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簿所記錄的生、老、病、死、劫是以人一再輪回的善惡業為基礎。
相傳閻羅王手裡握有「生死簿」,本子裡記錄著每一個人的壽命長短,當某人壽命已盡時,陰間就會派遣黑白無常或者牛頭馬面,將人的魂魄押解到地府接受審判。而在人間也有一本「生死簿」,能算出每個人的陽壽、劫難、死因、累世的善惡業,吸引不少好奇者一探究竟。臺灣有位「生死簿」的傳人吳晴月女士,她曾表示生死簿所記錄的生、老、病、死、劫是以人一再輪回的善惡業為基礎,透過預言,提醒有緣人留意並修正行為。
靈魂不滅輪回面對累世業障
生死簿中有個稱為「財庫」的地方,它記載著每個人的善惡業、因果債等累世輪回的資料庫。掌管財庫資料的神稱為「庫官」,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的那位神明。
財庫中所謂的「庫錢」,是每個人累世惡業的數目,是以累世善惡業相抵後的「差」來計算,單位是「貫」,少則幾百文,多則數十萬貫,庫錢的金額愈大,表示累積的業障愈多,也代表這一生要學習的功課愈多,只要出生為人就有積欠,沒欠庫錢的人,就不必再落入輪回。
欠少的人一生平順少有挫折,欠人多的一生起伏,幾經磨難,當然,如果這一生如果經常積德造福,結果則會有所不同。老一輩總說「吃穿天註定」,生死簿上所記載的資料,就透露了此生可以吃穿的量,包括這一世可運用的食祿,例如∶米(基本生活需求)、肉(物質享受)、酒(上癮物)、茶鹽(調味料)及薑豆(累世修行);還有衣(穿戴裝備)的數量;以及財(擁有的金錢、可掌管錢的權力)。
臺灣有句諺語說「落土時八字命」,人生下來時,其實命已註定,但生死簿傳人吳女士也強調,人生並非一盤固定的棋局,它就像個蜘蛛網,每一個關鍵點的決定,都會影響到下一步路,算命會准,正是因為這一世沒有修正及改變自己。
「修行」改變命運
吳女士提醒大家,命運隨行為而轉,修行,不是指念佛吃素、祈禱這些事,而是修行為、改缺點,多與人結善緣、說好話、正向思考,則不必改運,好運自來。人不論帶了多少福分或業報投胎,除了要懂得惜福愛物,也要懂得克制欲望、不要透支,才能為下輩子累積福分。
人在面對苦難與病痛時,或者是想追求名利時,往往是到處求神拜佛,在《談生死、話靈媒,生死簿傳人吳晴月與通靈女主審劉柏君對談》中,吳晴月女士和劉柏君(索菲亞)兩人都提到,許多神明就是因為看破名利,才會放棄紅塵俗事,人們燒香拜佛求神明的,都是他們看破的、不要的,怎麼求得到呢?不論是善報或惡報,都是人生生世世所做所為的結果,每個人都該當成學習改正的機會,坦然地面對、不怨天尤人。
靈魂輪迴資料 累世業障今生面對
生死簿中有個稱為「財庫」的地方,它是記載每個靈魂善惡業、因果債等累世輪迴的資料庫,也可說是宇宙中靈魂的DNA庫。
掌管財庫資料的人稱為「庫官(國外又稱守護靈、監護天使)」,也就是民間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的那位神明,在靈界每一位庫官都要監護無數靈魂,可說是默默在背後陪伴,記錄及協助靈魂進化的指導老師。
通常,吳晴月在找出個案是第幾庫的哪位靈魂後,便會找到個案這一世要面對的業報(在庫錢檔案中),所謂的「庫錢」,簡單說就是每個人累世惡業的數目,是以累世善惡業相抵後的「差」來計算,單位是「貫」,少則300文,多則30萬貫,庫錢的金額愈大,表示累積的業障愈多,也代表這一生要學習的功課愈多,只要出生為人就有積欠,沒欠庫錢的人,就不必再落入輪迴。
吳晴月回憶,在她查詢過的數萬筆資料中,最少的有人只欠300文,是個已退休的電信業總經理,一生平順、少有挫折;也有知名的政治人物欠了近20萬貫,一生起浮,忽而坐牢、淡出,落寞不已;多數人積欠的庫錢則在5萬到10萬貫之間,這些都屬平凡眾生,雖有小善小惡、小災小難,但一生還算平順。
吳晴月進一步舉例,同樣發生車禍,欠10萬貫以內的人多半醫治後可康復,欠15萬貫的人可能留下一些後遺症,欠20萬貫以上的人則可能產生嚴重的傷害,例如癱瘓、殘障、昏迷。當然,這一生如果常積善造福,結果則會不同。
吃穿天註定 別透支下輩子幸福
生:這一生帶來的籌碼
你一定聽過「吃穿天註定」這句話。生死簿上所記載的資料,就透露了此生可以吃穿的紀錄,包括這一世可運用的食祿,例如︰米(基本生活需求)、肉(物質享受)、酒(上癮物)、茶鹽(調味料)及薑豆(累世修行);還有衣(穿戴裝備)的數量;以及財(擁有的金錢、可掌管錢的權力)。讓我們預先掌握籌碼,避免走冤枉路。
老:人生中經歷善惡業報的過程
套用已故法鼓山聖嚴法師曾說的話,「出生為人就是要來還債,福報不要用完,用完命就苦了。」有關「老」的紀錄,指的就是由生到死的過程,也可說就是還債或享福的過程,這一世會在哪個階段得福報或出問題,依累世的善惡行為而定。吳晴月提醒,有機緣提前看到生死簿業障紀錄的人,除了預先得知可能的福德財等福報,只要修正行為,也有機會避開口舌、遠行之災、煞、病等業障。
病:因果病灶
至於「病」的部分,也就是因果病、業障病等,指的不是一般感冒,而是會反覆折磨、無法斷根的毛病。吳晴月說,疾病是上天給我們反省的警告,要我們檢討生活方式,成書至今已900多年的生死簿,記載的疾病種類不多,以現在的醫療技術,搭配妥當的生活習性,很多疾病可以透過保養及預防改善。
死:臨終的狀態及季節
死,吳晴月認為,這是人世間最公平的事,沒人可以討價還價,能不能善終,更是許多人所在意的。生死簿中記錄了死時的狀態,急病、久病纏身、意外、壽終正寢⋯⋯,也記錄了古人在意的壽終季節,但現代人喪葬設備齊全,守喪觀念顛覆過往,不必過度在意。
劫:災劫發生的年紀及事項
至於是否會「在劫難逃」?吳晴月說,「劫」的紀錄與業報中的「老」內容雖有部分重覆,但以「失財」為例,程度上計有差別,業報中的「老」只是個過程,損失較輕,但「劫」則是關卡,損失比業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