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殺子成擔
殺子成擔
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土著,問別人要到什麼地方找牙醫,他有一顆牙壞了,需要拔掉,有人說:我認識一位牙醫,他幫人拔一顆牙是 二十元的費用,若一次拔兩顆只收三十元。就把地址給了他。第二天土著找到了這位牙醫,但因為拔兩顆牙比較划算,所以他除了拔掉一顆壞牙之外,又多拔了一顆好牙,旁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呢?他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將來恐怕不容易再遇到這樣價廉的牙醫師了。」 這不正是一個笑話嗎?佛在經裡面,也曾舉過類似這樣風趣的故事。
「昔有愚人養育七子。一子先死。時此愚人見子既死。便欲停置於其家中。自欲棄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生死道異當速莊嚴致於遠處而殯葬之。云何得留自欲棄去。爾時愚人聞此語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當葬者。須更殺一子停擔兩頭乃可勝致。於是便更殺其一子。而檐負之遠葬林野。時人見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憚改悔。默然覆藏自說清淨。或有知者即語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護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違犯所受欲不懺悔。犯戒者言。苟須懺者更就犯之然後當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爾乃頓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殺一子。今此比丘亦復如是」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男人,住在靠近火山之麓的鄉村裡,他生了七個兒子,很不幸的,七個中死了一個,一般說來,父親死了兒子,應該是非常悲哀的,但這位父親,不但不悲哀,反而因為家裡擱了一個死人,活人不能在屋裡面自由的活動而引起了煩惱。有了這個不方便的感覺,他便以家長的身份對全家的人說:「家裡擱了一個死人,竟使我們失去活動的自由,算了,現在就讓死去的孩子擱在這裡吧,我們搬到別處去住不也是一樣嗎?」
他正打算離開已死的兒子,領著其他兒子搬家的時候,鄰人們知道了,就迷惑不解的問他說: 「你為什麼要搬家呢?」
「你看,這屋已被死去的孩子佔著,我們住下去很不方便,怎能不搬家呢?」
「你為什麼不把死去的孩子拿出去埋葬呢?」鄰人有點氣忿的說:「你搬家,拋棄了死去的孩子,難道這就是你聰明的打算嗎?」
他聽了鄰人一番建議,坐下來考慮一下,覺得離開家實非聰明之策,反而覺得埋葬死去的孩子才很合理,不過,他又自言自語的說:
「將死去的孩子,送出去埋葬,確很合理;但一個屍體叫我怎麼送呢,這不也是困難嗎?」
他想了又想,搖頭嘆息,覺得這是個很難解決的難題。正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忽然看到門前有一副挑泥的擔子,他似乎獲得了啟示,很得意的笑著說:
「呵!難題解決了,再殺死一個兒子,便可用擔子很方便的挑出去埋葬,那不很好嗎?」
他決定了之後,真的又殺死了一個兒子,然後,再與已死的兒屍,湊成了一擔,很方便的挑到荒野的山麓,毫不費事的埋葬了。
這就好像捨俗出家的比丘,執持淨戒,當不幸犯了一個戒條時,不但沒有勇氣坦誠悔改,反而隱瞞起來,不欲人知,且在大眾面前,還毫不慚愧的自說清淨。知道這件事的人就對他說了:
「比丘遵守清淨戒法,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珠一樣的重要,怎可隨便毀壞戒法?況且現在你已知毀犯戒法的錯誤,為什麼不坦誠的懺悔,還要暗暗的覆藏呢?」
犯戒的比丘說:「既然允許犯戒的人懺悔,那就多犯幾條戒再來懺悔,那才划算嗎?」
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土著,問別人要到什麼地方找牙醫,他有一顆牙壞了,需要拔掉,有人說:我認識一位牙醫,他幫人拔一顆牙是 二十元的費用,若一次拔兩顆只收三十元。就把地址給了他。第二天土著找到了這位牙醫,但因為拔兩顆牙比較划算,所以他除了拔掉一顆壞牙之外,又多拔了一顆好牙,旁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呢?他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將來恐怕不容易再遇到這樣價廉的牙醫師了。」 這不正是一個笑話嗎?佛在經裡面,也曾舉過類似這樣風趣的故事。
「昔有愚人養育七子。一子先死。時此愚人見子既死。便欲停置於其家中。自欲棄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生死道異當速莊嚴致於遠處而殯葬之。云何得留自欲棄去。爾時愚人聞此語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當葬者。須更殺一子停擔兩頭乃可勝致。於是便更殺其一子。而檐負之遠葬林野。時人見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憚改悔。默然覆藏自說清淨。或有知者即語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護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違犯所受欲不懺悔。犯戒者言。苟須懺者更就犯之然後當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爾乃頓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殺一子。今此比丘亦復如是」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男人,住在靠近火山之麓的鄉村裡,他生了七個兒子,很不幸的,七個中死了一個,一般說來,父親死了兒子,應該是非常悲哀的,但這位父親,不但不悲哀,反而因為家裡擱了一個死人,活人不能在屋裡面自由的活動而引起了煩惱。有了這個不方便的感覺,他便以家長的身份對全家的人說:「家裡擱了一個死人,竟使我們失去活動的自由,算了,現在就讓死去的孩子擱在這裡吧,我們搬到別處去住不也是一樣嗎?」
他正打算離開已死的兒子,領著其他兒子搬家的時候,鄰人們知道了,就迷惑不解的問他說: 「你為什麼要搬家呢?」
「你看,這屋已被死去的孩子佔著,我們住下去很不方便,怎能不搬家呢?」
「你為什麼不把死去的孩子拿出去埋葬呢?」鄰人有點氣忿的說:「你搬家,拋棄了死去的孩子,難道這就是你聰明的打算嗎?」
他聽了鄰人一番建議,坐下來考慮一下,覺得離開家實非聰明之策,反而覺得埋葬死去的孩子才很合理,不過,他又自言自語的說:
「將死去的孩子,送出去埋葬,確很合理;但一個屍體叫我怎麼送呢,這不也是困難嗎?」
他想了又想,搖頭嘆息,覺得這是個很難解決的難題。正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忽然看到門前有一副挑泥的擔子,他似乎獲得了啟示,很得意的笑著說:
「呵!難題解決了,再殺死一個兒子,便可用擔子很方便的挑出去埋葬,那不很好嗎?」
他決定了之後,真的又殺死了一個兒子,然後,再與已死的兒屍,湊成了一擔,很方便的挑到荒野的山麓,毫不費事的埋葬了。
這就好像捨俗出家的比丘,執持淨戒,當不幸犯了一個戒條時,不但沒有勇氣坦誠悔改,反而隱瞞起來,不欲人知,且在大眾面前,還毫不慚愧的自說清淨。知道這件事的人就對他說了:
「比丘遵守清淨戒法,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珠一樣的重要,怎可隨便毀壞戒法?況且現在你已知毀犯戒法的錯誤,為什麼不坦誠的懺悔,還要暗暗的覆藏呢?」
犯戒的比丘說:「既然允許犯戒的人懺悔,那就多犯幾條戒再來懺悔,那才划算嗎?」
犯戒的比丘真的又做了幾件破戒的惡業,才去懺悔!這不就和那個拔牙的土著以及殺子成擔的人一樣可笑嗎?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7/3/22 上午 08:43:30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