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來台幾十年的上師貝瑪仁增仁波切,點出台灣人學密之弊病與過患,仁波切上一世為勝地貝瑪貴之主猛咒洲扎昂林巴尊者,取出許多伏藏法,並與敦珠法王互為師徒,並且敦珠法王也傳與大寶伏藏等傳承。
今生貝瑪仁增仁波切也是博通論點、實修要點之殊勝上師,駐台多年已講授《時輪金剛》、《三寶總攝前行課誦儀軌》、《大圓滿三寶總攝羯磨儀軌》、《修顯為本尊論》、《竅訣寶藏論》、《度母儀軌詳釋》、《大圓滿心性休息論》、《功德藏》等法門,仁波切年輕時任教於佛學院,並且有閉關實修之經驗,教法、證法兼備,長駐台灣,乃不可多得之殊勝上師。
仁波切中心網站http://www.pema-rigzin.com/index.php?do=list&mid=2&id=0
【上師之妙義教授】—《善知識的依止方式》1/4
我來到臺灣很多年,也講解了各種顯密教法,觀察後認為:不只是我的弟子沒有真正學到法,其他藏傳弟子也幾乎是如此,這大概跟上師管理弟子的方式有關。
雖然臺灣的許多弟子曾經對我說過,他們對於顯宗的部分已經十分了解,不需要我再重複提及善知識的依止方式。然而因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依然存在,所以我就本著實際的經驗,再次提出個人的看法。
許多藏傳佛教弟子聽過上師講解密乘的實修或是本尊修持的教法後,反而開始看不起上師,因為他們自以為都明白了,因而認為上師所說的內容也不過如此而已。
有些弟子聽過上師的講述後,會存著懷疑的態度,再到其他上師面前求證。當然,每位上師的說法一定或多或少會有不同,所以這些弟子又會針對差異的部分再回頭來質詢上師。
也有很多弟子看到藏傳佛教有許多絢燦的外相,例如本尊的形相、手印、法器……,於是花了很多心力與時間探尋淵源和資料,可是並未做實際的修持,當然也就沒有得到真正的了解,一切都成為錯亂,所學也皆成虛擲。
總而言之,臺灣的藏傳佛教上師與弟子之間,不知道出了何種問題,以致臺灣的密乘教法始終無法穩定發展並產生豐碩的成果。不知道是否是因為臺灣的弟子喜歡神通和玄奇,也習慣認為所謂的「師父」,必須很有威嚴的和弟子保持距離,弟子只要恭敬的對待師父,偶爾與師父見個面,弟子反而會對師父比較信服,或許如此,師父在弟子的心中地位也較崇高。
但是,藏傳佛教在傳統上並非如此!傳統藏族上師跟弟子的互動都極為生活化,較不提及玄奇,也不會特別樹立上師尊貴的形象。或許因為如此,臺灣的弟子對於藏傳佛教的上師無法形成堅固的信心,甚至退失信心。就好比說因法王不常見到,也保持相當的距離,所以覺得法王較具有威嚴;至於上師,因為和弟子的互動較密切,反而覺得上師所傳的法不稀奇,忘了能讓自己全盤獲益的是自己的上師。
在臺灣弟子的認知裡,上師似乎是一個特別的對象,彷彿不應是個普通人,應是如神一般特別。然而,事實上無論上師如何神聖,他出現在世間就是具有人的身分,弟子若是用人的眼光去審視上師,久了之後,也會發現上師具有如同凡人一般的過失,對上師的信心就會因而退轉。佛法當中提到「依法不依人」,就是要我們注重說法者所說的法是否正確,而不是要求說法者的言行是否完全符合條件,原因即是如此。
密乘中有所謂 「淨觀」的修習教法,指的就是對自己的上師必須保持清淨的看法。例如,上師本身若是真實的佛陀直接化現,自然是清淨無瑕的,不需要向其修習淨觀;但是,一旦上師本身不是示現如佛陀般的圓滿無瑕,其言行自然也無法全然圓滿清淨,此時,我們應當以此正理來修習淨觀,保持對上師的清淨正確觀點。
密乘教法也講究因緣,在各種因緣中,最注重的是弟子與上師的因緣。如果不了解這一點,連最根本的因緣都加以敗壞,之後所有修持的條件也將跟著敗壞而無法成立。今生的因緣無法促成,也會影響來世的條件形成,情況就如同西藏的習俗所說:當一戶人家的長子因故橫死,之後這戶人家的長子也會接二連三發生類似情形。我們若已習慣顛倒的因緣條件,以後自然也是如此持續顛倒。
一般來說,想要獨力解脫輪迴,而不依止具德上師,是不可能達成的事。世間的技藝尚且需要專業的師傅教導才能學成,所以對成佛解脫而言,依止或交往善知識、法友,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我們若能善加依止善知識與法友,即使自己沒什麼優點,也能因為法的功德和力量,使我們產生優點,也就是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如同我的家鄉貝瑪貴當地有野人,成人的野人會拿弓箭獵食小鳥,野人的小孩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會跟著拿弓箭射鳥。注重戒殺的藏族小孩即使年紀很輕,因為常看到此行為,自然而然會有學著拿弓箭射殺鳥兒的動作。又好比藏族小孩,從小什麼都不懂,因為看見父母做大禮拜、唸誦六字大明咒,也會跟著學習。因此,藉由見聞同伴的好壞特性,會對我們產生好與壞的影響,所以依止上師非常重要。
基本上,不論顯教或密教,都十分重視依止上師的方式是否正確。我們要知道如何依止善知識,特別是在密乘的教法中,更加注重如何如法的依止上師。
既然依止善知識如此重要,首先就要謹慎觀察善知識是否具德?是否能夠依止?就如同有句話說:「初觀察上師善巧,中依止上師善巧,末學習上師心行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