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白團「捨命報恩」,協助中華民國對抗中共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政府遷台初期,曾經聘請數十位前日本軍官來台,在國軍中擔任教官。由於團長富田直亮少將化名「白鴻亮」,因此俗稱「白團」。富田在台期間的秘書阿尾博政,為避免白團的事蹟被歷史湮沒,組成「白團顯彰會」,邀集白團成員家屬來台,昨天到樹林的海明禪寺,向富田的骨灰上香致祭。
出身日本自衛隊情報部門的阿尾,在富田於一九七九年去世後,於一九八○、一九九○年代曾以經濟顧問身分,活躍於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大陸,但事實上仍替日本政府擔任情蒐工作。他於二○○九年出書披露這段經過,因此也被人稱為「間諜王」。對此阿尾博政表示,自己的確是奉自衛隊的命令,但在台期間是和中華民國政府合作,後來到大陸才是執行諜報任務。
白團的發起人是前日本駐華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由於蔣中正戰後採取以德報怨政策,支持日本維持天皇制度,全力安排在華日軍與眷屬遣返;對未涉及屠殺的一般將校不予深究,讓岡村等人深為感佩。因此在國府內戰失敗、敗退來台時,決定召集舊部「捨命報恩」,協助中華民國對抗中共。因岡村本人身分敏感,無法出境,由富田直亮少將擔任團長,白團初期的成員,得靠偷渡才前來台灣。
蔣中正邀請日本顧問,是基於內戰失敗的教訓,認為國軍的物資不如美國豐富,不可能全盤學習美軍,日軍對精神教育的重視,也是國軍應該學習。先後來華的日本將校總計八十三人,都取了中文名字,組成「圓山軍官訓練團」與「實踐學社」,曾經受訓的國軍軍官總數約五千人。
白團的規模在一九五○年代初期達到最高峰,後來逐漸縮小,到一九六八年後,僅剩白鴻亮本人,繼續在三軍大學執教。一九七九年四月,白鴻亮休假返回日本時,在東京病故。遺願指示將骨灰分為兩半,其中一半留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