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研究的反省
靜涵老師撰 常常看到網路上很多說是研究佛學,但是卻又“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章,例如說阿彌陀佛是“太陽神”,觀音菩薩是“水女神”之類的說法,某某經是“偽經”,這一來使得許多信眾都感到煩惱,因為這攸關他們修行的問題。 自己因為時常親近這一行,大概了解到,凡是佛教學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事實上,所爭論的焦點就在突顯“我如何相信那件事情是真的”。作學問最怕先入為主的觀念,有了成見,不管作什麼學問都是有缺陷的。學術工作的目的本來就是求真求實,學者提出的意見,通常都是正反兩面琢磨再三,才提出意見。 這些日子,聽到一個朋友告訴我,他驚訝於網路上有文章說他所修學的經典是假的。這件事情讓我想到,假如我們要當學者的,不在學術工作上作嚴謹的修為,所公告的成果,真的害人不淺!學者的威望掃地,以後沒有人會相信我們這些作學術工作的人了! 目前,佛教學界的主流,在於研究佛典語言,和哲學、教史等方面。這些研究者,常因為不是佛教信徒情況,對佛教了解不夠深入,往往驟下結論,一下子要說什麼經是偽經,因為沒有“梵本”。事實上,很多佛經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梵本”,很可能是其他語文,也很可能是口傳的。又有人以很多目錄沒有這部經,就說這部經是偽經,其實,也很可能這部經是一部大經的一部份,後人抽出來成為單行本,或是真有翻譯,但很久才流傳出來。總之,狀況真的很多,一兩個證據或許說明現象,但一下子要做一個這麼大的結論,說那部經是假的,未免也太簡陋了! 倒是,我們也應該思惟,要肯定那部經是假的,這還得加上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當初提倡這部經的人是誰。如果是有修有證的祖師大德,是可以作為學術上的認證。除非,這位祖師大德說謊,否則要說這些日常修行經典是假的,不足為信的成分很高。這就好像,凡是討論儒家,一定從孔孟入手。既然如此,佛教聖人說的話應該要列入學術理據才對。 證明我們常用的課誦本是偽經,老實說這類的學術工作實在沒有做的必要,弄不好還自斷菩提之路,誤人誤己。所以有關“偽經”的問題,實在要謹慎小心,大抵上,現代學者能做的,只能提出懷疑,實在很難斷定。考證的工作,特別是這種主題,要有法官辦案的精神,在直接證據尚未出現以前,不能驟然判定。然則最怕學術工作,當中摻雜了名利心在內,果真如此,實在有違學術工作者的本懷。我覺得,學術工作固然應該力求客觀,但也不能失去該有宗教面的考量。說實在,證明哪一部經是偽經,在學術立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工作,但若要和祖師大德抬槓,實在沒有這個必要。還不如把這個時間花在了解祖師大德的開示,好好依教奉行還是比較好些。我始終覺得一個佛教徒的學術工作者,是應該為修行而作學術研究,有些課題不需要花時間研究的。佛陀說的法大概沒有什麼必要去證明它是假的吧? 所以,如果有人提出這種屬於“學術性”的看法,歡迎大家提出來討論,我會盡我的能力來考察這個說法,我的想法是,希望大家不必為這些說法感到困擾,同時我們也能研究出一些可供大家相信的依據。本來,穢跡金剛之家的宗旨,就是揭示附佛外道的工作。這個工作並非在批評或毀謗,而在於增進我們對於佛法的理解。 覺得,若有什麼研究佛學的心得,就是一定要從像“齋戒學會”這樣的修行活動的體驗開始。 看到齋戒學會的公告貼出,老實說,真想參加。我懷念清淨道場蓮因寺,懷念山風徐徐,綠蔭盎然的清涼地,懷念沐浴在五堂功課的三昧洗禮,懷念關心後學的師長們,今日社會難得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更懷念德相巍巍的懺公大師,還記得午齋時,他老人家講的“鬼故事”,和鼓勵後學“背楞嚴經”的開示。 過去參加了三次齋戒學會,心中非常的懷念。但是現在的情形似乎不太能夠允許了。羨慕在校的同學與有寒暑假的老師們,現在社會大眾要湊出七天就不太容易了。我想這是需要發願的。 今天我的情況,不太能夠再湊出這些時日,業障深重吧!幾年下來,末學若有什麼研究佛學的心得,那就是奉勸能夠參加的大眾,有機會一定要去參加。這是我提出的真誠建議。 真的,我對佛法有什麼見解,要感謝懺公老人家,和他所創設的齋戒學會,是初機的學佛人一定要參加,不然恐怕會像我一樣,在一旁羨慕別人。 一出龍門雲外望,莫作黃河點額魚。 我真誠呼籲,想要當佛教學者,一定要去參加修行活動,最好是像齋戒學會,和佛七,或是閉關之類的活動。這對平日讀經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畢竟,要拜一天的三昧水懺,乾脆好好修七天,天天都在三昧水當中懺洗得好。 想要閱讀佛教學界的書籍,首先要先有一個概念,很重要。 學佛人要先了解書籍的作者,他的學養,與這本書的書評。不然請務必要先把目錄與序文讀完,確定他的理論主體與宗旨所在。一般來說,我比較推薦已經皈依三寶的學者作品比較值得閱讀。 不可否認,早期(民國七十年以前)研究佛學有不少學者不是學佛的,純粹只是對佛教的哲學與歷史有興趣(如胡適之的禪宗研究),他們治學方法也都把焦點設在〔哲學〕或〔史學〕的範疇當中。大家看書一定可以感覺得到,是屬於〔自由派〕的意見,這部分的作品因為作者自己的興趣不在修行,所以對三寶比較沒有恭敬心。還有一點,對於所處理的問題屬於佛教表層,也就是從文字表層意義來談,對於一些修行範籌上的名相沒有做好應有的處理,舉例來說,性、相二宗的問題,部分著作都把它呈現成對立狀況的說法,雖然古代也有這樣的說法,但是我們可以了解,唯識與中觀的法義都是菩薩所說,從來沒有看過龍樹菩薩和彌勒菩薩互相批評的文句,也沒有看過玄奘大師去批判過龍樹菩薩的說法,那這兩宗的學說,怎麼會是對立?又如來藏的問題,這個如來藏是楞伽經裡面有說過的,也有不少經論都論述到,其實這是修行上的體會,不好純粹當作哲學思想來談,但有人拿它來比附印度教的「梵我合一」,果真如此,佛典又何必命名「如來藏」呢?依我看,這是修行人對修行人講論的法義,這就像是一個電腦書的作者讀過很多本談到電腦操作的書籍,但從沒有上機的經驗,他就根據這些書籍再寫出另外一本電腦書一樣的情形。既然如此,沒有修行經驗的人怎麼有辦法討論得起來?佛教裡面有很多這種老參與老參之間討論的課題,這是初機學佛者所入不了門的。看到討論這方面的著作,我們就要了解,作者的學養真的很重要!假如作者是連誦經的經驗都沒有,甚且從來就不去道場禮佛,或者也不去皈依三寶,親近善知識的,這樣的作品就得隨緣盡份,不好完全相信。當然作者會說這是他的興趣,純就學術立場來說是可以的。但就佛教的真理來說,恐怕不允許的。因為學者也是教師,廣大的群眾雖然未必上過他的課,但書店裡面都會讀到他的書,也等於是當了他的學生,網路上也是這樣的,這是要負起相對的責任。所以大家要認真的看,卻不要認真的信。因為,學術是不斷進步的,每一個學說都有被推翻的可能,我們必須給他們進步的空間才行。 所以網路上有一些人發表激烈的言詞,常常引用一些學者的「看法」證明他們的看法是對的。說真的,這是騙不了老參的眼光,可是對初機學佛人與學界來說,兩方面均造成負面的效應。我在這裡想說的是,我們要鼓勵學者多研究佛法,但這不代表學者的研究就應該等同於法師的開示。其實多讀幾部佛書實在沒有什麼了不起,對學佛人而言,我們得分辨那些文章的結論正確與否。說實在,學者本來也不是什麼附佛外道,但是他們的研究一經誤用,或者他們本身研究結論就是錯誤的,竟然也有附佛外道的宣傳效果,這點我們也不能不明辨。 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是告訴大家學者們寫的佛學論文全部都是不可信,而是說明學佛人能夠區分與抉擇坊間佛學書籍。學者與法師不同,法師是有戒律,講信用的,學者是不一定負這個責任的(有的學者是佛教徒,有的不是)。所以我覺得佛學書籍應該要標示等級,起碼要標出作者是學佛人與不學佛的人才好。因為學佛人,就像是醫院裡的醫生,電腦程式的設計師一樣,要嚴謹些,這是性命交關的事情,不能夠隨隨便便就被誤導的,一經誤導,若不遇善知識,可能就是一輩子。所以對於學者見解,只要隨緣盡份接受就好了。 過去身為初機學子的筆者,就是因為不選擇性的閱讀,導致自己思想錯亂,修行見解與佛教的思維模式都混淆不清,使自己有錯誤的見解(如排斥密宗)。若非後來經由學長介紹,參加齋戒學會,和養成參訪的習慣,加上自己承辦活動,增廣見聞以後,這才發現錯誤所在。當然學佛人也是不斷成長,學者也是一樣,大家都是一樣。畢竟,如果連內行與外行都不能分辨,那學佛這條路真的荊棘重重,坎坷不已。 佛學與學佛畢竟有別!(這點我承認,我過去的見解是錯的)不太能夠混為一談,有些學者不一定皈依三寶(我們要多鼓勵他們去皈依),但是學佛人是皈依三寶的,還要“一生懸命”地參學下去。台灣佛教信徒有不少的初機學人,但是能夠引導這些初機學人的老參學長就顯得少多了。建議大家有機會多介紹善知識。 我的結論是:總之,學佛人對佛教書籍要有“判教”的眼光,才好自度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