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星雲大師:媽祖其實也是佛教徒,他是信仰觀音的
問媽祖信仰在民間一直擁有廣大的信徒,甚至一般佛教徒也把媽祖當成觀音一樣信奉,請問大師,佛教對媽祖信仰有何看法與定位?
星雲大師答:媽祖是民間信仰中為最受人們崇奉的主神之一,外國人稱之為「中國女海神」,在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大多建有媽祖廟,尤其台灣是個海島,四周環海,而媽祖屬於海上守護神,故其信仰特別受到重視。僅台灣地區的媽祖廟、天后宮即多達五、六百座,其中以北港朝天宮的香火最為鼎盛,每年進香的信徒人數高達百萬人次;一年一度的大甲及北港的媽祖繞境出巡,更是動員數十萬人,其信仰向心力之大,莫可言狀。
媽祖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她原名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嶼人,生於宋建隆元年(九六○)三月二十三日,從小即茹素,信仰佛教。據傳能預知禍福,具有治病的能力。經常乘船渡海解救漁民,被村民稱為神女、龍女。後來在一次救難中罹難身亡,村人於是為她修建祠堂祭拜。
媽祖在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地位很高,根據史料記載,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曾對媽祖多次褒封,總計宋朝十四次、元朝五次、明朝二次、清朝十五次,封號從「夫人」、「聖妃」、「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等。其中咸豐七年(一八五七)所封的「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竟多達六十四個字,可見媽祖受到朝廷的敬重之深。
此外,歷代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更是寫下大量的詞章詩句來歌頌媽祖,如宋代學者陳宓題「但見舢艫來復去,密俾造化不言功」、元代詩人張翥的詩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明成祖永樂皇帝題詩「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等,媽祖精神儼然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
媽祖信仰之所以能在民間及歷朝政治上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我想除了如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所做的「媽祖文化」研究所說:「媽祖信仰與我國古代許多和平外交活動有密切關聯,諸如宋代的出使高麗,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歷訪亞非四十多國,明、清兩朝持續近五百年的對古琉球中山國的冊封等等,都是借助媽祖為精神支柱而戰勝海上的千災萬劫,圓滿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務。」
另外,歷代的執政者莫不害怕人民思想反動,所以一直希望把人民導向媽祖等一般民間的信仰,不希望人民信仰佛教,因為佛教有教義思想,這是過去執政者所防範的,所以他們寧可讓人民在沒有思想之民間信仰上安頓身心,才不會反抗。於是在政治力的介入下,民間有所謂「三月瘋媽祖」,即農曆三月是媽祖的生日,各地的媽祖廟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典。
不過,對於一般民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信仰媽祖,我想必然他有為人所需要的地方。再說媽祖其實也是佛教徒,她是信仰觀音的,所以現在媽祖廟也很有道義,很多媽祖廟都設有觀音殿。媽祖跟觀音一樣,都是有情有義、救苦救難;媽祖居於湄洲,是海城;觀世音在普陀山,也是海島。媽祖在海上救度眾生,觀世音也是慈航普度。甚至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為度化眾生,觀世音菩薩應化各種身,媽祖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應以媽祖身得度者,即現媽祖身而為說法。所以佛教其實應該為媽祖定位,就如關公、伽藍、韋馱、天龍八部、四大天王一樣,在佛教裡都有屬於護法神應有的地位。
總之,佛教徒對民間信仰應該採取和而不流的態度。過去佛陀住世時,天龍八部都能容納,就中國佛教而言,韋馱、關公都能做護法,因此我覺得對於一些有歷史可考的護法正神,佛教應該包容他們,進而淨化他們、提昇他們。媽祖在中國歷史上既有他一定的地位,佛教也應該為媽祖定位才是。
星雲大師答:媽祖是民間信仰中為最受人們崇奉的主神之一,外國人稱之為「中國女海神」,在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大多建有媽祖廟,尤其台灣是個海島,四周環海,而媽祖屬於海上守護神,故其信仰特別受到重視。僅台灣地區的媽祖廟、天后宮即多達五、六百座,其中以北港朝天宮的香火最為鼎盛,每年進香的信徒人數高達百萬人次;一年一度的大甲及北港的媽祖繞境出巡,更是動員數十萬人,其信仰向心力之大,莫可言狀。
媽祖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她原名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嶼人,生於宋建隆元年(九六○)三月二十三日,從小即茹素,信仰佛教。據傳能預知禍福,具有治病的能力。經常乘船渡海解救漁民,被村民稱為神女、龍女。後來在一次救難中罹難身亡,村人於是為她修建祠堂祭拜。
媽祖在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地位很高,根據史料記載,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曾對媽祖多次褒封,總計宋朝十四次、元朝五次、明朝二次、清朝十五次,封號從「夫人」、「聖妃」、「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等。其中咸豐七年(一八五七)所封的「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竟多達六十四個字,可見媽祖受到朝廷的敬重之深。
此外,歷代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更是寫下大量的詞章詩句來歌頌媽祖,如宋代學者陳宓題「但見舢艫來復去,密俾造化不言功」、元代詩人張翥的詩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明成祖永樂皇帝題詩「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等,媽祖精神儼然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
媽祖信仰之所以能在民間及歷朝政治上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我想除了如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所做的「媽祖文化」研究所說:「媽祖信仰與我國古代許多和平外交活動有密切關聯,諸如宋代的出使高麗,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歷訪亞非四十多國,明、清兩朝持續近五百年的對古琉球中山國的冊封等等,都是借助媽祖為精神支柱而戰勝海上的千災萬劫,圓滿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務。」
另外,歷代的執政者莫不害怕人民思想反動,所以一直希望把人民導向媽祖等一般民間的信仰,不希望人民信仰佛教,因為佛教有教義思想,這是過去執政者所防範的,所以他們寧可讓人民在沒有思想之民間信仰上安頓身心,才不會反抗。於是在政治力的介入下,民間有所謂「三月瘋媽祖」,即農曆三月是媽祖的生日,各地的媽祖廟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典。
不過,對於一般民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信仰媽祖,我想必然他有為人所需要的地方。再說媽祖其實也是佛教徒,她是信仰觀音的,所以現在媽祖廟也很有道義,很多媽祖廟都設有觀音殿。媽祖跟觀音一樣,都是有情有義、救苦救難;媽祖居於湄洲,是海城;觀世音在普陀山,也是海島。媽祖在海上救度眾生,觀世音也是慈航普度。甚至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為度化眾生,觀世音菩薩應化各種身,媽祖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應以媽祖身得度者,即現媽祖身而為說法。所以佛教其實應該為媽祖定位,就如關公、伽藍、韋馱、天龍八部、四大天王一樣,在佛教裡都有屬於護法神應有的地位。
總之,佛教徒對民間信仰應該採取和而不流的態度。過去佛陀住世時,天龍八部都能容納,就中國佛教而言,韋馱、關公都能做護法,因此我覺得對於一些有歷史可考的護法正神,佛教應該包容他們,進而淨化他們、提昇他們。媽祖在中國歷史上既有他一定的地位,佛教也應該為媽祖定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