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明理性的民族,會追根究底反思內戰的苦難與根源,而極少歌頌內戰的勝利者。中國人的最大悲哀莫過於只會歌頌內戰的勝利者,而極少反思內戰的苦難與根源。
內戰就是災難,無論是戰敗方,還是戰勝方,都應該受到良知的譴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為什麼就不能坐下來談,而一定要大動干戈進行大規模的撕殺?不要用什麼“正義”的幌子來掩飾邪惡的動機。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出於正義,也只能算情有可原,可以免於被譴責,但也決不能被歌頌。內戰殺來殺去,殺的全是同胞,李大媽的兒子殺了張大娘的兒子,王婆婆的孫子殺了林奶奶的孫子,有什麼可歌頌的呀?那是罪孽,越歌頌,罪孽越深重。無論是戰勝方,還是戰敗方,假如良知還在,都應該懺悔。
這個古老而龐大的民族,曾幾度做了亡國奴,就因為這個民族熱衷於打內戰,內耗導致貧困與愚昧,讓外敵有了可趁之機。一旦外敵入侵,各方軍閥都是為保存實力準備最後打內戰,故而外戰打得有氣無力,內戰打得鬼哭神泣。這個民族缺失正義的信仰,最深層的信仰就是“成則為王敗則為寇”。只有內戰的勝利者,才是最終的勝利者。中共讓人們只會歌頌最終的勝利者,誰奪到江山就歌頌誰。
最終的勝利者奪取江山後,就圈養一大批文人墨客,鋪天蓋地地為自己塗脂抹粉歌功頌德,把戰爭撕殺說成是人類偉大的事業,殺得越多,戰果越輝煌,戰功越彪炳,按殺人多少論功行賞,殺一萬的成為將軍,殺十萬的成為大將軍,殺百萬的成為元帥,光宗耀祖,名垂青史。
看那些年的電影,把內戰演繹得壯麗輝煌,大炮轟來轟去,肢離肉碎,血肉橫飛,轟大炮的人歡呼,看電影的人也歡呼。還有書店裡那一排排的戰爭回憶錄,也是把戰場撕殺當作人類最偉大的事業,當作人生最高的榮耀,殺得越多越光榮。那些回憶錄無不是在炫耀殺人的戰功,對戰爭給民眾帶來的災難幾乎不做絲毫的反思,更不用說懺悔了。
在這種文化氛圍里成長起來的人,崇拜將軍,崇拜撕殺,恨自己生不逢時,錯過了抗日戰爭,錯過了國共內戰,錯過了朝鮮戰爭,故而渴望戰爭,天天都在盼望再來一次世界大戰,可以當英雄,可以當烈士,夢想當將軍當元帥,光宗耀祖。紅衛兵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把戰爭撕殺當作人生最榮耀的事,文革大武鬥就是這種戰爭情懷的暴發。
這種文化只會浸淫出兩類人: 一類是中了邪的暴徒,一類是野心家陰謀家。野心家陰謀家製造出種種邪惡的思想蠱惑人心,中了邪的愚民就變成了戰爭的活工具,為野心家陰謀家衝鋒陷陣,挺身炸碉堡,撲身堵槍眼,前赴後繼,無怨無悔。這種文化浸淫出來的民族,永遠沒有希望擺脫內戰的魔鬼。一旦社會出現危機,野心家陰謀家必然會趁機鼓動所謂的革命,煽動仇恨,製造內亂,進而挑起內戰,以圖從中奪取政權,稱王稱帝。
有人說,美國也曾發生過內戰,可美國人卻少有歌頌內戰的勝利者,這種態度可以從美國的名著讀到,比如著名的諾貝爾獎小說<<飄>>,對美國的南北戰爭給民眾造成的災難作出深刻的批判。美國中小學的歷史課,至今還在教育學生反思那一場內戰。據說,當決戰的勝利消息傳到總統府時,軍人和官員擁到林肯總統面前,向總統熱烈祝賀。林肯總統面對祝賀沉下臉說: 這不應該是祝賀的事,而是應該反思的事,全美國的人都應該深刻反思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場戰爭,而不是去歌頌這一場戰爭。這就是美國,一個敢於容許國民擁有私人槍支的國家。千千萬萬的美國人擁有槍支,卻不發生內戰,正是林肯總統促使美國人對內戰進行反思,使美國民眾對內戰有清醒的認識。這樣的國家不會被任何野心家陰謀家所蠱惑,也不會有人甘願為野心家陰謀家衝鋒陷陣。野心家陰謀家在這樣的國度註定要失敗。
內戰越輝煌,災難越深重,對民族的文明發展,百害無一利。中國人什麼時候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就什麼時候有希望走向持久的安寧。假如只會昧着良知歌頌內戰的勝利者,而不去反思內戰的苦難與根源,這個民族就永遠別想擺脫內戰的惡魔,就永遠逃不出內戰的周期律。
對內戰的態度體現出一個民族的素質,一個只會歌頌內戰,不會反思內戰的民族,一定是熱衷於相互殘殺的民族,也一定只會是劣等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