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門對學佛對象的教育經營
靜涵老師撰 現在,該是要提到正題了。前面我曾經說過:與其說佛教教育要怎麼教,不如說我們在家居士要怎麼學,為甚麼我要這麼說?因為台灣現階段的佛法教育,常常就是以方便開示和講經法會的場合,在家居士才能聽聞一點法要。大家知道,要受完整的佛學教育就應該去佛學院,但是上班族的在家居士怎能騰出幾年的時間待在佛學院呢?看來,要在法師開示和講經以前,我們不得不要先有點「預習」才行了。
一套完整的系統化學佛的教育體制,早就應該要建立出來。事實上,太虛大師在民國早期已經提出,但何以在台灣未能推廣開來,一直要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來到台灣,台灣的佛教界方才察覺到佛法教育確實需要從根紮起呢?原來,這與過去中國佛教從唐宋以後,禪宗大盛情況有關。由於禪宗強調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經教不是禪門教育的重點,而是如實修行。在禪門裡不是機鋒相鬥的公案,就是不倒單的坐香參學。禪門強調安靜,從此成為中國佛教的主要風貌,強調生死解脫,即使禪師出家多年,沒有參出東西來,也是不敢開口。在這樣的風氣下,自然經教研究發展的腳步十分緩慢。淨土宗繼承了這個風氣,平日就以念佛為主,將全部功夫放在臨命終的那一刻,雖然普及,僧俗都重視臨終往生,經教的鑽研又再次忽略。
強調修持的中國佛教在宋元以後,雖然在實修實證上面建立了良好的風範,但是長期忽略經教體系的建構與教學結果,就是宗風衰微。由於參禪的人多,開悟的人少,而念佛的僧俗又太重視往生,所以全副功夫都在念佛,研讀經教常被視為浪費時間,所以會說法的法師就越來越少,整個佛教的寺廟就發展成經懺法會的基地,有的甚至變成了父死子繼的子孫廟。這就變成了民國初年,太虛大師要亟力改革的重點。
台灣佛教發展到今天,佛教院校林立,教育也受到重視。回顧這一段歷史,確實不能不承認,佛教在唐代會昌法難以後,鑽研經教的宗派沒落,強調修證的宗派興盛,事實上與佛門本身的功利思想有關,修持與開悟,常被視為弘法的成績,也被信徒看成供養的指標。不可否認,到今天仍有這樣的思想存在。事實上,大概很少有人去想:這對佛教的流傳,利弊如何衡量?
對於出家眾來說,生死是大事,但對在家信眾來說,生死不是大事,怎麼樣安頓生活才是大事。對象不同,在教學態度與方法上必須有所分別。出家眾要怎麼教學,這裡暫且不談。不過出家一定來自在家,如果沒有正知正見的在家眾,是不一定會有正知正見的出家眾的。在家眾的教育必須與出家眾教育有別,假如不去區別,這個後果,大家只要看台灣的殯葬儀式當中有所謂的「師公」,也就是在家人穿出家僧袍,唸誦佛教經典,舉行佛教超度儀式的強況就了解了。如果出家人只會誦經,敲法器,在家人看個幾遍,經過出家人指點,學起來並不困難。可是在家人的心理上就會說:這種東西,我也會,就會從心裡面看不起出家人了。
前面提過,僧伽的佛學教育體系,在太虛大師的全書裡面已經建立,是一套很大的教育體系,大約以三十多年的時間作為經營。僧伽教育體系的建立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值得參考。現在我則進一步提出在家人的佛學教育觀。
首先,我們先了解:佛法的特質在離苦得樂,自然不能讓佛法成為學習者的負擔。在家人,依照對佛教觀感,大約可分成三種類型:
一是不信佛的; 二是想要入佛門卻又找不到門道; 三是入了佛門,需要佛門的知識; 四是已經入了佛門,受了在家戒(五戒、菩薩戒)的在家行者教育; 五是出家前的預備教育。
一般佛教界的在家居士教育,大多對象是以第三者開始。不過教學內容大部分都融成一味,沒有分別。因為在家人程度不一致,聽法吸收的重點不同,假如弘法者不加以區分,內容上,在家人則容易混淆。有些連佛法都不知道,一下子就讓他們參加佛七,有些人根本就沒有佛法基礎觀念,一下子就要聽高深的經典,這樣子,很容易造成大眾一個心理:佛法好深!好複雜!然後僧眾都強調要在家人常參加法會,在家人就想:到底我要參加多少法會?一貫道乾脆告訴大眾:這叫做「考試」,要信者不斷接受這些仙佛們的各種「考試」,用這種方式去安頓人心。而國內佛教界,佛弟子們一定都耳熟能詳,剛入佛門用功的時候,一定會遇到種種不如意,不順心的感受,遇到這樣的問題,就被安上一個名稱,叫做「業障」。這種「業障」是幾乎每個學佛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是:「業障」是必然出現的嗎?生活出現的不順暢現象,果真是「業障」?也許大家會有疑問,到底什麼才叫做「業障」?如果出家僧,或弘法者對於在家信眾的「業障」問題,沒有給予妥當輔導,那麼在家人退道心,生邪見也再此時。國內弘法者常常把「業障」與過去生的「冤親債主」連結上來,於是初機學佛會立刻感受到,自己身邊多了一些看不見,摸不到的鬼神眾,於是生活上觀念就會起了變化,得學習如何和這些「業障」的眾生們打交道。
事實上,從不信佛到接受佛法,對於弘法者來說,是一段不可忽視的教育階段。這一階段往往就決定了外人對佛教的觀感,與學習者自身的正見是否建立的部分。我以為對於不信佛的人來說,他們最想知道的應該是佛法的輪廓,以及佛法的探索主題,與文化的相關知識,要言之,其實不信佛的人是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來看佛教。
那麼佛教可否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呢?大家如果聽過開示,或是常走佛門道場,大概都會聽到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你一定前世有佛緣,有善根,才會到佛門來。」其實,眾生都有佛性,哪裡需要一定前世有佛緣,才會到佛門來呢?不過我們真該想想,這句話其實也拒絕了一些「沒有佛緣」的人來信佛。何必說佛緣?佛本來與所有的眾生都有緣的!
沒有信佛的人,適合從佛教文化開始認識起,有點佛法的小百科性質的概念,知道什麼是佛陀,什麼是菩薩,佛教的分佈地區,佛門的生活,佛門的觀念諸如此類等等。等到真的對佛法有興趣,再來教授佛法的概論,與相關初機經典。若真的興趣不減,就教授修行法門,勸請參加法會,體驗佛法的滋味。如此一步一步,再勸導受持五戒,皈依三寶。事實上,佛法是教育之法,既然如此,佛法就應該要有系統化,要有學制,要有學程規劃,也要有教學設計等等諸多教育的工作與規劃才行。
如果佛教想要吸引年輕人,就一定要讓年輕人知道,佛門是入快樂之門,一個充滿「善良」與「正確觀念」的園地,來這裡能和許多善人聚會的好地方。換句話說,世間上的好人都來到佛門,這樣家長放心,也會引導孩子們來佛;而不是「解決業障」,「辦道」的地方。佛門的形象很要緊,不然大家會認為佛門,即是一個和鬼神與冤親債主的辦事處,這並不是佛教的本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