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美齡出行時的衛隊,也就是蔣介石侍從室所屬的“總統侍衛隊”。
這支配備著美式武器裝備,經過層層嚴格挑選的武裝力量,是根據1933年國民政府頒發的《 總統府組織法 》而籌畫建設起來的。根據相關的規定,這支專門擔任護衛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侍衛隊,其隊長必須是一位國民黨的中將軍官。而副侍衛長則必須要由少將軍人擔任。此外還須有上校、中校和少校軍官各數人,擔任侍衛隊的侍衛官。
具體人數隨著蔣介石地位的提高而逐年增加,在南京和重慶時期侍衛人數最多的時候多達三十人左右。這些參與警衛蔣、宋伉儷的侍從人員,首先必須具備對蔣、宋兩人的忠誠,然後還必須要有精幹的防衛才能,除了善於使用各種長短槍支之外,還需要懂得跆拳道和少林功夫等等。而這些經過層層選拔而進入侍從室的警衛人員,槍法一般都能達到百步穿楊和彈無虛發的水準。而且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身體強健、應變能力高超的特點。宋美齡和蔣介石來到臺灣以後,住在士林官邸的侍衛隊人數居然達到了五十名之多。
這支專門護衛著蔣、宋伉儷的衛隊,在士林官邸設下的警戒防線組成了三道火力網。亦即沿福山設下的週邊警力、沿士林植物園設下的中圍警力和在士林官邸蔣、宋夫婦居住的內衛警戒力量。在平時蔣、宋兩人沒有公開活動的時候,這些侍衛力量便會固定在三層防線之上,日夜二十四小時值勤。如果有人企圖通過這三層武裝警衛力量進入士林官邸的核心,幾乎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蔣介石和宋美齡一起出巡,或者要離開臺北,前往大溪、陽明山、日月潭或西子灣等行館去度假,那麼這所有擔任三層防線的武裝人員,都必須全部隨行。當然,隨行的侍衛們仍然會有具體的分工,例如哪一批人去打前站,哪一批人擔任沿路警戒和設防,哪一批人擔任隨行護衛的任務。一般來說,擔任蔣、宋夫婦隨行護衛的警衛力量,人數要多,而且大多都是讓蔣、宋夫婦引為心腹的人員。也就是平時在士林官邸內擔任內衛的人員。他們當中不但都是經過蔣宋兩人點頭認可的人員,同時也是槍法嫺熟、應變能力最強和對蔣宋夫婦最為忠心的可靠力量。
可是,如果遇上蔣介石一人外出巡視,而宋美齡一人留在士林官邸的時候,這支警衛力量就必須要一分為二。因為侍從室的這支侍衛隊,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它的任務就是同時擔任蔣宋兩個人的護衛,雖然這支隊伍在名義上只是“總統侍衛隊”,但是它對宋美齡的護衛程度絲毫也不遜於蔣介石,這也是侍衛隊人員不斷擴編的原因之一。因為宋美齡有些時候要外出,特別是她在南京和重慶時期,飛往美國訪問的機會較多,這樣,她身邊就一定要配備充足的武裝侍衛。
跟隨宋美齡的侍衛,一般要比跟隨蔣介石的侍衛任務更加繁重。因為宋美齡歷來是一個注重養生的人,她的衣食住行與蔣相比起來,肯定要繁瑣得多。首先如果她要遠行美國,每一次都會有大量的行李需要裝運和監管。這些行李裏一般都要裝有她在美國出席各種官方儀式、宴會、酒會和一些私人應酬時所必須更換的衣服。僅旗袍一項就要帶去上百件之多,至於內室裏需要更換的內衣內褲,就更是多得無法計數。這樣,隨行的警衛人員就要擔當押運行李和轉移行李時的警戒、裝運任務。
此外,宋美齡在下榻的賓館需要休息時,她所住的房舍內外也同樣需要有一批擔任二十四小時輪流值勤的侍衛人員。當然,這些侍衛人員的任務絕不僅僅是擔任警衛,還要在宋美齡的居住地負責起打掃衛生和隨時改變衛生狀況的任務。在宋美齡的居室內外,是不許有任何雜物的,即便地上丟了一片紙屑,警衛人員也有責任把它撿起來。不然宋美齡如果看見了,就會心神不悅的。
宋美齡在用餐時,特別是她到了一個遠離士林官邸的新居所,無論是陽明山、大溪頭寮還是到了西子灣,她身邊的警衛人員還要代嘗食品。也就是在她用餐之前,要有警衛人員替她先嘗一下飯菜是否有毒。如果她前去美國,那麼警衛人員任務就更加繁重了,即便宋美齡喝一口水,也都要有人事先嘗過才行。不然發生了飲食事故,侍衛人員就無法承擔責任。
雖然宋美齡對身邊的侍從人員有種種特殊的要求,可是,她也並不是不講恩威並用。她特別懂得讓在自己身邊擔任警衛的人員,從心裏敬重她和感激她。宋美齡喜歡在她外出的時候,和身邊擔任警衛的人員們談心和聊天。這種溝通的方式可以拉近她與那些警衛人員的心理距離。
她知道只有這樣侍從人員才會從心裏真正地保護自己。同時宋美齡也多次關照不時提高侍從人員的薪俸,特別是對一些在士林官邸工作多年的侍從人員,宋美齡總是提醒蔣不失時機地提高他們的薪水,逢年過節還要親自給那些守衛官邸的侍從們分發紅包。有的侍從家人生病,她會主動詢問,並且代替他們請假,侍從們家人生病或死亡時,她還會特殊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對於晝夜擔任官邸巡查任務的侍從人員,宋美齡親自關照並解決他們的住宅和飲食標準。所有這一切,都起到了穩定人心,聯絡感情和加強主僕關係的作用。所以,侍從室的警衛人員中在數十年的警戒生涯中,從來沒有發生過威脅蔣介石和宋美齡安全的事件,同時也沒有發生過由於這些侍從人員工作失職而釀成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