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林立、光鮮亮麗的都市中,永遠有那麼一些角落照不到陽光。公共住宅政策近年來成為台灣候選人關注的標的,租金補貼或許可以解決某些經濟弱勢租屋的困境,但像是老人、身障者等弱勢,卻是有錢也找不到房子安居,而公共住宅或許是解救這些置身於陰暗角落者的幽微曙光。
蔡英文的政見提出8年20萬戶公共住宅,當中的20%到30%提供給身障、單親等社會弱勢居住,10%供給中低收入戶,朱立倫的公宅政見則尚未提出配置比率。若以2011年內政部調查的6類弱勢族群對象來看,弱勢包括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身障者家庭、中低收入老人家庭、單親家庭、18-25歲離開安置機構青少年、育有未成年子女3人以上家庭。
究竟公共住宅的對象應該鎖定在哪一族群是個大辯論,這涉及政府的社會福利網要網住什麼樣的人、給予什麼樣的政策配套。長期關注弱勢族群租屋問題的崔媽媽基金會居住服務部主任馮麗芳,擁有多年協助弱勢租屋者媒合的經驗,平均一個月約有30件弱勢租屋案,「但從今年1月到10月,成功媒合的只有20多筆」;換算下來,媒合率只有7%,相當的低,主要原因仍是市場對特殊族群的嚴重歧視。
房東不租身障者 違建也不給住
「違建也不給住」,這是馮麗芳第一線服務的經驗談,她曾遇到的案例阿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重度肢障者阿梅原住在政府提供的國宅中,領取低收入補助,但因找不到保證人,國宅處沒有辦法續約,便要求他遷出,阿梅因而流落萬華街頭,原本阿梅也無所謂,因為早就習慣了,直到今年社福中心再度找上阿梅,表示若再不租屋,就要取消低收補助,但找房的過程對阿梅而言卻是一場噩夢。
阿梅的雙腳與一隻手重度肢障,只能坐電動輪椅進出,口條也沒有一般人清楚。崔媽媽基金會協助找房子時,打了數通電話,好不容易在大同區找到一戶有無障礙設施的套房,雖然房子狀況差、沒窗戶、有霉味,但至少還是個可以安睡的所在,沒想到,阿梅以前曾住過該社區,熟識的管理員將阿梅半夜常常病痛送急診的前例告訴了房東,幾位房東從此將阿梅列入拒絕往來戶。「所以那棟大樓再怎麼多戶,他都沒有份了,通通會幫他擋掉,完全沒有辦法承租任何一間」,馮麗芳透露無奈。
後來好不容易在中山區找到另一位能夠接受阿梅的房東,願意出租有無障礙空間的套房,無奈電梯太小,裝不下電動輪椅,阿梅也只能望屋興嘆。
無障礙空間難尋 找房子處處碰壁
林阿姨是另一位飽受社會歧視的身障租屋者。她目前住在北投舊公寓2樓一處10坪大小的屋內,透天厝沒有電梯,上下樓若無人揹,就得在樓梯上一階一階用手撐著爬,出遠門則需靠康復巴士載送,平日裡除了看病,足不出戶,由政府社工單位定期照料,不足的部分則每月花1萬自請看護。我們前往探訪的當天,她用了全身力氣爬到窗邊,將鑰匙從2樓窗戶丟給在1樓馬路上等待的我們,而光是爬到窗邊,已花了她5分鐘的時間,移動起來相當辛苦。
她已在這住了7、8年,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後就沒了工作,雖然領有低收入戶與身障補助,但仍無法按時支付房租,抵押的2個月房費用罄後,房東準備調漲租金,並要求她儘速搬走,從今年7月催到12月,本月下了最後通牒令,只准住到月底;林阿姨帶了一個領有智能障礙手冊的女兒,下個月會在哪,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怕又要回到車站、公園。
而最無助的是,林阿姨遇到的問題,絕非用錢就能解決。起初,她申請到政府的租金補貼5000元,很是高興地要去租房,但卻遇到房東不願意讓她遷入戶籍,深怕出租的房子無法享有較低的自用住宅稅率;之後當林阿姨與屋主約好了前往看屋,房東一見她坐輪椅出現,就算已經收了訂金,仍表示不租了,或改口已經租出去了,事後卻發現招租廣告依然高高掛著…。
林阿姨領取低收補助,能接受的房租價格本就不高,已像網子篩選掉租金過高的房子,偏偏台灣的中古屋多,無障礙空間難尋,即使是電梯大樓,也常要先跨過一、兩階樓梯才能上電梯,不然就是輪椅迴轉空間不足、出入口停滿機車,對於林阿姨來說,這些房子都是吃不到的糖。
房東也有苦水:我又不是慈善機構
「我又不是慈善機構」,房東面對弱勢族群,其實也有許多苦水。馮麗芳提到,讓申請租金補貼的弱勢者住進來後,可能會有很多麻煩,要顧吃喝拉撒睡,又怕行動不便的房客在房內跌倒,或是身障者的工作不穩定,造成欠租、逾期不搬,這些都是國家制度給不起的保障,社會又怎麼能去要求房東無償付出愛心?
林阿姨無法透過房仲帶找房屋,因為必須再付至少半個月的佣金,她根本付不出來,但自己主動看屋,又得飽受社會歧視的眼光,談起租屋已讓她深感懼怕,種種高標準的租屋條件就像一張張密網,阻擋她擁有遮風避雨的屋簷,也篩掉她想生存的願望,由於遭遇居住困難加上生活困頓,讓她幾度想輕生,她哽咽地說,「租屋就像做噩夢一樣」,訪談過程中,兩行淚似乎沒停過,對她而言,政府到底在哪裡?居住何時談得上正義了?
馮麗芳曾多次為像林阿姨這樣的身障者找房子,只是打電話尋求無障礙空間,10通也找不到1間,甚至有萬華地區的教會牧師有意出錢、出名,租下一戶在電梯大樓內的屋子讓幾位殘障教友居住,教會也願意擔起照顧的責任,但房東一聽到房客是一群身障者,還是不放心,作罷不租了,「租屋難不難?非常的難啊!」
房東擔心變凶宅 「終於把奶奶趕走了」
另一個租屋困難的族群是「老人家」,令人驚訝的是,在租屋市場中,50歲開始就是被歧視的對象,即使是高學歷的老人,也必須承受歧視的可能。
馮麗芳曾為多位老人家轉介租屋,但要帶「奶奶、爺爺」前往看屋時,只能在電話那頭向屋主表示「要帶一位『阿姨』、『伯伯』過去」,還得趕緊補充說明自己是房客的朋友協助看屋,以免房東為爺奶貼上能力不足、無法打理自己的標籤。到了現場後,還遇過房東用嫌惡的口氣對老人家說,「你可以嗎?你進得來嗎?」馮麗芳說,「講到後來,房客也是有自尊的,也會說不要租這間了」。但這僅僅是房客面對社會嚴重歧視時,無法改變現狀的微弱反抗。
要是房東在電話中問到阿姨、伯伯幾歲?馮麗芳也只能說「看起來」的年齡,若是如實告之就會被打槍,「你要是50幾歲,房東都會有點遲疑了,60、70歲或許還有機會去現場見個面,80幾是高危險群,會被說『年紀太大,不要啦!』」馮麗芳熟稔地陳述第一線為老人找屋的困境,「為什麼50歲還沒有房子?」接下來房東一定追問工作,「做什麼工作?收入怎麼樣?幾個人住?有家人嗎?」這些都是房東為保障自己權益的提問,本無可厚非,但每問一個問題,對長者而言,往往就少一分租房成功的機率。
那麼,身體健康、收入穩定的長輩就能租到房子嗎?馮麗芳曾為一位70歲左右的方奶奶找屋,高學歷的方奶奶是退休教師,領有固定月退俸,定期繳交房租不成問題,但無家人照料且常自行烹飪,房東將屋子租給她後便反悔了,向馮麗芳抱怨自己晚上睡不好覺、怕老人出事,還打電話責罵協助的社工,想盡辦法找議員、警察要趕走房客,最後還幫忙找其他屋子希望能把老人移走,如願後甚至大呼「我終於把她趕走了」,讓馮麗芳又氣又無奈。她能理解房東對房屋可能變凶宅的擔憂,卻又氣竟用這種手段去排斥一位老人。
感化少年、受暴單親媽媽、原住民也租不到房子
此外,還有為躲避家暴而租屋的單親媽媽,糾纏不清的前夫可能前來潑漆、砸屋,剛離開教化安置機構的青少年,容易回到暗黑環境加劇行為偏差,都是不受房東歡迎的族群,而愛滋病帶原者、原住民、外勞等,則容易引起鄰居側目,施壓屋主,部分屋主也覺得「怪怪的」,趕房客是早晚的事。
台灣目前仍沒有租屋專法,租屋法規散在《民法》、《消保法》,或只能交由市場自由運作,對租屋雙方的保護都相當薄弱,動輒出現弱勢遭欺侮的情形。對於有租屋需求的弱勢者,政府除了每月的租金補貼外,仍難解決房東與房客間的矛盾,社會歧視仍普遍存在於租屋市場。
媒體上偶見善心人士願意低價出租房舍給弱勢,是特例中的特例,馮麗芳提到,「大家都願意捐錢幫忙,一旦涉及住的問題,除非房東認知屋子就是拿出來做善事的,才有可能去包容,如果這個房子的價錢還在,有霉味的房子都不願出租給他們;因為將來房子賣不掉,就是燙手山芋,讓房東去承擔,真的很為難他們」,而總是依靠房東的「惻隱之心」也絕非辦法。
蔡英文規劃的20萬戶公宅中,有2到4萬要透過民間空屋釋出,朱立倫也有高達10萬戶,即便是政府包租代管空屋,都無法排除房東不願租給老人、殘障者的歧視問題,「政府是不是要把這些都承擔起來?不然向民間承租來,他一樣怕老人會死在裡面、身障者在裡面跌倒,即使給房東更多的補貼,房子的價值一旦沒有了,誰來補償?」這又豈是政府給房東的租稅優惠能夠弭平的?
國外老弱殘可「加籤」抽公宅 台灣厚愛年輕人
「我從來沒有看到哪一個國家公宅的優先目標竟然不是老弱殘,台灣一開始的目標竟是年輕人」,這是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走遍世界各大城市的觀察,日本為單親、殘障、老人等受社會歧視的申請者「加籤」,香港為申租者族群分類,越弱勢者排序愈前面,但柯文哲的興隆公宅卻是讓「20-46歲青年」加籤,讓有錢也租不到屋的老弱殘與一般戶「比運氣」,難道這就是柯文哲認定的居住正義?又或者是帶有政治味的決策?彭揚凱直指方向錯誤、無法苟同。
「政府的包容性都不夠大了,你要民間怎麼去包容他們?」馮麗芳面對社會現況,充滿著無奈。由於柯文哲的公共住宅,設定60%提供給45歲以下的民眾申租、蔡英文設定60%到70%給一般戶,均以一般戶與青年為大宗,馮麗芳表示,現在租屋網上越來越多房東只接受45歲以下房客,「政府帶頭歧視,會讓更多人去歧視這些老人」,最終導致能力越差的弱勢者越租不到房子,生存也更困難。
傳統觀念認為「有土斯有財」,因此多數民眾仍希望能擁有自己的房子,根據內政部統計,國人自有住宅率高達8成。但在高房價的今天,已有些年輕人漸漸願意接受一輩子租屋,Stacey就是個擁有新穎觀念的32歲台北租屋族,他認為「有土未必有財」,不購屋就能提高每月租金的額度,享受更好的租屋品質;然而,當得知年老後會遭受租屋歧視後,她很快的打消了一輩子租屋的念頭,「還是買吧!」
顯然,老齡租屋歧視的現象,已影響到年輕人的購屋動機,畢竟台灣絕大多數的人仍擁有自有住房,沒有房子的高齡者,房東很容易就將他與工作不穩定聯想在一起,「房東會覺得你怪怪的,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若政府能在老齡租屋上給予更多保障,或許也就多少除去了年輕人對不買房子的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