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3 07:32:20 聯合報 文/羅怡君
前不久接連發生情殺事件,一起是告白被拒竟殺人焚屍,凶手的同學說「這一點都不像他」;另一起碩畢男子殺死女友,那男子說「我對她那麼好,她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開朗的背後
這句話深深地給我一個警惕:平常看來開朗的孩子,卻可能在一件事上過不去,就做出令人費解的舉動。在這些事件中,存有著大同小異的憤慨:別人不應該這樣對我。
妹妹看新聞時似懂非懂,我決定找機會跟她聊聊,沒想到,這時機來得很快。
傍晚去公園玩,一個小男孩遞了棒棒糖給妹妹,妹妹搖頭拒絕,小男生立刻生氣吼叫,他媽媽聽到趕過來,安撫無效,於是對妹妹說,「他想跟你做朋友,才會給你糖,你要不要吃吃看?」
妹妹搖頭小聲的說;「我不想吃糖。」小男孩一聽急吼著:「為什麼她不要?為什麼她不要?」他媽媽慌了手腳,一邊安撫男孩,一邊對妹妹表示「妳先收下好不好,不然他會覺得很難過」。
妹妹默默收下了糖果,這位媽媽解脫似的對男孩再次安撫,男孩哭聲漸收,媽媽鬆了口氣把他帶走。
同理做半套
他們母子一轉身,妹妹立刻把糖果丟給我,我問:「既然不想要,為什麼伸手拿?」「不然他會一直哭,而且我一開始就說不想吃啊。」妹妹答得無奈。
「他們沒聽進去,妳可以再說一遍,不需要勉強自己。」「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啦!反正我不會吃。」「那妳覺得對方會不會以為妳改變心意了?可能願意跟他做朋友了?」…「若下次他又拿給妳糖果,妳收不收呢?」我開始出題,妹妹沉默不語。於是我和妹妹開始討論,怎麼樣的溝通她覺得可以做得到。
至於男孩的母親的作法,第一時間同理孩子的確能讓孩子當場情緒穩定,但只求解決現場危機的半套做法,很可能只會讓孩子誤以為「別人應該要同理我」;很多家長的「同理教養」只求息事寧人,沒有找出背後根本原因,或相信孩子長大就會懂。
應雙向交流
同理心應該是雙向交流的情感,在同理孩子之餘,也需要孩子同時學習同理別人。如果總是以「請求別人配合」解決問題,無疑是傳遞「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觀視角,讓孩子喪失體驗其他情緒(嫉妒感、挫折感等)的機會,孩子有可能愈來愈不容易理解現實,或只能接受部分現實。
當孩子反映別人都不跟他玩、不配合他…千萬別急著出手介入去更改情境設定,請耐心陪孩子體驗整個過程,甚至是恢復、療傷。否則孩子只是暫時接受當下的理由,沒有想通重要的道理,就容易在心裡打上一個又一個的結。
(本文摘自寶瓶出版「被禁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