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因果故事選 一念孝心
離我們老家十幾里的地方,有位姓衛的盲藝人。乾隆戊午1738年除夕前,他走家串戶為各家演唱辭年賀歲的小曲。每家也紛紛贈送給他一些食物。他便用口袋背著這些食物往家走。半路上,他不幸失足墜入一口枯井中。這口枯井地處荒郊曠野,又剛好是除夕,家家團圓守歲,路上幾乎有行人。盲人在枯井裡喊啞了嗓子,也没人聽見。幸虧枯井底下溫度暖和,又有口袋裡的乾糧可吃,他便細細嚼幾口水果,竟然幾天不死。
正趕上有位叫王以勝的屠夫驅趕著一口豬歸來。在離枯井半哩多的地方,那豬忽然掙斷繩索,在田野裡狂奔亂跑,結果也掉進了這口枯井裡。王以勝用撓鉤把豬鉤上來時,發現枯井中還有一個人。這樣,盲藝人才得救,但已奄奄一息了。
這口枯井原本不在王以勝所要走的路途上,他之所以被引到這裡來,大概是有鬼神在暗中指使吧。先兄晴湖曾問過盲藝人身處枯井中的心情狀態,盲藝人說:我當時萬念俱空,心如死灰。只惦念家中有老母親臥病在床,還等著瞎兒子回來贍養呢!如今,她連個瞎兒子也失去了,恐怕此時早已餓得不行了。想到這裡,不由得心潮洶湧,肝膽欲裂,痛不可忍。
先兄晴湖說:如果盲藝人當時沒有這個念頭,想必王以勝拴豬的繩子也不會斷了。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因果故事選 孝感神祐
乾隆甲辰(1784)年,山東濟南常常鬧水災。這一年四月末,南門內的西橫街又發生了火災,火勢自東而西。這條街巷路面狹窄,再加上風急風猛,很快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有位張某,他家的三間草屋就座落在這條街巷的路北。當大火還没撲來之前,他原可以帶領妻子兒女轉移到安全的處所,只因家中還安放著母親的靈柩。火勢蔓延之際,他們還在籌措如何把靈柩移離火區。瞬息之間,大火逼近,其勢已不能逃出火海了。張某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兒女抱著棺材大哭,誓死要以身為老母親殉葬。
當時濟南巡撫的屬下撫標參將,正在現場指揮軍隊士兵救火。隱隱約約聽到街北有哭聲,就命幾名標軍登上後巷屋頂尋聲救人。標軍找到張家六口人,便從房上垂下一根大繩子,讓他們繫住,好一一營救上來。張某夫婦卻大喊:「母親的靈柩在這兒,我們怎能棄而不顧?」那四個兒女也不肯上,哭喊道:「爸爸媽媽要殉身奶奶,我們也要陪同爸爸媽媽死在一塊兒。」猶豫之間,烈焰掩至,標軍們只好跳上鄰居的房屋,才得以脫身。當時人們都以為張家一家六口,連同那三間草屋,必定化為灰燼。眾人望著熊熊烈火,只有長歎而已。
大火熄滅之後,人們巡視現場,意外地發現張家三間草屋依舊巍然獨存。原來當火勢將要撲向張家時,忽然刮起一陣大風,把火捲而向北,繞過張家屋後,燒掉鄰居的一座倉庫,又轉而向西。這種現象,若非鬼神的呵護,哪有可能?
這個故事是乾隆癸丑(1793)年7月,德州書院山長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