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到自然渠成
強迫修行要成正果,根本就是無知、錯誤的,水到自然渠成
阿姜查尊者
當我們以逐漸嫻熟於禪修中所長養的平靜來觀照事物時,智慧便會生起。這才是我們所謂的智慧、毘婆奢那(內觀),不是一般能捏造和推測出來的概念。如果我們有智慧,內觀自會油然而生。我們不須對發生的現象設名稱。如果有一絲內觀的清明,我們管它作「些許內觀」;當這份清明稍有增進時,我們稱它作「中度內觀」;如果是圓滿的如實覺知,我們就稱之為「究竟內觀」了。我個人比較傾向用「智慧」(般若)這個字,而非「毘婆奢那(內觀)」。如果抱持按時坐下來修「毘婆奢那」的想法,落實起來將會障礙重重。內觀必須是從平靜和安定中策動的,其中的所有過程自會循序漸進地發生,我們強求不來。
佛陀教導說,這是個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一旦達到這個修行階段,修行自會隨個人的根性、能力和過去所累積福德而發展;雖說如此,其間的精勤修行卻不可以中斷。修行中的進程是快或慢非我們所能掌控,就如種樹一般。樹自有一已的成長速度,如果要它超速成長,根本是妄想;要它長慢點,要知道這同樣也是妄見。假使我們踏實下功夫,成果自然到來,一如種樹的道理。譬如我們種一株辣椒樹,挖洞、撒種子、澆澆水、施肥料、防蟲害等是我們的份內工作,此外無它。接下來就全憑信心了。不管辣椒長不長,都是它的事,與我們無關。我們不能為了讓它長快點而做揠苗助長的事,這不合自然法則。我們的責任只在於澆水和施肥。如此修行,將能置心於安然之中。
如果能在今生今世開悟,那很好;如果必須等到來世,那也無妨,至少我們對佛法仍有信仰和堅毅的信心。不論修行進度是快或慢,皆由我們的先天能力、根器和過去至今所累積的福德來取決。這般地修行,心處於安然。道理跟駕馬車一樣,我們不會將馬車安置在馬的前面,也不會在犁田時走在水牛前而非跟在它後方一樣。我要說明的是,心總是好高鶩遠,急於速成。這不是修行的方法;別走在你的水牛前面,應當退居其後。
這跟我們所照料的那株辣椒樹一樣,只要澆以水、施用肥,它自會盡吸收養份的責任;遭受螞蟻或白蟻侵襲時,我們就得驅趕它們。只要盡到這些責任,就足以讓辣椒自然長得鮮綠肥美。即便如此,可別因認為它該開花而強制它開花。這些都不干我們的事,否則會導致徒勞無益的痛苦。讓它自然地開花罷。再者,當它開花時,也千萬別強令它馬上長出辣椒來。不要依靠強求,那可真會導致苦呢!一旦我們弄清這道理,自然知道哪些是職責所在、哪些不是;只需各司其職就好。心該明白它在該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它對其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就會強迫辣椒樹在植入土壤當天便要長出辣椒來;心會堅持要求它在一天內長成、開花、結果。
這不正是第二聖諦:因受執而導致苦生。如果能覺察此聖諦並善加思索,便會明白:強迫修行要修成正果根本就是無知、錯誤的。明瞭修行的運作過程後,我們會放下,並讓修行的成就隨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根器和累積的福德來取決。只管善盡本份,修行可能很費時,但不需去擔憂。即便要修個上百千世才能開悟,那又如何?不論要修多少世,我們都只管以平常心、不疾不徐地繼續修行。一旦我們的心入了聖者流,就沒啥好害怕的了,因為它連最微細的惡行都已經超脫了。佛陀曾說,證得初果的須陀亙之心,已進入了趣向覺悟的法流,從此不再經歷下界惡道,乃至墮大地獄。當他們的心已捨離諸惡行時,怎可能墮入地獄呢?他們曾親睹造作惡業的危險。即便強迫他們或做壞事或說壞話,他們都辦不到,因而永遠也沒機會再墮地獄、再落惡道。他們的心徜徉於法流之上。
你一旦入聖者流,便自知職責所在。你清楚當前的工作、明白修習佛法的方式、知道輕重緩急的時機。在明瞭身心這個生理和心理的運作後,捨離了所有該捨離的,不帶猶疑地摒棄一切。