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八/永離瞋恨/先對治傲慢

您是本帖的第 368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八/永離瞋恨/先對治傲慢
Terminator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風清揚
文章:2075
積分:2316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3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Terminator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八/永離瞋恨/先對治傲慢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八/永離瞋恨/先對治傲慢


:尚賢


《文鈔》復赫智嘉書中,“學道之人,以治習氣為修行第一步工夫。若能克除一分習氣,其工夫方始實得一分。否則有因無果,難得與佛相應也”。昨天議論了克服煩惱的第一步,要在一個系統下學佛,多個系統則永難成就,所以師承的三個條件是大事。真正建立了學習系統,你有判斷是非善惡真假的能力。道業將勇往直前,不會走岔路。


“煩惱輕,智慧長”,這是你一路用功的真正進步,這才是學佛真正的效果。這個認知一旦明確,學佛的功夫會正常進步。進步不求大,但有進步即可。為什麼?煩惱是無始劫來養成的,哪有一日去掉一個的道理,哪有進步飛快的。克服煩惱要從做得到的下手,不可為難自己,搞高年級的課程。好比國小一年級開始,要按部就班的進行。


所以聽經就顯得很重要了,在聽經中,要挑自己做的到的下功夫,不怕小,不怕慢,總在進步就好,這樣信心永保增長。否則挑了做不到的,一個做不到,又一個做不到,慢慢信心就沒有了,這是退步的開始。所以佛講:“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信字沒有了,善根不能生長,一切善法都不能修出來。善根,就是最基本的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這是一切善法的原始點,這個不修出來,一切修為都是假的。


這樣看來,克服煩惱的最初用功夫處就在這三善根上。所以用功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這是修行的大原則,根本原則。戒定慧修出來,貪瞋痴就熄滅了。換言之,貪瞋痴輕一分,戒定慧漲一分。“若能克除一分習氣,其工夫方始實得一分”。否則修來修去,用了不少功夫,都沒有用對地方,與佛法不相應。所謂是“有因無果”,白用功了。


我在落實《感應篇》的時候,有一個突出發現,就是我的怨恨心總難克服。這樣我就有了針對性的重點,常時間在這裡用功,以便克服怨恨。平時用真誠心對一切人,無論什麼人,哪怕是嫉妒我的人、傷害我的人、欺負我的人、我都儘量對他用真誠心。遇到處事時,不論怎麼不願意相見,也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當我的定力有所進步的時候,瞋恨心不那么猛烈了,漸漸受控制了,不發了,怨恨也隨之輕了。


“汝既知性情暴戾,當時時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縱人負我德,亦常作我負人德想。覺自己對一切人,皆有愧怍(zuo 慚愧),歉憾無已。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就像大師講的,“見一切人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我事事不如人,沒有別人好,我一身是毛病,在人前我只有心生慚愧的份,沒有資格生傲慢心。這一點就像六祖慧能大師一樣,我是一個粗人,只會砍柴,哪裡比得上你們的修行和德行。我只有心生慚愧的份兒,我哪裡有在別人之上發脾氣的資格呢?!


“凡暴戾之氣,皆由傲慢而起。既覺自己處處抱歉,自然氣餒(形容灰心喪氣)平和(心平氣和),不自我慢貢高以陵人(不會盛氣凌人)”。老師曾講,貪心的根是自私,瞋恚的根是傲慢,愚痴的根是懷疑。先去傲慢、懷疑、自私,引發三毒的根沒有了。從根下手,克服瞋心就容易了。去掉三毒,成就戒定慧,佛法在這裡才真正建立起來。煩惱輕是因,智慧長是果。換言之,克服煩惱是因,增長智慧是果。


怎麼克服煩惱。遇到漲工資時,遇到漲房租的時候,不要令貪心增長;遇到不順自己意思的時候,不要令瞋心增長;遇到別人請教時,不可以吝嗇。就在這時用佛號消滅貪瞋痴,要堅決!


萬不可放縱煩惱,那就白學佛法了。事來的時候,別把自己當白痴。這話就很難懂了!你做到的時候,才明白這句話,這是難點。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6/6 上午 01:12:12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