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訪談錄
在今日世界中化緣 - 恢復古老的傳統
專訪欽哲仁波切談欽哲基金會
------------------------------------------------------------------------------------------------
問:欽哲基金會是如何成形的?
答:化緣維生是起自佛陀時代的一種傳統。它的存在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即使佛法的修行者被認為是出世的,但活在這世上,還是得吃、喝、行……等等;為此,化緣讓這些出世者能夠獲得生活所需。甚至佛陀自己也曾在摩竭陀、居薩羅等地沿街赤腳托缽,接受國王、武士、商人、獵戶、漁夫和妓女的緣施。
另一個重要的理由,是化緣提供了一般人締結業緣、修習布施、不執著和積聚福德的大好機會。
有一個故事說,當佛陀走在一條大街上時,袍子裂開了,眾僧想幫忙縫補,但被佛陀婉拒了,他要保持這樣;不久後,大家就明白了這拒絕的殊勝道理所在。因為當佛陀走著走著,有位非常老、非常窮的老婦人見到了這裂縫而幫忙補綴,事實上這是她唯一能布施的東西——
幫佛陀補袍子。由此她累積了廣大的福德,相信在來世她能夠投生到兜率天。這件事傳遍了全印度,許多人、包括國王在內,不僅幫佛陀和出家眾縫補破袍子,也做了許多其它的供養。因此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
世界在改變中,化緣的傳統或許只有在泰國、柬浦寨之類的國家才會被尊重,在當地還留存著供養的傳統。但在其他地區,包括印度,這個傳統早已蕩然無存了。在西藏社會裡,還有一點點的化緣風氣,但在西方世界是幾乎不曾存在,在西方世界你必須自立更生,你不能說:「嘿,我想要修行,想要禪定,你可以照顧我的飲食嗎?」這在西方思考模式中是行不通的。
因此欽哲基金會的首要之務是提供援助。或許不是像兩千五百年前的方法,但基本上卻是按照現今世界的慣例,用捐款、資金管理、孳息分配的模式來供養。
還有另外一件事,是我個人覺得欽哲基金會可以做的。目前仍然有資助西藏修行者的習慣,那是因為直到今日在西方並沒有太多佛法的修行人,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中,全球的修行人數與日俱增,有不少很認真的學生,但在現代社會中要當個出世者並不容易,食、衣、住、行等等都要開銷。因此我想引介化緣布施的概念,也許能幫助全球的佛法行者和學生。這和基督教的體系並非不同,基督徒必須奉獻教會和教友,我希望也能建立類似的系統。目前,佛教的慈善事業尚未廣為人知,這只是因為許多佛教徒並沒有組織起來、參與這類工作而已。
back to top
------------------------------------------------------------------------------------------------
問:請您說明一下欽哲基金會的特殊計畫?
答:首先是資助各寺院,這並不是最重要的計畫,但因為我們有這個職責所在,它是最迫切的需求,你不能說:「喇嘛啊,我們沒錢,請你們到別處去吧!」不管我們有沒有基金會,這些寺院是早就存在的了。但是我們的長期目標是要資助全球的佛法行者和學生,而不只是西藏人而已。
接著是不只出版珍貴的書籍,也要出版能幫助學生的東西。在西藏文化中印製這些書是行之久遠的傳統,每年在菩提伽耶的祈願大法會上,都會免費贈書給喇嘛們。但你是否曾聽說西方佛法學生拿過《法句經》之類的免費經書?
之後,我們的目標是提供獎學金。在西方常有人問為什麼你的傳法要收費?是否有可能不收費?但我們必須運作——
得付電話費和機票錢、以及持續資助各寺院……等等。如果有組織和捐助就可以自行吸納這些開支,我相信只要有了良好的經濟基礎,便可以幫助更多人與事。
back to top
------------------------------------------------------------------------------------------------
問:那佛學院呢?
答:我們也希望最終能夠在西方建立某種學院,供人們研讀佛學,但這是一個大目標,並不容易。
back to top
------------------------------------------------------------------------------------------------
問:學生們要怎麼看待捐款之事?應該有什麼樣的發心?
答:即使只是捐美金一分錢,也應該要有把一滴水放入大海、必不枯竭的想法。一滴水本身很容易乾掉。但把它放入海裡,就不會乾掉。任何的捐輸,不管多寡,都成為幫助他人基金的一部份,這些資金將會成為弘揚佛法助力,這是應有的發心。
back to top
------------------------------------------------------------------------------------------------
訪問 Noa Jones.
編輯 Jakob Leschly.
於加德滿都 200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