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願海同歸13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您是本帖的第 94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願海同歸13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解脫之門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業餘俠客
文章:320
積分:4245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3年9月10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解脫之門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願海同歸13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十三課

視訊:願海同歸13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lndfL3WHY&list=UUrgQri5x_n_CPMT4nACjgPQ

中國有淨土宗,是從東晉慧遠大師開始的。慧遠大師依止了道安法師,對於《涅槃經》有很深的悟達,而且通達《華嚴》勝義,念佛三十年而收到了往生的效果。傳記上記載,當時大師締結蓮社,在水上立十二品蓮葉,隨波旋轉,分定十二時,作為行道的節制,稱為「蓮漏[1]」。一時指一個時辰,即兩個小時,意思是晝夜不斷地念佛。後來蓮社的一百二十三位高賢全部往生。這是中國淨土宗歷史上的一大成果。

其實,他們的修行根本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慧遠大師自然不用說,在念佛三昧中,曾經三次見到彌陀和西方聖境。又如高士劉遺民,他也是在定中見佛,佛親自給他作加持,以袈裟覆體,用手摸頂等等。這些人普遍都有禪定力,實際是從性起修,根本不是散亂心可比。所以可以猜想,那些老人家們是直接入了報土,而不是一般的成就。對於後世的歷代祖師,我們也應當這樣認為,他們都已經開悟了,由此再修淨業,所以應該說都入了報土。

還要知道,在歷史上有過一件大事。北魏末年翻譯了《攝大乘論》,裡面有一段說念佛發願往生是別時意趣。(《攝大乘論》:「二者時節意趣……如無量壽經說,若有眾生願取無量壽世界即生爾。」)那裡闡發了往生極樂世界,但把往生的標準解釋為沒證得初地以上就不能往生。這種風氣延續很多年。所以,後世的人判定《觀經》九品往生時就出現了問題,而且不少是著名的論師。他們判定說,《攝大乘論》裡明顯說到,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生到極樂世界,因為往生後的功德非常殊勝,按照通常教法來衡量,要得到那麼高的果位功德,之前必定有很深的因。所以,不達到初地以上,怎麼可能生到界外淨土呢?那裡受用的完全是大乘法,而且是三界以外的出世間聖果,那當然要判定初地以上才能往生。而且,他們在判定《觀經》九品往生時,認為上三品全都要對應高位的菩薩。比如,只有四到七地的菩薩才能生上上品等等。

後代論師解釋《攝大乘論》時說,凡夫沒有即生發願就能往生的資格。經中說的「十念往生」,只是一種別時意趣的說法。今生念佛只能在心裡種一個淨土種子,最多成為初步的因。這個因要等待來世接續,之後通過不斷地滋潤、增長、成熟,等達到初地菩薩的地位時,才能成就往生。(《攝大乘論釋》:「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此意長養先時善根,如世間說但由一錢而得於千。」)

一般的人求速成,一聽這種觀點馬上生起畏難的心。他想:從現在到初地之間要經歷多少世,如果這中間退了,不知道又要流轉到什麼時候。所以,當時很多人主張往生兜率內院,因為那裡是欲界所攝,凡夫容易達到。也因此,當時有段時間盛行彌勒信仰,都是求生兜率。現在我們去看兩晉到南北朝期間的歷史,很多都是造彌勒菩薩像,大家都念彌勒菩薩。

後來,善導大師破斥了這些說法。從那以後,淨土宗才在民間盛行。大師在長安三年,使得滿城百姓生起信仰,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百姓們多數都念阿彌陀佛,興起了極盛的彌陀信仰。這樣就看出,善導大師在這中間起了絕大的作用。尤其在《觀經四帖疏》裡,大師力破了那些說法,很明顯地破了《攝論》說往生是別時意趣,並且破了其他注解裡對於九品的判法。而且直接說到,一個菩薩的說法如果不符合佛的聖言量,那就不能相信這位菩薩,一定要相信佛。

那麼,他們的判定為什麼會不准呢?這主要是因為不是特別清楚法藏菩薩的特殊願力。那的確超越常格,是極奇特的事。佛法裡有很多佛果位不可思議的事,是我們的心無法衡量到的,它確實可以超越常格,這也是彌陀世尊因地時經過無數大劫的努力才實現的。

我們一旦懂了這不可思議之事,之後,衡量一下自己作為凡夫目前的水平,又想到以佛力的加被,以那麼簡易、頓速的方便,就能生到條件極優厚的淨土,那一定會一心回歸。但現在很多人由於教理上不清晰,不知道這事殊勝在哪裡,所以還發不起心力來,一直遲滯不前。根本上就是因為沒認識到這件事的殊勝性。其實,這事全靠佛願力的攝持(主要),否則按大多數人自身的情況,不說生到功德殊勝的淨土,能不能生到天界都是問題。因為要生天,首先必須心地純善,在世間的德行上沒有缺漏,還要以十善為主,修很多善行才有力量往上走。

所以,一般的論師按照通常的教理去衡量,那當然會覺得凡夫相差太遠,根本不可能往生。但這裡要提醒大家,你不要想,現在我都能懂,怎麼那些大論師們還不懂?然後小看他們,好像他的智慧還不如你。其實不是這樣。我們現在能懂,完全是因為善導大師這樣的大德寫出了這種解釋,然後流傳到現在,你看到了才知道。其實,你只是在接受現成的觀點,而不是自己有慧眼能見到,接受現成的結論當然容易得多。所以,我們不要輕蔑前輩的大德,因為這實在是很難的事,絕不是一般的量。所以,很多大德如果不依靠佛的聖教量,也會認識不准。真正研閱過無誤解釋佛經密意的論著等後才會有正確認識。

真正懂了這一點,才知道為什麼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來實現普賢行願。就是因為那裡有特殊的因緣,或者說那裡增上緣的力量極大,一到了極樂世界,六根所接觸的一切境相,都是佛的果覺所現,是無上願力的成就。知道了這些,我們就會一致回歸極樂淨土來圓成佛果。

而且,你從論師們的判定不准,也會間接知道這是極特殊的法門。論師們都是深入通達教理的人,他們定位往生的因果時,發現往生後得到的功德太殊勝,所以認為,以凡夫至心十念,怎麼可能一下子生到那麼高的淨土?由於只習慣通途的教理,不習慣這種超越的情況,也因此心裡會不適應,這就要把往生的因抬高,抬到某個很高的地位時,才認為跟所得到的功德相符合,也才判定修證到很高的地位時才能成就淨土品位。

但其實,在這件事上這麼判定就不合適。這也是因為他們對彌陀大願的前因後果沒有縝密地衡量、抉擇過。如果對《無量壽經》等仔細地研究,會看到佛當初是怎麼發願的,他的大願是什麼,為了成就這些願經過了多少努力,最後又是怎麼成就的等等。那裡根本沒說這是別時意趣。

那麼,當時在這些說法的影響下,人們的心普遍改變方向。如果確實是別時意趣,那要等多少劫才有希望?畢竟目前念佛只是種個種子,恐怕下一世都很難接續得上。因為下個月的事都預料不到,何況來世?況且未來不止一世,要經過多少世才能達到初地?因此就產生了畏難情緒。這樣想當然能理解,如果這一世實現不了,那要什麼時候才能逐漸栽培到初地,然後往生,這確實沒保證。所以一般人只想生兜率天,因為那是欲界第四天,凡夫很有希望。

自從善導大師作了《四帖疏》,整個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當時以善導大師的教化,整個長安城裡充滿了念佛聲。而且得念佛三昧、往生成就者不可計數。那時的長安非常繁華,人口超過百萬。所以,唐朝以後蓮宗大盛。尤其對於普通的市民百姓,這是很大的鼓舞。因為佛已經說了,凡夫只要具足信、願,有至心念佛的內涵,就決定即生往生。

這個說法出來後,沒有任何人能推翻,因為他是彌陀化身,而且他的《觀經疏》,成為後世修學淨土的法則。在著作《觀經疏》的前、後,都有很明顯的證明相。比如造疏前於佛前立誓,說如果所作注疏符合諸佛宣說淨土法門的真實意,就在夢中顯示聖境。結果發願的當夜,就夢見西方淨土的各種莊嚴境相。這以後,每夜都有聖僧入夢傳授,指示如何撰著。著作完畢時,諸佛都來放光證明。所以他的力量很大。就這樣,恢復了淨土法門簡要、易行、頓速等的真實面目,過去的種種不合理說法全部擺平了。之後,這件事就定案了,所以到了今天,大家都不會懷疑凡夫往生的事實。這樣瞭解後心裡就順了,會發現,念佛往生的道,我們這一生完全可以實現,而且是這麼簡易,得果又這麼殊勝。這時候人心就非常嚮往了。

說到底,這一切都要歸結到彌陀因地作法藏比丘時,發大願要建立化土。其實,所謂超情離見、十方世界所沒有的,就是指彌陀化土。一個凡夫,沒有很高的修證,可能連空性也不懂,即便如此,只要具足信、願,佛也以特別的願力攝受他往生。到了化土後,他就頓時超出三界,自然沒了我執,沒了煩惱,不會再落入生死,而且在大乘道上得不退轉。這事就非常奇妙,全靠佛的特殊願力建立的特別的淨土。

我們之所以要去,一方面是因為那裡極其殊勝,另外也是因為凡夫容易往生。這一點,法王上師也一再說過,雖然十方佛都有淨土,都很殊勝,但作為一個凡夫,很容易往生的就是極樂世界。全知在《淨土教言》裡講到,這是一個修法很簡單,但得果卻極殊勝的法門。所以大家要知道,由於彌陀特殊的願力,他建立的極樂淨土,不論聖凡,一律攝受。這就不能只判定聖者才能往生。前面誤判,只有到初地以上才能生,凡夫沒有希望。現在要瞭解,凡夫絕對有希望。就連鸚鵡、八哥都有希望。看過《往生傳》就很清楚,很多旁生、鬼魂都往生了。

再說回來,南北朝和隋唐年間,出現了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他們開始提倡佛力攝受、凡夫往生的觀點。後來善導大師繼承了這種觀點,並且竭力地弘揚。由此凡夫能往生淨土的說法盛行於世,婦孺皆知,連小孩都知道一個人是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從那以後,極樂世界的名聲才在這個世界傳遍,大家口裡都會說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包括不信佛的人,他們心裡也知道這個名稱,而對於其他佛、其他淨土就完全不知道。可見,大師的傳播力、影響力很大,已經滲透到全世界了。

但也要知道,一般人往生,所見的佛多數是應身,所生的土多數是化土。當然也不排除修行特別好的人,能生報土、見報身佛,但一般的凡流都是這個情況,這跟菩薩往生,一定見佛的受用身還是有差別。

下面要講的主題是:目前我們需要一直緣想極樂世界,這樣來把心歸入淨土。這又要求首先明白觀想上心和境連帶的關係。懂了以後,就會注重讓心專一地緣在西方淨土上,從現在起就心歸淨土。這個「歸」字包括持名、觀想,以及一切淨土上的法行,包括種種的閱讀、演說、思維、作意等。

我們先從觀想的原理說起。在《觀經》裡,把彌陀、觀音、勢至三聖的莊嚴和極樂淨土的聖境,詳細地指示給世人,讓大家知道標準,這樣我們心就可以住在這上面。這就是佛宣說《觀經》的用意。因為對此方的人來說,那裡是很陌生的世界,如果一點也不講,就完全不知道狀況。所以釋迦佛作為中間的介紹者,以最恰當的方式告訴我們西方的依、正莊嚴,這樣此土眾生就可以把心寄託在上面。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住心呢?不是說一切無住嗎,這樣修會不會出問題?

其實,這是淨土特有的行法。善導大師有一個提法叫做「住相證果」,這就跟禪門大異其趣。但其實,「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一者是從空門入,一者從有門入,確實有下手方便的不同。照理說,真心本來無住,不住在任何邊上。心如果住於境,就不符合本性。但淨土法獨以住境作為入手方便。一開始就讓你把心住在淨土的依、正境界裡,不斷地去想、去緣,這就是觀想法,但最後還是能會到本性。也就是等到觀想純熟,先前的住境就轉成了無住,這時候意識就會化為智慧。雖然先前緣境的全是意識,但這個法的竅妙在於,到一定程度時,觀境成熟,佛力加進來,意識就會轉成真智慧,從而成就念佛三昧,此後,淨土的聖境時時都現在眼前。到這個地步時,不必等到命終報盡才說往生,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神遊淨土了。過去唐代還是有這樣修觀成就的人。比如善導大師,才二十出頭就已經修觀成就,這樣,他現生就在淨土裡。這也是佛的大方便法門,整個淨土能觀得出來,從這裡就能入淨土。這就不可思議。

還要知道,凡是修定時,心有所依傍,住著在一個境上,這樣的話,不是落在凡夫定,就是落於外道定。但觀想法有所不同,雖然也是從取境入手,否則怎麼觀落日、觀水、觀地等等,但實際這是出世間的上上定。

為什麼有世間定和出世間定的差別呢?

要知道,凡夫和外道的定,只是借一個境而繫住心。由於一直緣著一個境,過去向外馳散的心就得到了收攝。但卻又住著在這個境上,捨不掉的話,就又成了妄執。縱然由於攝心而不馳散,內具的五通等功能由此能發起,但也只是有漏神通。就算能夠把這個妄執逐漸化除,不住在上面,但根本的煩惱,人、法二執仍然沒辦法打破,也只是心裡作意的一種無住,還是難以證入法性。所以,不管心怎麼去修,最終還是淪落在六道裡。也因此,這樣的修定,就好像空花邀空果一樣,畢竟虛妄,沒什麼大的意思。所謂「勢力盡,箭還墜,召得來生不如意」,最終仍然什麼也得不到。所以,這就叫「以空花邀空果」,因既不真,果亦不實。

那麼,西方極樂的觀想法與前者有何不同呢?

這絕對不一樣。因為,觀想法所取的境,都是源於西方莊嚴淨土,無論是寶地、行樹等的依報境相,還是三聖莊嚴等,都是緣起無欺的境,都是世尊佛眼親見的,跟想像的、假設的絕不相同。所以,我們緣的都是真實之事,也因此,有它真實的功用,你的心會由此發生轉變,根身、器界都會隨之而轉。原來緣著染境,跟現在緣著淨境,那當然效果不同。再說,這樣觀想會跟彌陀願海感應道交,決定有佛力加進來。這都是緣起上很微妙的事。

一般人以為,就那麼想想有什麼意思?難道真能把淨土想出來,真能證到法身?很多人就不相信。

其實,心和境互為表裡,它們有極密切的關係,不會獨立而起。這樣,心清淨,境相就清淨;境相清淨,心也就清淨,就是因為二者脫不開。比如,當一個人心很清淨的時候,那他見什麼都很清淨,都覺得很好。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無一不安樂。心一旦出了問題,就覺得環境很壓抑,事情很麻煩,見到的人也很壞。反過來,如果你見到的境相烏七八糟,遇到的人、事等也很染污,那心態也不會好。

所以,天天做同一種工作的人,往往會有職業病,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一直處在那種境相裡,天天起那種心,久而久之就發展成了職業病。比如,整天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的人,他的心就會很緊張。或者,醫生每天在醫院裡,看到的都是愁眉苦臉、各種病態的相,他的心也會有那種憂愁的味道。再比如,天天在商業場合裡,人與人之間都是爾虞我詐,都在說妄語,他的心也會薰成那樣,心不可能脫開境相獨立現起。還有,現在很多人經常上網,整天緣著網上的各種錯亂信息,別人一看他的狀態就知道,內在肯定很染污,不可能有好的心。

現在說的淨土觀想法,最初入手時用的就是二取心,也就是有相、有所緣的方式,但也要知道,到後面心會轉化,會變得越來越清淨、微細,在關鍵點上能脫得開。因為,這樣作觀一直趨近於本性,而且,一直緣著淨土的緣故,你的心絕對會清淨,加持的作用力全部能入進去。像這樣,佛首先借有相法作為過渡。

這樣我們就知道,原來心、境互為表裡。也是由於這一點,到了淨土就決定不退轉,這在理上完全可以斷定。因為,那裡一個染污的境相都沒有,怎麼會起染污的心呢?反過來也一樣,因為極樂世界的眾生心很清淨,所以感得的是每天見佛菩薩,心前全是莊嚴妙相,沒有那些烏七八糟的境。這也看出,由於所要接觸的唯一是殊勝的淨土相,所以沒有大福德、大因緣就生不到那裡。所以,現在就要趕緊多種善根、福德。善根淺、福德薄就受用不到。

由於這個原因,我們現在就要這樣薰習,在因地時就開始模擬,這一點至關重要。也就是,無論開眼、閉眼時,都要觀想西方淨土的清淨境相,像是三聖的相好、殊勝的國土莊嚴等,我們的心想一分就薰一分,觀一分就清淨一分。不必說其他,就連我們看書,書裡透出的信息都有很大差別。如果裡面講的是戰爭、殺戮,那它就有種血腥味;如果講淫穢的事,也會帶有情欲的味道。如果是聖賢書,就會透有清淨的味道,這裡面佛法的書最清淨。所以,不要以為那只是幾張紙,上面寫了一些字,要知道,我們每天耳目相接於聖法,心就會逐漸轉成清淨,這是非常明顯的事。這就是「萬法唯心」的道理。因此,如果緣著清淨的淨土聖境來觀想,那我們的心也會越來越清淨,這是可以預斷的。(當然,這裡不是說按照《觀經》修觀成就那樣的標準,對於末世凡夫來說,這非常困難。這是說我們要常常緣「淨土三經」講到的淨土莊嚴,常常作意,常常在心裡想,是在這個層次上說的。)

懂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非常有信心、非常有意樂來作觀。因為心每天都緣著釋迦佛經教裡說的淨土莊嚴,時間長了,自己就會薰得香光莊嚴。修淨土法就是要轉染成淨,現在最初就從取相入手,這裡有無欺的緣起法則。不斷地這麼去薰,心自然跟淨土的氣氛相接,跟阿彌陀佛的心靠近,日漸融通。這完全是物以類聚、同分吸引的。相反,如果自己的心很污濁,也就是對生死法非常有意樂,那麼,在這上面造的染業越重,離佛就越遠,如果最終穢濁的氣氛太重,那肯定要下墮。

所以,對於修淨土的人來說,在欣、厭上必須非常重視。對於娑婆世界的事,心離得越遠越好、越徹底越好;而對於西方淨土,就要讓心越來越靠近、越來越重視。如果能一心一意地想阿彌陀佛,一直緣著西方淨土,這樣跟淨土的連絡就越來越深,跟彌陀願海就越來越能感通、交融,以此就決定生淨土,不會墮到別的地方。這就知道,為什麼淨土法最初由這種方式進入,這裡有決定的道理。

其實,佛傳的每一種法,裡面都有極深的智慧,就看你能不能認識到。像彌陀法門,都是要攝受淨業成熟的眾生。如果我們具足信、願、行,已經有了這種資格,還不能如願往生的話,那在理上就絕對成立不了。換句話說,這一點以法爾道理完全可以斷定。意思就是,如果我們每天薰的都是淨土的清淨相,心裡已經充滿了西方淨土,這樣的話,臨終時不現淨土,卻現別的境相,那就成了緣起錯亂。但不會有這樣的事。相反,如果心裡整天薰入的是娑婆世界的影相,天天都是殺盜淫妄、貪嗔癡慢,不斷地對娑婆世界發生愛染、追求等等,那麼,臨終時顯現極樂世界也絕不可能,不然也成了緣起錯亂。

這樣就知道,淨土觀想法決定是從取相入手。取的是淨土的聖容、聖境——正報取三聖的相好,依報取淨土的聖境。心對此日思夜想,天天都緣著作觀,這就叫念佛、念淨土。要這樣來作為入手處。你懂了這個要點,之後從這裡進去,那決定就由此入淨土了。但如果還不清楚這裡面緣起的道理,結果天天流入娑婆界還不自知,到時後悔就來不及了。也就是說,日日薰入的都是生死影相,天天在這裡面打妄想,這樣的話,娑婆的習氣太重、染緣太深,結果必然墮在生死裡。

當然,我們想什麼都要依據佛的淨土經教,而不能自己心裡隨便想像。因為,那只是自己幻想的產物。完全是自己的心妄想出來的。那樣想的話,就成了天天打妄想,結果想蘊就會很熾盛。不那麼想的時候,心思還比較單純,如果天天那麼亂想,就會入想蘊的魔,也就落入邪道了。就像那些經常寫幻想小說的人,心整天在那裡幻想。但這種幻想很不好,純粹是瞎想,想多了心裡會成病的。所以有些作家到後來精神不正常,就是因為整天幻想,妄想比平常人多很多倍,最後妄想剎不住車,結果就瘋了。

為什麼要一心歸往極樂世界

如果我們的心所歸的不是極樂世界,雖然這是虛空裡有的國土,但是那裡的教主佛跟彌陀的願力不同,那尊佛有什麼發願,他說以什麼條件能生,你按那樣去做,才能生到他的世界。

這樣就要衡量自身,我這一生歸到哪個淨土最容易成就,哪個佛所定的條件我最容易下手而且修成,然後一生上去就能成就普賢願海而成佛。這樣觀察就知道,阿彌陀佛定的基本條件是只要你有信願去念他,能做到這一點,臨終下至十念,佛都把他接入淨土。這的確是我們娑婆凡夫最容易生的淨土。而且它就是由念佛來往生的,只要我們的心能念佛就可以去,這是凡夫最容易下手修的,不像修禪宗從第八識下手。所以,我們必須通過念佛這個門來入極樂淨土(當然,圓頓行者能見本性,修法身阿彌陀佛,那是直接在本性上修,不在這裡講的範疇內)。這是依釋迦佛的教導——「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也是依阿彌陀佛本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等等。這樣就知道,淨土宗特別的地方就是抓住念佛,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致。必須得念彌陀,彌陀才來現身接引,不念就跟佛的願力不相應,又怎麼能被攝受往生呢?所以就普通凡夫來說,一定是走「從有念入無念,由往生證無生」的路線。這就是我們要一心歸於西方,從有相門進入的道理。(當然,圓頓根性的人有大人作略,不落在這個範疇。)

相比而言,其他很多佛並不是由念名號就會來接引你往生他的剎土。即使你念了,他也未必會出現。因為在緣起上,諸佛的本願各不相同,有很多差異。你不要以為都一樣,反正都是佛,我念彌陀,彌陀來接引,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念阿佛,阿佛也會來接引,讓我往生到東方妙喜世界吧。這不一定,要看各尊佛的願力。

彌陀有特別的願,臨終至心十念念佛的名號,佛就會來接引。這就簡單到極點了!而其他佛,凡夫只是念他的名號,就不一定出現,更不必說十念念佛就現身接引。總之,要知道這是阿彌陀佛特別的願力。以這個依據,我們選擇最容易成功的道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古往今來的很多往生事例中,很多都是一般的人,甚至在生時造了很多惡業,但他臨終一念回心向善,對佛生了信心,就那麼一念,結果都見到佛來了。這就說明佛的願力真實不虛。

所以一般修彌陀淨土,起初應該從取相門進入,不取相的話,你的心都沒有著落處,沒辦法跟彌陀本願相應,還怎麼生到西方?所以,跟佛連絡的關鍵就在這裡。那麼,取相修的時候,現在主要是念佛的名號或者心咒,兼帶地,常常在心裡想西方淨土的依、正莊嚴。這樣修就很正確,因為是釋迦佛教導的,不會有錯誤。千百年來的無數例證都證明了這一點。只要心裡有信、願,然後口口稱誦「阿彌陀佛」,最終佛就會現前。這都是無欺的緣起法則,不要違背。懂了這一點後,你就知道什麼是入手的方便。這麼去做絕對有效,在緣起上完全相合。

以上都是就事相在說,如果稱合理性來談,那就有更深一層的內涵。這就要曉得,彌陀的性德就在我們心中,一念阿彌陀佛,心中的性德就容易發現。一用心提起它,它就脫露而出。而其他種類的性德藏得很深,就不容易顯現。所以表現在事相和憶念上,就有相應和不相應的差別。

現在就凡夫來說,修阿彌陀佛,在顯發性德方面是最容易的。從緣起上看,是因為彌陀在無量劫裡作了加持。從自身的修行上也能夠體會。確實,一念阿彌陀佛,就很容易發現性德。而且,臨終的時候,最容易跟阿彌陀佛感通,這麼一念,佛就來了,念其他佛就很難現前。而且一見佛就生入淨土了,一經提起,整個淨土就在自心中顯現了,而其他佛的淨土就不容易現出。這足以證明,對凡夫來說,西方淨土最容易在性海中顯出。因此,我們就一心歸向極樂世界。

這樣就很深地認識到,我們現在選擇念阿彌陀佛,選擇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淨土,這是在性德中決定的,這裡有不可思議的法理。這樣心裡就能確認到,以非常簡易的方便而能生到極其殊勝的淨土,那只有阿彌陀佛。你會完全決定,我今生一心往西方去的話,這是最容易在我心中顯現的。過去那麼多的普通人,不過是念了那麼一段時間,結果臨終時佛就現出來了。而且,就在他的性海中現出了極樂世界,這不就證明極樂世界是最容易顯現的嗎?如果這些人念另一尊佛,求生另一個剎土,由於他自身沒有那麼高的修行,所以雖然念了,但臨終時不會現前那尊佛,自己的性海裡也不會現出那個剎土。這說明其他性德藏得深,一下子出不來。

這樣抉擇就知道,原來我要按照這種方法來修,也就是通過念阿彌陀佛,修彌陀淨土法,那麼我這一生,在自己性海裡就會非常容易現出極樂世界。一現出來就生了淨土,然後就從生死中脫出來了,這不就是極奇妙的法門嗎?

然後一往生到了淨土,得到阿彌陀佛的攝受,就已經安住在不退轉地了。從此以後念念不斷地進步,最終徹底開發本性。這樣生到西方就是「一生一切生,一成一切成」。無論一香一花,一聲一色,乃至授記、摩頂、垂手,無不周遍融通十方三世,所以這個往生西方的增上緣,就叫法界緣起,這正是遍緣法界。淺位的人可以決志專求往生,深位的人也不必捨西方淨土而另求華藏世界(《彌陀要解》)。這個法門極其簡易,一生就能成辦,而往生之後又能得到佛力極大加持,能現前成就所有的普賢大願,因此普賢菩薩帶領華藏海眾,一致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由這一途徑迅速完成佛果。

今天我們同樣發心追隨古聖先賢的足跡,用普賢願海來攝持自心,同歸彌陀淨土,同成無上佛道,以親證這無上殊勝的大事因緣!

 



[1]蓮漏:以滴漏法計時的器具。用銅製成蓮花的形狀,放在一個盆裡,盆中盛水,盆底有孔,用來漏水,水漏到一半時,銅蓮花便會沉下去,每沉一次正好一個時辰。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11/18 上午 09:40:24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