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義問答:如何處理憤怒情緒與如何走向開悟之路
問:請解釋一下恐懼和憎恨,以及恐懼和安忍之間的關係。
答:恐懼分成好多種。有些恐懼是基於紮實理由而來的真正恐懼,而有些僅是個人心識幻念製造出來的。我認為後者是個人長期負面思維所累積的結果,而且是種痛苦的處境。一個人對自己各種負面情緒抱持戒慎恐懼之心,我認為是件適當的事。但是,出於消極負面心態而恐懼他人,這在他人眼中可能被視為敵意。由此之故,有時某類恐懼就極易被人與憎恨混為一談。至於恐懼和安忍之間有何關連,這我就不清楚了。
問:我們與其學習該如何處理他人的憤怒情緒,為何不干脆直接避免跟這類人打交道?
答。這觀點非常實在。事實上,初階段的修行者往往選擇僻靜之地,道理也正在於此。然而這終非長久之計。當一個人獨處修行時,應該致力修煉內在力量,如此一來,當他重返社會時,才算是心智已裝備齊全的人。有些人選擇在修行時與世俗社會完全隔離、避免與外界接觸互動,終其一生只在僻靜之處禪修,這種人可稱之為阿羅漢,他們常被形容為像犀牛一樣的人。
問:如果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因緣而起,那麼一個人又如何選擇要走上開悟之路?這是出於個人的選擇,或者只是難以避免的下一步?
答:一個人之所以精進投入追求完全開悟或解脫的修行路,絕非僅出於時間上自然演化之結果。因此若缺乏決心,不肯採取行動、切實精進於靈修道路以獲致圓滿境界,那麼人不可能會自然而然就進化到更高的靈性層次,成為悟道更深的人。
當我們談到「空性」時,會發現諸佛典經文中所臚列的各種空性,共有十六種之多。輪迴的靈性稱之為「無始無終的空性」。它背後的理由是,如果個人不採取任何初步動作,也不做任何有意識的努力,那麼我們生存所處的未開悟狀態就會這樣無止盡地持續下去。然而,一旦打破此靜止狀態,開始做出人為有意識的努力,那這種未開悟的生存狀態便有終結。
我個人從彌勒《現觀莊嚴論》第二章的某個概念裡,得到相當大的啟發。他談到修行菩薩道的人所具備的五種性格。他說,要是就眼前可見的各種習性的自然傾向而言,某些東西可能是確定的──有些人較適合走個人解脫的道路,有些人則較符合大乘佛教追求完滿佛性的目標,追求菩薩道的理想。然而,就終極的觀點而言,眾生皆平等,因為佛性普遍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所以我們在此所區分的眾人,皆具成佛潛能及實現這份潛能的能力。
.............扎西郎加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