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讀過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的朋友都知道,小說中寫了一部叫《四十二章經》的經書。
據小說所述,《四十二章經》中藏著驚天秘密,關乎大清龍脈。清人入關前,怕日後王朝被推翻,在關外鹿鼎山埋藏了大量寶藏,以資後用。並繪製一幅藏寶圖,割為八片,分別藏於八部《四十二章經》內。為了這八部《四十二章經》,宮廷、江湖等各派勢力明爭暗搶,廝殺不已。
在佛教典籍中,確實存在《四十二章經》這本佛經。
《四十二章經》全稱《佛說四十二章經》,是佛法初傳東土,翻譯至中國的第一部重要佛經。
相傳東漢永平七年(公元 64 年),漢明帝夜夢一仙人,身放金光,飛空而至,繞行御殿。次日明帝召集群臣詢問,博士傅毅啟奏說:皇帝所夢之仙,為西方佛陀。
於是次年,明帝派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 12 人出使天竺,尋訪佛法。使團行至西域大月氏,巧遇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見二位高僧所攜佛經、佛像等物,蔡愔等邀請二位往赴東土,弘傳佛法。
東漢永平十年,二位印度高僧與使團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
為紀念一路東來辛苦馱經的白馬,永平十一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佛寺,取名“白馬寺”。作為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也被稱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為了弘傳佛法,來到東土後,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便開始著手翻譯佛經。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為了讓未接觸佛法的東土人士比較簡明扼要地接受佛法,兩位高僧便首先翻譯出了這本《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汲取佛經精華,集結了佛陀關於持戒、忍辱、斷欲、精進、觀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語錄,通篇言簡義豐,明了易懂,通攝大小乘一切教義,涵諸法要。
這部佛經的體例,很大程度上說,與東土所傳的儒家經典《論語》、道家經典《道德經》極為相似,也算是佛法為度化眾生、廣為傳播所行的“隨緣方便”的一種形式。
說到這裡,可能許多朋友都會對《四十二章經》經文比較感興趣,這本傳譯到中國的第一本佛經,究竟主要講了哪些內容。接下來,就讓我們選取幾段章節,以窺其貌: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佛陀說:離開親人出家修行,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本心,認識到一切事物本質的緣起性空,能夠悟解佛理佛法,這樣的人才可以稱作沙門。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陀說:出家修行的沙門,要斷絕貪愛慾念,認識自己的本性,領會最深的佛理,了悟無為無不為的佛法,內心不生執著,身外沒有什麼貪求,心境不被修道牽絆,也不無明造作生業。不要做惡事,造惡業,沒有妄念,沒有虛妄的行為,修到極點無可再修,已經得道,不需再證,不需要再經歷成佛的各個階位,而自己自然就達到最高的果位,這樣的沙門就叫做成道了。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佛陀說:一個人剃去鬚髮出家修行,他遵依佛教道法,拋棄世間的資產財富,拿上飯缽出門乞食,只要能吃飽就行了,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頓,一棵樹下只睡一宿,很謹慎地不再求其他的享受了。人之所以會因愚癡而受蒙蔽、犯下過失,就是由於執著地貪求和慾望所造成的。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陀說:人如果心懷貪求的慾望,就不能得到佛家真理,不能進入佛門。這就像一池本來很澄亮透淨的水,你用手去攪渾它。眾人都來到這池水前,沒有一個人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影子。人就因為對色財的愛欲交替纏繞著,利令智昏,把心中水攪渾濁了,所以就不明白道理,無法證得佛法果位。你們這些沙門,應當捨棄愛欲,愛欲如塵垢一樣洗除乾淨後,就能明心見性,見道證果了。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佛陀說:人因為有愛欲,便從此生出許多憂愁煩惱,從憂愁煩惱又生出許多恐懼害怕之心。如果斷除了愛欲,那還有什麼值得憂愁恐怖的呢?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陀說:好像人煉鐵一樣,只有把鐵的渣滓去掉了,製成器物,那麼這樣的器物才會精美結實。修習佛道的人,只有去掉心中的貪欲雜念,你的道行自然清淨了。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陀問一位沙門:“人的壽命有多長呢?”這位沙門回答:“人命只有數日時間。”佛陀說:“你還不明白佛家的道理。”佛陀又問另一位沙門:“人的壽命有多長?”這位沙門回答說:“有吃一頓飯那麼長的時間。”佛陀說:“你不明白佛家的道理。”佛陀又問第三個沙門:“人的壽命有多長?”這位沙門回答說:“人的壽命只有一呼一吸這麼短的時間。”佛陀說:“好啊,你明白佛家的道理了。”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陀說:修習佛道的人,就好像一頭牛背馱著很重的東西,在很深的泥裡艱難地行走,疲倦到了極點,不敢向左右看一眼。只有走出淤泥道路之後,才能稍微休息一會兒。沙門應當看到,人的塵情慾念比淤泥還要厲害。只有一心一意思念佛道,按佛法奉行,才可以免除人生之苦。
在武俠小說《鹿鼎記》中,八張藏寶圖是藏在八本《四十二章經》的封皮夾層中。事實上,所有爭奪《四十二章經》的人,都只關心藏寶圖,卻都忽略了佛經的內文。
至於《四十二章經》究竟是不是一本藏寶秘笈,就要看我們對寶藏的理解了。
佛經中將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碼瑙列為“七寶”,這也是世人心中對世間寶物的理解。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賣佛偈的長者,他只記取了佛經中一首四句偈,即要向聽聞者售賣十兩黃金。更有甚者,《金剛經》中講: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其價值都比不過佛經中一句智慧的偈語。
金銀財寶有用盡的時候,甚至,這些財物也常常會招來橫禍。智慧的佛語卻是生生世世,受用無窮。它們引導你修行開悟,解脫世間輪迴中的一切煩惱與痛苦。
在學佛的修行中,有一個重要的修行就是觀修“佛法難聞”。依佛法所講,世間有情眾生需要有極大的修為和福報,才能在此身聽聞佛法。這也從另一方面,闡明了佛法的彌足珍貴之處。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字字璣珠的《四十二章經》,當然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本藏寶秘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