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妙法寶庫 智悲講堂
《入行論廣解 ▪ 靜慮品》
無著菩薩注釋 索達吉堪布譯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丑五、欣喜接觸不應理(以歡喜心來接觸女人的身體不合理)︰
若汝見白骨,靜臥猶驚怖,
何不懼少女,靈動如活屍?
見到屍陀林的白骨時,即使它靜臥不動,也會令你驚怖不安,那你為什麼不怕現在被靈魂所帶動的活屍呢?
古印度的屍陀林,跟藏地的屍陀林有點不同。在藏地,屍體放到屍陀林之後,很快的時間內,天葬師就把皮肉割開、骨頭砸碎,當場喂給老鷹吃光,屍體馬上就處理完了。而根據史書上記載,古印度的屍陀林沒有天葬師,人死後只是把屍體送到那裡,老人的屍體、年輕人的屍體、小孩的屍體橫七豎八地堆著,有新的也有舊的,在那種場合中,呆一會兒也覺得非常害怕。
去年有一個喇嘛,非要去屍陀林修斷法,於是帶了個小小的帳篷,打算在那裡住下來。到了黃昏,他覺得陰風陣陣、毛骨聳立,晚上念了點經後,實在是受不了,拔腿就跑,帳篷也扔在那裡,次日白天才敢去取。其實我們這個屍陀林還算是可以,天葬後就看不到屍體了,但印度屍陀林並不是這樣,所有的屍體都會堆在那裡,等鳥獸慢慢地吃光。
原來藏地有一個故事︰某人吹噓自己膽子特別大,做什麼事情都不怕,一個人對他說︰“你真有本事的話,到屍陀林去,把一根樁子結實地插在地上,如果回來一點都不害怕,我給你一匹馬。”那個人滿口答應下來,拿著樁子勢在必得地去了。黃昏時他開始有點怕,東看西看,一邊看一邊插樁子。因為藏裝比較長,他在插樁子時,把衣服的下擺也插在了地上。插好以後,他轉身正準備回去,突然覺得地下有人拉著他不放,怎麼樣都走不動。他就大聲哭著哀求︰“請放了我!求求你,請放了我!……”
所以,屍陀林是特別可怕的地方,為什麼可怕的呢?因為裡面有很多屍體,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看到他的面相,覺得特別恐怖。其實米拉日巴尊者說,我們活著的身體,不管從結構上、本質上,或者軀體上、容貌上,跟死後的屍體沒什麼差別。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二者完全不相同,活著的身體有生命,而死了以後沒有生命。”這一點是對的,但我們怕的不是生命,就是屍體;我們貪執的也不是靈魂,而是身體。既然貪執的是身體,那麼它放在屍陀林裡時,你為什麼如是害怕呢?以理觀察的話,生前的身體跟死後的屍體,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現在由風大帶動的身體,就是“起屍”。
如果一個人在死後,屍體猛然站起,雖然容顏與往昔無異,但最愛她的男人也會嚇得昏過去。《四百論廣釋》中有個故事說,有一國王對王妃(另有種說法是王子)極為寵愛,忽有一日王妃死了,群臣為了不讓國王太悲傷,便啟奏︰“王妃沒有死,她變成魔鬼了,屍體已經起來了!”國王一聽特別害怕,立即下令將王妃碎屍萬段。不久群臣又稟告︰“王妃死了!”國王大喜,令眷屬敲鼓慶賀。其實,如果害怕她死後的起屍,為何不怕活著的身體?《入行論》下面也會講到︰“豈樂活白骨,充塞寒林城。”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實際上就是充滿活動白骨的寒林城。
在古代,人死後如果沒有趕快處理,晚上半夜三更就可能起屍。有時候我們護屍體很害怕,晚上一邊念經,一邊要注意動靜,大概兩三點鐘時要看一看屍體會不會起來。你們女眾好像不害怕,還是挺厲害的,我們有些道友死了以後,很多人通宵為其念佛,一點恐懼都沒有。但我們晚上真的有點怕,所以一般用個簾子隔著。聽說有一個人晚上守屍體時,中間隔了一條簾子,有只老鼠在那兒動,他認為屍體起來了,結果嚇跑了。第二天一看,才發現是老鼠在作怪。以前在西藏和馬爾康一帶,經常有起屍的現象,很多上師的傳記裡都有敘述。
我們若能經常觀無常,剖析他人的身體跟屍體沒有差別,將來很容易生起出離心。記得《開啟修心門扉》中說,從前有一個人,偶然的機會看到一具開膛破肚的女屍,恐懼厭惡之餘,心中反覆思量︰“天下所有的女人都應當如此,包括我自己的身體也不例外!”他死後轉生於印度,成為一位大國王的王子,名為“扎巴”。扎巴成年以後,被許多美艷的王妃圍繞著,一次,當他與眾妃盡情享樂之後,眾妃都進入了夢鄉。他環顧四周的王妃,忽然覺得仿佛置身於腐臭沖天的屍陀林,立刻生起反胃作嘔的感覺。他一下子不安起來,迅速倉皇出逃,來至佛陀身邊,以聽聞佛法而現見四諦,成為一名叫“扎巴”的大阿羅漢。據說佛陀在初轉法輪時,緊隨身邊的馬勝等五比丘與扎巴等五近比丘中的扎巴,就是這位扎巴。
所以,前世若曾觀過無常,今生對生活就會有所領悟。我們這裡的有些修行人也講過︰“以前跟自己的愛人在一起時,覺得以後會幸福快樂,但成家之後,只要跟妻子睡在一塊,就感覺身邊有一具大屍體。最後也不得不出家,前往寂靜的地方。”
我今天這樣講,你們會不會家庭不和?當然從顯現上,與眾生還是應和睦相處,但也要認識到身體的不淨本質,否則一直執迷不悟,始終在貪欲的網罟中無法自拔,那會非常非常可憐!
——敬錄自《入行論廣解》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逈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逈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