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回家,可別掉隊——五種多餘之事
陳靜瑜老師
尊敬的各位同學,大家好。
靜瑜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在修行佛法的時候,需要很清楚地看清楚五件事情。這也是靜瑜看到祖師大德所講,有很多感悟,跟同學分享一下。
所謂修持佛法時有五件事是多餘的。第一,當你對生死輪回沒有生起出離心的時候,你修虔誠心是多餘的。這句話很重要,講的就是我們對佛法、對善知識再虔誠,但是我們對了生死、出輪回沒有概念,那麼這個修行其實是沒有結果的。就佛法的本質來講,它是出世間法,不同於世間法。出世間法對我們最大的利益,就是在我們這一世,得人身的這個時間期限內,能幫助我們了斷生死輪回。
尤其是淨土法門,在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力的加持下,能讓我們這一生帶業往生成就,到極樂世界真正地了斷輪回。到極樂世界之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就是三不退菩薩,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我們平時在修行的時候,自己就要多反問一下自己的內心,自己是不是對平時的生活有貪戀?對生死輪回、出離生死有概念?如果沒有這種出離心的話,我們真的是像祖師大德所講:生起這種佛法的虔誠心是多餘的。
所以你看印光大師在關房當中,佛像後面,唯寫了一個字,就是大大的「死」字。你這一生從出生到老死,是沒有一天、一刻、一時、一秒停歇的。在奔向死亡的路上,我們是怎麼個死法,死的時候將來去哪裡,自己心裡要常常反問,要清楚,不能夠沒有這種危機感。這個跟我們年紀大小沒有關系,所謂「生死路上無老少,黃泉路上無老少」。當我們有這種出離心的時候,修行路上是勇猛精進,沒有任何障礙的。
第二個,當你沒有遠離對物質的攀緣時,思惟空性是多餘的。空性的智慧在佛門當中叫般若智慧,也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你思惟再多的般若智慧,但是如果你內心還放不下對五欲六塵、對這個花花世界的貪戀,還有很多攀緣,財色名食睡樣樣都放不下,那麼般若智慧的本義,是沒有辦法進到我們內心的。因為般若是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打開自性就要明白,這個世界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這個身也是四大假合,也是虛妄的。
我們面對的所有這些身邊的物質世界,都是我們的念頭變現出來的幻相,這個被念頭變現出來的幻相,它的頻率有多高?佛在經上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如果像師父上人說,一秒鐘能彈六次的話,也就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這個概念。這麼多念頭的生滅,沒有一個念頭是一樣的,它都是相似相續相,就跟現代量子力學家證明的一樣。面對這些虛幻的幻相,你去攀緣它,怎麼可能得到內心的這種智慧?所以要放下對所有物質的攀緣。同時也要真正明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確實你就不要攀去。平時有時間多讀讀《了凡四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把對外攀緣的心一點點地就平息下來,心念多放在修行上,改自己的毛病習氣,多用功辦道。
第三,當你沒有遠離渴望時,修禪定是多餘的。渴望是指我們很多的欲求,當我們還有很多欲求的時候,是得不到定的。因為定是要持戒,所謂「持戒、得定、開慧」。持戒就是守規矩,不僅是身要守,身口意三業都要守規矩。也就是在儒家講「欲不可縱」,要適可而止。但是對於我們學佛的同學來講,就像經裡講的,要「絕欲去憂」,欲望要完全地斷絕、去掉。對人的這種情執,對事的這種攀緣,還有很多自己放不下的牽掛、憂慮,這些都要放下。你放不下,你的心思被它牽引,你就沒有辦法入定,所以明白這些道理之後,都要在修行上進行體驗。
第四,當你沒有遠離貪與瞋時,講述教理是多餘的。當我們的貪心和瞋心很熾盛的時候,你去聽教理,聽不進去,所謂它就是有業障。貪的本質其實就是淫心,情執;瞋的本質就是我們的傲慢心。所以古大德都有講: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奢」就是奢侈,太過分了,太多的物質追求;「驕」就是人太傲慢自大,自以為是。貪淫心和瞋恨心,這兩個心要徹底地拔除。
怎麼樣拔除?只有不斷地自己進行懺悔,像普賢菩薩那樣,常行懺悔、認真改過,絕不姑息自己的毛病習氣,也要真正地看清這些事情的本質。要知道我們在修行路上,「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對這些問題的本質要通達、要明白,了達眾生是一體,常常去觀一體的概念。當你明白眾生是一體的,同體大悲的這種心就能常常生起來,這個時候你再去聽教理,就能夠得到一些受益。
。所以我們在真正修行的時候,確實要發菩提大願,尤其是我們淨宗同學,常發跟阿彌陀佛一樣的四十八大願,你發起這些願力的時候,就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得所有諸佛菩薩的加持,彌陀的光就會照到我們身上。彌陀的光有十二光如來的功德,清淨光幫忙我們去貪淫的心,歡喜光幫助我們去瞋恨的心,智慧光幫助我們去除愚癡的心,解脫光幫助我們出離六道輪回,光光都不可思議,光光當中都有無限的、無量無邊的佛菩薩在說法。所以我們真正修行的時候要發大願,以至誠心發大願,懇求佛菩薩的加持,這個時候再去聽經、再去明理、再去修行,就能夠得到很多受益。
第五個,若不能配合權宜之義(指世俗諦),卻給與冠冕堂皇的教示是多餘的。如果我們的說法、分享、教導,不能夠結合俗諦,俗諦就是世間人所能夠明白的層次,你給與超過他的這些開示,他接受不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法「契理不契機」,眾生消化不了,這也是沒有用的。所以真正修行人,尤其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一定是和光同塵,他能夠體達不同層次人的喜怒哀樂,明白這些人的心境和情緒,然後再在你那個位次上,幫助你去提升。
他說的你能懂、能明白,能真正地去落實;當你提升之後,再給你更高位次的教學指導。所以說法不能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確實是要跟大眾合為一體。我們很多同學學佛之後,家人不受益、不能轉變,是因為我們沒有這種慈悲心,不能站在父母、站在家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他的情緒,所以雖然你說得很對,但家人不聽,這就是沒有結合世俗諦。你真正去理解他、明白他,按照他能接受的這種說法,一點點引導他,慢慢地都會轉變。所以任何時候不能離開慈悲心,離開慈悲心就沒有菩提心,也就沒有真正地行菩薩道。
這五點都非常重要。我們在修學的時候要常常思惟,自己有沒有出離心,有沒有放下對物質的攀緣,有沒有放下內心的渴望、貪瞋,還有這些慈悲的教導。真正開始修行的時候,一點點地就能夠明白這些祖師大德的指導是非常有意義的。
阿彌陀佛。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3/5322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