來分別演說十二有支,一切皆依一心而立。」 乃至廣說。
《十地經》中說:「第六現前地的菩薩,隨順諸法行相,觀察緣起規律。看到只是生一個純大苦蘊、純大苦樹,這裡面根本沒有作者和受者。」
一切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幻變。其中錯亂因緣和合的時候,所生的法就是純大苦蘊、純大苦樹。「純大苦蘊」,其中「純」指純一、完全。「蘊」是積聚之義,意思是諸法唯一是苦的自性,沒有任何安樂。「純大苦樹」,就像從種子當中,出生根、莖、枝、葉、花、果,同樣,整個從因到果的一切顯現,純粹是苦法。「其中都無作者受者」這裡面就是如幻的因緣和合,現起如幻的果。沒有任何實有的作者和受者。意思是說,這些世俗法具有多種體性。根本沒有常、一體性的作者和受者的「我」。
「六地菩薩又這樣觀察:由於執著作者「我」才發起作業。既然作者不可得,那麼勝義中業也不可得。」
在世俗中,不觀察的時候,我們承許作者是因,作業是果,由諸多因緣和合,就會發起作業,這裡面根本找不到常、一的作者「我」。但是在勝義中觀察,作者不可得,所以,作業也安立不了。
「六地菩薩又這樣觀察:像這樣,三界都只有心。如來分開演說從無明到老死之間的十二有支(指十二種因緣和合而有的支分)。統合起來,一切唯一依於一心而建立。」像這樣做了諸多廣說。
下面中觀師解釋經中所詮釋的意義:
如是破除常我作者,於世俗中,見唯內心乃是作者。以是通達三界唯識。
這樣能夠破除常我的作者,在世俗中見到唯一內心才是作者。由此通達三界唯識。
佛經當中,通過講五取蘊唯一是造苦的機器,生苦的器皿,說明唯蘊無我,從而破除常我,進一步通達三界唯識。比如,我們現在認為,有個「我」在造業,是業的作者。但是,真正去觀察五取蘊的時候,就會發現只是各種的色法、心法和合運作,並且都是剎那滅的體性。
從因位上看,五取蘊就像一個機器那樣,具有各種身體和心識的部件。它們不斷地和合運轉,發生種種變化。就好比一台機器在生產麵包。如果是一個獨一、常住的機器,就什麼也生產不出來。實際上,機器內部的各個部件在不停地和合運轉,只是對於這些支分的積聚,假立為作者的「機器」,這裡面根本找不到常、一的作者。就果位來說,由於前世的業習在今世成熟,所以從這個積聚的身心相續當中,會現前各種的苦。這樣就知道,五取蘊唯是造苦的機器、出苦的器皿,這當中絕對沒有「我」。
下面解釋偈頌中的詞義:
菩提謂一切種智,薩埵謂思惟。由彼有此思惟,故名菩薩。或彼有決定趣向菩提之心,故名菩薩。或決定成菩提之有情,名為菩薩。是略去其中間句也。通達謂證悟義,現證謂親證法界。現前是第六地名。此等是釋文義。
頌文中的「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其中「菩提」指一切種智,「薩埵」指思惟。由於他具有這種思惟(或者說想法):「我一定要證取一切種智。」具有這種願心的人就叫做「菩薩」。或者,他有決定趣向菩提的心,也就是當來決定成就無上菩提,所以叫做「菩薩」。此處所說略去的「中間句」,即是:決定趣向菩提或決定成就菩提。後面「通達」是證悟的意思。「現證」,指現量親證法界,不是以比量間接推斷,也沒有前後剎那的間隔,是當下現量觸證,所以是「親證」。「現前」是第六地的名稱。這是在解釋偈頌的文義。
如是已說經義,更以餘經顯示斯義。
像這樣,已經宣說了《十地經》的經義,下面再以其他佛經,顯示這種意義。
頌曰:
故為增長智者慧 遍智曾於楞伽經
以摧外道高山峰 此語金剛解彼意
為了增長智者的智慧,遍智佛陀曾經在《楞伽經》中,為了摧破外道承許的我、自性等為世間作者的惡見高山峰,宣說「唯心是作者」。通過此語金剛,能夠瞭解佛宣說「唯心是作者」的真實密意。
此謂此處所說頌。如《楞伽經》偈云:「餘說數取趣,相續蘊緣塵,自性自在作,我說唯是心。」
頌文中的「此」指這裡所說的偈頌。如同《楞伽經》中所說:「其餘外道的教主,說數取趣、相續、蘊、緣、微塵、自性、自在天等造作萬法,而我(釋迦佛)宣說萬法的作者唯一是心。」
為解此義。頌曰:
為了理解此《楞伽經》偈頌的涵義,以下再以頌文宣說。
各如彼彼諸論中 外道說數取趣等
佛見彼等非作者 說作世者唯是心
如同彼彼外道諸論當中所說的那樣,有些說數取趣是作者,有的說時間是作者,有的說微塵、自性,或者主宰者大自在天、上帝等是作者。佛見到外道教典當中說的這些法,根本不是作者。所以,為眾生開示,造作世間萬法的唯一是自己的心。
外道的學說當中,為了解釋一切顯現法的來源,都會談到「萬法作者」這個問題。因此會有九十六種,乃至更多種類的立論。佛來到人間,首先破除一切外道的邪說,由此才能讓眾生趨入內道清淨的教義當中。
言外道者,依多分說。以此法眾亦有假立補特伽羅等者,或說彼等亦非法眾,如諸外道不能無倒瞭解佛經義故。如論云:「凡說人蘊者,世間數論師,鵂鶹徒無衣,問彼離有無。故知唯佛教,宣說甘露法,離有無甚深,是正法殊勝。」
頌文中所說「外道」,是從多部分來說。(意思就是,持這種觀點的外道占的比例較多。)其實,在內道學法眾當中,也有一些承許補特伽羅等是萬法作者。或者說,如果內道的學人,承許心外有作者,也可以歸屬在非法眾的行列當中。因為,他們的見解就像外道那樣,不能無顛倒地瞭解佛經真義的緣故。
就像《寶鬘論》中所說:「凡是說到補特伽羅和蘊是實法的宗派,比如世間的數論師、祼體外道的論師等等,他們似乎也說到了遠離二邊,但是問他們遠離有無二邊的涵義之時,他們不能真實解說。所以要知道,唯有佛的聖教,宣說了空性甘露法,遠離有無等二邊的甚深涵義。這就是佛法的殊勝特點,是外道諸宗所不具的。」
當知執著蘊等者唯是外道。言各如者,謂各各宗。此即表示,諸外道類,亦計蘊等為作者,以此生死無始,故邪分別,何者不曾有?何者不當有?即現在世白淨斷等,亦計實蘊而為作者。諸佛世尊,由見彼補特伽羅等,皆非作者,故說唯心是世間之作者,此是經義。
要知道,執著蘊等實有的唯一是外道。偈頌中的「各如」,指各種宗派。這裡表示各類的外道,也計執蘊等是作者。因為無始以來輾轉生死,所以起種種不正確的分別,他們會說:「從無始流轉到現在,生生世世的現相全部真實存在,過去哪一個不是曾經有?未來哪一個不是將要有呢?」像這樣,認為過去、現在、未來的顯現法全部實有。就連內道當中,也有諸派所謂「白淨斷」等,也執著實有的五蘊是作者。諸佛見到內外各派所說的補特伽羅等,都不是作者。因此宣說唯一自心是世間的作者。這就是《楞伽經》中偈頌的真實涵義。
如是已說,由破餘作者,文義已盡,故彼唯字不破所知。更以異門明不破外境。
以上已經破除了心外的其他作者,對此講解完畢。因此,唯識的「唯」字,破除的是心外作者,而不是破除所知。下面再以另外的門類說明「唯」字不破外境。
頌曰:
如覺真理說名佛 如是唯心最主要
經說世間唯是心 故此破色非經義
好比說「覺悟真理者」,省去後面「真理」二字,只取一個「覺悟」,就稱名為「佛」(梵語「佛」是覺的意思)。同樣,說萬法當中「唯心最主要」,省去「最主要」三字,說為「唯心」。因此,經中說「世間唯是心」,是指「世間是唯心最主要」,所以,認為「唯」字破除色法,不是佛經的真實意義。
如於真理覺悟者,略去前句,說名曰佛。如是應知唯心最為主要,遮遣餘法亦是主要,故說三界唯心。故此僅是遣除色等為主,非說唯有心都無色等,遮其為有也。應許唯如吾釋乃是經義。
如同「於真理覺悟者」一句當中,省略前半句「於真理」,簡稱為「覺悟者」——佛。同樣,要知道「唯心最為主要」這句話的本義是,否認其他法是主要。省略「最為主要」後半句,所以說「三界唯心」。因此,這只是遣除色等為主要的立論,不是說只有心沒有色法,遮除色法為有。應當承許唯一像我這樣解釋,才是佛在經中宣說的真實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