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雞蛋的五個理由
寂光寺 1060726
1、經典不允許吃蛋
《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顯識論》云:「一切出卵不可食,皆有子也」。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上》:「凡屬有知覺者,皆不宜食,雖無知覺,然有生機,如各種蛋,亦不宜食。」
《楞嚴經》卷六:「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
以上的經文意思如下:
佛陀說:為什麼自稱為大慈大悲的人,還要吃眾生的血肉,來滋養自己的身體呢?,修道的人,必定要身和心,對於眾生的身中肉、身上皮,都不穿不吃,甚至連吃肉穿皮的念頭都沒有,那麼,我承認這個人是真正得到解脫,這是因為已經和三界眾生的緣都斷絕關係。
什麼緣故呢?因為穿著畜生的皮毛,食用或使用眾生的身體的一部分或者他們出產的物品,便是和他們結了不解之緣,因而不能出離輪回。
2、雞蛋是有生命的
雞蛋可分為受精蛋和沒有受精的蛋,沒有經驗的人是很難區分雞蛋是否已受精的。一次交配後精子可在母雞體內存活一至二週,散養的雞群中的母雞產的蛋很有可能是受精卵。蛋雞場中的母雞和公雞並不生活在一起,沒有交配的機會,下的蛋一般都是未受精卵。
受精的雞蛋內有成型的胚胎,可孵出小雞。是個生命。但是,沒有受精的蛋中也存在著生命,那就是雞蛋中的卵子。卵子是在蛋黃上的一個小白點,叫胚珠。是一個活的細胞,用放大鏡就可以看到。如果雞蛋沒有腐敗變質或者被吃掉,那個卵子是活的。
對於人來說,體外受精是一種特殊的技術,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體外來,讓它們在體外人工控制的環境中完成受精過程,然後把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宮中,在子宮中孕育成為孩子。
國內最早開展試管嬰兒技術的專家——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滕曉明醫生感慨地說:「精子、卵子、胚胎,這些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細胞,讓我充滿對生命的敬重,它們本身有生命,而且第二天會變成更大的生命,我們對它們要絕對的珍惜和尊重。」
吃掉一個蛋,就是剝奪了蛋中的生命來到世界上的機會,相當於殺生。對於出自愛護眾生而食素的朋友來說,無論是受精蛋或者未受精的蛋都不可食,就是這個道理。
3、雞蛋的營養成分並不適合人
雞蛋的營養成分並不是按照人對食物的需要來安排,而是根據成長為一隻小雞的需求來配備的。因為卵生,它們沒有辦法像胎生動物那樣通過臍帶隨時供給營養。雞蛋中的蛋黃和蛋清是雞媽媽為了讓胚胎孵化為雛雞而預先準備好的營養品。蛋黃是雞蛋中的主要營養部分,是轉化成小雞的主要來源,蛋白也含有營養物質和水分,供發育的需要。
蛋黃的熱量(328千卡)要遠遠高於蛋清的熱量(60千卡)。即使蛋白質含量也是蛋黃中含量(15.2克)高於蛋清中含量(11.6克)。蛋黃中含有很高量的膽固醇,這是用來轉化成為小雞的腦部和內臟所需。但是當作人的食物,這些高量的膽固醇就成問題了。
人體內的膽固醇超過正常值的1%,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就會多2%-3%。膽固醇含量越高時,得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會越高。
日本科學家通過十四年的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蛋的女性會比周吃一個蛋的女性的死亡率要高出22%。美國對眾多受訪者隨訪十三年進行的調查,其中有近6000名素食者和5000名非素食者。這近11000人中,每週吃蛋超過六次的比那些每週吃少於一個的,死於心臟病的風險高2.47倍。
健康成人以及無冠心病或其它動脈粥樣硬化病的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克,主要來自動物內臟、蛋黃、奶油及肉類。而伴有冠心病或其它動脈粥樣硬化病的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於200毫克。一個雞蛋(以50克計)含膽固醇212毫克。
如果你吃了雞蛋以外還喝了牛奶或者吃了肉,那你當天攝入的膽固醇肯定超標了。舉例來說:一個巨無霸漢堡含膽固醇79毫克,還不如半個雞蛋,但加在一起達到膽固醇上限了。每天光吃兩個雞蛋的話,膽固醇攝入就大大超標。
食物中膽固醇含量(毫克/100克)為蛋黃2000,豬肉105,雞肉60-90,魚85-90,豬肝420,豬蹄6200。而植物性食物不含膽固醇。
吃雞蛋還可能引發風濕病和痛風,這使人們年老時關節疼痛異常。雞蛋蛋白是嬰兒、兒童和成人的共同過敏源,所造成的各種問題,從蕁麻疹到哮喘都有。由蛋傳播的沙門氏菌引起的感染可引起痙攣、腹瀉、噁心、嘔吐、發冷、發燒和/或頭痛──稱為沙門氏菌病的食物中毒。
4、蛋雞的生存環境十分悲慘
90%的蛋出自工業化養雞場,為提高雞蛋的產量,雞籠被高高地堆疊起來,雞的糞便從上面掉落到下面籠子裡的雞身上。
雄性的小雞因對蛋業無價值(它們甚至不值得被作為肉雞養大買錢,因為產蛋雞是專門培育來生蛋的。他們的肉太少且肉質不好),就被扔進絞肉機,然後再喂給其它養殖動物,甚至喂給其它雞隻吃。在2002年,美國產蛋雞媽媽生的小公雞被殺死了2億7千2百萬隻。(美國農業部統計資料)只要工業化養雞場中蛋的生產不終止,對小公雞的殺戮永遠不會停止。
雞被關在狹小的格子籠裡,平均每只雞的生活空間不到一張A4紙大,連張開翅膀也辦不到,更不用說滿足每只母雞所渴望的沙浴和築巢。
因為雞舍狹小擁擠,蛋雞們很自然地變得暴力、易怒、具有強迫性和攻擊性,她們野蠻地相互攻擊。養雞場的措施是把雞的下喙剪斷。‘去喙’是把血管和神經燒死,當然會造成強烈的疼痛。剪喙後,因為喙傷,雞至少有三天要餓肚子。母雞在吃飯、睡覺、等待時雙腳只能踩在格子籠的鐵絲上,因為沒有堅實的地面支撐體重,每只雞的腳都因而變得又粗又大,甚至有的雞腳被鐵絲嵌入。
中國一位產蛋戶稱不吃自己雞場的雞蛋,因為飼料公司不肯告知雞飼料「營養包」的配方。而他認為雞吃了這種飼料以後,一天可以產蛋兩枚是自然條件下的雞不可能做到的,因而懷疑飼料「營養包」有問題。
母雞生蛋八個月後,產蛋量會逐漸低落,這時業者為了製造另一波的產蛋高峰,就對母雞實施強迫換毛。要強迫換毛必須讓雞的生理遭受最大的壓力和緊張,採取不給它光、不給它水、不給它飼料三管齊下的方法,讓母雞原本就只剩不多的羽毛掉光再重新生長。若能存活下來的,其產蛋量會提高維繫約半年。
蛋雞一般產卵率都在80%以上,就是說十天生八個蛋左右。如果到了60%產卵率,母雞們就要被殺。因為低於這個數目據說養雞就要賠本了。
5、工業化養雞場污染環境
畜牧業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元兇,排碳占18%,超過了全球汽車排碳的13%。所以為了環保而吃素的人,希望減少畜牧業對環境的破壞,當然也不吃蛋。
雞肉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是生產牛肉過程的四倍。養雞過程中排放的糞尿、廢渣、污水、惡臭氣體以及屍體等對環境產生危害,養雞場與周圍居民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
不吃雞蛋的五個理由和其替代物
資訊來源:中國佛教素食網 發佈時間:2017-01-18
全文連結http://ss.zgfj.cn/JSCS/2017-01-18/17284.html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