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傳燈大師之念佛開示
明代傳燈大師之念佛開示
傳燈大師。俗姓葉,浙江衢川人(即今衢縣)。年少時跟隨著進賢映庵禪師剃髮出家。隨即參謁百松法師,聽聞《法華經》時心中恍然有所領會。接著又問百松法師何謂楞嚴大定,百松法師瞪大眼睛四顧而視,傳燈隨即契入,百松後來以金雲紫袈裟傳授給他。
傳燈大師一生修習《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懺法,不曾虛度一日。後來居住於幽溪的高明寺。在此之前有一位當地人,名為葉祺,把親人埋葬於高明寺的後面。有一天葉祺夢到神人告訴他說:「高明寺這個聖地道場,將會有肉身菩薩在這裡大作佛事,你應當把墳墓趕快遷走。」當時葉祺並不相信。不久之後全家人都病得很嚴重,於是心中恐懼而趕緊遷移墓地。隔天,傳燈大師就到了高明寺,隨即在當地建立天台宗的祖庭,風聞而前來學法的人,從四方聚集而來。
傳燈大師曾經在新昌的大佛之前登座立義說法,大眾都聽到石室之中有天樂響亮和諧共鳴的聲音,一直到說法結束之後才寂靜下來。傳燈大師曾經著作《淨土生無生論》,融會了空、假、中,一心三觀的義理,闡述發揚淨土法門。又有一篇法語,最是懇切精要,其文曰:
「楊次公(楊傑)曾經說過:『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對娑婆世界有一個愛念不能放下,則臨命終時必定為此愛念所牽引,何況是有眾多的愛念執著呢?求生極樂有一念不專一,則臨終時必定為此散亂之念所轉,何況有多念的散亂不一呢?所謂的『愛念』,有輕的,有重的,有厚的,有薄的,有正報的,有依報的。如果一一列舉它的項目,則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貴、詩詞文章、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宅田園、山林流泉花草樹木、奇珍異寶古董玩物,實在無法一一數盡。有一念之心不能忘懷,這就是愛念。有一念之心不能放下,這也是愛念。有一個愛念存在心裡,則心念不專一。如果有一念不能專一,那麼就不能夠往生淨土了!」
有人問:「淡薄愛念有什麼方法呢?」
回答說:「想要淡薄愛念,無過於專一心念。」
又問:「專一心念要用什麼辦法呢?」
回答說:「想要專一心念,莫過於淡薄愛念。凡是心念不能專一,都是由於散亂心向外攀緣他物的緣故。心念散亂攀緣他物,都是由於向外追逐境界,而使心念紛紛擾擾的緣故。娑婆世界有一個境界,則眾生就有一念執著之心,眾生有一念執著之心,娑婆世界就有一個境界,眾緣和合在心內擾亂動搖,趣向心外奔馳放逸,內心與外境交互的馳逐,紛紛亂亂猶如滾滾的塵沙。因此,想要淡薄愛念執著,則莫若斷除外境,一切的境界皆空,則萬緣自然寂靜。萬緣都寂靜,則自然能夠專一心念。既然能夠專一心念,則愛念攀緣的心就全部止息了。」
又問:「斷絕外境有什麼方法嗎?」
回答說:「斷絕外境者,並不是摒除放棄一切的萬有,也不是閉起眼睛而不看事物。而是在當下的境界裡,了知其虛妄不實之性,契入真實的本體,而空去其虛幻的枝末。一切萬法本來不是自己而有的,所以會『有』是因為情執的關係。因此情執在則外物存在,情執空則萬物空。萬法既空,則本性自然地顯現。本性顯現則情念自然地止息。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並非勉強而得來的。《楞嚴經》所謂的能見之性與所見之外緣,都是妄情想相而成,都是如同幻化於虛空之華,本來一無所有。此能見之性與所見之外緣,原來都是菩提覺性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有非有好有壞呢!
因此,若是想要斷絕外境,則沒有比體悟萬物的虛幻不實更好的方法。體悟到萬物的虛幻性,則情執自然就斷除。情執一斷,則愛念就不會產生,而所謂的『萬法唯心』就顯現了,心念專一的工夫也就成就了。因此《圓覺經》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妄心一去除,真心自然顯現,這是沒有一點間斷差錯的。功效的迅速,猶如擊鼓即出兵一樣。學道之士,在這個地方應當盡心盡力去下工夫!」
問曰:「淡薄愛念的方法已經聽法師您的耳提面命了,而『專一心念』的方法又是如何呢?」
答曰:「專一心念的方法有三種:一是信、二是願、三是行。求生極樂世界,以切實深信為開始。此必須遍讀大乘經典,廣學祖師的教法。凡是開示闡明淨土法門的書,都應當一一去參究研讀。如此則能了悟:極樂世界原來是我唯心的淨土,不是心外的他方國土;阿彌陀佛原來是我本性的自佛,不是心外的他佛。
第二是修行,修行的法門有二,一是正修、一是助修。正修行又有兩個,一是稱佛名號,二是觀想。稱念名號的,就如同《佛說阿彌陀經》所說,七日執持名號,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又分為『事一心』與『理一心』。
如果口裡稱念佛名,心中繫念於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此聲聲相續,心心不亂。假使心念攀緣於外境,即時收攝令其回到佛名。這個必須是要發決定心,斷除對未來的妄想,遠離世間俗事,放下攀緣的散亂心。使念佛的心漸漸增長,從漸漸到持久,由少至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必定要成就一心不亂的工夫才停止,這就是所謂的『事一心』了!如果能夠如此,則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因已經成就,臨命終時必然有正念,那麼想要親見阿彌陀佛垂手來接引我們往生淨土,也就是確定不移的事了。
而所謂的『理一心』,也沒有別的,只要在『事一心』時,念念之間能夠明了通達,能念佛的心,所念的阿彌陀佛,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平等,十方世界互相含融,不是空也不是有,沒有自也沒有他,無去無來,不生不滅。現前這一念念佛的心,便是未來往生淨土之清淨世界。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生而生,生而無生。於無能念所念之間,而精進熱誠地念佛,於一切法無生無滅之際,不昧事相地努力求往生。這就是從『事一心』之中明了『理一心』!
其次,正修行中的第二種:『觀想』,完整的解說就如同《觀無量壽佛經》中所開示的。所觀的境界共有十六種,其中觀想阿彌陀佛是最重要的。應當觀想阿彌陀佛一丈六尺的身高,作紫磨黃金色的形像,站立在蓮華池上,作垂手接引眾生的姿態。身上有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一相有八十種隨形好。這兩種『稱念名號』和『觀想』的正修行,必須要互相輔助而行。凡是行住睡臥之時,則一心稱念佛名,凡是靜坐的時候,則心心觀想阿彌陀佛。經行疲倦了,就坐下來觀想佛,靜坐之後起座,則經行而持念佛號。如果能夠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修行而不間斷,那麼往生淨土就是必然的事了!
『助行』也有兩種;第一、世間的助行。例如孝順父母,行世間的仁慈,慈心不殺生,圓滿受持種種戒律。一切利益眾生之事,若能迴向往生西方,則無非是助道之行。第二、出世間的助行。例如六度萬行,種種的善行功德,讀誦大乘經典,修習各種的懺悔法門。同樣也必須迴向往生淨土以資助正行,如此則一切出世間的善行亦無非是淨土之行。
更有一種微妙的助行,那就是每當經歷一切的外緣境界,應當要處處用心。例如見到眷屬,應當把他當作西方的法侶眷屬來想,以淨土法門來開示導引他們,令他們減輕愛念而專一佛念,將來永遠作同悟無生的法侶眷屬。如果生起恩愛的念頭時,應當思惟憶念極樂淨土的法侶眷屬,是沒有情執愛戀的。何不應當得生淨土,而遠離此種貪愛執著。如果生起瞋恚的念頭時,應當思惟憶念極樂淨土的法侶眷屬,絕對不會有衝突惱害,何不應當得生淨土,而遠離此種瞋恨惱害。如果受苦時,當念淨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如果受樂時,更應當憶念西方淨土之快樂,是無止盡無對待的。凡是經歷一切的外緣境界,都是以這種意旨而推廣之,則無論一切的時間處所,無非都是往生淨土的助行。
第三,發願。往生淨土的舟航,要以『信』為船舵,『行』為船隻的竹篙、木槳、桅杆、繩纜,以『願』為風帆。如果沒有船舵,則無有方向指南。沒有竹嵩、木槳、桅杆、繩纜,則船隻不能運行。沒有風帆,則不能乘風破浪快速地到達目的,所以在『行』之後要說明『願』。
但是『願』有通別之分,有廣狹之分,還有普遍和局限之別。所謂的『通』,就如同古來祖師大德所立的迴向發願文。所謂的『別』,則各隨自己的意思而發願。所謂『廣』,即是四弘誓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願。所謂『狹』,是衡量自己的力量,先求決定往生淨土。所謂『局限』的,例如依照定時的課誦,隨著大眾一同發願。所謂『普遍』的,是時時發起信願,處處標定心志,決定要往生淨土。但是必須要合於四弘誓願之體,不得擅自任意地立願。如果依此『信』、『願』、『行』三種法修行,必定可以往生淨土,急速得以面見阿彌陀佛。一切的淨土法門,都不外於此三者也!」
傳燈大師每年都修行四種三昧,自己身體力行率領大眾,精進勇猛修行不懈。曾經註解《楞嚴》、《維摩詰》等經典,每當註疏書寫時,必定披穿受戒的袈裟。傳燈法師前前後後應邀講經有七十多期。
年七十五歲,預知臨終的時間已至,親手書寫『妙法蓮華經』五字,又一再地高唱經題,然後安詳地圓寂往生。
傳燈大師。俗姓葉,浙江衢川人(即今衢縣)。年少時跟隨著進賢映庵禪師剃髮出家。隨即參謁百松法師,聽聞《法華經》時心中恍然有所領會。接著又問百松法師何謂楞嚴大定,百松法師瞪大眼睛四顧而視,傳燈隨即契入,百松後來以金雲紫袈裟傳授給他。
傳燈大師一生修習《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懺法,不曾虛度一日。後來居住於幽溪的高明寺。在此之前有一位當地人,名為葉祺,把親人埋葬於高明寺的後面。有一天葉祺夢到神人告訴他說:「高明寺這個聖地道場,將會有肉身菩薩在這裡大作佛事,你應當把墳墓趕快遷走。」當時葉祺並不相信。不久之後全家人都病得很嚴重,於是心中恐懼而趕緊遷移墓地。隔天,傳燈大師就到了高明寺,隨即在當地建立天台宗的祖庭,風聞而前來學法的人,從四方聚集而來。
傳燈大師曾經在新昌的大佛之前登座立義說法,大眾都聽到石室之中有天樂響亮和諧共鳴的聲音,一直到說法結束之後才寂靜下來。傳燈大師曾經著作《淨土生無生論》,融會了空、假、中,一心三觀的義理,闡述發揚淨土法門。又有一篇法語,最是懇切精要,其文曰:
「楊次公(楊傑)曾經說過:『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對娑婆世界有一個愛念不能放下,則臨命終時必定為此愛念所牽引,何況是有眾多的愛念執著呢?求生極樂有一念不專一,則臨終時必定為此散亂之念所轉,何況有多念的散亂不一呢?所謂的『愛念』,有輕的,有重的,有厚的,有薄的,有正報的,有依報的。如果一一列舉它的項目,則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貴、詩詞文章、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宅田園、山林流泉花草樹木、奇珍異寶古董玩物,實在無法一一數盡。有一念之心不能忘懷,這就是愛念。有一念之心不能放下,這也是愛念。有一個愛念存在心裡,則心念不專一。如果有一念不能專一,那麼就不能夠往生淨土了!」
有人問:「淡薄愛念有什麼方法呢?」
回答說:「想要淡薄愛念,無過於專一心念。」
又問:「專一心念要用什麼辦法呢?」
回答說:「想要專一心念,莫過於淡薄愛念。凡是心念不能專一,都是由於散亂心向外攀緣他物的緣故。心念散亂攀緣他物,都是由於向外追逐境界,而使心念紛紛擾擾的緣故。娑婆世界有一個境界,則眾生就有一念執著之心,眾生有一念執著之心,娑婆世界就有一個境界,眾緣和合在心內擾亂動搖,趣向心外奔馳放逸,內心與外境交互的馳逐,紛紛亂亂猶如滾滾的塵沙。因此,想要淡薄愛念執著,則莫若斷除外境,一切的境界皆空,則萬緣自然寂靜。萬緣都寂靜,則自然能夠專一心念。既然能夠專一心念,則愛念攀緣的心就全部止息了。」
又問:「斷絕外境有什麼方法嗎?」
回答說:「斷絕外境者,並不是摒除放棄一切的萬有,也不是閉起眼睛而不看事物。而是在當下的境界裡,了知其虛妄不實之性,契入真實的本體,而空去其虛幻的枝末。一切萬法本來不是自己而有的,所以會『有』是因為情執的關係。因此情執在則外物存在,情執空則萬物空。萬法既空,則本性自然地顯現。本性顯現則情念自然地止息。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並非勉強而得來的。《楞嚴經》所謂的能見之性與所見之外緣,都是妄情想相而成,都是如同幻化於虛空之華,本來一無所有。此能見之性與所見之外緣,原來都是菩提覺性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有非有好有壞呢!
因此,若是想要斷絕外境,則沒有比體悟萬物的虛幻不實更好的方法。體悟到萬物的虛幻性,則情執自然就斷除。情執一斷,則愛念就不會產生,而所謂的『萬法唯心』就顯現了,心念專一的工夫也就成就了。因此《圓覺經》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妄心一去除,真心自然顯現,這是沒有一點間斷差錯的。功效的迅速,猶如擊鼓即出兵一樣。學道之士,在這個地方應當盡心盡力去下工夫!」
問曰:「淡薄愛念的方法已經聽法師您的耳提面命了,而『專一心念』的方法又是如何呢?」
答曰:「專一心念的方法有三種:一是信、二是願、三是行。求生極樂世界,以切實深信為開始。此必須遍讀大乘經典,廣學祖師的教法。凡是開示闡明淨土法門的書,都應當一一去參究研讀。如此則能了悟:極樂世界原來是我唯心的淨土,不是心外的他方國土;阿彌陀佛原來是我本性的自佛,不是心外的他佛。
第二是修行,修行的法門有二,一是正修、一是助修。正修行又有兩個,一是稱佛名號,二是觀想。稱念名號的,就如同《佛說阿彌陀經》所說,七日執持名號,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又分為『事一心』與『理一心』。
如果口裡稱念佛名,心中繫念於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此聲聲相續,心心不亂。假使心念攀緣於外境,即時收攝令其回到佛名。這個必須是要發決定心,斷除對未來的妄想,遠離世間俗事,放下攀緣的散亂心。使念佛的心漸漸增長,從漸漸到持久,由少至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必定要成就一心不亂的工夫才停止,這就是所謂的『事一心』了!如果能夠如此,則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因已經成就,臨命終時必然有正念,那麼想要親見阿彌陀佛垂手來接引我們往生淨土,也就是確定不移的事了。
而所謂的『理一心』,也沒有別的,只要在『事一心』時,念念之間能夠明了通達,能念佛的心,所念的阿彌陀佛,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平等,十方世界互相含融,不是空也不是有,沒有自也沒有他,無去無來,不生不滅。現前這一念念佛的心,便是未來往生淨土之清淨世界。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生而生,生而無生。於無能念所念之間,而精進熱誠地念佛,於一切法無生無滅之際,不昧事相地努力求往生。這就是從『事一心』之中明了『理一心』!
其次,正修行中的第二種:『觀想』,完整的解說就如同《觀無量壽佛經》中所開示的。所觀的境界共有十六種,其中觀想阿彌陀佛是最重要的。應當觀想阿彌陀佛一丈六尺的身高,作紫磨黃金色的形像,站立在蓮華池上,作垂手接引眾生的姿態。身上有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一相有八十種隨形好。這兩種『稱念名號』和『觀想』的正修行,必須要互相輔助而行。凡是行住睡臥之時,則一心稱念佛名,凡是靜坐的時候,則心心觀想阿彌陀佛。經行疲倦了,就坐下來觀想佛,靜坐之後起座,則經行而持念佛號。如果能夠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修行而不間斷,那麼往生淨土就是必然的事了!
『助行』也有兩種;第一、世間的助行。例如孝順父母,行世間的仁慈,慈心不殺生,圓滿受持種種戒律。一切利益眾生之事,若能迴向往生西方,則無非是助道之行。第二、出世間的助行。例如六度萬行,種種的善行功德,讀誦大乘經典,修習各種的懺悔法門。同樣也必須迴向往生淨土以資助正行,如此則一切出世間的善行亦無非是淨土之行。
更有一種微妙的助行,那就是每當經歷一切的外緣境界,應當要處處用心。例如見到眷屬,應當把他當作西方的法侶眷屬來想,以淨土法門來開示導引他們,令他們減輕愛念而專一佛念,將來永遠作同悟無生的法侶眷屬。如果生起恩愛的念頭時,應當思惟憶念極樂淨土的法侶眷屬,是沒有情執愛戀的。何不應當得生淨土,而遠離此種貪愛執著。如果生起瞋恚的念頭時,應當思惟憶念極樂淨土的法侶眷屬,絕對不會有衝突惱害,何不應當得生淨土,而遠離此種瞋恨惱害。如果受苦時,當念淨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如果受樂時,更應當憶念西方淨土之快樂,是無止盡無對待的。凡是經歷一切的外緣境界,都是以這種意旨而推廣之,則無論一切的時間處所,無非都是往生淨土的助行。
第三,發願。往生淨土的舟航,要以『信』為船舵,『行』為船隻的竹篙、木槳、桅杆、繩纜,以『願』為風帆。如果沒有船舵,則無有方向指南。沒有竹嵩、木槳、桅杆、繩纜,則船隻不能運行。沒有風帆,則不能乘風破浪快速地到達目的,所以在『行』之後要說明『願』。
但是『願』有通別之分,有廣狹之分,還有普遍和局限之別。所謂的『通』,就如同古來祖師大德所立的迴向發願文。所謂的『別』,則各隨自己的意思而發願。所謂『廣』,即是四弘誓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願。所謂『狹』,是衡量自己的力量,先求決定往生淨土。所謂『局限』的,例如依照定時的課誦,隨著大眾一同發願。所謂『普遍』的,是時時發起信願,處處標定心志,決定要往生淨土。但是必須要合於四弘誓願之體,不得擅自任意地立願。如果依此『信』、『願』、『行』三種法修行,必定可以往生淨土,急速得以面見阿彌陀佛。一切的淨土法門,都不外於此三者也!」
傳燈大師每年都修行四種三昧,自己身體力行率領大眾,精進勇猛修行不懈。曾經註解《楞嚴》、《維摩詰》等經典,每當註疏書寫時,必定披穿受戒的袈裟。傳燈法師前前後後應邀講經有七十多期。
年七十五歲,預知臨終的時間已至,親手書寫『妙法蓮華經』五字,又一再地高唱經題,然後安詳地圓寂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