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5 03:59:02 聯合報 高準
孔子一生有兩件事都是後人造出來的,可說都是對他的汙衊。
第一件事就是所謂孔子殺少正卯的事。此事首先見於《荀子》〈宥坐〉篇,《荀子》之成書已在孔子去世後約二百三十年,其間所有其他的書都沒有這事,如果真有這事,是一大事,怎麼會沒有在任何書有記載呢?所以已有人指出《荀子》〈宥坐〉篇其實是荀子弟子以流傳中真偽不分的雜事記錄編成的。其實是否有此流傳的話而記錄,也有問題。須知荀子弟子最著名的是韓非與李斯。他們已轉變成法家,荀子則也離儒近法。而法家是堅決反對孔子「仁政德教」的思想的,他們也是認為必須把與自己思想對立的人殺之而後快的。再就孔子當時實際情形來看,也無可能,因為少正卯的「少正」是他的官銜,其地位不比孔子的司寇低,孔子又何能不呈報魯君核准而自己上台才七天就把他抓起來殺了呢?孔子在季康子向他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時也是反對而說:「子為政,焉用殺?」所以客觀上既無可能,主觀上也不會去做。 大陸文革後期有個楊榮國,自稱從「五四」時起就是批孔健將,就還拿這來大作文章,醜化孔子。其實《荀子》中所記孔子加給少正卯的罪名如「言偽而辯」「記醜而博」等條用在楊榮國身上倒正是可以配合得上呢。當時居住香港的唐君毅先生對楊榮國這幫人實在看不下去了,還寫了篇很長的文章逐一駁斥之。大陸到文革既結束,開始為孔子「恢復名譽」時起,也已有人駁斥這種說法。1985年出版的匡亞明著《孔子評傳》中就寫了〈孔子誅少正卯實無其事〉的一節。該節末尾指出「把少正卯捧為法家以與孔子(儒家)相對應。認為他們之間的鬥爭是早期的儒法鬥爭,不過是表示他們對歷史的無知而已。」
《史記》的〈孔子世家〉中據《荀子》而記入了此事。是司馬遷的失察。〈孔子世家〉在《史記》中其實是寫得較差的。文中寫了大量孔子對許多奇怪的動植物及古生物都無所不知的傳聞。簡直把孔子寫成了深通巫術的巫師似的。對《論語》中記述的孔子的許多名言與思想,卻沒有什麼介紹。全篇也不像《史記》中其他很多篇那麼有豐富動人的抒情筆調。不客氣的說,是一篇低於全書總水準的失敗之作。
孔子遭汙衊的第二件事是說他隨魯君到齊國境內與齊君會見時卻當著齊君的面殺了齊國歌舞隊的隊員。說是孔子任大司寇後隨魯定公赴齊魯交界處的夾谷與齊景公相會,齊景公帶來一組由優倡侏儒組成的歌舞雜戲團上來跳舞,孔子認為有侮辱性,跑上台去要求對這些人「罪當誅」,就指命齊國的「有司」把這些人的手腳都砍斷了(「手足異處」,當然也就死了),然後說齊景公認為自己理虧,責罵其「有司」「以夷狄之道」來教他以致得罪魯君,「該怎麼辦?」那「有司」則主張對魯國割地以謝,於是歸還了魯國原被齊國占領的幾塊地。這故事還是《史記》記載的,看來簡直像在說神話!齊君會聽魯國孔子的命令嗎?齊的「有司」還幫魯說話而要求齊割地給魯呢。當時齊國甚強,豈會把自己弄得那麼窩囊?而在此會前,齊國一直是晏嬰為相的時候,晏嬰是齊國名相呢。要吹捧孔子的功績,恐怕也不能編出這樣不合理的故事來吧?把孔子弄成要當眾魯莽殺人的兇悍面貌,正是嚴重的汙衊。
《史記》的〈孔子世家〉給人感覺並未把孔子當一個思想家與教育家來寫,反倒對孔子的政治活動寫了大部分篇幅,而且加了很多不很可靠的傳聞,簡直弄成一個深通巫術的巫師般而又目無君上、當庭殺人的兇悍面貌。著名的知識分子也殺!可憐卑微的殘疾者與歌舞隊的小姑娘也殺!這是孔子嗎?幸虧《論語》和《禮記》中對孔子的言論與形象的記載具在。否則恐怕很難得到後世的重視與尊敬呢。
所以《史記》這書寫得好的固然很多,但也不是沒有寫得較差的,這篇〈孔子世家〉可能正是由於想儘量寫得長一點,卻把許多顯然不適當的傳聞都加了進去。
至於其〈老子韓非列傳〉,其實包括老、莊、申、韓四個人。其中老子傳寫得甚為謹慎。莊子、申不害兩人的傳甚簡且未引什麼所著原文。而獨在韓非傳中則大段列入了韓非〈說難〉一文的極大部分。不免使人懷疑有可能是後人傳抄時增補進去的。另外墨子根本無傳,只在〈孟荀列傳〉末尾提了十幾個字一句,也沒指出其重要的主張「兼愛」「非攻」那四個字,似亦不免為一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