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提 心 的 修 法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傳講
菩提心的修法分三,一、菩提心的重要性;二、菩提心的基礎──四無量心的具體修法;三、菩提心的修法。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個內加行的修法是發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說起來十分簡單,但做起來卻非常不容易,它要求我們必須徹底放下自私的心。但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的自私心已經串習得太久太久,這個習氣對我們來說是根深蒂固、積重難返,想立即將其鏟除,自然絕非易事。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辦法就是先修慈悲心。
我們爲什麽那麽自私?歸根結底,就是因爲沒有慈悲心,不能爲他人著想,一切的一切只爲自己打算。如果真正生起了比較強烈的慈悲心,菩提心也自然而然生起,並非那麽困難。很多修法都是有訣竅的,掌握訣竅以後,就不那麽難了。如果沒有訣竅,讓你立刻放下一切自私心,全心全意投入利益衆生的事業當中,一般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無論有多大的難度,我們一定要去做。
菩提心爲什麽那麽重要呢?因爲,無論修淨土宗或禪宗等大乘顯宗,或是修密宗,其出發點皆是菩提心,這是它們的共同基礎。
比如,念佛人能否往生極樂世界,也要取決於他的目的。如果他認爲輪迴很苦,不願意繼續輪轉其中,要到極樂世界去享受,那他往生的目的只是爲了自己的享受,這就已經南轅北轍了。因爲往生淨土需要四個條件,其中的菩提心已經蕩然無存,又怎麽能夠往生呢?
禪宗講明心見性,爲什麽要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以後要做什麽?其實,明心見性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轉法輪、度衆生。如果沒有考慮度化衆生,僅僅爲解決自己的生死而希望大徹大悟,就不是大乘佛教裡的禪宗,只能是小乘法而已。
所以,一切的大乘法都需要以菩提心作爲基礎,密宗當然也需要。沒有菩提心,所作所爲的因從根本上就已經錯了。倘若因地不正,必使果招迂曲,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
真正發起無僞的菩提心,就會不講任何條件地付出一切。對菩薩的要求就是這樣:自你發心學大乘佛法以後,就不允許爲自己打算。
有人會反問,我們現在都是普通的凡人,不爲自己打算,自己的事情又怎麽辦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明確地答覆:如果你放下自己的事情,一心一意地投入、無條件地付出,那麽,自己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成辦,這是毫無疑問的。有很多的公案都可以證明,歷代高僧大德的傳記無不是最佳的例證。所以,現在一定要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是所有大乘佛教的基礎,不發菩提心就無法修大乘法。無論是大乘法或小乘法,在法的本體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比如,念一句六字真言「嗡嘛尼貝美吽」,是大乘法,還是小乘法,或是密法呢?在它的本體──這六個字上面,並沒有大乘小乘的差別,那如何來區分大小乘呢?完全視你的動機而定,亦即你爲什麽要念六字真言?
若是爲了得到世間的名譽、財産、健康、長壽等而念觀音心咒,這就既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而只是世間法;
如果你念誦的目的是爲了解脫,但只是爲自己一個人的解脫,沒有爲其他衆生著想,這六字真言的念誦就是小乘法;
如果你念六字真言時,沒有求世間法,而是求解脫,不但是求解脫,而且不是爲獨善其身,而是爲天下一切衆生的解脫而念,那麽這句六字真言就是大乘法;
在這種發心的基礎上,若具備了密宗所講的殊勝見解和修法,如一切法本來清淨和生圓次第的修法,以這樣的觀點和方法去念六字真言,那就是密法。
這樣,六字真言便有了從世間法到密法的各個層次差別。六字真言就是這六個音節,其上並沒有這些分別,念出來的是同樣的發音,但是由於動機、目的不同,就導致各種差別顯現於其上。
同樣的,在佛像前供一盞燈,是大乘法,還是小乘法?若不看動機,就說不清楚。如前所講,若是爲得到健康長壽等而供燈、燒香、拜佛,就通通和解脫沒有任何關係,純粹是世間法;如果是爲自己的解脫,就是小乘法;如果是爲一切衆生的解脫,就是大乘法;若再有密宗的智慧和修法,那就是密法。
在一盞燈的燈芯、油和供杯上,是分不出大小乘的,在所供奉的佛像上也同樣無法區分。如果以菩提心供養阿羅漢,就是大乘法;如果發的是世間的心(健康、長壽、發財、工作順利),即使供養密宗的普賢王如來等,還是世間法。所以,法本無高下,關鍵在於發心。由於發心的不同,其結果就有著天壤之別。這相當重要。
在座的各位中也有許多人曾聽聞過密法、接受過灌頂,也有很多是念佛或坐禪的人。那麽,現在我們回頭看一看,當你去接受灌頂時,是出於好奇心?還是覺得接受灌頂後,就會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收穫?你是爲了脫自己的生死,還是爲了一切衆生?你的目的究竟是什麽?念佛人也是一樣,你一心不亂地祈禱阿彌陀佛,爲的是什麽呢?還有,心裡不起任何雜念的修禪人,你的目的又是什麽?請大家都回頭反省一下。
或許很多人的目的就是爲了自己。那麽,無論是爲自己的解脫,還是爲自己的健康長壽,所修的都根本不是大乘法。你自以爲得到了灌頂,實際上沒有。灌頂肯定是大乘的灌頂,但因爲你沒有這樣的發心,就不能成其爲大乘法。如果不是大乘法,小乘的灌頂並不存在,世間法中也沒有這樣的灌頂,那你得到的是什麽呢?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灌頂。所以,大家一定要了知菩提心的重要性。沒有菩提心,就不可能修大乘法。
剛才講了供一盞燈、誦一句咒,是怎樣區分大小乘、世間和出世間法的。以前我也有一個這方面的開示,講了外道和佛教的差別,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差別,大乘和小乘的差別,其中也提到過這些。在這方面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識。
所有這些問題說明,沒有菩提心就無法修大乘法,凡是想修大乘法的人必須要發菩提心。
二、菩提心的基礎──四無量心的具體修法
要發菩提心,首先要修慈悲心,若慈悲心真實不虛,發菩提心也就易如反掌了。
打一個比喻,當一個人的母親生病的時候,如果他對父母很孝順,就肯定會把母親送到醫院治療。這時,他是不會求什麽回報的,只是無條件地付出。他不會對母親提出:若要我送你去醫院,你要怎樣怎樣對我。這是爲什麽呢?因爲,他對母親懷著強烈的慈悲心,所以不求回報,這叫做無條件。菩薩就是這樣無條件地付出。
通常,世俗人也有一些慈悲心,但他的慈悲是針對父母親友的,相對陌生人而言,平等的慈悲就難尋難覓。而菩薩的慈悲心就可稱之爲無緣的慈悲心,也就是無條件、無意識、平等地利益衆生。無論你跟他有沒有關係,無論是經常來往的親朋好友,或是萍水相逢的陌路之人,他都以平等的慈悲心相待,這叫作無緣的慈悲,也可以叫無條件地付出,這才真正是大乘菩薩的行爲。除非你不想修學大乘,那就另當別論,人各有志,你也可以從小乘法起修,最後證得阿羅漢果。但是,只要想學大乘法,即使舉步維艱,也必須迎難而上。
我們可以循序漸進,首先培養慈悲心。雖然慈悲心與菩提心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如果具備了慈悲心,就有發起菩提心的希望。所以,我們先講慈悲心的修法。
若要廣修慈悲心,那麽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都需要修;如果不想太廣,就只修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這是中等的修法;有些人的根基不一樣,希望更簡單,就可以只強調悲心的修法。你們大多是剛剛開始修慈悲心的,最好完整地修習,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現階段,四無量心我們都要修。
爲什麽稱作「無量」的慈悲喜捨呢?因爲修慈悲喜捨的功德不可思議,無法衡量,其善根深廣難思,故叫作無量心;再則修慈、悲、喜、捨時,其對境是普天下所有衆生,因衆生數量無盡,所以也稱作無量心。
四無量心在經書裡依次是慈悲喜捨,捨心列於最後。但是在修法時,捨無量心卻位居第一,因爲所謂的捨無量心就是平等的觀念。如果沒有衆生平等的感覺,則修出來的慈心、悲心都將成爲片面的慈悲心,是不完整的。所以,首先要修捨無量心。
(一)捨無量心的修法
捨無量心的修法有兩個步驟,第一是觀想,第二是思維(或叫觀察)。
第一是觀想。
觀想的時候,是以人爲對境,無需觀想本尊、上師等。在自己的右邊觀想一排人,左邊也觀想一排人。
右邊這一排是現世當中害自己的仇人。如果今生沒有仇人,就可以觀想經常害自己的一些魔障,如魔或鬼。如果這樣觀想也感覺困難,就可以想像,在無始以來的流轉過程當中,我們肯定有數不清的怨敵,就把他們觀想在自己的右邊。
左邊這排人是現世的父親、母親以及兄弟姐妹等親眷,也就是對我有恩的人,觀想他們坐在自己的左邊。
無論是怨敵,或是親友,他們實際的相貌怎樣,就觀成怎樣。觀想就是這麽簡單。
第二是觀察。
首先,對右邊的怨敵像平時一樣發起瞋恨心;對左邊的父母親人生起愛心、貪心。生起貪瞋以後,再回頭省察:剛才我於怨生瞋,於親生貪,而且不只是這一次,長久以來一直如此。但是,這樣做有沒有道理呢?我應該去觀察一下。
具體觀察的時候,可以從過去、現在、未來三個角度來思維。
首先觀察右邊的怨敵:他們不論是人或非人,現在雖然是我的仇人,想盡一切辦法來傷害我,但是,他們是不是在過去、現在、未來的生生世世當中都是這樣呢?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他們現在不擇手段地加害於我,但在過去世,他們肯定曾經做過我的父母。當其做我父母之時,也和現在的父母一樣心疼我、照料我,爲了我寧願捨棄自己的一切。他們對我的恩德是那麽深厚,給我帶來了那麽多利益。
再觀察未來的下一世,當我們再次轉世投胎,改形易身時,他們也不會永遠都是我的仇人。而且,在無有窮盡的來世當中,他們會再次做我的父母。再次做我的父母時,也會與現世父母完全一樣,要爲我克服諸多困難,給我帶來極大利益,可謂恩德巍巍。
也許無需等到來世,在不久的未來,在這一生的下半輩子,他們也隨時可能會發生變化。上半輩子他竭力迫害我,但在下半輩子我們也有可能成爲水乳交融、心心相印的朋友。
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所謂的仇人也是不一定的。我們也曾互爲父子兄弟,只是現在回憶不起了。如果這些仇家能夠回憶我們互爲母子的經歷,就絕對不會加害於我。例如,在兩人打架打得最激烈的時候,他們若能猛然憶起前世舐犢情深、手足相惜的情景,所有的仇恨就會冰消瓦解,他們會立即扔掉武器,停止打鬥,這是肯定的。使我們相互敵視的罪魁禍首就是無明,正是它,使我們前世的父母親友無法憶起過去,所以,即使現在他們害我,我也不能責怪他們。
這並不是一種精神上虛幻的寄託或安慰,事實就是這樣。什麽叫做仇人?什麽叫作親人?我們在輪迴中流轉,你、我、他都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時光,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時是仇人,有時是親人,親怨也是不定的。
這樣再三思維後,修得比較好時,對仇人的瞋恨心會慢慢淡化,直至最後完全消失。所以,捨無量心的修法極其重要。
之後,再對左邊的親屬進行觀察,對他們的觀察與右邊相反。他們雖然現在是我的父母或者親屬,爲我遣除各種違緣,給予各樣恩惠,對我恩重如山,但他們是否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呢?肯定不是。前世或者前前世,在無始以來的六道輪迴當中,他們肯定多次地做過我的仇人,甚至傷害過我的生命,這是必然的。
再看看未來又如何呢?他們會不會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永遠做我的親人呢?結果也是否定的。當我再投生到另一個身體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會成爲我的仇人,那時候,就與現在右邊的人一樣,會千方百計地傷害我,甚至掠奪我的生命。即使在今生,雖然此時我們仍互相牽掛、情意綿綿,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反目成仇、分道揚鑣。這決非聳人聽聞,如果在短期之內不能解脫,長時漂泊輪迴的話,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一切就像演戲一樣,現在這邊的人扮演我的仇人,另一邊的飾演我的親屬;但是下一輩子也許會角色互換,演仇人的扮作親屬,演親屬的飾演仇人。現在,因為我們爲無明所遮蔽,沒有智慧了知以前的事情,對未來的前途也茫然無知,唯一知道的,只是眼前很短暫的時光。但輪迴卻是極爲漫長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能夠回憶前世,或以長遠的眼光靜心觀察,我們就會深深地體會到所謂的親人與仇人,根本就是無常的,確實像演戲一樣。這就是觀察的方法。
這樣觀察後,我們會開始發現,原來我只是以狹隘的眼光去看一個很短很窄的範圍,因此而指定誰是我的敵人、誰是我的親人,並對敵人生瞋,對親人生貪。我因為這樣的錯誤認識,就産生了這樣不正常的貪和瞋。
前世今生不是宗教的教條,不是臆造的神話,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且,在這樣輪轉再輪轉的過程當中,在我們投生的大多數時候,都是需要父母的。由此可知,現世的冤親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我也做過他們的父母;同樣的,彼此也都做過仇人,只是在今天無法回憶而已。
大家應該思索,這一切究竟是事實,還是教條?如果你認定這是教條,就請你拿出證據來推翻。可是,無論過去還是將來,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種學說,都根本無法推翻它;相反的,卻會有越來越多強有力的、極具說服力的證據來證明它。所以,這些都不是教條,不是無中生有的捏造,而是事實。
雖然是事實,爲什麽以前我們卻從未察覺呢?那是因爲我們沒有受過佛法的教育,自己又缺乏高瞻遠矚、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一直都是這樣茫然。現在依靠佛法的教育,終於使我們清醒地看到怨親等都是不定的這個事實。
這既是理論,也是修法。觀察以後,一定能有所體會。若不相信,你們可以嘗試在一個月或者半個月之內去思維,我敢保證會有感受的。那時,你就會確確實實感覺到親、怨就是不一定的,雖然片面的貪心、瞋心仍然存在,但能意識到這是錯誤的;既然已經意識到錯誤,你就會慢慢地去改。以上是捨無量心的修法。
這種修法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它有暫時和究竟的兩種結果,我們萬萬不能停留在暫時的結果上,這是很危險的。有什麽樣的危險呢?當你這樣修了一段時間,體會比較深時,會對仇人沒有特殊的瞋恨心,不想去害他;但對親人同樣沒有親切感,也不願意去利益他,親怨都似乎很平等。但我們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平等,雖然這是修法必然會經過的一個過程,但最終我們要超越它,如果停頓在這裡,就會成為繼續前進的一大障礙,這叫作無記的捨心。無記的捨心就是不善不惡的平等心,這不是我們的目標,必須要超越。
但是無記的平等心並非完全不需要。首先要設法把片面的貪心、瞋心降下來,降到一定的水平之後,就沒有了粗大的貪和瞋。然後,要在這樣的基礎上進一步思維:這些衆生雖然對我有利有害,但是,我應該不計前嫌,忽略有害的一面,而只強調衆生對我有利的一面,也就是,按照慈無量心修法中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進行思維。這樣,我們對所有的衆生就能生起平等的慈悲心,這才是四無量心中的捨無量心。捨無量心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非常重要。捨無量心修好以後,可以轉入慈心的修法。
(二)慈無量心的修法
慈心的本意是什麽呢?願一切衆生獲得快樂,這種念頭叫作慈心。慈無量心修法也有兩個步驟,第一是觀想,第二是觀察。
現在不用觀想兩排人,只需觀想一個對境──現世的母親。她的相貌是什麽樣子,就觀想成什麽樣子,如果她已不在人世,就將她生前的模樣,觀想在自己面前。
然後開始觀察這一世的母親對我有怎樣的恩德。這時,要依次作三種重要的思維,亦即:知母、念恩、報恩。
第一是知母。生死輪迴、前生後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現在我們看不見,但是從無始以來,在如此漫長的輪迴中,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我們都曾經死過成千上萬次,也生過成千上萬次,每一次生命的流轉,大多數都要依靠父母,所以,我們敢肯定,所有的衆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而且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這叫作知母。
第二是念恩。我們要憶念他們曾經做我母親時的恩德。雖然這些恩德是難以度量的,但在此修法裡,可以歸納爲五種:一、賜予身體;二、賜予生命;三、賜予財産;四、教授世間法。這四種是從世間的角度講的。五、從出世間的角度來憶念,今天我們能有機會聽法,有機會修行,有機會解脫,這也是仰仗母親所賜的人身,如果沒有這樣的人身,這一切都不可能有。母親的恩德,要從這五個方面去思維。
1.賜予身體:若沒有父母,則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有今天的這個身體,這是很肯定的。
2.賜予生命:出生以後,如果母親不養育我們,則剛剛落地、嗷嗷待哺的嬰兒是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存。從這方面看來,不但肉體是母親給的,連生命也是母親賜予的。
3.賜予財産:我們剛剛降臨人間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身無分文。吃、穿、用等所有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是母親賜給我們的,這是給予財産的恩德。
4.教授世間法:每個人出生時,都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連吃飯都不會。這些人間最基本的知識都源於母親的教導,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第一位老師就是母親。這就是教世間法的恩德。
這四點在這裡講的雖然不是很多,我們卻要反覆地思維:小時候,母親是如何的疼愛我,她克服了多少困難,辛辛苦苦地打工、幹活來養育我……。每個人都可以從實際生活當中,擷取大量有用的修行材料。
我們都明白,天下所有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都是極其關愛的,哪怕是毒蛇、老虎等猛獸也不例外。牠們雖然可以兇殘地殺死其他生命,可是對兒女們依然是舐犢情深、慈愛有加,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既然動物都能如此,人又豈能例外呢?
大多數人對母親都有不同程度的慈悲心,通過這些觀察,對母親難以抑制的慈悲心就會源源不斷地生起。
第三是報恩。母親不但現世是我的母親,對我有這樣的恩德,而且在多世累劫當中,她也無數次地做過我母親。每次做母親時,都與現在一樣,對我有那麽多的恩德。她爲了養育我含辛茹苦、任勞任怨,還造了那麽多殺生等罪業。一位母親從懷孕到最後命終之時,在養育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造多少殺盜等業,這是每個人心裡都十分清楚的。因果報應,纖毫不爽,她當時爲我造業的果報,我沒有辦法代受,卻要讓她獨自去承擔。
若她已不在人世,就很可能已經因爲為我造業而墮落到地獄、餓鬼或畜生道中,正爲衆多劇苦逼迫,備受折磨、度日如年。是去救她?還是對她的痛苦視若無睹?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我無能爲力,還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我有辦法,爲什麽還不立即行動?這樣,想救度母親的念頭就會不由自主地生起來。
怎麽去救度她呢?孝敬母親財物嗎?她現在身處何方,我都不知道,又怎能將錢財物品送給她呢?這些都是無濟於事的。更何況,錢財又能起什麽作用呢?能減輕她的痛苦嗎?能讓她永得安樂嗎?不可能!那該怎麽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修法,通過修法救度她,這才是報答母親無邊恩德的最好方法。如果這個念頭很強,就可以爲了母親而將自己的一切棄置不顧了。
剛才講過,若自己的母親患了重病,孝順的子女絕對會不顧一切,即使在交通不便的地方,也要把母親背到醫院治療。他不會考慮背母親到那麽遠的地方所要面臨的種種艱難,只會無條件地付出。
同樣的,如果慈悲心修得好,就會有很大的動力。這種慈悲心會一直激勵我們,不讓我們停滯不前。生起這樣的慈悲心後,就能夠放下自私的念頭,不管自己成佛也好,不成佛也好,都沒有關係,始終將母親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時刻督促自己:我就是要去度她!
這僅是以自己的母親爲對境,我們需要再將對境擴大,轉到這一世對我無利無害的普通人。他們曾經也做過我的母親,在做母親時,跟現在的母親完全沒有兩樣,同樣賜給我身體、生命和財産,教我世間法,使我有學法的機會,同樣對我有這些利益。
當對普通人修得比較好的時候,再轉到對仇人進行觀察,將他納為對境,對他修慈悲心。此人現在雖然這樣害我,我卻不能責怪他。因爲無明,他已經忘卻我們曾互爲父母的經歷,如果他知道曾經發生的一切真相,是絕對不可能害我的,他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他以前做我母親的時候,同樣對我有如上的四種恩德。我現在如果不但不能利益他、反而加害他,是不應該的。
對現在的母親、親屬、普通人甚至仇人都可以這樣去思維。最後起座的時候,要把觀想範圍再一次擴大:對一個村、一個縣、一個國家乃至整個地球的眾生進行觀察。最後,對遍天下的一切有情都會産生同樣的慈心。
爲什麽首先以母親爲對境,然後是普通人,再次是仇人,最後是一切衆生呢?這是一種訣竅。如果首先對所有的衆生觀想,而不是按照如上次序,就會導致這樣的問題:表面上看來,好像慈心、悲心已經具足了,但實際上,當遇到有人害你的時候,這種不牢固的慈悲心就會倏然消失。所以,要依照次第進行觀察。
爲什麽要首先觀想母親呢?因爲對母親發慈悲心是比較容易的,從易處下手,先對母親生起慈悲心後,對其他人也就會覺得比較容易了。不能先做最難的,否則你會覺得根本無法對仇人等一切有情生起平等的慈悲,那時你就會失望。
爲了避免這些問題,就要依次觀修。這樣觀修以後,即使今後有人害你,你也不會對他有太大的瞋恨心。作爲凡夫,有了菩提心以後,也不可能一點兒瞋恨心都沒有。但是,相對而言,這種瞋心不會保持很久,也不會很強烈。
這是慈無量心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