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梯言/風平浪靜看課綱
2015-08-12 01:34:59 聯合報 公孫策
<iframe width="90" height="38" id="mySave" src="http://udn.com/sfclient/mySave.html"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iframe>颱風走了,學生在暴風雨來襲前撤退,而教育部也撤回對學生的告訴,高中歷史課綱的爭議,這下子才有可能做理性的討論。
爭議初起時,我一時頗難理解:什麼時候開始,居然有那麼多高中學生關心「歷史」了?因為遠在我進入高中之前,就不大有學生看歷史教科書了,除了聯考選擇文法商的學生,為了考試,才去K考古題,也不看教科書。
大一修中國近代史,逯耀東(已故)老師有一次在課堂上點名,發現某理科學系有一半的同學沒到,他大光其火,說:「XX系有什麼了不起?我們那時候,歷史系才是第一志願。」曾幾何時,那個XX系也不再受考生垂青,雖然歷史系依舊冷門。
高中生進大學受「社會需求」引導而選志願,是一大偏差,也是一大悲劇,卻又是所有人(包括學生、家長、老師)都莫可奈何的現實。而今天有那麼多高中學生走上街頭,關心歷史課綱,逯師倘仍在世,會不會為之欣喜?
我想不會。因為逯師經常告誡弟子的是「堅持學術操守,勿向政治壓力低頭」,而這一次學生上街頭,雖非向政治壓力低頭,甚至還向政治力挑戰,可是本質上卻是受到政客的愚弄,最終還被立法院朝野協商放鴿子。當然,這比向政治低頭更糟糕,因為學生抗爭了那麼久,卻不是為「歷史」,而是大人的政治輸贏。
我們都知道秦末劉邦項羽的大對決,最後劉邦贏了,項羽輸了。然而,那一段過程的實際情況如何?兩位英雄人物的成敗因素,真的就能簡化為「劉邦會用人,項羽剛愎自用」嗎?錢穆先生就說了:「得讀遍《史記》所有相關人物的列傳,才知得漢高祖與項王相爭始末。」他說的「知得」二字,不是「看過了」,而是真正從每一個關鍵人物的角度,去體認、去理解那一段歷史。
也就是說,歷史記載人事時地物是立體的、多角度的,即使劉邦最後贏了,漢朝擁有了修史權,劉邦的「賢/奸/勇/怯」,仍然會在歷史中留下痕跡,讓後人讀到。
錢穆先生認為,讀歷史最重要的八個字,一曰「世運興衰」,一曰「人物賢奸」。這一次參與反課綱的同學們應該對藍綠政客的和稀泥作風點滴在心頭,這是體認「人物賢奸」。而如果同學們為台灣前途擔心,則與其在街頭抗爭課綱小節,不如實學獻身為台灣能夠「永載史冊」打拚,那則是「世運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