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颱風如何拯救了日軍?揭秘忽必烈兩征日本的故事
「四百餘州興兵起,十萬餘騎之敵,值此國難當頭,正在弘安四年夏??」
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神風敢死隊」的日本電影《啊,海軍》中,這首名為《元寇》的主題歌頗為著名。但很多觀眾直到電影結尾主人公作為自殺飛機駕駛員開始死亡旅程,也弄不明白什麼是「元寇」,和日軍在二戰中的自殺突擊隊有什麼關係。
在日本,「元寇」曾是令人談虎色變的一個詞。直到今天,在九州沿海,還可以看到大量當初日本方面為防禦「元寇」而修築的防禦工事。例如,在北九州博多灣一帶,可依稀看到沿海岸石牆壁壘的存在,兩米寬的牆基綿綿延延,一望數里。這還是因為後來日本的諸侯缺錢,修福岡城把這道牆的磚扒走了,否則還要壯觀。
日本史料稱這道石牆在阻擋「元寇」的作戰中發揮過重大作用。這大體是可信的,因為就在這座石牆之外的大海中,曾經發現了大量當時蒙古軍隊的裝備殘骸。2011年,日本考古學家在福岡縣伊萬里灣水深二十米處發現了一條沉船,這條船的船體已經沉入一米深的淤泥之下。清理之後,發現其上面載有大量盔甲、刀劍等軍事物資,雖然歷經歲月,仍可讓人感到一絲寒意。考證結果,這些都是元代軍隊的標準裝備,而這條船,無疑便屬於那支曾經發動對日進攻的元朝軍隊,成了那次元軍不成功遠征的見證。這條27米長的沉船,如今已經被定為日本第一個「水中國史跡」。
十三世紀的元帝國,曾是歐亞大陸的噩夢,蒙古騎兵兵鋒所指,無論是身披重甲的條頓騎士,還是地大物博的花剌子模君主,都遭到滅亡的命運。那個時代最富庶的王朝南宋曾一度頂住了元軍的進攻,斃其大汗蒙哥,但其抵抗終於在五十年後於崖山走向終結,君臣十萬眾投於海中。那麼,這支所向披靡的軍隊,又怎麼會在日本這個「蕞爾小國」折戟沉沙呢?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千年,看一看那個時代,到底發生了什麼。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鐮倉幕府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滅亡金朝之後,又迫使朝鮮半島稱臣,志得意滿之下定都於大都。他即位後很快發出了進攻日本的指令。
忽必烈對日本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後一代遣唐使之後,日本已經數百年未通中國,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於增加元帝國的權威性,對忽必烈鞏固權力頗為有利;第二,當時元帝國正在對南宋發動最後的進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貿易夥伴。從切斷其外援的角度,獲得日本的臣服頗為重要。第三,元軍征服朝鮮半島後,其舊臣三別抄軍發動起義,曾尋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鐮倉幕府對自己的威脅。
面對忽必烈要求其臣服的命令,最初日本方面未置可否。美國作家莫裡斯·羅沙比稱這是因為閉關鎖國的日本鐮倉幕府對外部世界幾乎一無所知,無法理解元帝國的要求是一種變相的友好還是切實的威脅。於是忽必烈的使者們一個又一個地被派到了日本,卻始終無法給他們的皇帝帶回一個滿意的回復。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實際上鐮倉幕府並非如此昏聵。他們不但與南宋有貿易關係,而且還經常默許海盜騷擾朝鮮半島,對於大陸上的情況雖不是洞若觀火,可也多少瞭解一些。早在1263年,幕府就因為怕觸怒對面的龐然大物而禁止了在朝鮮半島的海盜戰爭。
不想找麻煩,麻煩還是找上門來,面對忽必烈越來越強硬的使者,鐮倉幕府的實際當權人「執政」北條時宗慢慢認識到這一場戰爭恐怕無法用裝糊塗的態度糊弄過去了。不過,他認為依靠日本武士的戰鬥力,足以打贏這場和蠻族的戰爭——畢竟是生活在閉塞的島上,北條雖然知道元是一個大帝國,但認為這個帝國不過是大一點的蠻族國家而已。1268年,北條命令分封在九州的各個諸侯回到自己的封地開始戰爭動員,在九州的各路軍隊向西移動,準備通過一場抗登陸戰打垮元軍的進攻。同時,為了穩定軍心,幕府還下令都城內外停止其他活動,組織大規模的祈禱,祈求元軍不能得逞。
北條時宗真是個決斷準確的執政者,他的命令剛剛開始發揮效力,忽必烈的大軍就出現在了地平線上。1273年,元軍進駐距離日本最近的朝鮮半島。1275年,元軍第一次進攻日本的戰役打響了,而且正如北條時宗所料,元軍選擇的進攻地點正是最近的北九州地區。不過,這位北條還是有點兒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身經百戰對陣久疏戰陣
首先遭到攻擊的是日本與朝鮮半島間的門戶對馬島。農曆十月初三,元軍從朝鮮半島的合浦,即今鎮海灣馬山浦悄然出擊,6日凌晨突然出現,成功登陸對馬島。此時,對馬府城內恰恰發生火災,正一片混亂(推測為元軍預先派遣的諜報人員所為)。守將宗馬允倉促應戰,為元將所殺,部將宗馬彌二郎,肥後武士口井籐三等皆戰死。元軍全殲島上日守軍,攻佔對馬。接著,於14日發動對壹岐島的攻擊,戰火開始燒近日本本土。
14日傍晚,元軍數百人在壹岐島登陸,守將平內左衛門景隆是日本著名的平將門旁支,是全日本威名赫赫的猛將,而且竟然還有一支在當時整個日本都被人羨慕的騎兵部隊,因此赫然向元軍發起主動進攻。這一突如其來的攻勢把元軍嚇了一跳,卻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感到怪異——只有一百多個騎兵騎著驢子大的馬,在看慣了歐亞大陸騎兵軍團對戰的元軍眼裡,平內左衛門景隆的軍隊更像雜耍藝人。戰鬥的結果是日軍在元軍的密集隊形亂箭齊發之下前仆後繼,完成了武士道的最終要求,幾乎全部「成神」,平內左衛門景隆於城破之際自殺。唯一的收穫是逃出去的殘軍向本土報告,發現元軍有一種奇怪的武器:鐵炮,也就是最原始的火炮。
16、17兩日,元軍開始攻擊日本本土,在九州松浦、平戶等地進行多點襲擾性登陸。這裡是日本古代威名素著的「松浦水軍」根據地,日軍感到正中下懷,松浦水軍戰艦在四員大將佐志房、佐志直、佐志留、佐志勇率領下撲向元軍,發動攻擊。結果,雖然元軍對航海的認識不佳,但打仗的本領當時的確無人可比。松浦水軍此戰大敗,四員大將全部陣亡。水陸軍連戰不利,日軍被迫將主力推向元軍最可能在本土登陸的地點博多,集中兵力準備一搏。
元軍的優勢在於其所用軍隊和將領素質在那個時代堪稱頂尖。擔任進攻日本任務的元軍由三員大將指揮,即總指揮,征東都元帥忻都、右副元帥洪茶丘、左副元帥劉復亨,統率的兵力含朝鮮半島軍大約在兩萬上下,另有數千名水手。雖兵力並不雄厚,但都是很有戰鬥經驗的。忻都屬於蒙古黃金家族,是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後代,執掌朝鮮半島國政多年。洪茶丘是朝鮮半島叛將,曾參與鎮壓三別抄軍,劉復亨是山東出身的北方漢軍將領,父子三代均為元軍悍將。與之相比,日軍在此前較大的戰爭,要上溯到將近一百年前的源平合戰了,面對身經百戰的元軍焉能不敗?
20日,這次戰役中兩軍最大的決戰在博多灣發生。清晨,元軍兵分兩路,在博多登陸,日軍大將少貳資景、大友賴泰、菊池武房、島津久經、竹崎季長等統率的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十萬迎戰,選擇在登陸地點進行會戰,是因為日軍認為這裡沙灘較軟,蒙古騎兵無法發揮其優勢。但實戰結果證明這點地利不足以影響戰鬥結果。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日本文獻《八幡愚童訓》記載了此戰的經過。面對氣勢洶洶的日本武士們,元軍發出大笑,並猛敲戰鼓和銅鑼,日軍戰馬紛紛受驚,騎士們從馬上摔下來。元軍乘機發起猛攻,「輕甲快馬,豪盛勇猛」,甚至會將殺死的日本武士剖腹取肝嚼食。日軍被嚇得魂飛魄散,掉頭逃跑,元軍連取今津、佐原、百道、赤阪,因為攻擊進展太快,日軍竟有數千眷屬來不及撤退而被俘獲。日軍大將青屋勢等惱羞成怒,以數百騎兵發起反擊,但元軍不但作戰勇猛,而且裝備精良。他們使用的弓箭雖然力道並不很大,但普遍淬毒。他們還使用一種帶有巨響的火器(推測類似後來的「萬人敵」),令日軍驚恐萬狀。結果,青屋等幾乎全部戰死,僅有菊池家的家主菊池武房裝死後得以生還。
颱風救了日軍
抵禦元軍侵略的防禦工事的遺址,位於今日本九州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筥松。這個遺址本來在海岸邊,但今日已離海岸很遠
十萬日軍全軍崩潰,放棄博多等地,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那裡有一座水城,日軍希望依托它能夠擋住元軍的鐵蹄。只是以元軍的攻城水準來看,這座不大的石砌城壘也未必能指望得上。
戰爭的轉機在不經意間出現。元軍在追擊日軍的時候有些得意忘形,實際在前方指揮作戰的左副元帥劉復亨位置一度突出陣前。由於他身材高大,身穿鮮艷的紅色盔甲,鬍鬚長達腹部,引來對方注意。日軍大將少貳資景是一名神箭手,見此情景返身一箭將其射傷。這種後退中翻身射箭的手段本來是元軍的拿手好戲,蒙古語稱為「曼古歹」,日軍這一次屬於歪打正著。
儘管進展順利,但因為主帥受傷,元軍決定停止追擊,撤回船上休整,第二天再次進攻。對日軍的戰鬥力元軍基本沒有看在眼裡。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能夠回來。當天夜裡,北九州正好受到了一次颱風的襲擊,心驚膽戰的日軍守候一夜之後,第二天早上驚訝地發現海面上連一條元軍的船都不見了。驚喜過度的日軍因此編出了八幡大菩薩幫助退敵的神話故事。此後在壹岐島等地發現的元軍擱淺船隻證明其艦隊主要毀於大風。
這次颱風對元軍的威脅之大也可以想像,因為元軍兩萬多人,居然用了九百艘船隻,平均每條船上只有三十來人,其尺寸之小,抗風浪能力之差可想而知。無論如何,第一次東征日本,元軍因大風造成大批船隻失事,據稱溺斃,失蹤一萬三千餘人,損失慘重,被迫中止。與之相對,日軍在作戰中,只有斬首39級,俘虜27人的戰果。更重要的是,這次攻擊給雙方都帶來了重大的後續影響。
日本鐮倉幕府在慶幸之餘,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此後數年大興土木,修建了北九州綿延的沿海防禦體系,並大力投入軍事建設,由於瞭解了元軍的作戰特點,日軍的戰法和訓練也相應有所改進。元軍在這次試探性的攻擊中發現日本並非像描述的那樣富庶。對征服日本,下級官兵興趣便不那麼大。同時忽必烈正忙於滅亡南宋的最後攻擊,也無法分出兵力對日本發動作戰,於是繼續派出使者,試圖通過外交手段壓服日本。
元朝擴張走向極限
不過,感到雙方矛盾無法調和的鐮倉幕府態度十分強硬,在1275年和1279年兩次將忽必烈的使臣杜世忠、周福等斬殺。蒙古貴族上層對此極為震怒——當年,成吉思汗便曾經因為使者受辱而與中亞大國花剌子模開戰,最終將其滅亡。忽必烈如法炮製,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1281年第二次出兵討伐日本。這一次,忽必烈出動兵力約十五萬人,是當時世界上史無前例的大型艦隊。然而,這次的作戰進展比第一次要艱難得多。元軍兵分兩路,主力江南軍約十萬人因種種原因直到7月才抵達日本海岸,而東路軍約五萬人則循舊路再次登陸北九州。兵分力薄的元軍因為受到沿海防禦工事的阻礙,尋找登陸點便花費很多時間,登陸後,又遭到早已有備,裝備訓練都得到很大提高的日軍的截擊。傷亡較大,加上疫病橫行,元軍前進速度十分緩慢。
7月30日,在海上徘徊太久的元軍再次遭遇颱風,這一次的損失更為慘重,特別是遲遲方到的江南軍因為倉促建造的戰船質量低劣而幾乎全軍覆沒,東路軍損失也幾乎達到七成。元朝的第二次對日征討再次失敗。以後,雖然忽必烈還計畫過第三次征討,但因形勢所限,最終沒有實施。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忽必烈兩次征伐日本的戰爭,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在與元軍作戰中耗盡了力量的鐮倉幕府也因此走向衰落,甚至無法給付參戰日軍將領的賞賜,引發強烈不滿的鐮倉幕府不久被足立尊氏所取代。可以說,這兩次戰爭,對於整個東亞的歷史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文/薩蘇)
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神風敢死隊」的日本電影《啊,海軍》中,這首名為《元寇》的主題歌頗為著名。但很多觀眾直到電影結尾主人公作為自殺飛機駕駛員開始死亡旅程,也弄不明白什麼是「元寇」,和日軍在二戰中的自殺突擊隊有什麼關係。
在日本,「元寇」曾是令人談虎色變的一個詞。直到今天,在九州沿海,還可以看到大量當初日本方面為防禦「元寇」而修築的防禦工事。例如,在北九州博多灣一帶,可依稀看到沿海岸石牆壁壘的存在,兩米寬的牆基綿綿延延,一望數里。這還是因為後來日本的諸侯缺錢,修福岡城把這道牆的磚扒走了,否則還要壯觀。
日本史料稱這道石牆在阻擋「元寇」的作戰中發揮過重大作用。這大體是可信的,因為就在這座石牆之外的大海中,曾經發現了大量當時蒙古軍隊的裝備殘骸。2011年,日本考古學家在福岡縣伊萬里灣水深二十米處發現了一條沉船,這條船的船體已經沉入一米深的淤泥之下。清理之後,發現其上面載有大量盔甲、刀劍等軍事物資,雖然歷經歲月,仍可讓人感到一絲寒意。考證結果,這些都是元代軍隊的標準裝備,而這條船,無疑便屬於那支曾經發動對日進攻的元朝軍隊,成了那次元軍不成功遠征的見證。這條27米長的沉船,如今已經被定為日本第一個「水中國史跡」。
十三世紀的元帝國,曾是歐亞大陸的噩夢,蒙古騎兵兵鋒所指,無論是身披重甲的條頓騎士,還是地大物博的花剌子模君主,都遭到滅亡的命運。那個時代最富庶的王朝南宋曾一度頂住了元軍的進攻,斃其大汗蒙哥,但其抵抗終於在五十年後於崖山走向終結,君臣十萬眾投於海中。那麼,這支所向披靡的軍隊,又怎麼會在日本這個「蕞爾小國」折戟沉沙呢?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千年,看一看那個時代,到底發生了什麼。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鐮倉幕府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滅亡金朝之後,又迫使朝鮮半島稱臣,志得意滿之下定都於大都。他即位後很快發出了進攻日本的指令。
忽必烈對日本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後一代遣唐使之後,日本已經數百年未通中國,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於增加元帝國的權威性,對忽必烈鞏固權力頗為有利;第二,當時元帝國正在對南宋發動最後的進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貿易夥伴。從切斷其外援的角度,獲得日本的臣服頗為重要。第三,元軍征服朝鮮半島後,其舊臣三別抄軍發動起義,曾尋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鐮倉幕府對自己的威脅。
面對忽必烈要求其臣服的命令,最初日本方面未置可否。美國作家莫裡斯·羅沙比稱這是因為閉關鎖國的日本鐮倉幕府對外部世界幾乎一無所知,無法理解元帝國的要求是一種變相的友好還是切實的威脅。於是忽必烈的使者們一個又一個地被派到了日本,卻始終無法給他們的皇帝帶回一個滿意的回復。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實際上鐮倉幕府並非如此昏聵。他們不但與南宋有貿易關係,而且還經常默許海盜騷擾朝鮮半島,對於大陸上的情況雖不是洞若觀火,可也多少瞭解一些。早在1263年,幕府就因為怕觸怒對面的龐然大物而禁止了在朝鮮半島的海盜戰爭。
不想找麻煩,麻煩還是找上門來,面對忽必烈越來越強硬的使者,鐮倉幕府的實際當權人「執政」北條時宗慢慢認識到這一場戰爭恐怕無法用裝糊塗的態度糊弄過去了。不過,他認為依靠日本武士的戰鬥力,足以打贏這場和蠻族的戰爭——畢竟是生活在閉塞的島上,北條雖然知道元是一個大帝國,但認為這個帝國不過是大一點的蠻族國家而已。1268年,北條命令分封在九州的各個諸侯回到自己的封地開始戰爭動員,在九州的各路軍隊向西移動,準備通過一場抗登陸戰打垮元軍的進攻。同時,為了穩定軍心,幕府還下令都城內外停止其他活動,組織大規模的祈禱,祈求元軍不能得逞。
北條時宗真是個決斷準確的執政者,他的命令剛剛開始發揮效力,忽必烈的大軍就出現在了地平線上。1273年,元軍進駐距離日本最近的朝鮮半島。1275年,元軍第一次進攻日本的戰役打響了,而且正如北條時宗所料,元軍選擇的進攻地點正是最近的北九州地區。不過,這位北條還是有點兒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身經百戰對陣久疏戰陣
首先遭到攻擊的是日本與朝鮮半島間的門戶對馬島。農曆十月初三,元軍從朝鮮半島的合浦,即今鎮海灣馬山浦悄然出擊,6日凌晨突然出現,成功登陸對馬島。此時,對馬府城內恰恰發生火災,正一片混亂(推測為元軍預先派遣的諜報人員所為)。守將宗馬允倉促應戰,為元將所殺,部將宗馬彌二郎,肥後武士口井籐三等皆戰死。元軍全殲島上日守軍,攻佔對馬。接著,於14日發動對壹岐島的攻擊,戰火開始燒近日本本土。
14日傍晚,元軍數百人在壹岐島登陸,守將平內左衛門景隆是日本著名的平將門旁支,是全日本威名赫赫的猛將,而且竟然還有一支在當時整個日本都被人羨慕的騎兵部隊,因此赫然向元軍發起主動進攻。這一突如其來的攻勢把元軍嚇了一跳,卻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感到怪異——只有一百多個騎兵騎著驢子大的馬,在看慣了歐亞大陸騎兵軍團對戰的元軍眼裡,平內左衛門景隆的軍隊更像雜耍藝人。戰鬥的結果是日軍在元軍的密集隊形亂箭齊發之下前仆後繼,完成了武士道的最終要求,幾乎全部「成神」,平內左衛門景隆於城破之際自殺。唯一的收穫是逃出去的殘軍向本土報告,發現元軍有一種奇怪的武器:鐵炮,也就是最原始的火炮。
16、17兩日,元軍開始攻擊日本本土,在九州松浦、平戶等地進行多點襲擾性登陸。這裡是日本古代威名素著的「松浦水軍」根據地,日軍感到正中下懷,松浦水軍戰艦在四員大將佐志房、佐志直、佐志留、佐志勇率領下撲向元軍,發動攻擊。結果,雖然元軍對航海的認識不佳,但打仗的本領當時的確無人可比。松浦水軍此戰大敗,四員大將全部陣亡。水陸軍連戰不利,日軍被迫將主力推向元軍最可能在本土登陸的地點博多,集中兵力準備一搏。
元軍的優勢在於其所用軍隊和將領素質在那個時代堪稱頂尖。擔任進攻日本任務的元軍由三員大將指揮,即總指揮,征東都元帥忻都、右副元帥洪茶丘、左副元帥劉復亨,統率的兵力含朝鮮半島軍大約在兩萬上下,另有數千名水手。雖兵力並不雄厚,但都是很有戰鬥經驗的。忻都屬於蒙古黃金家族,是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後代,執掌朝鮮半島國政多年。洪茶丘是朝鮮半島叛將,曾參與鎮壓三別抄軍,劉復亨是山東出身的北方漢軍將領,父子三代均為元軍悍將。與之相比,日軍在此前較大的戰爭,要上溯到將近一百年前的源平合戰了,面對身經百戰的元軍焉能不敗?
20日,這次戰役中兩軍最大的決戰在博多灣發生。清晨,元軍兵分兩路,在博多登陸,日軍大將少貳資景、大友賴泰、菊池武房、島津久經、竹崎季長等統率的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十萬迎戰,選擇在登陸地點進行會戰,是因為日軍認為這裡沙灘較軟,蒙古騎兵無法發揮其優勢。但實戰結果證明這點地利不足以影響戰鬥結果。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日本文獻《八幡愚童訓》記載了此戰的經過。面對氣勢洶洶的日本武士們,元軍發出大笑,並猛敲戰鼓和銅鑼,日軍戰馬紛紛受驚,騎士們從馬上摔下來。元軍乘機發起猛攻,「輕甲快馬,豪盛勇猛」,甚至會將殺死的日本武士剖腹取肝嚼食。日軍被嚇得魂飛魄散,掉頭逃跑,元軍連取今津、佐原、百道、赤阪,因為攻擊進展太快,日軍竟有數千眷屬來不及撤退而被俘獲。日軍大將青屋勢等惱羞成怒,以數百騎兵發起反擊,但元軍不但作戰勇猛,而且裝備精良。他們使用的弓箭雖然力道並不很大,但普遍淬毒。他們還使用一種帶有巨響的火器(推測類似後來的「萬人敵」),令日軍驚恐萬狀。結果,青屋等幾乎全部戰死,僅有菊池家的家主菊池武房裝死後得以生還。
颱風救了日軍
抵禦元軍侵略的防禦工事的遺址,位於今日本九州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筥松。這個遺址本來在海岸邊,但今日已離海岸很遠
十萬日軍全軍崩潰,放棄博多等地,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那裡有一座水城,日軍希望依托它能夠擋住元軍的鐵蹄。只是以元軍的攻城水準來看,這座不大的石砌城壘也未必能指望得上。
戰爭的轉機在不經意間出現。元軍在追擊日軍的時候有些得意忘形,實際在前方指揮作戰的左副元帥劉復亨位置一度突出陣前。由於他身材高大,身穿鮮艷的紅色盔甲,鬍鬚長達腹部,引來對方注意。日軍大將少貳資景是一名神箭手,見此情景返身一箭將其射傷。這種後退中翻身射箭的手段本來是元軍的拿手好戲,蒙古語稱為「曼古歹」,日軍這一次屬於歪打正著。
儘管進展順利,但因為主帥受傷,元軍決定停止追擊,撤回船上休整,第二天再次進攻。對日軍的戰鬥力元軍基本沒有看在眼裡。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能夠回來。當天夜裡,北九州正好受到了一次颱風的襲擊,心驚膽戰的日軍守候一夜之後,第二天早上驚訝地發現海面上連一條元軍的船都不見了。驚喜過度的日軍因此編出了八幡大菩薩幫助退敵的神話故事。此後在壹岐島等地發現的元軍擱淺船隻證明其艦隊主要毀於大風。
這次颱風對元軍的威脅之大也可以想像,因為元軍兩萬多人,居然用了九百艘船隻,平均每條船上只有三十來人,其尺寸之小,抗風浪能力之差可想而知。無論如何,第一次東征日本,元軍因大風造成大批船隻失事,據稱溺斃,失蹤一萬三千餘人,損失慘重,被迫中止。與之相對,日軍在作戰中,只有斬首39級,俘虜27人的戰果。更重要的是,這次攻擊給雙方都帶來了重大的後續影響。
日本鐮倉幕府在慶幸之餘,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此後數年大興土木,修建了北九州綿延的沿海防禦體系,並大力投入軍事建設,由於瞭解了元軍的作戰特點,日軍的戰法和訓練也相應有所改進。元軍在這次試探性的攻擊中發現日本並非像描述的那樣富庶。對征服日本,下級官兵興趣便不那麼大。同時忽必烈正忙於滅亡南宋的最後攻擊,也無法分出兵力對日本發動作戰,於是繼續派出使者,試圖通過外交手段壓服日本。
元朝擴張走向極限
不過,感到雙方矛盾無法調和的鐮倉幕府態度十分強硬,在1275年和1279年兩次將忽必烈的使臣杜世忠、周福等斬殺。蒙古貴族上層對此極為震怒——當年,成吉思汗便曾經因為使者受辱而與中亞大國花剌子模開戰,最終將其滅亡。忽必烈如法炮製,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1281年第二次出兵討伐日本。這一次,忽必烈出動兵力約十五萬人,是當時世界上史無前例的大型艦隊。然而,這次的作戰進展比第一次要艱難得多。元軍兵分兩路,主力江南軍約十萬人因種種原因直到7月才抵達日本海岸,而東路軍約五萬人則循舊路再次登陸北九州。兵分力薄的元軍因為受到沿海防禦工事的阻礙,尋找登陸點便花費很多時間,登陸後,又遭到早已有備,裝備訓練都得到很大提高的日軍的截擊。傷亡較大,加上疫病橫行,元軍前進速度十分緩慢。
7月30日,在海上徘徊太久的元軍再次遭遇颱風,這一次的損失更為慘重,特別是遲遲方到的江南軍因為倉促建造的戰船質量低劣而幾乎全軍覆沒,東路軍損失也幾乎達到七成。元朝的第二次對日征討再次失敗。以後,雖然忽必烈還計畫過第三次征討,但因形勢所限,最終沒有實施。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忽必烈兩次征伐日本的戰爭,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在與元軍作戰中耗盡了力量的鐮倉幕府也因此走向衰落,甚至無法給付參戰日軍將領的賞賜,引發強烈不滿的鐮倉幕府不久被足立尊氏所取代。可以說,這兩次戰爭,對於整個東亞的歷史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文/薩蘇)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6/4/21 下午 02:46:27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