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豬八戒, 好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西遊記》中那個扛著釘耙, 豬頭人身, 好吃懶做, 愛貪小便宜, 有色心沒色膽的那個豬八戒。 但是,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考證的話, 豬八戒確實存在, 但是他並不是存在於唐朝, 而是在三國曹魏時期。
歷史上的豬八戒真名叫朱士行, 河南禹州人, 法號「八戒」。 曹魏時期, 印度僧人沙門曇阿迦羅到洛陽講經, 朱八戒當時對佛教非常虔誠, 主動加入佛教, 他可以說是中國最早出家的人。 他跟著印度高僧學習佛法, 稍有所成, 就在寺廟中給信徒講解《小品般若經》, 由於當時翻譯者水平有限, 好多佛經內容都是隨意翻譯, 他在講解過程中, 經常遇到想不通的問題, 不知如何作答。 後來聽說在西域有完整版的《大品經》。
他於是果斷決定去西域取經, 同樣是去西天取經, 同樣是從長安出發, 但是取經人只有他獨自一人, 而沒有唐僧、 孫悟空等人。 有白馬, 但這匹白馬絕對不是白龍馬。 他取經的目的地不是在西天, 而是在新疆和田。 他整整走了20年才到達和田, 他留在和田, 一直抄寫經書, 抄了整整90卷, 一直抄到老。 最後經書由他的弟子送到洛陽白馬寺。
所以說, 這去西天取經的不只有唐僧, 而且這個朱八戒還絕對不是唐僧的徒弟, 相反, 朱八戒可以當唐僧的師祖了。 兩個人畢竟相隔300多年, 而且朱八戒是第一 個取經人, 為後來的取經人, 比如法顯、 寶云、 唐僧等人取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相信唐僧後來取經用的路線圖說不定就是借鑑了朱八戒的路線。 今天, 如果我們要找朱八戒取經的證據的話, 可以到西湖飛來峰東南方的龍泓洞, 哪裡有一處浮雕, 上面雕刻的就是朱八戒取經的故事。 大致畫面是, 一匹白馬馱著一大箱經書, 那個取經人旁邊還標註有朱八戒的名字。
說到這裡, 我們不禁要問, 吳承恩當時在寫西遊記的時候, 為什麼要把豬八戒安排到唐朝 ? 其實這裡還是有原因的。
據說, 吳承恩同村有個混混, 叫朱八, 好吃懶做, 壞事做盡。 吳承恩從這個人身上得到靈感, 再結合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朱八戒, 創造了西遊記中豬八戒這個角色。 還有一層意思是說, 世人千萬不要學朱八, 要以他為戒。 難怪我們見到的豬八戒這麼懶, 雖然不像吳承恩的同村人那麼壞, 但是基本品性還是非常一致的, 只不過讓他看起來更可愛, 更善良, 更符合凡人的性格特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