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死」變「往生」
(毛毛蟲變蝴蝶之三)
道證法師講述
仰蓮居士敬記
我們常常說要往生極樂,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義,所以嘴上雖然常說要往生極樂,實際上常常會枉死娑婆,注意枉死的「枉」,是冤枉的「枉」。本來往生極樂並不是死掉的意思,也不是肉身死了,才去極樂世界。我們從字面上簡單來了解往生極樂的意思,就是一往不退地生活在清淨快樂的佛世界,或者說勇往直前過最快樂的生活,不被煩惱痛苦所害,不被緊張壓力束縛,所以往生是現在就快樂地生活,現在就和佛手牽手過歡喜慈悲的生活直到永遠。如果一定要說「死掉」,應該是煩惱痛苦都死掉,不一定是肉體死掉,煩惱痛苦死掉了,心就快樂!
枉死—冤枉死在娑婆世界
所以往生並不是現在煩煩惱惱緊張痛苦過日子,還一面念佛一面擔心—我死後不知道能不能去極樂世界,像這樣的往生觀念和生活方式很可能會很冤枉地死在娑婆世界,叫做枉死娑婆,並不是往生極樂。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這種說法並不是我自己發明的,大家看阿彌陀經,經上明明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就是沒有種種煩惱痛苦,只有感受身心清淨快樂的生活世界,叫作極樂世界,並沒有說肉體死掉叫作極樂,大家千萬別誤會了!
今發願,今就快樂 今就領受「極樂國民社會福利」
阿彌陀經上還有一段經文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經文說到已發願已生極樂,今發願今生極樂,當發願當生極樂,分明告訴我們「今發願今生極樂」。「今」這個字可以解釋作「這一期的生命」,也可以解釋成「現在當下」,意思就是現在願意往生極樂的人,現在就可以快樂地生活。也就是說一個真的有願往生極樂的人,現在就會願意放下一切煩惱、壓力,就可以立刻得清淨快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說,生極樂國,得種種國民社會福利;阿彌陀經說:今願今生。合起來講,就是現在真願生極樂,現在就生在極樂,當然阿彌陀佛大願,現在就可以兌現!可以領到極樂國民的生活福利。而放不下娑婆憂惱的人,當然就得領受娑婆的苦味。這是自心選擇的。
親蜜、密切的臨終接引—每一剎那佛都接我、引導我
所謂「臨終」並不專指這一期生命要結束的時候,如果我們了解我們的心念是剎那剎那都在生、滅,就能夠體會每一剎那時時都是臨終,都是前一段的結束,同時也是下一段的生起。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嚴格來講是每一剎那都接引,每一剎那佛和我們的心都相連接,從來不會斷絕溝通,每一剎那佛都引導我們過著合理歡喜的生活,這一種不間斷的連接引導,就是每一剎那的臨終接引,這是最親蜜最密切的接引!現在,就願意面向佛、接受接引的人,是現在就往生極樂,過快樂的佛生活,不必冤枉地死在娑婆世界!
誰敢「往生極樂,自由自在」?
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一句話相當無奈,但可以說是一般人生活的寫照。顯示大多數人都很無奈,糊里糊塗跟著世俗潮流過日子,活得很冤枉,這樣下去顯然會枉死娑婆!說真的,很少人有智慧有勇氣敢往生極樂自由自在,大多甘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寧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枉死?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如果好好反省,相信大部份人都會覺得:追求更多的名利並沒有真正使自己或是使別人更快樂,但是即使如此他也身不由己,很冤柱地把青春都用來為名利奔波,直到有一天病倒,一旦病倒了就會發現,名利根本不可能減輕痛苦,到死亡的時候,名利也派不上用場。
一般人冷靜想想也知道搞感情並不會更快樂,但是常常身不由己地追求名利感情而死,死得很冤枉!
明明大家都知道太忙又沒有規律的生活對健康不好,但是也身不由己地忙得累出一身的疾病,到頭來沒辦法醫治,又沒有人可以代替,只好冤枉地死。
冤枉啊! 一念迷糊—糊里糊塗,跟著別人亂生亂死
為什麼說這叫冤枉死呢?因為本來是可以看清人生的真相意義好好過生活,但是卻沒有看清楚,就糊里糊塗跟著別人亂生亂死,這就是冤枉!本來可以活得清淨自在,又死得快樂莊嚴,但是一念迷糊就會活得很苦,活得身不由己,又死得不明不白,恐怖驚慌,這就是冤枉!本來可以開發佛性邁向成佛快樂無憂,卻忙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又創造出下輩子輪迴的痛苦,這就是冤枉!苦得毫無價值,白白錯過了本來該有的清淨快樂。
別製造枉死條件
到底您願意往生極樂,還是枉死娑婆呢?
這樣問,我想理智的人是不會選擇要枉死娑婆的。問題是雖然不想枉死娑婆,但是如果每天都身不由己一直在製造枉死的條件,當然因緣具足之下,雖然不想枉死也會身不由己。那怎麼辦呢?那非痛下決心,有勇氣、智慧往生極樂不可!
弄清條件—別盡搞些不必要的行李
要往生極樂一定要弄清楚真正必要的條件是什麼?而且要時常檢查自己是不是符合條件,才不會嘴裡說要往生極樂,但是辛苦忙了一輩子,結果還是枉死娑婆。打個比方說:比如有一個人,天天都說他要去美國,天天看他都準備行李,裝了大包小包,大家看他是一副要出國旅行的樣子。結果時間一到竟然不能上飛機。
另外有個人,看起來並沒有天天整理行李,也沒有到處說他要去美國,但是結果時間一到,他就搭上了飛機到了美國。
這樣的事您是否覺得奇怪呢?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規定,去美國要準備很多行李啊!天天準備行李並不是能去美國的條件。要去美國的條件是要辦好護照、簽證、買好機票。一個外表看起來並沒有準備行李,而能夠去美國的人,是因為該辦的他都辦好了,當然就能去。而另一個人天天嘴裡說要去美國,但沒搞清楚去美國的條件—沒有真正辦好護照、簽証、也沒買機票,只是天天整理行李,把牙膏、牙刷、衣服、毛巾打包裝箱,使人覺得他好像要出國,結果呢?不能去是理所當然的,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該辦的他沒有辦嘛!
往生條件—「信」和「願」—只在一念之間,不必外求
往生極樂世界也一樣必須弄清楚條件。蕅益大師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極樂決定的條件在信和願,要有信心和願力,這該辦的條件不辦好的話,搞再多的外表形式和數目都是不相干的。如果該有的條件有,就必定能往生極樂。信和願都不是外在的條件,不必去求別人,只是自己內心的問題而已,只是觀念問題,一念之間而已。
往生極樂—容易?困難?
到底往生極樂是容易還是困難呢?
常常有學佛已經二、三十年的老菩薩問我這個問題,他們有疑問—為什麼有人平常外表看來也沒有很用功念佛的樣子,而臨終的時候是很有瑞相笑嘻嘻的走了,看這一種人就覺得往生極樂很容易;而另外有一些人看起來整天都很用功,總是拿著念珠或是念佛記數器拼命地按,早晚也都做功課拜佛,也時常去參加法會聽經,但是他平常憂愁煩惱還是很多,到臨終又顛倒又不愛念佛,甚至出現種種不好的現象,還有人聽到念佛反而生氣,看到這樣的人就會覺得往生極樂很困難。
「往生」比「枉死」,簡單又輕鬆 關鍵—願意快樂,願丟垃圾之決心
到底往生極樂是容易還是困難呢?
說實在,心中具足信心,真的願意往生的人,往生極樂是很容易的,只是一念之間而已,實在比枉死娑婆簡單而且快樂。但是如果條件沒有弄清楚,或是心中沒有真信、真願的人,往生極樂就很難了,這樣的人很可能只是常常在佛教圈中活動,跟著別人買念珠、買法器、買居士服,就好像前面的比方所說的,嘴裡說要去美國,天天都在整理行李,買旅行箱,但是都沒有辦好簽証等等必要的條件,他是外表看起來很像要出國,但是沒有辦好必要的條件,實在是去不成的。他是有拿念珠、按記數器念佛的外表形式。但是沒有真正以信心念佛,也缺乏願意丟掉心中的垃圾,缺乏真正「願意快樂」的決心、願力。缺乏這一份真信、真願,當然是免不了枉死娑婆的。這一生辛苦弄來的行李,就只好留著在娑婆世界輪迴用了。
日常生活,皆是往生的信願考題—每一考都重要 有信就不怕!(會怕就是沒信) 有願就不憂!(會憂就是沒願)
我們既然決定要往生,那麼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每一件都是考題,都在考驗我們的信心和願力是不是具足了。每一個考試都是重要的關鍵,都在決定我們是往生極樂還是枉死娑婆。舉個例來說:我們曾經講過,有一天有一位新聞記者去向上廣下欽老和尚勒索,他伸手向老和尚說:「把錢拿出來,如果不給錢,我的筆是很厲害的,明天把你寫一篇登報,保證你全山沒人要來!」而廣欽老和尚是決心願意往生極樂的人,是個具足信願的人,有信心就沒有恐怖擔憂,有信心就不怕了!(會怕就是沒有信心!)老和尚一心願意往生極樂,根本不在乎明天報紙上是說我好,還是說我壞。他也根本不在乎寺廟有沒有人要來,所以他只向來勒索的人說:「拜託你登報寫得越壞越好,因為大家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得天天念大悲咒、持大悲水,如果大家都說我壞不恭敬我,沒人來找我,我才好靜靜的念『阿彌陀佛』。」
信願具足—當下消災免難,彼此極樂
老和尚這幾句話,就是信願具足一心念佛的話,那位新聞記者聽了楞住,說跑遍大江南北沒有見過這樣的老和尚,再也不敢勒索他了。老和尚就憑著信心和願意往生極樂的願力,當下就把勒索的災難解脫了,也同時降伏了對方的惡心念,彼此都當下往生極樂了,這就是通過了日常生活中信和願的考題。
越怕,越在乎,麻煩越多
如果老和尚沒有真想往生極樂的願,他就會放不下這一個世界,就會很在乎報紙上對他的批評,就會很在乎寺廟有沒有人要來,他就會怕這一個來勒索的新聞記者,會怕給了錢就要常被勒索,而不給錢,就要被登報名聲破裂。心中如果越怕他,越放不下,越在乎,一定就有越多麻煩,那就得天天擔憂受苦,不可能「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就註定要枉死娑婆,不可能往生極樂。
敢放下夢境,醒過來!敢當下往生,自由自在! 寶貝名利,作垃圾去
而老和尚雖然外表又瘦又小,但是對佛的信心,對自己佛性的信心可是強大無比的!他知道世間的種種相,有如夢境般的虛幻,所以他敢放下夢境,覺醒過來!他敢放下整個娑婆世界!他敢當下往生極樂自由自在!這樣的願力就真實而強大無比!
那位勒索的人,當成寶貝來威脅用的「名利」,老和尚是當作垃圾丟掉了。這一種對名利、對榮辱都沒有罣礙的心胸,來自於他願往生極樂的真實願力。
解大便—放下,會失去什麼?
我們來看看,老和尚真願往生的「願力」,和沒有罣礙的「放下」,會不會糟糕倒楣呢?大家看到顯然不會的!相反的,老和尚的福報智慧是世間稀有的。一般人放不下、不敢放,就是怕放了會失去什麼,怕放了會一無所有,這就是對佛法沒有了解,沒有信心,就好像怕解大便會失去什麼一樣。
自性具足一切福報、智慧 執著、妄想是烏雲
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在成道的第一句話就是感歎而且是非常地感慨,他連續用了兩個「奇哉!」「奇哉!」的感歎詞,感歎奇怪啊!神奇啊!什麼事是神奇呢?原來一切眾生都和佛有完全一樣的智慧德相,這是多麼神奇啊!然而很可惜,只因為妄想和執著的障礙,就把這本來有的佛性智慧和福報完全都埋沒掉了,不能證得,也就是自己的寶藏沒有辦法開發顯現來用。這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相信佛教徒大多聽過,然而真正信得過,能得到受用的人很少很少。
六祖在開悟的時候也感歎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的佛性本來一切都圓滿具足,什麼都有的。我們佛教徒的信心,是要信佛,而且要信自己也有佛性、和佛一樣。相信我們本來的福報和智慧是和佛平等的,只因為我們妄想執著太多障住了,才不能顯現出來,就彷彿烏雲太多了才使得陽光不能透發顯現一樣。
別擔心 放捨烏雲,不會失去陽光!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願意往生極樂」這個願意的念頭,千萬不要小看一念的「放下」,這一念對娑婆世界的放下,就像烏雲的消散,使得本有的佛光能顯現出來。要知道放下烏雲,突破烏雲並不會失去太陽的光明,不必擔心!放下妄想和執著,本有的福報、智慧才會顯現出來。願生極樂念佛,就是用一念佛號突破一切妄想執著的烏雲,使得佛光顯現出來,也使得佛力的妙用顯現出來。要明白我們心中的罣礙,「在乎這一個,擔憂那一個」就是烏雲。我們由老和尚這一件事可以多少體會到「信」「願」的力量和日常生活的信願考題。
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 把「願」—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作為前導
蕅益大師說:信願是決定往生的條件。而有信心的人未必已經發了願,然而已經發願的人必定是具有信心的。所以往生的總關鍵是決定在「願」。有人會說:「有啊!我每天都有念願生西方的發願文」。要知道,照字念發願文,未必真有那一份心。「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真正想要的。真心發願的人不只是在佛前念發願文,而是會把這一個願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中,作為前導,就像老和尚被勒索時,還是以這一個願作為主題,他只有這一個大願,完全沒有希望世人恭敬供養他的心,甚至也沒有刻意要辦什麼佛教事業的願。
「我沒有要做什麼」—做了無量無邊度眾生事
有一次有一位居士,帶了一位瑞士華僑去拜見他,這位居士向老和尚介紹說:「這位華僑是瑞士的富豪,您如果把他度來學佛,以後您要辦什麼佛教事業他都會支持的。」老和尚只閉著眼睛平淡地回答說:「我沒有要作什麼」,老和尚是在沒有要作什麼的心境中,做了無量無邊度眾生的事,他度眾生是自然而然的,是因為佛性的德行流露,自然偉大自然感人。
度人山人海—每天吃飽閒著沒事 心中沒事—空靈智慧—才能辦好一切事
曾經有人看他每天被人山人海包圍著問問題,就很感慨向他說:「老和尚您實在度了好多眾生!」老和尚只有平靜地回答說:「我每天吃飽閒著沒事。」如果以我們常人有為的眼光來看,他應該是很忙又很累的,但是因為他的心沒有罣礙執著,所以只覺得「吃飽閒著沒事」。因為內心沒事,什麼都放下,自然輕鬆愉快!因為心中沒事,才能空靈智慧,才能觀照,反而能夠辦好一切的事,又不會累,只覺得悠閒。如果是一般人光是看人山人海心就煩,光是緊張擔憂就累得不得了,心中一有罣礙,就會觀察不清楚,事情反而都辦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