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貼圖】三國地理位置圖

您是本帖的第 3679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貼圖】三國地理位置圖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744
積分:124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貼圖】三國地理位置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7/4/8 上午 05:13:33編輯過]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7/4/6 上午 08:48:01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744
積分:124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簡說三國軍事地理模型

如果我們站在空中鳥瞰中華大地,我們會清晰地看到,當時的中華腹地呈現三種截然不同的地形:北方平原、西南山地、江南水鄉。這三種地形對應到三國時代,魏國占據北方平原,蜀國占據西南山地,吳國占據江南水鄉。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在冷兵器時代,單一兵種統一單一地形相對容易,跨兵種跨地形作戰相對困難。魏蜀吳三國,利用各自的地緣優勢,建立了相應優勢兵種。

西漢晁錯在《言兵事疏》中認為:“臨戰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習、三曰器用利。”對應到三國時代,佔據北方平原的魏國適合騎兵縱橫馳騁,曰得地形;北方人善騎馬、善格鬥,曰卒服習;北方盛產優良戰馬,曰器用利。佔據西南山地的蜀國適合弓兵乘高布伏,曰得地形;西南人善爬山、善射箭,曰卒服習;諸葛亮改進弓弩,製造出諸葛連弩,曰器用利。佔據江南水鄉的吳國適合水兵憑江拒守,曰得地形;江南人善游泳、善駕船,曰卒服習;吳將董襲督造樓船,高達五層,曰器用利。


國別

得地形

卒服習

器用利

優勢兵種

魏國

北方平原

善騎馬、格鬥

金戈鐵馬

騎兵

蜀國

西南山地

善爬山、射箭

強弓硬弩

弓兵

吳國

江南水鄉

善游泳、駕船

高帆大船

水兵


蜀國坐擁高山之利,魏國的騎兵無所適從;吳國憑藉長江之險,魏國的騎兵也只能望洋興嘆;而吳蜀兩國都缺少強大的騎兵,無法與魏國逐鹿中原。因此,地緣史觀認為,地形與兵種的差異是三國時代天下三分並呈品字模型的深層原因。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9/12/13 下午 10:40:10編輯過]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9/12/13 上午 10:39:01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744
積分:124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3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為啥偏要說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要知道蜀、吳國面積和等於它
在三國中,人們對於曹操所在的魏國勢力評價的時候總是在說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可是心細的朋友已經發現到在地圖上蜀國和吳國的面積之和已經是等同於魏國,甚至是超出了魏國,來看下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從上圖來看,吳國和蜀國的國土面積加起來確實有魏國一般大,而且麼麼目測,還略有超出。


可是為何人們偏要說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來看上圖中東漢各州郡,眾所周知,東漢王朝將天下分為十三州,分別是司隸,青州,荊州,豫州,冀州,益州,兗州,徐州,雍州,并州,幽州,揚州,交州。


等到天下三分的時候,曹操占據了天下的司隸,豫州,涼州,幽州,兗州,并州,冀州,徐州以及荊州、揚州一小部分,大約九個州的範圍。

孫權占據了荊州、揚州大部分,交州,大約有三個州的面積。

劉備只是占據了一個完整的州:益州。

麼麼算了下:9除以13約等於0.69,遠大於三分之二,由此觀之,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也卻有其實。


 
可為什麼在地圖面積上會出現吳國和蜀國面積等於魏國的情況呢?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在三國時代,三個國家歷經戰亂、瘟疫等,人口已經很少了,滿打滿算能有一個廣州市的人口已經很不錯了。就吳國和蜀國的真實情況,請看下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顏色比較深的地方都是有人居住的,其它的地方或者是山脈、或者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名義上屬於吳國、蜀國各自的地盤,但是根本沒有明確的界限,當看到這幅圖之後,其實吳國和蜀國的真實控制範圍是很少的,相反魏國的控制範圍是最大的,在實際面積上遠遠超過了吳國和蜀國。

由此,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倒也顯得理所當然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蜀軍攻魏曠日持久的戰爭斷斷續續達30年,給蜀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人力和物力損耗。不談別的,光軍糧一項開支就大得驚人。有研究者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例: 蜀兵有10萬,按每人每日口糧5升計算,日耗糧5000石,一個月內,要耗糧15萬石。如運糧者每人背負兩石,那麼供應10萬軍隊一個月的糧食就需要7.5萬人去運輸。







因此,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北伐,劉禪詔書中「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很可能把運糧者也包括在內了。即使按5萬人參戰算,所需軍糧及運糧者也同樣驚人。另外,運糧者同樣要吃糧。如果運糧者每日也需5升左右,那麼運糧者的人數就遠不止7.5萬人,而一個月消耗的糧食也就遠不止15萬石了。



也許正是受運糧者口糧問題的困擾,諸葛亮才想法製作「木牛流馬」。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本來最小最弱,而魏是最強大的國家。以最弱小對抗最強大,最終只能是自己滅亡,而百姓不堪其擾又會加速其滅亡的到來。至於蜀國百姓的生存情況,可通過蜀《士民簿》窺知一斑。《士民簿》載:



(蜀) 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綿綺彩絹各二十萬匹,余物稱此。





這就是說,蜀國百姓平均每九人要負擔一名戰士,七家要養活一個官吏,其生活痛苦可想而知。 故東吳使者薛珝在談及蜀中見聞時說:「入其朝不聞正音,經其野民皆菜色。」



吳人能看到的情況,魏人當然也能看到。至姜維退據沓中時,曹魏君臣料定蜀國已不堪一擊,於是決定出兵滅蜀。



https://kknews.cc/history/a66llkx.html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1/13 上午 08:42:08編輯過]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0/9/11 上午 03:26:13

 3   3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01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