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薩迦派註釋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劉立千
【1】舊派:即寧瑪派,或稱前譯密咒派。
【2】莫古隆:在後藏拉孜縣芒喀河谷內。莫古隆寺系卓彌.釋迦耶協1043年建。
【3】卓彌.釋迦耶協:卓彌,地名,釋迦耶協生於993年,他是受阿里王扎西孜巴首批派遣留學印度的青年之一,學成回藏翻譯大量密乘典籍,稱為新譯密咒派,薩迦的《道果》法門便是由他傳出。終年八十二歲(公元1074年)。
【4】
桂.枯巴拉孜:桂,家族名,他是阿底峽的大弟子。公元11世紀時人,屬噶當派法系。
【5】《道果語教寶法》:即薩迦派主要密乘不共法門,為印度成就大德毗瓦巴所傳,他依經《喜金剛續》作了《金剛偈句》等教授要門。
【6】奔波日山:在日喀則專區西南薩迦縣境內。
【7】薩欽.袞噶寧布:薩欽,意為薩迦大師,是尊號。袞噶寧布是薩迦教派的創始者和法座的住持者。最初住持薩迦法座的有五祖,認他為初祖。
【8】白衣:薩迦住持法座的最早有五祖,前三祖都是在家俗人,衣白衣,後二祖即出家沙門,衣紅衣。合稱為薩迦的三白二紅。
【9】八日譯師:他與噶舉派的米拉日巴約同時代,早年遊學印度,博通顯教,曾為薩迦袞噶寧布之師,時袞噶寧布年幼,他曾擔任過薩迦寺座主。
【10】仗底.達瑪寧布:為饒.赤桑拔弟子,噶當派僧,公元10世紀時人。
【11】瓊.仁欽扎:噶當派僧,為俄.羅敦四大弟子之一。
【12】朗.卡烏巴:他是寧譯師的弟子,屬薩迦派的前輩。
【13】向敦.卻八:為卓彌譯師大弟子。
【14】瓦巴:譯言法護,印度僧,薩迦派的《道果》法門和十四種不出寺圍之金法皆是由他傳出的。
【15】康巴.阿森:朵康人,噶瑪.都松欽巴曾從之學《時論》和《道果》的講解,道果筆記《阿森瑪》即是他所作。
【16】降森.達瓦堅讚:公元12世紀時人,噶當派僧。
【17】班智達:印度語,博通五明人的尊號。
【18】克什米爾班欽:即班欽釋迦室利,公元1204年應古格王拉德之請來藏傳授戒律。朗達瑪滅佛後,佛教又得重光。他的傳戒系統,稱為班欽律傳。
【19】西涼闊端王:西涼,今甘肅武威地區,為蒙古皇子闊端王的領地。公元1244年曾迎薩班到該地區議定西藏地區歸入祖國版圖事宜。
【20】十三萬戶:元朝在衛藏地區劃分了十三個萬戶,南北拉堆二萬戶,曲米.甲措二萬戶,霞魯、香二萬戶,以上為藏六萬戶;亞桑.帕筆二萬戶,甲瑪.蔡巴二萬戶,止貢.達隆二萬戶,以上為衛六萬戶;加上衛、藏之間羊卓萬戶共為十三萬戶。
【21】雅楚.桑結白:公元14世紀時人,他博通顯教,曾住持薩迦寺任法座。
【22】絨敦.馬畏僧格:四川嘉絨地區人,繼承薩迦法座。公元1435年他在前藏澎波地區建那爛陀寺,並開辦講學院。
【23】絳欽.然絳巴:絳欽指日喀則專區仁邦縣一帶。然絳巴是博通經教人的尊號。
【24】吐丹朗傑寺:在日喀則專區南木林縣的達那河谷內,郭讓巴1473年建。
【25】班欽.邦查松巴:班欽見前注,邦查松巴亦是尊號,傳說他一月中能熟讀《般若十萬頌》故有此稱號。其所建寺在薩迦的西南。
【26】德頓巴.丹巴繞賽:德頓巴亦是尊號,意為通七部經論之法師。其所建寺在前藏貢噶縣境內多吉扎寺之西,寺建於公元15世紀。
【27】卻柯倫布寺:在熱瓦麥寺之東,朗饒河谷內,屬貢噶縣境。
【28】釋迦喬丹:此人學識淵博有「班欽」之稱,早年信奉薩迦派法,後改信覺囊派。其所建寺在西藏日喀則南,建於1469年。
【29】孟推魯珠:為桑結培的再傳弟子亦曾參拜過剎欽之門。他得剎欽的《道果》,對徒說極密要門的傳授。據說剎欽只傳兩人,一人為孟推,一人為降仰欽則旺布,稱為一對日月。
【30】中觀應成派:中觀論中一個派別。主張「從色法到佛陀皆是緣起無自性,假名安立,名下無實義可得」,否定自性有,常用應成如何的論式以破敵方,故名應成派,或名隨應破派。
【31】艾旺卻丹寺:在日喀則專區的納塘和霞魯之間。鄂曾任薩迦寺座主,後建鄂寺,自成系統,稱為鄂派。鄂寺內分十八個扎倉,五個拉章,寺宇規模極大,為薩迦派最大的密宗道場。
【32】具足戒:即此丘戒。
【33】沫欽.袞喬堅讚:沫是部落名兼地名,在後藏昂仁縣境,他是鄂欽的大弟子,得到絳曲森巴(大菩薩)的稱號,繼承鄂寺法座,後自建桑登寺和達摩林卡寺,弘傳鄂欽所有教授。
【34】宗穹巴.安羌:宗為地名,安羌是一種尊號,意為掌密乘教主,他是喇嘛當巴的弟子白丹楚逞的及門。
【35】大乘法王袞噶扎西:明史作昆澤思巴,封大乘法王,屬薩迦拉康拉章系統。
【36】吐敦.袞噶南傑:生於拉薩市尼木縣的吞地方。依止宗巴得薩迦嫡傳教授,三十二歲時(1464)在前藏貢噶縣境內建多吉丹寺,成為薩迦教法在前藏弘傳之大道場,由於他系宗巴法統,故稱宗巴系,或稱貢噶系。
【37】剎欽.羅賽嘉措:剎,地名,在薩迦的芒喀隆巴西。初信仰格魯派,在札什倫布寺出家,後依止多仁巴,改信薩迦派,獲得各種不同教授,建芒喀吐丹根培寺,弘傳薩迦教法,自稱一系,稱為剎系。
【38】五世達賴:名洛桑嘉措,格魯派僧,又是過去西藏地方政府的創建人。1643年蒙古固始汗消滅了藏巴汗,扶持他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
【39】《三律儀論》:即《三律儀辨別論》為薩班所作。三律儀: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
【40】新譯密咒派:公元11世紀佛教後弘期由仁欽桑布譯師和其後的譯師所譯密乘典籍稱為新譯。
【41】噶當派:譯言教誡派,公元11世紀時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來藏將所有教授傳與仲敦巴,由他弘廣,成一派系,名噶當派。
【42】俱捨論:全名《阿毗達磨俱捨論》,公元5世紀時世親菩薩所作,通常列為入佛門必修之課。
【43】龍樹的中觀諸論:龍樹為公元3世紀時印度人,為中觀學派的開創人,中觀學中主要講諸法緣起性空之理。他的著作有《大智度論》、《七十空性論》、《中論根本頌》、《菩提資糧論》、《六十正理論》、《十二門論》、《回諍論》、《空行王正論》、《法界贊》等。
【44】慈化諸論:慈氏又稱彌勒菩薩,主世俗空,勝義有論。相傳他傳與無著菩薩的諸論有:《現觀莊嚴論》、《經莊嚴論》、《寶性論》、《辯法性論》、《辯中邊論》和《瑜伽師地論》等。
【45】律論:梵名毗奈耶,為專講持戒授戒之典籍。
【46】量論:講因明或邏輯之典籍。
【47】四續部:即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續。無上續中又分父續、母續、不二續等皆密乘經典。
【48】根器或根機:指眾生的資質、秉賦和對佛法之堪能性。根分上、中、下三等。
【49】人天福報:下根人,只求今生來世,享福生天界,不求解脫,故只修善去惡,培植福德而已。
【50】修心法門:顯教修心法門很多,如噶當派有七義修心、修心八座等。大意是修四厭離心、厭離世間、心向佛法;法入正道,不走旁門;道中斷錯,勿入迷途;錯亂歸道,轉為道用,逆緣轉為順緣等,如此則能漸漸實執。生死輪迴之根,就是實執。
【51】二障: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指貪嗔煩惱,障復涅磐,不得解脫;所知障指由種種邪見妄知,障復菩提,不能了悟。密乘所說:「所知障」指業氣。
【52】三乘人:聲聞乘、獨覺乘此二為小乘,菩薩乘則為大乘。
【53】歷劫:顯教說菩薩修六度行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還要在百大劫之間修三十二相始能成佛。阿僧祗,梵語譯作無數,即言時間很長。
【54】中陰:又名中有,佛教說人死後尚未投生的中間階段名為中有,即俗所說之陰魂。
【55】忽然垢障:或譯客塵,指暫時出現的非心固有之垢污。
【56】身垢:密教認為身心二者是結合在一起的,心之所積一切習氣垢污皆熟於身,身所具者皆存於心,身心互相連繫的,心解脫,身亦要解脫,修密法中無上瑜伽圓滿次第大多是為淨身垢而解脫的。
【57】見、行、行:見,就是見地、觀點;修,就是實際修法;行,就是行為,指一切時中的行持。
【58】六波羅蜜:譯言六度,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以此六行則可度脫生死,到達涅磐彼岸。
【59】四耽著:耽著今生,非佛教徒,故於世事應收其心;耽著輪迴,即非出離,故觀苦海輪迴過失而收其心;耽著自利,非菩提心,故觀大慈悲和掊提心,則於小乘而收其心;耽著實執則非正見,故念諸法空,則於一切實執而收其心。此又名四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